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目的观察骨科围手术期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骨科手术患者228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成2组。A组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包括:合理评估、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有效的护患沟通与健康宣教;B组术后给予传统的镇痛泵(PCA)进行镇痛。手术后两组患者根据疼痛程度、VAS数字疼痛评分法、镇痛药物使用、患者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通过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减轻了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应用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84例骨科手术患者并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骨科手术护理满意度;骨科手术术后疼痛认知、术后疼痛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量、出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术后镇痛药使用率。结果护理干预组骨科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干预组骨科手术术后疼痛认知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药物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相近,P> 0.05;干预后护理干预组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干预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7.14%(术后镇痛药使用3例)低于对照组23.81%(术后镇痛药使用10例)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的影响大,有利于提升患者骨科手术术后疼痛认知,减轻焦虑情绪和疼痛感,缩短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出院时间,减少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和镇痛药物使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心脏围手术期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方法:选择某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接受心脏手术的60例患者,按接受手术日期单双号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术前1d访视患者,为患者讲解手术方式、过程、需要配合的要点。干预组采用系统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制定详细的计划,有专人组织实施,观察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入手术室时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及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术后3d回访,了解患者对手术过程的主观体验,对所有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通过对心脏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无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手术间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及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回访患者的主观体验,满意度100%,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心脏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疼痛干预在脊柱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脊柱择期手术患者,男55例,女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常规的护理及止痛方法,观察组采用评估-预防用药-术后评估-止痛处理的方法,使患者在围手术期处于无痛或微痛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的降低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干预能明显降低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的疼痛,使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2例患者展开研究,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1)、观察组(n=51)分别采用常规骨科护理、常规骨科护理+围术期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评分水平、手术后住院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对围术期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评分水平短于对照组;手术后住院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对围术期护理满意度达到94.1%,高于对照组的80.4%。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能够合理规避诱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加快疾病康复进程,最大程度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使护理满意度水平得到显著性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用于阑尾炎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10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1%(51/52例),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8.8%(11/52例),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用于阑尾炎手术患者治疗中,能缩短患者下床活动与肛门排气等时间,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101-104
目的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宫外孕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持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持续的时间、术毕至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均存在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情况均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异位妊娠手术的10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和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于邳州市人民医院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护理干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分别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神经症状及患者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艾森克个性问卷,以龚氏法作为评定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干预组在焦虑发生率和易激动,情绪波动及易怒出现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心理状况明显改善,能更好的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对痔疮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行系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手术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创伤骨科围术期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认知干预与不良反应研究.方法 将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组为2组,每组54例.干预组:术前、术中、术后72 h采用认知干预;常规组:术前、术中、术后72 h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前夜、术中、术后72 h焦虑水平、不同时间点的疼痛度,术前、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满意度.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前夜、术中、术后72 h焦虑水平干预组较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及手术满意度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认知干预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缓解患者心理焦虑及疼痛,提高手术满意度,促进患者提早康复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手术前和手术后焦虑情况,干预前和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观察术中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焦虑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中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总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减少血压、心率波动,减轻疼痛,使患者更好地适应和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实施效果。依据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共同设计的骨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流程,选择骨科手术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实验组按骨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护理,将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实施骨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日,并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性改善。  相似文献   

14.
刘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3,(34):240-241
目的对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住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纽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困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2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38例,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1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心理干预护理,观察两组SAS、SDS、PQSI评分量表及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第1天及出院时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时PQSI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PSQI评分逐渐下降,且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度术后第1天及出院时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消除宫外孕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住院过程中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600例普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普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心理焦虑情况评分。结果 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心理焦虑情况得分(30.57±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31±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抽取某院166例骨科患者,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同时B组应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手术后B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3.61%,而A组仍高达16.87%,B组远低于A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7.930,P0.01)。A组患者对手术过程中所接受的护理满意度为60.24%,而B组可达90.36%,B组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20.244,P0.01)。结论:骨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其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围术期甲状腺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普外科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的心率与血压波动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情况及出院前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前心率、血压虽有升高但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2,6,12h干预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围术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减少心率、血压波动,减轻伤口疼痛,有利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加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106例脊柱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单纯实施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骨科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2.5%,高于对照组的8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减轻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治疗时间,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8例阑尾炎行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阑尾炎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治疗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