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脉宁心冲剂治疗50例脑血栓血液流变学动态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脉宁心冲剂治疗50例脑血栓血液流变学动态观测王世民王新平李巍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在缺血性中风中的作用早已引起国内外的注意[1~4]。我们对67例脑血栓急性期病人和70例相近年龄健康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对照检查,发现病人组各项指标异常增高[5],本...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8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12项血凝学指标的对比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患者同时存在高粘滞血症及血液高凝状态,两者均为中风危险因素,且互为因果。建议将部分血凝学指标列为中风危险因素分析内容之一;在治疗高粘滞血症同时,积极纠正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反复献血者血液稀释状态与动脉压及心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反复献血者127例、高血压病87例、缺血性中风60例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对照性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和缺血性中风病人的全血比粘度、比浆比粘度、还原比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以女性为著。献血者的血粘度降低,以男性为著;献血者的动脉压在同等血粘度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病人组。血粘度的变动对献血者动脉压的影响小于正常对照组和病人组。结果心脏电生理指标和眼底动脉硬化程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长期血液稀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家族史、个性、个人嗜好、几种慢性疾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和血循环障碍等35个项目对289例缺血性中风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对此35项因子进行了是否属于缺血性中风危险因子作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73例脑卒中血液流变学9项指标和血脂,纤维蛋白原的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年来国内文献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对比研究报道的较少。我院神经内科自1988~1990年内,对73例脑卒中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9项指标及血脂、纤维蛋白原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73例脑卒中均为 CT扫描证实。其中脑梗塞44例,脑出血29例。(一)病变部位:1.脑梗塞:内囊区15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确诊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复方丹参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治疗组43例给予葛根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1次/d,7d后对比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速度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均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速度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总显效率比较,P<0.0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倍他司汀能够明显通过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速度指标改善脑微循环血流量,从而消除病因,减轻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脉泰胶囊对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经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87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9例),所有病人均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方法以测定偏头痛是否为缺血性中风的一个危险因素。研究对象为巴 黎两家医院的212例中风病人和212例有相应性别、年龄(不超过5岁)及高血压史的对照病人。缺血性中风由脑CT、MRI证实,头痛史基于访问期间调查表的记录。偏头痛的流行在中风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50例急性中风患者进行了双侧甲皱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观察,以探讨中风病人与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液流变学指标24小时动态观察与缺血性中风发病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14例脑血栓形成和11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中5项指标的24小时动态观察,发现病人的这几项指标均以早晨8时为最高峰值,而24小时呈周期节律性变化。提示临床中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可能与两种疾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液流变学及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采用中勤世帝R80-A锥板式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对9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缺血性脑组卒中患者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进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变,改善血液的粘稠度,预防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上海邮电医院在上海同仁医院、上海长宁区职工业余大学、上海师范学院的协作下,从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变化和中风危险因素筛选两个方面建立了微电脑中风易患因子分析的模式,自1982年起用于中风发生前的预测和防治性建议。该研究通过高血压、中风等6组491例建立了血液流变学的先兆警告值,并对300例中风及其易患者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得出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7个主要的中风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逐步判别法处理,经微电脑对520例的判别,验证结果正确率为85%。对208例中风易患者的检测并给予针对性治疗的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后诱发电位变化规律,及诱发电位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大鼠脑功能监测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于急性缺血性中风后不同时间段(12 h、24 h、72h), 检测缺血侧运动、体感诱发电位,应用氢清除法观察脑缺血各组脑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大鼠急性缺血性中风可明显延长体感诱发电位的P1,N1,P2的潜伏期,脑血流量明显低于夹闭前。结论:诱发电位可能与脑血流量变化有一定关系,脑缺血可致诱发电位相应波的潜伏期延长,诱发电位可用于评价急性缺血性中风后脑功能。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中风的血小板活性的大小仍不清楚,以前的报告也不一致,中风伴有的各种因素能够激活血小板,因此作者检查了缺血性中风的不同类型病人的血小板活性。 β—凝血酶原(BTG)是一种从有活性的血小板中释放入血循环中的血小板特性蛋白质,己把血浆BTG浓度作为血小板活化的明显的指标。颈内动脉和肘静脉血浆中β—凝血酶原的血浆浓度比率作为估价脑循环中血小板活性的指标,作者测定了75例对照组和186例不同类型缺血性中风的病人血浆BTG浓度,确定颈内静脉(A)和从肘静脉(B)血浆中BTG浓度比率,缺血性中风包括:腔隙性动脉血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西比灵对腔隙性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经CT或MRI确诊的腔隙性梗死病人186例,口服西比灵5mg,qd,连续服用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腔隙性梗死伴血液流变学增高者与腔隙性梗死不伴血液流变学增高者相比较其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腔隙性梗死伴血液流变学增高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西比灵可降低腔隙性梗死病人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起到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病用HDLC分析脑梗塞病人脑脊液中LEK和 一个未知组分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血浆和脑脊液精氨酸加压 素含量的观察脑卒中后血细胞流变学改变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栓弹力图初步观察大面积脑梗塞10例分析钩体性脑动脉炎的CT所见(附28例报告)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心电图改变 (附280例临床及心电图资料)皮质下失语2例报告急性脑血管病人血清补体成份的测定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t一PA、P人I活性和日- TG含量检测及相关性分析白细胞计数增高对中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的影响高血压性混合性中风自血光量子疗法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48小时 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采用国内首次研制HysⅠ型局部大脑血流量测定系统,用~(133)氙吸入法测定缺血性脑血管病15例及正常人25例的脑血流量。脑血管病组男11例,女4例,年龄36~76岁,平均58.4岁,病程2小时~27月;正常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5~64岁,平均50.1岁,测定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左右两半球无论灰质或白质平均脑血流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别。脑血管病组患者脑血流量测定均不同程度显示某区域的血流量减少,且检查结果除与该患者头颅CT扫描显示的局限性缺血变化符合外,尚发现了头颅CT扫描正常的短暂性缺血性发作的与临床定位诊断相符合的局限性脑缺血区域。  相似文献   

18.
SPECT和PET显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ECT和PET的脑血流量测定在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在患有连续中风或TIA病人中无症状性梗塞是否与各种血管危险因素有关,从而推测中风的发病机制。作者从1989年到1992年,历时32个月,对由中风或TIA急症入院的595例病人进行研究。这些病人排除了既往有神经外科手术。严重头部外伤,脑动脉或动静脉畸形及痴呆,男性为299例,女性为296例,平均年龄为65.3岁(15~100岁)。其中TIA为110例,缺血性中风为383例,脑出血为102例。对所有的病人进行常规血液  相似文献   

20.
吡拉西坦是一种神经保护剂,能增加中风病人的局部脑血流量,改善临床预后。作者进行了一个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以检验在发病后12小时内给药是否有益。 对象为入院时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幕上性中风的病人,年龄在40~85岁,随机分组治疗。这些病人的发病时间均在12小时内,神经功能由Orgogozo评分标准确定为<70和>5。发病24小时内行CT扫描以证实诊断,如有必要可在8日内重复CT扫描,CT影像将显示有临床症状的非腔隙性幕上性梗塞(>1cm~2)。早期CT扫描可排除脑出血和(?)中线偏移的占位效应(≥0.5cm),还可排除木僵、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5)以及有后遗症的陈旧性中风和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