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严重创伤病人早期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收治的132例严重创伤病人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救护方案;将2015年收治的138例严重创伤病人设为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早期救治,比较两组病人初步抢救所需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初步抢救所需时间(44.28 min±6.34 min)、住院时间(19.88 d±5.32 d)、并发症发生率(29.71%)低于对照组抢救所需时间(56.87 min±6.98 min)、住院时间(30.82 d±6.62 d)、并发症发生率(51.52%),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1.30%)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8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家属对接诊、信息沟通和抢救环境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有效缩短严重创伤病人的早期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对严重创伤病人的抢救能力以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张海莎  周方玲  吴祥燕 《全科护理》2021,19(12):1654-1656
目的:探讨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在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的急救效率、急救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施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干预后,研究组病人的急救反应时间、接诊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急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脑疝、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中枢性高热、溃疡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干预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可显著提升其急救效率,改善其急救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李元  程华刚  石兴莲  王鹏  王晓明 《全科护理》2012,10(14):1272-127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口腔颌面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口腔颌面创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从心理、呼吸道、疼痛、口腔、饮食、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感染率及病人满意度,随访1年内并发症、后遗症发生率及自理能力差异。[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感染率、随访1年内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病人满意度、随访1年内自理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口腔颌面创伤病人预后有重要作用,能有效降低病人感染、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及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团队启动(TTA)为主导的创伤救治模式在降低严重创伤病人病死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病人分为非TTA组50例及TTA组60例,TTA组开展以团队为主导的救治模式,观察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严重创伤病人救治效果,并与成立TTA团队前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救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严重创伤病人救治效率提高,严重创伤病死率由42%下降至12%;TTA组病人急诊室停留时间、特殊检查时间、急诊到手术室时间、专科医生到达时间短于非T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TTA为主导的创伤救治模式构建了专业创伤团队,优化了创伤救治流程,降低了严重创伤病人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修正的创伤记分法(Revised Trauma Score,RTS)伤情评分智能生成救治路径在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019年在医院治疗的74例创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救治过程中是否采用RTS伤情评分智能生成救治路径74例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未采用RTS伤情评分智能生成救治路径,观察组采用RTS伤情评分智能生成救治路径,比较两组抢救情况、病人满意度与创伤60 min内手术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抢救成功率与创伤60 min内手术率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创伤者采用RTS伤情评分智能生成救治路径进行救治,可有效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许燕  盛悦  王芝  尹其翔 《全科护理》2016,(13):1356-1358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策略在急诊严重创伤病人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抢救的84例严重创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按创伤急救护理常规,观察组运用急救护理策略,比较两组病人的急诊科停留时间、放射科及CT检查时间、路途时间、入院到手术室时间、早期漏诊率、早期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急诊科停留时间、放射科及CT检查时间、路途时间、入院到手术室时间、早期漏诊率、早期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病人运用急救护理策略开展工作可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1日~2020年2月29日98例急性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初级创伤救治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率、急救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急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初级创伤救治院前急救护理,可提高其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侯小燕 《家庭护士》2008,6(3):195-197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性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对100例多发性创伤病人的致病原因、受伤部位、急救措施及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通过采取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后,70例病人中死亡10例,痊愈有34例,存活但有伤残或并发症的有26例。因未得到及时抢救的30例病人中,死亡9例,痊愈2例,存活但有伤残或并发症者19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能为严重多发性创伤病人成功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从而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实施,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选择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病人500例为观察组,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病人5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得分情况、病人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病人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标准化护理使护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病人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医情志护理对车祸骨折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六科住院的骨折病人,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病人纳入对照组(100例),采用一般治疗护理2周;2013年7月—2014年6月病人纳入干预组(100例),采取中医情志护理2周;在病人骨折后1d~2d和干预2周后分别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心理状况。观察比较干预后两组PCL-C、SCL-90得分。[结果]干预组病人干预后PCL-C、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降低车祸骨折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骨科创伤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骨科进行培训的32名护士为观察1组,采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进行创伤急救培训,同期收治的62例病人为观察2组;以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骨科学习的护士为对照1组,以常规教学方法进行创伤急救培训,同期收治的62例病人为对照2组,比较培训同期两组病人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及两组骨科护士急救培训成绩。[结果]两组病人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骨科护士急救培训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科学规范,分工明确,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骨科护士的综合抢救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结肠癌伴肠梗阻病人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1月—2012年6月就诊治疗的41例结肠癌伴肠梗阻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2年7月—2013年12月就诊治疗的38例病人为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调查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癌伴肠梗阻病人围术期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3.
