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耐多药结核(MDR—TB)患者化学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MDR—TB患者按照化疗时间不同分7组检测血清CysC,来判断患者化疗过程中氨基糖甙类注射剂及高尿酸血症对患者肾功能损伤情况,同时将7个组的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尿酸(UA)的浓度作为观察指标来测定。结果七组的血清CysC、Scr、UA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Urea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组相比血清CysC的浓度的变化较Scr的浓度变化出现早;在MDR-TB患者化疗过程中血清SCr、Urea无一例异常,血清uA在治疗不同时期大多数患者间或或者持续升高,血清CysC有两例在治疗2个月后出现异常,经调减注射剂剂量后恢复正常。结论血清CysC是监测MDR-TB患者化疗过程中早期肾功能损伤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与心力衰竭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282例老年心衰患者按美国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2001版分为A、B、C、D期4个亚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UA水平和NT—proBNP浓度。结果:心衰患者血UA、NT—proBN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分别〈0.05,〈0.01);其水平在心衰各亚组随心衰病变程度加重而显著升高(各组两两比较,P分别为〈0.05,〈0.01);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心功能分期的老年心衰患者UA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401,P〈0.01)。结论:心衰患者血清尿酸和血浆NT—proBNP浓度随心衰病变程度增加而升高,两者可联合作为评价老年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TRF)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在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31例确诊的CRF患者血清样本,依我国CRF分期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106例)、肾功能衰竭组(53例)、尿毒症组(72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30例。各组均检测血清TRF、RB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素氮(BUN)、肌酐(CREA)、胱抑素C(Cys-C)、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结果: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肾功能衰竭组、尿毒症组NGAL、BUN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TRF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功能衰竭组和尿毒症组RBP、Cys-C均高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和正常对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RBP、CREA、Cys-C与CFR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1),且RBP、TRF与PA、ALB、RDW-CV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RBP和TRF可以作为评估CRF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疾病进展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TRF)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在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31例确诊的CRF患者血清样本,依我国CRF分期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106例)、肾功能衰竭组(53例)、尿毒症组(72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30例。各组均检测血清TRF、RB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素氮(BUN)、肌酐(CREA)、胱抑素C(Cys-C)、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结果: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肾功能衰竭组、尿毒症组NGAL、BUN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TRF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功能衰竭组和尿毒症组RBP、Cys-C均高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和正常对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RBP、CREA、Cys-C与CFR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1),且RBP、TRF与PA、ALB、RDW-CV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RBP和TRF可以作为评估CRF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疾病进展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及血清尿酸(UA)浓度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6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两组,即LVEF〉40%组(32例),LVEF≤40%组(33例);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人院后常规检查NT—proBNP,UA,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结果:LVEF≤40%组NT—proBNP[1102.3(276.34,1483.3)pg/ml]和UAE478.0(351.5.576.7)μmol/L]水平较LVEF〉40%组[91.5(22.07。165.6)pg/ml;344.7(264.6,424.6)μmol/L]和正常对照组[14.6(5.4,54.1)pg/ml;289.7(214.6,326.3)μmol/L]显著升高.P均〈0.01;LVEF〉40%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U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与UA呈正相关(r为0.46,P%0.01);LVEF与NT—proBNP和uA均呈负相关(r=-0.63、-0.42,P均〈0.01)。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NT—proBNP浓度和UA浓度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测定NT—proBNP和UA浓度有助于判断病情,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胆红素(TBIL)、尿酸(UA)、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12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我院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TBIL、UA、NT—proBNP等水平,运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测定,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TBIL、UA、NT—proBNP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增高逐渐升高。观察组治疗后TBIL、UA、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TBIL、UA、NT—proBNP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相应升高,并与LVEF及LVEDD有良好的相关性。从而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病情、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呼吸困难患者血清中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和腺昔脱氨酶(ADA)的含量,讨论三个指标对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鉴别价值。