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中浓度变化及其对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作用.方法 检测并比较86例ACS患者、8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9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MMP-9和TNF-α水平.结果 ①ACS组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血清MMP-9水平在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血清TNF-α水平为ACS组>SAP组>对照组(P<0.05).结论 MMP-9和TNF-α参与ACS的发病,通过影响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发挥作用,检测血清MMP-9和TNF-α水平将有助于预测ACS,并可作为ACS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并以冠状动脉造影(CAG)评价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方法:ACS 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另设对照14例,均行CAG排除冠心病.采用ELISA测定各组血清PAPP-A水平.采用CAG计数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并对冠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ACS组血清PAPP-A水平((19.5±7.8)mIU/L)高于SAP组((8.3±4.7)mIU/L)和对照组((7.6±2.7)mIU/L),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P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PAPP-A水平可作为ACS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杨菊 《疑难病杂志》2005,4(2):68-7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0例ACS患者(ACS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SAP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TNF-α、CRP水平,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以及TNF-α和CRP 的相关性。结果ACS组血清TNF-α、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而在ACS组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又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P<0.05);SA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TNF-α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5246,P<0.01)结论血清TNF-α、CRP与ACS 的发生有关,其水平反映AC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内脂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ACS患者(ACS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33例)血浆内脂素与TNF-α(ELISA法)、hs-CRP(快速免疫比浊法)的水平并比较其相关性。结果血浆内脂素、TNF-α、hs-CRP水平比较,ACS和SAP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CS组高于SAP组(P<0.05);血浆内脂素与TNF-α、hs-CRP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46、r=0.38,P均<0.05)。结论 ACS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升高,并与TNF-α、hs-CRP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动脉超声检查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0例,ACS(ACS组)70例,对上述入选患者行体表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并检测各组血清hs-CRP水平,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ACS的关联性,并设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3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CS组C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对照组C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hs-CRP≥4 mg/L组ACS发生率、CIMT、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hs-CRP<4 mg/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支冠脉病变患者颈总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C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冠脉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正相关,提示颈动脉超声联合hs-CRP检测可对ACS的诊断及预测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血清TNF-α及IL-6检测,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ACS组治疗前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普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α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 IL-6,TNF-α水平升高与ACS发病密切相关,普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IL-6,TNF-α水平,具有减轻病变部位炎症反应和保护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CRP、IL-21及TNF-α的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30例HSP患儿为HSP组,另选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随访半年,分析过敏性紫癜患者并发早期肾炎与血清CRP、IL-21及TNF-α水平的关系。结果:HSP组CRP、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21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期间,130例患儿并发早期紫癜性肾炎(HSPN组)有55例,无并发肾炎(普通HSP组)75例,HSPN组血清CRP、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普通HSP组(P0.05);根据ROC曲线结果显示,CRP+IL-21+TNF-α联合检测SP患儿并发早期肾炎的敏感度94.55%,特异度93.33%,准确度94.62%,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IL-21、TNF-α均参与HSP的发病机制,CRP+IL-21+TNF-α联合检测H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更高,可作为HSPN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张浩  孙文文  汪奕斌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2):1522-1524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105 (sCD10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150例研究对象分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6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60例、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CDI05和MMP-9.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狭窄形态积分,并与血清sCDI05,MMP-9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CS组sCD105、MMP-9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t1=2.362,t2=2.875,P均<0.05),SAP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8,P>0.05);ACS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形态积分明显高于SAP组(t=-2.164,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CD105及MMP-9水平均与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病变形态积分呈正相关(r1=0.60,r2=0.54,均P<0.01);sCD105与MMP-9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sCD105水平升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联合检测血清sCD105、MMP-9有助于预测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1和M2型巨噬细胞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本院32例ACS患者为ACS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为SAP组及32例健康对照者(HC)为HC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M1、M2细胞,ELISA方法检测M1分泌的细胞因子TNF-α、M2分泌的细胞因子TGF-β1,仪器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ACS组M1型细胞比例、TNF-α、hs-CRP水平均高于HC组、SAP组(P0.05),且M1细胞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P0.000 1);ACS组M2型细胞比例、TGF-β1水平均低于HC组、SAP组(P0.05),且M2细胞与TGF-β1呈显著正相关(P0.000 1);SAP组M2型细胞比例、TGF-β1水平均低于HC组,TNF-α水平高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和HC组M1型细胞比例、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S的病程进展中,M1型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TNF-α具有促炎作用,而M2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TGF-β1可能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魏莱 《海南医学》2012,23(23):44-45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5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30例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35例为重型胰腺炎(SAP),65例患者均采用奥曲肽治疗,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LSA)检测TNF-α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病例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为(12.67±3.45) pg/ml,对照组为(1.56±0.57) pg/ml,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为(12.67±3.45) pg/ml,治疗后为(5.78±2.12) pg/ml,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治疗前血清TNF-α 水平(8.96±2.12) pg/ml,SAP组为(17.34±4.56) pg/ml,MAP组明显低于SAP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正常健康人群明显升高,且其血清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治疗后其血清水平可明显下降,可将血清TNF-α水平作为判定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及评价疗效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谭瓛  龙玉梅 《河北医学》2016,(11):1763-176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通过掷硬币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及血清TNF-α、IL-10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上腹压痛消失时间和恢复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9,P=0.048).