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Bcl-2、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2年7月湖北省肿瘤医院保存的宫颈癌组织标本8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标本70例及正常宫颈组织标本32例,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3种组织中HPV16/18和Survivin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urvivin mRNA在宫颈正常组织、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45.71%和77.50%,Bcl-2蛋白在宫颈正常组织、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3%、40.00%和71.25%,HPV16/18 DNA在宫颈正常组织、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3%、51.43%和83.75%,3种组织中Survivin mRNA、Bcl-2蛋白、HPV16/18 D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 mRNA、Bcl-2蛋白及HPV16/18 DNA在CIN组织中的表达与CIN分级有相关性,Survivin mRNA、Bcl-2蛋白及HPV16/18 DNA在CINⅢ级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INⅠ、Ⅱ级(P<0.01)。Bcl-2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但与宫颈癌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肿瘤生长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Survivin mRNA、HPV16/18 DNA表达与宫颈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P<0.05),但与宫颈癌的组织类型及肿瘤生长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 HPV16/18、Bcl-2和Survivin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HPV16/18、Bcl-2和Survivin的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手术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凋亡抑制因子Livin ,Survivin的表达及HPV16/18感染情况,探讨它们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81例宫颈癌、74例CIN、20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Livin的检测,应用原位杂交法进行Survivin及HPV16/18的检测.结果:Livin,Survivin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CIN和宫颈癌中表达上调,并随CIN级别和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伴有淋巴结转移而上升( P<0.05);而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肿块生长类型无相关性( P>0.05).HPV16/1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和宫颈癌中感染率逐渐升高(P<0.05),但与CIN级别、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病理类型、肿块类型、淋巴结转移无关( P>0.05).Survivin的表达与HPV16/18感染呈正相关;Livin的表达与Survivin呈正相关,但与HPV16/18感染不存在相关性.结论:Livin与Survivin的表达相似,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协同促进抗凋亡作用,并提示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不良预后有关;Survivin与HPV16/18对宫颈癌发生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中survivin、bcl-2、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7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81例宫颈癌及20名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survivin mRNA及HPV16/18 D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中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survivin mRNA、bcl-2蛋白及HPV16/18在CIN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6%、39.2%和41.0%,在宫颈痛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7.8%、70.4%和81.2%.3者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呈逐渐增强(P<0.01).survivin mRNA、bcl-2蛋白在CINⅢ级的阳性表达率高于CIN I~Ⅱ级,在宫颈癌中,Ⅱb~Ⅲ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 a期,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中至高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分别<0.05,<0.01).survivin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而bcl-2的表达则与淋巴结转移无关.两者均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肿块类型无关,HPV16/18感染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块类型无关(P>0.05).在宫颈癌中survivin与bcl-2的表达与生存率均呈负相关,survivin与bcl-2及survivin与HPV16/18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urvivin、bcl-2及HPV16/18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联合survivin、bcl-2、HPV16/18有望为宫颈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手术及化疗疗效的评价、预后的判断提供有力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宫颈癌、1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CIN及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P<0.05),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P<0.05).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型无关.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Caspase-3相关(P=0.019 7).结论:Survivin可能通过阻抑Caspase-3的表达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2):66-69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HPV16)感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行手术切除术或妇科检查的123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患者HPV阳性检出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组织中HLA-Ⅰ蛋白表达水平,分析HLA-Ⅰ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高危型HPV16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炎组织中HPV16阳性检出率为8.33%,明显低于宫颈内上皮瘤变(CIN)组织中HPV16阳性检出率(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织中HPV16阳性检出率为31.25%,明显低于宫颈鳞癌(CSCC)组织中阳性检出率(79.10%)(P0.05);宫颈炎组织中HLA-Ⅰ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5.83%,明显高于CIN组织阳性表达率(40.63%)(P0.05),CIN组织中HLA-Ⅰ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0.63%,明显高于C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9.40%)(P0.05);宫颈癌组织中HLA-Ⅰ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PV16感染与HLA-Ⅰ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48,P0.05)。结论 HLA-Ⅰ表达及高危型HPV16感染与宫颈病变进展为宫颈癌密切相关,且HLA-Ⅰ蛋白表达与HPV16感染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PV16-E7蛋白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取宫颈鳞癌组织30例、CIN组织90例(其中CINⅠ、CINⅡ、CINⅢ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标本中HPV16-E7蛋白和Survivin的表达,另取正常宫颈组织10例为对照组.