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加强对各层次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是护理安全管理的基础,从而使护理人员预见性地发现护理活动中的危险因素,将不良事件终止在萌芽状态。有研究结果提示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护士对患者评估不足和沟通不良,与有不良事件相关的护士46.27%的护龄在5年以内,且资历也比较低(54.52%职称为护士)。针对低年资护士有关风险防范意识的培训士).  相似文献   

2.
黄典清  黄翠 《内科》2013,8(3):329-330
目的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回顾2008年至2011年临床科室上报的127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及原因分析。结果 127例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依次为给药错误、管路护理失误、采集血标本失误、跌倒、烫伤、压疮等;原因主要是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护士技术水平低,管理、培训不到位。结论坚持非处罚性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改进工作制度、流程和管理,提高护士整体风险防范意识和综合素质,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良肖 《内科》2013,8(3):328-328,323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用错药,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法制观念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要求越来越高。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是每一位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护理活动中的基本要求,也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办法。为进一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笔者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各临床科室发生的154例次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验组以及未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照组,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士风险意识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综合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具有临床护理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内科》2016,(5)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的现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安全给药水平提供指导。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5年1~12月实名或匿名报告系统上报的71宗临床护理用药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护理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的给药方式、不良事件发生的环节、护士年龄与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护士职称与用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不良事件发生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相关因素以及不良事件伤害情况等。结果在给药方式方面,护理用药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静脉输注、口服用药过程,分别占52.1%和28.2%;在医嘱处理、用药配置、给药执行三个环节中,不良事件发生最多的环节为给药执行,占67.6%;18~25岁年龄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为13.3%;低职称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为15.7%;一天之内,以早上8点至下午4点,用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最多,占63.4%;引起护理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护士未严格查对或查对项目不全,占71.8%;在71例次的不良事件中,患者伤害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45例,Ⅳ级26例。发生不良事件后,由其他医护人员发现43例,由患者或家属发现22例,护士本人发现6例。结论临床护理用药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复杂,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低年资、低职称护士进行培训、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对保障用药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心内科护理管理的护士15名进行分析,通过科学设置护士层级进行管理,观察实施前后医生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充分调动现有人力资源,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院护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层级式责任制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临床能力为根本,兼顾学历、能力、资历等多个方面,在科内把护士分为4个层级:护士长、护理组长、中级护士、初级护士,助理护士。比较实施层级式责任制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护士综合能力及护理安全质量。结果实施层级式责任制管理后,护理质量、护士综合能力及护理安全质量比传统管理模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分组分层管理与使用,充分激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护士的竞争意识,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廖红珍 《内科》2013,(2):206-20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345例患者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情况,比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满意度由88.12%提高到97.10%,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由8.41%下降为2.60%。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满意度,同时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了医护患关系的和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内科》2017,(4)
目的探讨全程无菌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手术室进行诊治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的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采用全程无菌管理模式管理的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由急诊科35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所用的手术室无菌物品相关指标,不同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意识等考核评分、手术室工作环境评分以及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所用的手术室无菌物品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人员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意识等考核评分以及手术室工作环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程无菌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以及无菌操作技术水平,改善手术治疗环境,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表格式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对评估、预防、宣教等安全管理环节的系统化改进,提高对普外科患者的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方法将2012年2月-7月收治的患者240例作为对照组,沿用常规的护理表格进行评估、宣教,同期应用询证理论,在借鉴同行实施安全管理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编写普外科护理安全风险管理表格。以2012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248例作为观察组,按照新护理安全风险管理系统表格进行评估、护理措施预防、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系统化的表格式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提高了健康教育知晓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并减少了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加强了护理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张睿  崔燕 《地方病通报》2019,34(5):24-28
目的分析2011—2018年甘肃省家庭内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方法收集2011—2018年甘肃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系统中报告的家庭内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并开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2018年全省共报告家庭内食源性疾病事件250起,中毒病人887例,死亡22例,病死率2.48%;报告事件多发生在第三季度、占总报告起数的49.60%,误食毒蘑菇引发家庭内中毒事件起数最多、占总报告起数的24.80%,农药/鼠药引起的死亡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45.45%。结论应加强由毒蘑菇和有机磷农药等主要致病因素引发的家庭内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防控力度,以减少事件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12.
