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100例正常成年人及226例住院肝硬化及各型肝炎病人的血浆氨基酸分析。经统计对比,急性肝炎(64例),慢迁肝(16例)其血浆氨基酸图形变化尚不严重。慢活肝(26例)、亚重(9例)、慢重肝炎(18例)、肝硬化(99例)其血浆氨基酸图形变化剧烈。肝硬化及各型肝炎血浆氨基酸图形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孙樱  吕文平 《山东医药》1995,35(12):24-24
我们应用罗纳、普朗克、乐安公司生产的肝得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病人38例,并对其T细胞亚群、NK活性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其对慢乙肝的免疫作用。 材料与方法:将68例慢乙肝(年龄19~69岁,平均39.6岁;病程1~10年,平均5.7年)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慢活肝15例,慢迁肝23例)、对照组30例(慢活肝13例,慢迁肝17例)。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检测采用APAAP桥联酶标免疫方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肝炎血清SIgA RIA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29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结果显示,各型肝炎患者其SIgA含量均增高,增幅随病变严重程度而增加,顺序海依次为慢活肝,肝炎后肝硬化,急性肝炎,慢迁肝,HBV携带者。慢活肝组SIgA水平显著高于慢迁肝组。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204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93例急肝、21例慢迁肝、51例慢活肝、6例重症肝炎、33例肝硬化)和384例正常人进行血清锌、铜、铁测定。两组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1.测定方法与结果:采用WFX-IB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校正曲线法。用1%硝酸稀释血清后,用同1%硝酸配制的标准液直接测定,结果见附表。从附表可见,各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锌浓度均较对照组降低,以重肝组最低(P<0.01),其次为肝硬化(P<0.05)、急肝、慢  相似文献   

5.
慢性HBV感染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规律及可能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不同病理阶段的224例HBV感染患者CD4 、CD8 T细胞亚群、HBV DNA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明确不同病理阶段T细胞亚群变化的规律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外周血CD4 和CD8 T细胞亚群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HBV 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LISA检测用于血清HBeAg和抗HBe评价.结果肝硬化患者(499.75±304.46,t=-3.12,P=0.041)和肝癌患者(442.10±241.81,t=4.1,P=0.038)CD4 T细胞,显著低于急性肝炎患者(682.21±299.74);肝硬化患者(303.45±225.84,t=3.75,P=0.033)和肝癌患者(296.59±279.51,t=5.39,P=0.026)CD8 T细胞,显著低于急性肝炎患者(542.83±277.35);59例肝硬化患者的CD4 T细胞(477.42±206.39)低于35例HBsAg阳性患者(512.37±261.87),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t=0.76,P=0.62).但前者CD8 T细胞亚群显著高于后者(369.35±203.14 vs 277.81±212.58;t=3.02,P=0.41);肝硬化和肝癌血清HBV DNA阳性患者,均显著低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t=4.21,P=0.038;t=3.92,P=0.041),但肝癌组与肝硬化组间无差异(t=0.49,P=0.37).结论HBV感染肝硬化和肝癌患者CD4 和CD8 T细胞亚群较急性肝炎和健康对照人群显著降低,对于CD8 T细胞亚群显著降低的HBV感染患者,应该排除原发性肝癌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了解细胞免疫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 15例急性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3例慢性肝炎、2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和16例慢性肝衰竭患者CD3+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6.15±8.94%、48.85±9.01%和55.86±9.03%,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66.35±8.93%(P<0.05);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患者CD4+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0.46±7.51%、26.71±7.03%和29.03±7.6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5.72±7.52%(P<0.05);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患者CD8+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1.93±5.06%、18.71±5.53%和21.15±5.62%,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24.58±4.92%(P<0.05);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患者CD4+/CD8+比值分别为1.34±0.60、1.35±0.53和1.34±0.58,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58±0.47(P<0.05)。结论 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提示细胞免疫参与了乙型肝炎的发病和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7.