结果 HPV16-E7蛋白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及CIN组织中的表达随宫颈病变进展而呈递增趋势,且二者呈正相关(r=0.340,P=0.000);HPV16-E7蛋白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关系.结论 HPV16-E7蛋白和Survivin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孟庆更  蔡茹艺 《北京医学》2007,29(11):664-666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HPV16、HPV18的感染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宫颈组织进行HPV DNA定性检测,以光镜下病理学诊断作为CIN分级标准.结果 268例宫颈组织中HPV16、HPV18的总检出率分别为44.78%(120/268)、8.96%(24/268),CINⅡ~Ⅲ级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PV18(P<0.05).HPV16或HPV18以单一型别感染为主,5例存在双重感染(P<0.01).HPV16的检出率随CIN Ⅰ级、CIN Ⅱ~Ⅲ级和宫颈鳞癌病变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P<0.05).HPV18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PV16感染可能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定性检测对宫颈癌可以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汤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4,(8):101-103,107
目的探讨Survivin、HPV16-E7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鳞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宫颈鳞癌、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CINⅠ、CINⅡ、CINⅢ各为30例)中Survivin、HPV16-E7蛋白及VEGF的表达,另取正常宫颈者20例为对照组。结果 Survivin、HPV16-E7蛋白及VEGF在宫颈鳞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中的表达均随宫颈病变而呈递增趋势(P<0.05);Survivin的高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的高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PV16-E7蛋白的高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urvivin与HPV16-E7蛋白和VEGF的表达间存在正相关(r=0.417,P<0.01;r=0.378,P<0.01)。结论 Survivin、HPV16-E7蛋白及VEGF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I 20例、CIN Ⅱ-Ⅲ2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进行CDC6的检测,同时采用PCR技术检测HPV16/18感染情况. 结果 ①宫颈癌组织中CDC6的阳性率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CDC6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分组、临床分期进展无关(均P>0.05).②HPV16/1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率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均P<0.05,但阳性表达率与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均P>0.05).③宫颈癌组织中CDC6与HPV16/18感染呈正相关(rs=0.386,P<0.05).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CDC6表达的改变可能与HPV16/18感染有关,且互相作用,共同影响CIN的发展及宫颈癌的发生.CDC6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恶变程度有关,可作为宫颈癌筛查和预后判断的有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FF45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DFF45蛋白的表达和HPV16/18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FF45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及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DFF45在正常官颈组织、CIN组织和官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x2=18.65,P<0.01).DFF45蛋白在CIN Ⅰ中的表达低于CINⅡ-Ⅲ(P<0.01);DFF45的表达改变与临床分期及HPV感染有关(P<0.05),与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DFF45蛋白的表达与HPV的感染密切相关,DFF45和HPV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促进了宫颈癌的发生和进展.DFF45蛋白具有抑制凋亡的作用,有望成为一抗癌基因治疗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mRNA基因(hTERC)扩增与宫颈病变程度及不同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34例,其中CINⅠ 8例,CINⅡ 9例,CIN Ⅲ(包括宫颈原位鳞癌)17例;浸润型宫颈鳞癌(ISCC) 3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20例。对上述患者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剩余样本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hTERC基因,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感染亚型,分析hTERC扩增与宫颈病变程度、HPV感染的关系。结果 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ISCC中hTERC扩增率分别为0.00%(0/20)、50.00%(4/8)、77.78%(7/9)、82.35%(14/17)和9722%(35/36),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hTERC扩增率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ISCC中HPV感染率分别为10.00%(2/20)、37.50%(3/8)、66.67%(6/9)、88.24%(15/17)、9167%(33/36);HPV16型阳性、其他高危型阳性、阴性/低危型阳性组中hTERC扩增率分别为90.38%(47/52)、66.67%(4/6)、28.13%(9/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hTERC扩增与宫颈病变的进展和HPV感染密切相关;HPV16型感染可能是导致高级别宫颈病变的主要原因,HPV58、33、52型在CIN及ISCC病变中也有一定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子宫颈癌端粒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以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方法(TRAP)对28份子宫颈癌组织,8份相关淋巴结组织,10份正常子宫颈组织、6份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的端粒酶进行检测。结果 10份正常子宫颈组织中均未检测出端粒酶活性,6份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中4份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28份子宫颈癌组织中26份有端粒酶活性表达。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在宫颈癌起源过程中可能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中AQP4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判断宫颈鳞状细胞癌预后及后期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维吾尔族妇女慢性宫颈炎(2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8例)和宫颈鳞状细胞癌(26例)石蜡包埋组织中AQP4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分型分析其表达的意义。