方法选择临床上明确诊断为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各50例,分别为A组和B组,检测两组血清中NT—proBNP、CRP和ADA含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血清中NT—proBNP和CRP含量高于B组血清中NT—proBNP和CR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血清中ADA高于A组血清中的AD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血清中NT—proBNP、CRP和ADA含量,在临床上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检测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不全代偿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肾衰竭组、终末肾组的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并对CysC与Scr、Ccr的关系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血清CysC在肾功能损伤的不同时期水平均升高,且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与Scr呈正相关(r=0.867,P<0.01),与Ccr呈负相关(r=-0.834,P<0.01).认为CysC能准确反映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及肾小球滤过功能,是肾功能损害早期的敏感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Scr、Ccr,且操作简便、易行,可做为测定GFR的敏感内源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肾功能损伤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25例)、肾功能储备下降组(25例)、肾功能不全组(25例)、肾功能衰竭组(25例)和尿毒症组(20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清CysC和肌酐(Scr)含量。结果各组之间Cys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CysC浓度随着肾功能的损害程度的增加而上升,两者呈正相关。肾功能正常组血清CysC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Scr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CysC)比Scr能更准确、直观地反映出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是评估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HRS)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1年11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0例,计算其校正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根据Ccr分为单纯肝硬化组、亚临床HRS组及HRS组,以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ALT、AST、总胆汁酸(TBA)、Alb、血清肌酐(Scr)、CysC、uⅡ浓度,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若数据成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否则,多组间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Kruskall-Wallis H test),两组间比较使用Mann-Whjtney 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并通过绘制CysC、uⅡ浓度判断肝硬化合并亚临床HRS及HRS的ROC曲线,获得其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临界值。结果肝硬化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ALT、AST、TBA、Alb、Scr、Cysc、u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肝硬化组、亚临床HRS组及HRS组CysC、uⅡ浓度均呈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和uⅡ判断亚临床HRS的AUC分别为0.91和0.867,其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40 mg/L、299.06 pg/ml。CysC和uⅡ判断HRS的AUC分别为0.942和0.901,其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22 mg/L、321pg/ml。结论 CysC、uⅡ浓度在患者血清肌酐正常时就出现升高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亚临床HRS。CysC、uⅡ浓度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亚临床HRS及HRS有很好的判别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血 N 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水平的变化。方法将5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心房颤动组27例,窦性心律组30例。测定患者的血 NT proBNP浓度,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心房颤动组患者血 NT proBNP水平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 NT proBNP水平与左室收缩及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0.38,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血 NT proBNP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睾酮、瘦素变化及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1~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64例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透组34例、非透析组30例)及30名健康对照者,检测睾酮、瘦素、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并测量身高、体重、皮褶厚度、上臂中点周径,计算体重指数、上臂中点肌肉周径.根据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价,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营养不良组,比较各组血清睾酮、瘦素变化,并分析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 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睾酮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瘦素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营养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睾酮与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血清瘦素与白蛋白、前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但血清睾酮与瘦素无显著相关性.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营养不良组患者血清睾酮较营养良好组显著降低,血清瘦素显著升高.结论 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睾酮较健康人显著降低,瘦素显著增高,两者与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检测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诊断的意义。方法:取189例慢性肾病患者血清样本,分别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和生肌酐清除率(Ccr)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Cr和Urea在慢性肾病组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肾病患者中,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SCr和Urea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疾病程度越轻,差异越明显。