胸腺素是由胸腺所产生的一簇多肽蛋白质激素,具有促使骨髓中干细胞分化为成熟有细胞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细胞免疫的促发剂和调整剂。我院于1979年起用胸腺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7例,证明其疗效较好。一、一般资料:27例病人均为男性成人,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17例,慢性迁延性肝炎(简称慢迁肝)10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发感染性休克的肝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在42例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外周血,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BD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表现为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及CD4 /CD8 T比值明显下降(P<0.01),与无并发症组比较,CD3 、CD4 T淋巴细胞均明显下降(P<0.05),但CD8 T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导致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无并发症组更紊乱,免疫功能更低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方法 测定正常人30例和各种慢性肝病患者73例的血清脯氢酸肽酶(PLD)、Ⅲ型前胶原(PC Ⅲ)和透明质酸(HA)水平。 结果 PLD活性变化与ALT显著相关(r=0.4495,P<0.05),与肝纤维化无相关;PCⅢ和HA随肝纤维化程度而增高,在慢活肝、肝硬化及肝癌伴肝硬化组显著高于慢迁肝和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PCⅢ和HA水平亦显著高于慢活肝组(P<0.05)。 结论 测定血清PCⅢ和HA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内科》2016,(1)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疾病不同阶段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C4的变化特点。方法将80例慢性HBV感染者及20例健康体检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80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慢乙肝组,肝硬化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CD19~+细胞(B细胞),采用免疫散射法测定血清IgG和补体C3、C4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慢乙肝组、肝硬化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顺序递减,B细胞百分比顺序上升,慢乙肝组、肝硬化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CD3~+T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较对照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慢乙肝组、肝硬化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组血清IgG顺序升高,补体(C3、C4)含量顺序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体液免疫也发生明显改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G和补体检测对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判断病情发展阶段以及预测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PHA(植物血凝素)及TPA(佛波酯)刺激下测定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15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ac细胞频数,结果发现慢重肝及慢活肝的Tac细胞频数较正常显著降低(P<0.001,P<0.01),慢迁肝的Tac细胞频数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果提示Tac细胞的频数与慢活肝及慢重肝病变的活动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107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患者血清CK、CK-MB水平及CK-MB/CK总活力百分比进行了检测,并与正常人对照,发现肝炎患者血清CK总活力平均水平比正常人明显下降(P<0.001);CK-MB均值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对临床不同型别肝炎及不同程度黄疸分组作进一步研究发现,各组CK总活力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CK-MB/CK总活力百分比有显著差异(P<0.01),它们是:慢重肝>肝硬化失代偿>慢活肝>急性肝炎>慢迁肝;高黄疸>低黄疸>无黄疸;这一比值随肝损害程度加重而呈进行性上升,可能反映了肝炎并发心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3HTdR掺入法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了69例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淋转)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结果显示患者淋巴细胞在体外经ConA刺激后的转化和增殖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乙肝病人血清SIL-2R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急性肝炎和慢活肝较慢迁肝升高更为明显。血清ALT水平高低与HBV标志物和ALT有密切关系。提示急、慢性乙肝病人均存在淋巴细胞功能障碍,血清SIL-2R检测可望做为观察病程、临床诊断分型及判断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慢乙肝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观察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TGF - β1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 ,探讨TGF - β1对慢乙肝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ELISA法测定 83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TGF - β1,以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 1 慢性乙肝轻、中、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TGF - 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2 慢性乙肝轻、中、重度、肝硬化患者血清CD3 T细胞、CD4 T细胞、CD4 /CD8 明显低于对照组 ,CD8 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 ,血清TGF - β1与CD4 T细胞、CD4 /CD8 呈负相关 ,与CD8 T细胞呈正相关。慢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TGF -β1水平明显升高 ,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TGF - β1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是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7103168 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甲胎蛋白/袁爱力…//四川医学.-1986,7(3).-151~153 各型病毒性肝炎825例,火箭电泳检测血AFP升高者23.87%,其中慢活肝高达39.95%。慢迁肝38.77%。肝硬化30.0%,急性黄疸性肝炎22.75%,慢迁肝及急性无黄疸性肝炎升高者较少。AFP升高幅度,<00ng/ml者占73.60%,201~400ng/  相似文献   

16.
应用火箭电泳法检测227例肝病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与血清谷丙酸转 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FP异常 率,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重症肝炎<原发 性肝癌,AFP异常均值:慢迁肝<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慢活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 癌AFP升高多>400μg/L,其AST多异常且增高比ALT明显,慢活肝、肝硬化AFP增高在150~ 300μg/L,ALT、AST异常较原发性肝癌明显;ALP增高在原发性肝癌为71%,且幅度较大,其余呈 不同程度、不同比例增高,慢迁肝则均正常。提示原发性肝癌与AFP升高幅度呈正相关,急性肝炎 和重症肝炎MP为一过性升高,慢活肝和肝硬化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在27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26例献血员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升高(t=4.366、P=0.003),CD8+T淋巴细胞数目降低(t=3.476、P=0.005),CD4+/CD8+比值升高(t=1.015、P=0.041);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4周时,患者CD4+T细胞下降(t=0.998、P=0.023),48周时CD4+T细胞继续下降(t=6.366、P=0.001),CD4+/CD8+比值增加(t=2.314、P=0.043)。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登革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发病时间71例登革热患者外周血中总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并将急性期患者、恢复期患者及正常人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进行比较,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期登革热患者T细胞和CD4+T细胞都显著减少(P<0.01)、CD4+T/CD8+T比值显著降低(P<0.01),恢复期登革热患者上述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登革热患者CD4+T细胞显著升高(P<0.01);急性期、恢复期登革热患者和正常对照组CD8+T细胞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登革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CD4+T/CD8+T比值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结论登革热患者急性期细胞免疫异常,通过治疗可以逐渐恢复。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作为监测登革热患者免疫功能的一个指标,对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细胞免疫异常可能在登革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所有研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和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CD3 、CD4 百分率及CD4 /CD8 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所下降,且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CD4 百分率和CD4 /CD8 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各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NK细胞百分率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慢性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对判断病变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在病毒复制状态下免疫功能的紊乱情况。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D4+/CD8+值较正常对照组下降。肝硬化组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组与不复制组CD4+/CD8+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为免疫损伤所致,在慢性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下存在严重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