根本原因分析(RCA)在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RCA)在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建立安全管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运用RCA,将我院主动上报的45例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搜集相关资料,找出近端原因,确认根本原因,制订和执行整改措施。并与组建安全管理小组前本院不良事件上报率进行对比。结果组建安全管理小组前本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31件,据调查实际发生63件,上报率为49%;组建安全管理小组后,本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45件,据调查实际发生是56件,上报率为80.4%;本院实际发生数降低,上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CA是分析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的有效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措施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妇产科各类疾病患者72例,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传统护理组)各36例,比较两组在妇产科治愈效果与临床预后上的差异,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进行优质护理病例对象在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心理焦虑情况方面好于常规护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积极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改善妇产科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护理模式的发展,有利于疾病诊治,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与患者分层对提高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运用流程管理理论对急诊冠脉介入手术(PCI)患者护理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加以改进,在急诊PCI已有的工作流程基础上制订出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并引导护理人员根据PCI患者病情进行分层次管理,统计分析流程管理实施前后1年PCI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抢救成功率、护理人员接诊时间、手术等候时间、手术时间、医患矛盾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护理人员满意率.结果 实施后PCI患者急诊基础护理、特级护理、急诊秩序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30.96±4.23)分、(18.45±4.02)分、(19.98±4.11)分、(19.08±4.78)分、(15.96±4.25)分、(11.08±2.85)分和(112.45±24.15)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20.12±3.78)分、(12.98±3.12)分、(12.38±3.69)分、(11.36±4.25)分、(10.45±3.86)分、(7.12±1.52)分和(75.12±1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接诊时间、PCI等候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10.12±2.78)min、(12.45±2.89)min和(30.25±3.02)min,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5.25±3.12)min、(22.25±3.89)min和(35.12±3.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患矛盾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1.67%,低于实施前的17.24%和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抢救成功率、满意率及护理人员满意率分别为100.00%、100.00%和96.67%,高于实施前的91.38%、72.41%和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程管理与患者分层能有效改善急诊PCI患者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无痛病房”护理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06~2011-11创建“无痛病房”期间,在骨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观察组)实施骨科“无痛病房”的护理管理模式,另选取2011-01~2011-05未开展“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前行骨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技能和患者疼痛控制质量评分得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在患者疼痛控制质量和满意度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开展“无痛病房”后,实施了规范的疼痛管理方式,提高了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患者得到了优质无痛的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睡眠质量和控制血压的作用。方法对在本院保健科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分析睡眠不良的原因并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改善情况和血压变化。结果55.7%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睡眠不良。导致睡眠不良的原因中,精神情绪因素26例,占66.7%;其他依次为病理因素(17例,43.6%)、环境因素(10例,25.6%)、生活习惯因素(9例,23.1%)和药物因素(2例,5.1%)。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睡眠不良患者PSQI评分下降,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从(173.86±17.93)mmHg和(107.35±13.55)mmHg下降到(149.67±15.45)mmHg和(88.75±11.68)mmHg,均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有效地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提高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17.
王秀萍  梁金清  李月明  黄翠青 《内科》2012,7(5):555-556
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结合急诊科风险管理的经验,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状况,对比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与服务态度的综合满意度,分为两组,其中实施前组时间从2008年11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实施后组时间从2010年3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均为一年半的观察时间,分别综合了各个月的综合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有效、实用的急诊分诊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有效地提高了急诊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结果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在实施分诊风险管理模式后,患者对护理质量与服务态度的综合满意度为97.50%,高于实施前的91.11%(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分诊处的安全管理对整个急诊的护理质量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心血管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纳入干预组(n=45)与常规组(n=45)。为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护理,干预组在分析患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7.78%,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6.67%,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发生5例不良事件,干预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1例,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包含护理人员的个人专业知识、业务水平以及护患之间的沟通等等,需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建议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影响术后≤30d卒中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于2001—2011年连续采用CEA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94例(其中15例分期行双侧手术,每例按2例单独病例进行计算,共计509例)。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患者术后≤30d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i驺09例中,439例单纯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血管全部通畅;70例颈动脉完全闭塞或狭窄率为95%~99%的患者中,7例未能再通。手术成功率为98.6%。②术后≤30d,发生主要不良终点事件有20例(3.9%),其中死亡6例(1.2%),卒中14例(2.8%);次要不良事件120例(23.6%)。⑧503例生存患者术后3个月全部获随访,对其中494例(98.2%)患者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在随访期间,5例发生新发卒中,其中1例为致死性卒中;28例(5.6%)发生再狭窄,闭塞6例(1.2%)。④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改良Rankin评分(mRS)≥3分者,术后≤30d卒中和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3分者(17.4%比2.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2.667,95%CI:1.048~6.791,P=0.040)和mRS评分≥3分(OR=8.690,95%C1:3.279~23.031.P=0.000)是术后≤30d主要不良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术者学习曲线对术后≤30d主要终点事件有影响。结论CEA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但对于吸烟和术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的患者,手术的风险会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应用分层团队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工作的护士10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名护士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试验组实施分层团队护理管理,即将护理岗位分为4个层次,实行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四层立体管理框架,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3个月以后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操作、理论知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平均年龄(28.1±0.4)岁,平均护龄(3.9±1.6)年,文化程度:大专13名,本科37名,职称:护士12名,护师35名,主管护师3名。对照组平均年龄(28.0±0.4)岁,平均护龄(4.1±1.4)年,文化程度:大专12名,本科38名,职称:护士13名,护师35名,主管护师2名,两组年龄、护龄、文化程度和职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以后护理质量、临床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临床理论知识考核结果、处置病人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团队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使护士熟练掌握基本护理操作和护理理论,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