结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慢性肾病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灵敏度更高,好于SCr和Urea等指标,其更能准确地反映出肾小球滤过率的损害程度,是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的重要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T—proBNP、Hcy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AMI患者、50例UAP患者、50例SAP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NT—proBNP、Hey水平进行比较分析。ACS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对其病变程度进行评估。结果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5),而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SAP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ACS患者血浆NT—proBNP、Hcy水平逐渐升高(P〈0.05)。ACS患者中,心血管事件组血浆NT—proBNP、Hcy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浆NT—proBNP、Hcy水平均与冠状动脉粥样化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是ACS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24h尿微量白蛋白(24h MAU)对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高血压患者234例,用同位素肾图检查作为金标准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按照GFR数值分成三组:肾功能无损害组、肾功能受损代偿组、肾功能受损失代偿组,同时测定每组血清Cys C、24h MAU、血肌酐及尿素氮,并分别计算每个指标在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随着GFR下降,血清Cys C、24h MAU、血肌酐及尿素氮均值逐渐升高(P0.01)。将肾功能受损代偿组和肾功能受损失代偿组合并为肾功能受损组。肾功能无损害组79例患者血清中Cys C浓度异常者占3.80%,24h MAU浓度异常者占11.40%,血肌酐浓度异常者占0.00%,尿素氮异常者占0.00%;肾功能受损组155例患者血清中Cys C浓度异常者占45.16%,24h MAU浓度异常者占42.58%,血肌酐浓度异常者占18.06%,尿素氮异常者占1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项指标诊断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灵敏度分别为45.20%、42.60%、18.10%、18.70%,特异度分别为96.20%、88.60%、100.00%、100.00%,四项指标诊断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66、0.63、0.69。结论血清Cys C、24h MAU是敏感且特异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尤其是Cys C对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生化标记物肌钙蛋白T(cTnT)和N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血浆cTnT和NT—proBNP水平将59例APE患者分为3组:1组(14例),cTnT〈0.1ng/ml,NT—proBNP〈100pg/ml;2组(28例),cTnT≥0.1ng/ml或NT—proBNP≥100pg/ml;3组(17例),cTnT≥0.1ng/ml且NT-proBNP≥100pg/ml,分析cTnT和(或)NT—proBNP升高对APE患者危险分层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三组间动脉血PaO2、P(A—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两两比较,1、3组动脉血PaO2、P(A—a)O2分别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组、2组、3组预后不良者分别为0(0%)、7例(25.0%)、9例(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9例APE患者中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组与无临床不良事件组比较,PaO2、cTnT、NT—pro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cTnT和NT—proBNP在APE患者早期危险分层、指导临床决策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COPD致右心衰竭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和心肌做功(Tei)指数相关性,为医学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C O PD致右心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200例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NT‐proBNP水平和Tei指数相关性。结果 Tei指数与年龄和心率等因素无明显的相关性;NT‐proBNP、Tei指数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的升高而升高( F =6.319、5.003,P <0.05);Tei指数与 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 r =0.876,P <0.05)。结论 COPD致右心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和 Tei指数呈正相关,可以较好的检测患者的病情,因此值得在对患者的临床检查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可溶性Fas及相关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可溶性Fas/APO-(sFas)及相关因子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20名正常人和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sFas及IL-6、TNF-α水平。结果 肾功能代偿期sFas、IL-6和TNF-α无明显改变;肾功能代偿期sFas开始增高,其升高与血甭BUN和Cr明显相关。IL-6及TNFα在肾功能失代偿期明显变化,进入肾功能衰竭期后显著升高。其中IL-6 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稳定性慢性心衰病人心脏主要终点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共入选了95名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根据患者cTnI和NT—proBNP的水平分为cTnI阴性组(60例)和cTnI阳性组(35例);NT—proBNP阴性组(40例)和NT—proBNP阳性组(55例),随访2年,主要终点事件是心源性猝死和心衰再次急性加重住院。结果:和阴性组比较,cTnI阳性组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比(HR)为2.69,可信区间(CI)1.54~4.72,P=0.002;NT—proB—NP阳性组的HR为2.54,CI1.35~4.78,P=0.002;进一步组间交叉分析发现,当病人cTnI和NT—proBNP均为阳性组,发生心脏终点事件的风险比最高(HR=6.34,CI2.26~17.9,P〈0.001)。结论:在慢性稳定性心衰的病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升高是反映心衰病人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心绞痛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肌钙蛋白I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在心功能正常情况下不稳定心绞痛(UAP)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差异,UAP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与肌钙蛋白I(cTn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6例,其中SAP54例.UAP组62例(cTnI阳性者32例,阴性者30例),正常对照组35例,测定血浆NT—proBNP、cTnI浓度,比较不同组NT—proBNP浓度,及分析UAP患者NT—proBNP与cTnI的关系。结果:UAP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146.55(53.65,772.55)ngP/L]高于SAP组[47.50(19.23,87.35)ngP/L]和对照组[33.38(14.07,66.60)ngP/L](P〈0.01)。SAP组血浆NT—proBN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Z值-1.20,P〉0.05),且UAP中cTnI阳性组血浆NT—proBNP浓度[646.86(127.85,1181.63)ngP/L]高于cTnI阴性组[91.50(26.54,145.83)ngP/L](Z值-3.96,P〈0.01),UAP血浆NT—proBNP浓度与cTnI浓度呈正相关(r=0.57,P〈0.05)。结论:UAP血浆NT—proBNP浓度增高,并与cTnI浓度呈正相关;其测定有利于发现心功能正常,但处于高风险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