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 (ADR)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关注用药安全.方法:对该院 2003 - 2004年临床上报的 ADR病例 (105例 ),依照药品种类和临床表现归纳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种中药注射液 ADR发生率较高的药品依次为清开灵注射液 (23例 )、刺五加注射液 (18例 )、七叶皂苷钠注射液 (15例 )、双黄连注射液 (13例 ); ADR多为变态 (过敏 )反应,最严重的为过敏性休克,但无死亡病例.结论:中药注射液易发生 ADR,临床上应慎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五种常用中药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以及生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间使用常见的五种中药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90例患者,分析各科室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临床症状以及发生时间.结果 使用中药注射液科室较多,排名前三的为消化内科、心内科和皮肤科,发生率前三位的分别是呼吸内科17例(18.89%)、儿科15例(16.67%)和心内科13例(14.44%);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主要在用药后0~30 min内,发生比例达66.66%;皮肤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最高,占比35.56%.结论 临床使用中药注射液,应重视患者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合理应用中药注射液,保证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盐酸椒苯酮胺在不同制剂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注射用盐酸椒苯酮胺在10%葡萄糖注射液(pH=4.4)、5%葡萄糖注射液(pH=4.8)、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pH=3.9)和0.9%氯化钠注射液(pH=5.1)中的溶液澄清度、颜色、澄明度,并测定2,6,12,24h时含量变化.结果 本品在酸性液体中稳定,加入10%葡萄糖、5%葡萄糖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24 h内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品可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使用,不宜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5种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5种中药注射液与葡萄糖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变化.方法 用微粒分析仪分别测定配伍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及其与中药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香丹注射液)配伍后的微粒数目,并考察配伍后不同时间测得的微粒数.结果 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显著多于配伍前(P<0.01或P<0.05).结论 输液与中药注射液配伍后微粒数目明显增多,在临床应用中应重视此现象,尽量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肿节风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的微粒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节风注射液具有抗病毒、抗菌、镇痛消炎、增强免疫等作用。由于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往往会增加[1] ,为探讨肿节风注射液在与不同输液配伍时微粒变化的情况 ,分别将其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和 0 .9%氯化钠注射液 (0 .9%NS)、10 %葡萄糖注射液 (10 %GS)、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0 .9%GNS)稀释成临床 (儿科 )常用浓度 ,测定微粒数 ,选择出最适宜与肿节风注射液配伍的输液 ,结果报告如下。1 仪器与试药ZWF - 4C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 (天津市天河医疗仪器研制中心 ) ;Delta32 0 pH计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肿…  相似文献   

6.
中药注射液所含成份复杂 ,与输液配伍时稳定性差 ,因此对输液微粒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对我院临床常用的几种中药注射液对 5%葡萄糖注射液、10 %葡萄糖注射液、0 .9%氯化钠注射液 3种液体微粒的影响进行观察。1 仪器与药品ZWF- 4 C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 (福州天宝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上海第一制药厂 ,批号9912 2 9) ,黄芪注射液 (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 ,批号99110 96 ) ,吗特灵注射液 (苦参总碱注射液 ,哈尔滨制药三厂 ,批号 99110 1) ,5%葡萄糖注射液 ,10 %葡萄糖注射液 ,0 .9%氯化钠注射射液 (本院制剂室 )。2 方法与结果2…  相似文献   

