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雪莉  尹清 《现代医药卫生》2014,(24):3797-3798
目的探讨采用神经发育治疗技术(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48例因脑卒中而出现偏瘫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合适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Bobath技术进行康复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通过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等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obath技术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通过促进功能恢复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存活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对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运动疗法的早期介入,可以预防或减轻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并为患者的下一步康复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英姣  陈爱连 《天津医药》2021,49(8):878-882
目的 尝试采用悬吊疗法神经肌肉激活(Neurac)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并作为新型康复方 案。方法 选择初次诊断脑卒中偏瘫(Brunnstrom分期Ⅳ~Ⅴ期)患者共8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 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应用Neurac技术,2组康复训练时间均为每次 50 min,每周 5 次,疗程 4 周。采用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 (FTHUE-HK)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Berg 平衡量表(BBS)、躯干控制能力评定量表(TCT)以及三维步态训练系统进行步态时空和时相参数分析,评价下肢功 能。结果 治疗后2组FMA-UE、FTHUE-HK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后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 组(P<0.01)。下肢功能比较发现,治疗后2组FMA-LE、BBS和TCT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均明显 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步态时空参数中步速、步频和步长均增加,步宽降低,时相参数中双支撑相、健侧 支撑相、患侧支撑相百分比以及健患侧支撑相比值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eurac 技术能够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下肢功能,提高肢体平衡和控制能力,改善步态,增强康复质量和生活能 力,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急性期过后常遗留偏瘫、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神经功能障碍、致残率等,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庭、社会造成负担。早期时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患者的残留功能,尽可能使其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我科在长期临床工作总结出一整套康复护理的程序,取得较好效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所致的肢体偏瘫及肌肉痉挛严重影响了肢体 功能的恢复,是康复医疗的重点与难点。本人观察了38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社区康复中生物反馈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5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8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29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生物反馈技术治疗,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评估表(FMA)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功能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病程对评分的影响以及疗效。结果实验组在FMA评分的改善率为56.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32%;在Barthel指数的改善率为54.31%,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61%;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2.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生物反馈技术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对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具有更好的改善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存活患者仍有70%~8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康复治疗护理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足下垂等继发障碍,使偏瘫肢体功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恢复,是减轻和预防致残的关键。我们对脑卒中105例实施了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通过对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本文A组患者选择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选择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MWS等在治疗前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的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康复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提高的作用,如何减轻脑卒中的致残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肢体的残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不同阶段的康复健康教育.结论康复健康教育对患者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及康复训练的要领,有较好的作用,通过康复健康教育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杨云珠 《上海医药》2016,(21):40-43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刺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治疗,随访6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刺激组患者治疗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及2、4、6个月的FMA得分和B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肌肉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舒适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74例脑卒中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舒适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舒适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常规组的有效率为78.37%;舒适组的有效率为94.59%,并且在满意度方面,舒适组的满意率为97.2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08%,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致偏瘫患者的患肢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及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轻患者及家庭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致偏瘫患者200例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按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康复组,分别比较2组患者治疗康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入院时及康复1周后、康复2个月后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早期康复治疗后的临床疗效。2组除入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外,康复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经早期康复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及康复1周后、康复2个月后 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施行早期康复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干预后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都显著性提高(P <0.05)。结论使用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及家属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的健康教育,与52例早期常规护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Fulg-meyer评分及生活自理情况。结果:两组1个月后Fulg-mey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程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全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130万~150万.偏瘫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0%~80%,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脑血管疾病抢救成功率的不断提高,许多生命垂危的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保存了生命,但常伴有各种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我院自2011年1月-2011年5月,对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脑卒中诊治水平的提高,其病死率明显下降,存活者致残率显著升高,75%的存活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42%为重度残疾,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1]。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康复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早期康复、中期康复和后期康复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结论通过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措施,达到预防并发症,减少后遗症,最大限度促进功能恢复,争取达到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治疗仪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3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科收治的3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于入院时和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治疗仪有助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神经功能恢复和再生功能,促进患肢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加快患肢的康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提高其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知晓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建立品管圈进行护理。评价患者对康复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知晓率和满意度都显著增加(P <0.05)。结论品管圈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的知晓率与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