结果 AQP4在维吾尔族妇女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69%、42.85%、15.38%,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QP4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宫颈鳞癌组和CIN组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AQP4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4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AQP4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可能成为有效的肿瘤标志物和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颈椎CT扫描技术对中国东北地区成年人颈椎终板的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为设计适合中国人的人造颈间盘提供准确的形态学依据。 方法:通过颈椎CT扫描获取80名健康成人的颈部CT影像学资料。利用CT影像测量技术,分别测量颈3椎骨(C3)至颈7椎骨(C7)的上终板长(APLu)、上终板宽(CMLu)、下终板长(APLl)和下终板宽(CMLl)参数,并对每个参数进行性别比较和不同颈椎节段的比较。 结果: APLu、CMLu、APLl和CMLl的参数值随颈椎节段的下降而不断增大(PAPLu=0.023,PCMLu=0.007,PAPLl=0.035,PCMLl<0.001);各参数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获得的参数值与已报道的其他国家的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研究为设计适合中国人的人造颈间盘提供了准确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宫颈脱落细胞中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鳞状上皮细胞癌(S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行子宫颈癌筛查的138例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的检测,以组织病理学不同级别分组,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hTERC基因的表达.结果:病理学确诊为正常、CIN Ⅰ、CINⅡ、CINⅢ及子宫颈癌例数分别为20、28、31、34、25例,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的扩增在不同组织病理级别中存在差别:hTERC基因扩增随细胞学级别的升高而升高,随组织病理学级别的增加而升高.结论:hTERC基因的扩增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级别密切相关,其扩增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检测hTERC基因的扩增,可为判断是否发展为宫颈高度病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情况及宫颈锥切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 选取宫颈病变患者2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宫颈炎症组(34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组(58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组(180例)、宫颈浸润癌组(15例)。比较4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率、HPV单一感染情况与多重感染情况、HR-HPV感染亚型分布情况,统计HSIL组宫颈锥切术后12个月复发率,并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比较不同复发情况患者基线资料、HPV感染亚型,分析HSIL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结果 4组总HRV感染率、HRV多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HRV 52、58、16、18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IL组术后复发与未复发者术后切缘状态、绝经状态、多象限受累、术后HR-HPV持续感染、术后HR-HPV持续感染亚型、宫颈转化区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缘阳性状态、绝经状态、多象限受累、术后HR-HPV持续感染、术后HPV 52感染、HPV 58感染、宫颈转化区分型Ⅲ型是HSIL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 52、58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助于指导临床评估宫颈锥切术后疗效、预后,为防治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寻找更合理临床诊疗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HPV分型检测在宫颈高度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对460例行液基细胞学及HPV分型检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细胞学结果≥ASCUS的患者行宫颈病理学活检.结果 257例HPV检测阳性(阳性率为55.87%),其中分型检测感染频度前6位分别为16、58、52、18、68、53型.208例宫颈细胞学异常,确诊宫颈高度病变62例,其中高危型HPV+与HPV-者分别为58例和4例(P <0.01);145例ASCUS,活检确诊宫颈高度病变39例,其中高危型HPV+与HPV -者分别为37例和2例(P <0.01 );45例LSIL,确诊宫颈高度病变12例,其中高危型HPV+与HPV -者分别为11例和1例(P <0.05); 18例HSIL,确诊宫颈高度病变11例,其中高危型HPV+与HPV-者分别为10例和1例(P <0.01).结论 随着宫颈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病变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感染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5).HPV分型检测对细胞学异常者宫颈高度病变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HPV16 cDNA,HPV16E7、HPV6/11、HSV-Ⅱ、CMV在各类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0例慢性宫颈炎、10例宫颈尖锐湿疣、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20例宫颈浸润癌、10例正常宫颈标本行HPV6/11、HSV-Ⅱ、CMV的测定。用原位杂交行HPV16CDNA的测定。结果 HPV6/11在宫颈尖锐湿疣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HPV16 cDNA,HSV-Ⅱ及CMV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均增高(P〈0.05)。随病变进展HPV16 cDNA表达增加,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呈正相关。HPV16 cDNA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SV-Ⅱ、CMV的表达(P〈0.05)。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时,HPV16E7在HPV16合并HSV-Ⅱ及CMV感染时阳性表达率高于单纯HPV16感染时的表达。结论 HPV6/11是引起宫颈癌和尖锐湿疣的主要病因。HSV-Ⅱ及CMV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与HPV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宫颈疾病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及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探讨不同宫颈疾病妇女不同年龄、不同基因型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分析技术对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及基因分型,检测不同年龄组、不同宫颈疾病组的HPV感染率.结果 768例标本中HPV感染率为71.10%,其中单纯HR-HPV感染率为57.40%,单纯LR-HPV感染率为9.40%.其中HR-HPV以HPV16、HPV58、HPV33、HPV18为主,LR-HPV以HPV11、HPV6为主.HR-HPV、LR-HPV感染在各年龄组的构成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HR-HPV感染的比例逐步增加,而LR-HPV感染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细胞学正常组、CIN Ⅰ组、CINⅡ-Ⅲ组、宫颈癌组患者HPV感染率、HR-HPV感染率、重叠感染率均逐渐升高(P<0.05);随着CIN级别的增加,HPV16的构成比亦逐渐增加(P<0.05);CIN患者主要基因型为HPV16、HPV58为主,宫颈癌以高危型HPV16感染为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PV16、HPV58、年龄大于45岁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HPV在广州地区宫颈疾病妇女生殖道有较高的感染率及重叠感染率;HPV16、HPV58、HPV33高危型感染时宫颈疾病的主要诱因,高危型HPV16/58及年龄超过45岁与宫颈癌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方法在临床标本应用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用PCR方法对尖锐湿疣及宫颈细胞内瘤变组织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测序法及液相芯片杂交法(luminex法)对其进行分型。结果在单型感染中测序法较为准确,而在多型感染中luminex法占一定优势。结论测序法结合luminex法可以运用在HPV感染标本中的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