7.
乔敏茹 《安徽医药》2018,22(9):1851-1854
目的 统计分析中药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特点,为临床中药注射液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Excel回顾性统计宿州市立医院2016年1~6月各科室上报的52例中药注射液ADR报告.结果 52例ADR报告共涉及8个科室,以神经内科上报的ADR报告(30例,57.69%)最多;其中一般不良反应40例,占比76.92%,新的一般的不良反应12例(23.08%),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男性24例(46.15%);女性28例(3.85%),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65岁以上老人26例(50%),占比最大;涉及的9种中药注射液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丹红注射液(25例,48.08%),注射用血栓通(13例,25%)及喜炎平注射液(4例,7.69%);以头痛、头晕、麻木等神经系统损害(15例,28.85%)最为常见;52例中药注射液引起的ADR预后均良好.结论 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ADR逐年增高,不断完善中药注射液ADR上报制度是科学合理应用中药注射液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剂的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与防治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刘利平 《安徽医药》2001,5(4):325-326
1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种类 临床上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几乎均可引起ADR. 1.1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脉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3天白细胞总数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等28种中药制剂对大鼠CYP1A2的作用。方法:以非那西丁为探针,通过研究其体外转化率的变化评价受试中药制剂对大鼠CYP1A2的影响。结果:清开灵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使非那西丁的体外转化率分别为(255.87±32.33)pmol.min-1.mg-1、(204.01±43.60)pmol.min-1.mg-1、(220.15±48.39)pmol.min-1.mg-1,显著低于对照组(432.68±69.71)pmol.min-1.mg-1(P<0.05)。3种药物的IC50分别为3.55,2.43,2.49 mL.(100 mL)-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体外对大鼠CYP1A2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丁基橡胶塞对普鲁卡因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普鲁卡因注射液的不同包装生产工艺,丁基橡胶塞直接与注射液接触(样品1)和通过涤沦薄膜隔离注射液与丁基橡胶塞(样品2)二种方法制备普鲁卡因注射液,经过消毒后测定注射液中普鲁卡因的含量和其分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的含量。结果样品1和样品2制备的注射液中普鲁卡因和对氨基苯甲酸的含量分别为0.2390 g.100 mL-1,0.2270 g.100 mL-1和1957μg.100 mL-1,3215μg.100 mL-1。结论丁基橡胶塞对普鲁卡因注射液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拉曼光谱在甲硝唑注射液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甲硝唑注射液在酸性至碱性条件下(pH 1~12)拉曼光谱的变化,并检测甲硝唑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2-甲基-5-硝基咪唑的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对甲硝唑注射液进行定量,并将检测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结果 酸性条件下甲硝唑注射液在拉曼光谱图上有明显差别,碱性条件下,差异不明显,但在pH 12以上甲硝唑注射液变为暗红色.由于2-甲基-5-硝基咪唑在甲硝唑注射液中的浓度过低(1 mg/L),因此拉曼光谱图中无法检测到它的存在.结论 PLS和PCR两种方法在甲硝唑注射液的定量上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拉曼光谱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得出的含量测定结果,根据t检验,没有显著差异(α=0.05).  相似文献   

13.
奥丹西隆注射液在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丹西隆(ondansetron),商品名为枢复宁(zofran),是英国葛兰素公司1989年开发的新药,属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放疗或化疗后止吐.奥丹西隆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尚未见报道,我们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考察,供临床用药参考.1 仪器与药品UVIKON-930紫外线分光光度计(瑞士产);S-3C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奥丹西隆注射液(4mg/2ml,批号950216)英国葛兰素公司;10%葡萄糖注射液(批号960208)、0.9%氯化钠注射液(批号9603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批号960305)、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批号960328)均为本院制剂室自制.2 方法和结果2.1 奥丹西隆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按文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奥丹西隆注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下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分别与6种溶剂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分别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氯化钠注射液(NS)、5%葡萄糖注射液(GS)、10%G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转化糖注射液及果糖注射液配伍后,分别置常温(10~30℃)、高温...  相似文献   

15.
赵彬琳  乔化民 《医药导报》2011,30(10):1363-1364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与两种常规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方法 采用外观检查、pH测定、紫外吸收光谱考察及不溶性微粒的数量检测,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室内温度(27 ℃)条件下配伍后的稳定性. 结果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及紫外吸收光谱无显著变化,不溶性微粒数量未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标准. 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6.
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从临床症状及静息心电图治疗前的变化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者对比。结果 :黄芪注射液临床疗效 (93.3% )及心电图疗效 (91.7% )均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71.7%和 75 .0 %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而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彭燕  王凯 《现代临床医学》2010,36(5):346-347
目的:观察比较丹红注射液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B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4 d结束比较2组疗效.结果:改善心绞痛症状A组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改善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  相似文献   

18.
573 例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海峡药学》2007,19(4):94-95
目的 研究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对573例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类型较多,以变态反应(占54.70%)和消化系统损害(占23.42%)为主.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涉及面较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监测,以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邬暑滨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89-89,91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65例TL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红花注射液,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每日一次,疗程15d.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降低明显.结论 红花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汤智慧  梁潇  白林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365-1366
目的 探讨注射用环磷酰胺在室温下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种常用输液液体配伍的稳定性,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PIVAS)环境下的安全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将注射用环磷酰胺以临床常用剂量与输液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环磷酰胺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变化.结果 注射用环磷酰胺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在室温下(25℃)配伍,0~6h内其外观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环磷酰胺在室温下,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种常用输液液体配伍的稳定性至少6h内稳定,符合PIVAS环境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