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下降、IL-10水平上升,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提高SAP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清TNF-α、IL-10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81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CS组(54例)及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27例),其中ACS组54例,SAP组27例,3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MPO水平,冠状动脉造影判定病变血管支数及血管狭窄程度,分析MPO水平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MPO在ACS组中的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AP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O在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MPO浓度与冠脉病变支数无相关性(r =0.18,P>0.05),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 =0.52,P<0.05).结论:血浆MPO水平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ACS患者50例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血清TNF-α及IL-18检测,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ACS组治疗前血清IL-18,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普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IL-1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8,TNF-α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 IL-18,TNF-α水平升高与ACS发病密切相关,普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IL-18,TNF- α水平,具有减轻病变部位炎症反应和保护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ACS患者50例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血清TNF-α及MMP-9检测,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另选健康体检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ACS组治疗前血清MMP-9、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普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MMP-9、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MP-9、TNF-α水平升高与ACS发病密切相关,普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MMP-9、TNF-α水平,具有减轻病变部位炎症反应和保护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中肌钙蛋白I (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的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0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7例.对照组选取同期住院未发现心血管疾病者50例.cTnI、BNP采用荧光免疫定量检测,hs-CRP采用胶乳免疫比浊定量法测定.结果:ACS患者组的hs-CRP、BNP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的BNP浓度较UAP组和SAP组显著升高(P<0.05),UAP组的BN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P< 0.05).在AMI组cTnI较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UAP组cTnI浓度也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 0.05),但SAP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nI、hs-CRP、BNP三项参数的高表达与ACS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对ACS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免疫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4例肺结核患者和21名健康人血清IL-6和TNF-α含量.结果:肺结核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痰菌阳性组血清IL-6和TNF-α均高于痰菌阴性组(P<0.01和P<0.05).老年组IL-6水平低于中青年组(P<0.05),而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L-6和TNF-α是参与肺结核患者抗感染免疫的重要调节因子,其血清水平可作为监测病情活动和转归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判断MMP-9是否可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方法 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组)、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15例健康义务献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肝炎组及肝硬化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TNF-α及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组、肝炎组患者血清MMP-9、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炎组,且肝硬化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又显著高于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组及肝硬化组患者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与MMP-9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但TNF-α的表达水平与IL-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MMP-9表达升高,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TNF-α及IL-6对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MMP-9的表达影响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E (IgE)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探讨其对冠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可疑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脉CT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CT未见粥样硬化者纳入对照组,其余患者根据病史及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组(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稳定型心绞痛组(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根据冠脉CT检查结果,再次分为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稳定斑块组,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所有患者均行血清IgE和Hcy检测。 结果 ①易损斑块在ACS组的分布高于SAP组(P<0.05),稳定斑块在SAP组的分布高于ACS组(P<0.05)。②ACS组和SAP组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Hcy水平高于SAP组(P<0.05),ACS组、SAP组和对照组间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稳定斑块组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易损斑块组Hcy水平>混合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斑块组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①冠脉CT可较准确地显示冠脉斑块的性质。②Hcy与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关系密切,可反应冠脉斑块的不稳定性;IgE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无关。③Hcy结合冠脉CT对冠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不规则趋化因子(sFKN)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贝那普利对2者表达的影响.方法: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对照组)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48例(服用贝那普利6个月以上者28例,近6个月内未应用任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者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中sFKN和TNF-α的水平;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记录Gensini积分.结果:3组患者血清sFKN、TNF-α水平及Gensini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98.35,348.69和209.64,P均<0.001),SA、ACS组3者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ACS组高于SA组(P均<0.01).服用贝那普利6个月以上者血清sFKN和TNF-α浓度低于未应用者(t分别为2.28,2.49,P均<0.05).冠心病患者血清sFKN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700,P=0.012),sFKN、TNF-α.与Gensini积分无线性相关(r=0.485,P=0.270;r=0.468,P=0.290).结论:血清sFKN和TNF-α是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炎症介质,贝那普利可能存在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放卿  陈国和 《广西医学》2006,28(5):651-65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TNF-α、IL-6、IL-8、PAF的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和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各50例及30例对照组血清TNF-α、TNF-6、IL-8、PAF,比较观察3组间的水平变化.结果MAP组无1例并发症和死亡病例,其TNF-α、IL-6、IL-8、PA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AP组发生并发症8例和死亡3例,其TNF-α、IL-6、IL-8、PAF与对照组和M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SAP组3例死亡者的上述指标与生存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IL-6、IL-8、PAF水平与SAP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检测SAP患者血清上述指标以及参照APACHE-Ⅱ评分,对于SAP的病情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