苏莹  杨扬  李晓静 《全科护理》2020,18(6):716-719
[目的]观察流程再造优化在脑卒中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病人入院时间的影响,为脑卒中病人院前急救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7月医院电话接诊152例脑卒中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接诊-出诊-院前急救-急诊分诊-绿色通道入院治疗,选择2017年8月—2018年2月医院电话接诊149例脑卒中病人作为观察组,采用经流程再造优化后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进行病人院前急救护理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电话接诊至出诊时间、电话接诊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入院前临床资料收集完整率、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前电话指导家属救治成功率、电话接诊至入院救治时间、病人入院至病情确诊时间、病人入院时及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早期静脉溶栓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电话接诊至出诊时间、电话接诊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电话接诊至入院救治时间、病人入院至病情确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入院前临床资料收集完整率、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前电话指导家属救治措施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病死率、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实施早期静脉溶栓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流程再造优化脑卒中病人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可缩短病人从发病至施救的时间窗,提升急救效率,使病人获得更好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严重多发性创伤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小燕 《家庭护士》2008,6(1):195-197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性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对100例多发性创伤病人 的致病原因、受伤部位、急救措施及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通过采取及时、迅速、 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后,70例病人中死亡10例,痊愈有34例,存活但有伤残或并发症 的有26例.因未得到及时抢救的30例病人中,死亡9例,痊愈2例,存活但有伤残或并发症者 19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及时、迅速、准确、有效 的院前急救护理能为严重多发性创伤病人成功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从而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窦爱华 《全科护理》2022,20(16):2203-2206
目的:探讨基于创伤严重程度(CRAMS)评分与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多发伤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盐城市急救医疗中心进行院前急救的多发伤病人8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干预,并实施早期预警评分;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盐城市急救医疗中心进行院前急救的多发伤病人85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CRAMS评分与早期预警评分的院前急救干预。对比观察组两种评分系统转运途中并发症发生率、转运死亡率及两组转运途中并发症发生率、转运死亡率、救治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CRAMS评分系统≤6分组病人转运途中并发症发生率、转运死亡率与早期预警评分系统>6分组病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途中并发症发生率、转运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救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RAMS评分与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多发伤院前急救中可有效评估病人病情严重程度,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救治效果,减少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连续性血液净化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500例连续性血液净化病人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593例连续性血液净化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医护合作一体化工作模式。比较两组病人非计划性下机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在实践医护合作一体化前后对当前医护合作关系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医护合作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连续性血液净化病人中应用医护合作一体化工作模式可降低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对医护关系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科协助的急救护理结合创伤救治原则在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1日~2020年3月1日收治的93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多科协助的急救护理结合创伤救治原则。比较两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接诊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急救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接诊时间、急症科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愈例数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多科协助的急救护理结合创伤救治原则,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生患者预后具有帮助,同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对创伤性骨折病人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医院骨伤科就诊的60例创伤性骨折病人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2月就诊的60例创伤性骨折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模式,观察组采用CICARE沟通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入院后2 h、术前1 d、出院前1 d病人心理进行评估,在病人出院前1 d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评价表测评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前1 d、出院前1 d 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为(98.01±3.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1±10.01)分(P0.05)。[结论]护理人员采用CICARE沟通模式能改善骨伤科创伤性骨折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彭小玲 《全科护理》2015,(7):638-640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78例AMI病人根据入院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由病人家属直接送入医院,未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由急救车接诊入院,按照标准、规范的院前急救、转运护理流程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开始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MI病人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可缩短发病至开始救治时间、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江帆  王瑞  叶丽萍 《全科护理》2020,18(15):1884-1886
[目的]探讨CRAMS评分法在急诊创伤病人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将180例急诊创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模式,观察组实施CRAMS评分法对急诊创伤病人进行转运,采用病人/病人家属对转运的满意度和意外事件发生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5.43%,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病人家属对急诊创伤转运满意度评分为(97.42±1.49)分,高于对照组的(94.63±2.90)分(P<0.05)。[结论]应用CRAMS评分法可降低急诊创伤病人院内转运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和提高病人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