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我院自1995-01~2001-12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36例,均行脑脊液(CSF)置换,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继发于脑实质内出血的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9~75岁,平均54岁。均有头痛,呕吐32例,意识障碍25例(嗜睡13例,浅昏迷10例,深昏迷2例),一过性意识丧失8例,颈强直34例,偏瘫18例(15例为脑实质出血,3例为血管痉挛致脑栓塞)。病程4~8周,脑实质内出血者病程较长。腰穿脑脊液均呈均匀…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除一般处理及药物治疗外,可行腰椎穿刺放脑脊液治疗,腰穿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可减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减低正常颅压脑积水发生率,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静脉应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防治作用及缓解SAH后头痛的疗效。方法以76例SA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为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静脉应用尼莫地平。结果治疗组头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穿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静脉应用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是有效的,且可有效缩短SAH后头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4.
早期腰大池持续控速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腰大池持续控速引流对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作用.方法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4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在入院1 2~36h内于腰大池置管持续控速引流,对照组在入院1 2~36h内常规每天腰穿放出脑脊液,其余基础治疗两组基本相同.结果观察组在意识恢复、头痛减轻、病理征消失、脑脊液转清方面比对照组明显.远期并发症少.结论早期腰大池控速引流对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疗效满意,操作简单,易防止低颅压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采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加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良好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治疗,有着操作简单,恢复效果良好的优点,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1~ 2 0 0 1年 ,经腰穿释放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5例 ,男 2 8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5 1 8± 9 6岁。均为首次发病 ,于 3d内经腰穿和CT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排除血液病及肿瘤等其他继发性因素。对照组 35例为以往传统治疗方法 ,即 1次确诊后不再腰穿。入院时病情按Hunt和Hess分级标准 ,两组间经 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入院后 ,即按常规进行腰穿 ,严格无菌操作 ,如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和头痛明显高颅压者 ,先静…  相似文献   

7.
我院外二科自 1999年 11月至 2 0 0 3年 5月应用腰穿置管持续脑脊液 (CSF)引流治疗脑脊漏 19例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11例 ,外伤性和开颅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 9例 ,脑室出血 5例 ,计 4 4例 ,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4例 ,男 31例 ,女 13例 ;年龄 18~ 72岁 ,平均 4 5 5岁。剖颅术后脑脊液内漏 16例 ,切口漏 3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11例 ,其中钻孔引流失败 6例。外伤性和开颅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 9例 ,高血压性脑室出血 5例。1 2 脑穿置管法 常规在L3~ 4间隙消毒局部麻醉 ,用 18号硬膜外穿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早期行脑脊液置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6月收住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56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有手术指征者手术治疗,其中治疗组在入院后48h内给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置换液为生理盐水和地塞米松注射液。每天或隔天置换1次,共计3~7次。结果治疗组患者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治疗组住ICU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脊液置换疗效好,风险及不良反应小,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疗法应用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96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观察组采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27.0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25.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疗法应用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穿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部分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1~2004年收治的部分脑室出血患者28例,早期进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并注入地塞米松至蛛网膜下腔,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的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结果经严密监测和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28例患者中,治愈8例,进步12例,无变化2例,死亡6例.结论对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后病人除了做好病情观察外,还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配合康复锻炼,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脑脊液双针置换救治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小脑延髓池和终池双针置换脑脊液救治 7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36~ 6 1岁 ,平均 5 0岁。所有病例均经 CT证实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中 2例合并脑室积血。符合下述条件者入选 :病情分级属 Hunt和 Hess分级法中 ~ 级 ;CT扫描示基底池血块超过 5× 3m m,或脑裂积血厚度超过 1mm;生命征尚能维持稳定。1.2 治疗方法 :患者侧卧位 ,头颈保持同一水平位。先用 9号腰穿针常规腰穿 ,成功后接三通开关测压 ,如 CSF上升太快 ,立即关闭三通开关停止测…  相似文献   

13.
杨华  夏曙华 《贵州医药》1995,19(2):94-96
使用脑脊液置换疗4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其中脑挫裂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43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4例,创伤性原发性脑室出血2例。全部病例均经CT确诊,通过本法处理,疗效满意。结果表明:腰穿行CSF置换疗法可作为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的常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科应用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19岁。因突发剧烈头痛、呕吐1天,经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入院时神志清,烦躁,痛苦面容,颅神经检查无异常,颈部明显抵抗。心肺(-),腹(-),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彬斯征(-),卡道克征(-),双侧尼格征( )。入院后经腰穿证实为血性脑脊液,而后给予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外引流,保持腰蛛网膜下腔内压力维持在180~200mmH2O,共引流4d,脑脊液颜色呈略淡黄色,病人头痛症状明显减轻而拔管。继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CSFC)变化与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关系.方法 对72例原发性SAH病人分别行233例次腰穿及CSFC检查,对急性期、吸收期、修复期,腰穿的新鲜脑脊液进行离心、制片、染色、镜检进行分类.结果 原发性SAH后各期的变化为急性期69例次,吸收期78例次,修复期86例次,并列表进行分析.60岁以下组死亡率6.9%,60岁以上组为35.7%,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颅压高经治疗不见好转者有9例死亡.结论 通过对原发性SAH的CSFC变化观察,对其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出血时间以及再出血的确认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仅行腰穿脑脊液置换及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行腰穿脑脊液置换、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治疗,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有效率(93%)高于常规治疗组(71%)(P<0.05).结论:长春西汀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头痛疗效显着,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即脑脊液置换组20例,对照组即传统保守组20例,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1例死亡,患者头痛最短持续3~12d,平均7.5d。对照组有3例死亡,头痛最短持续5~20d,平均12.5d。治疗组脑脊液置换4次,有8例脑脊液恢复正常;对照组2周内有5例脑脊液恢复正常,余黄变。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法能迅速缓解疼痛,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减少脑积水的发生率,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便、有效。治疗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18.
对重症感染性脑膜炎患者施行人工脑脊液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重症感染性脑膜炎的新疗法——人工脑脊液置换术。方法 配制人工脑脊液经导管滴入侧脑室,再由腰穿蛛网膜下腔将炎性脑脊液引出体外。设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对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X~2连续性校正公式显呼:常现治疗加人工脑脊液置换术能显著降低重症感染性脑膜炎的致残率和病死率(P<0.05)。结论 在治疗重症感染性脑膜炎方面,人工脑脊液置换术的疗效优于已往采用的脑室引流术和腰穿蛛网膜下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原因。方法对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率高,细致而全面的体检及积极的腰穿脑脊液检查是避免误诊的主要手段,头颅CT应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100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行早期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照组予以腰椎穿刺释放血性脑脊液;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天数、再次出血率、脑积水、脑梗死及感染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早期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