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高表达肿瘤抗原基因OVA66对WISH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转染OVA66基因WISH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变化,探讨该基因的功能.方法 采用脂质体方法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OVA66转染正常人羊膜细胞系WISH,经G418稳定筛选、克隆和扩增.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通过电镜分析细胞超微结构,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生长特性和侵袭能力, 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克隆性生长能力,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结果 RT-PCR检测显示,转染pcDNA3.1-OVA66细胞OVA66基因呈高表达;Western bloting显示OVA66蛋白处出现明显的条带;电镜检测表明该基因可明显增强WISH细胞增殖能力;体外侵袭实验显示,该基因可增强WISH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表明OVA66基因可以促进单克隆性生长能力;基因芯片提示,该基因高表达影响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结论 提示OVA66基因高表达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利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构建OVA66基因的特异小干扰RNA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分析对该基因表达和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OVA66基因在多种肿瘤细胞系的表达谱。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合成针对OVA66的特异小干扰RNA的DNA片段,定向克隆于特定的干扰载体(pSUPER)。利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载体转染于OVA66高表达细胞系HeLa,筛选得到shRNA-OVA66稳定表达细胞。采用Real-time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FACS、Westernblot方法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MTT、3H-TdR掺入等方法检测干扰OVA66基因表达后对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双酶切鉴定得到针对OVA66基因特异的shRNA表达载体(pSUPER-shRNA-OVA66),并经序列分析证实。经检测pSUPER-shRNA-OVA66稳定表达的HeLa细胞(shRNA-OVA66)中目的基因mRNA水平降低;OVA66蛋白表达受到抑制,表明设计的靶片段对目的基因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并显示shRNA-OVA66细胞DNA合成下降;细胞周期分析表明阻断OVA66基因表达可抑制shRNA-OVA66细胞增殖能力,并引发细胞凋亡。OVA66特异的sh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阻断OVA66基因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促使细胞凋亡,为OVA66蛋白肿瘤生物学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研究MMP-13蛋白在瘢痕形成的作用,我们构建MMP-13基因真核重组表达质粒,检测并鉴定了MMP-13基因在转染了重组质粒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中的表达。方法通过RT-PCR方法将MMP-13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其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MMP-13,基因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以阳离子脂质体2000介导转染HaCat细胞,RT-PCR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外源蛋白的表达。以明胶酶谱法和MTT法分别检测MMP-13的活性以及其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通过RT-PCR检测到MMP-13基因在重组质粒转染后的HaCat细胞中大量表达,以间接免疫荧光反应和Western blot可检测到MMP-13蛋白在在重组质粒转染后的HaCat细胞中呈阳性,明胶酶谱法和MTT法检测显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MP-13表达的MMP-13蛋白具有活性,并且可以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结论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1(+)/MMP-13能在Hacat细胞中表达活性蛋白MMP-13,并可以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这为研究MMP-13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从而为瘢痕治疗提供有效靶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转入野生型PTEN基因的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探索该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和抑制肿瘤侵袭的机制。 方法: 将野生型PTEN基因的pcDNA3.1Hygro(-)真核质粒载体转染SKOV3细胞系,潮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并扩增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变化;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分别用RT-PCR检测转染前后PTEN mRNA表达水平变化;采用重组基底膜侵袭模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侵袭力的变化。 结果: 成功转染SKOV3并稳定表达PTEN,转染PTEN可以明显改变SKOV3细胞周期,使其阻滞于S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力。 结论: 提示转染外源野生型PTEN基因可使SKOV3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并且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生长,而具有明显的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筛选肿瘤转移相关新基因,探讨鞘精脂微结构域1相关磷酸化蛋白基因(PAG1)转染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M的高转移亚系PC-3M-1E8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利用PC-3M高转移亚系PC-3M-1E8、低转移亚系PC-3M-284,人肺巨细胞痛细胞系(PG)高转移亚系PG-BE1和低转移亚系PG-LH7 cDNA制作4张基因芯片,筛选出PC-3M和PG高、低转移亚系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对在两个转移亚系共同表达下调的PAG1基因做进一步研究,采用即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验证PAG1在PC-3M细胞系中的表达.构建pcDNA3.0-PAG1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PC-3M-1E8细胞.MTT比色实验及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Matrigel穿膜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 基因芯片初步筛选出PC-3M高、低转移亚系差异表达基因共327个,上调基因123个,下调基因204个.PG高、低转移亚系差异表达基因共281个,上调基因167个,下调基因114个.PC-3M与PG高转移亚系共同表达下调基因9个、上调基因8个.即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证实PAG1在PC-3M高转移亚系中表达低于低转移亚系.MTT比色及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显示转染pcDNA3.0-PAG1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低于转染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均P<0.05).细胞周期检测转染pcDNA3.0-PAG1组比转染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处于G_0~G_1期的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P<0.05).转染pcDNA3.0-PAG1组与转染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相比凋亡细胞百分率无显著差异(P>0.05).体外穿膜侵袭实验结果表明转染pcDNA3.0-PAG1组比转染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穿膜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分别为(35.1±4.9)、(127.6±6.6)和(135.0±5.0)个(P<0.05).结论 利用同一母系来源的高、低转移亚系制作基因芯片可以摒除转移无关基因的干扰,筛选出差异表达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PAG1基因稳定转染能抑制人前列腺癌高转移亚系PC-3M-1E8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PAG1基因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小鼠Lewis肺癌(LLC)细胞中Foxp3基因的表达,研究小鼠LLC细胞中Foxp3过表达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TGF-β1和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LLC细胞中Foxp3的表达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LLC细胞中Foxp3的mRNA和蛋白表达。构建pcDNA3.1-Foxp3重组质粒,采用FuGENEHD瞬时转染LLC细胞,实验分3组:LLC组,pcDNA3.1-LLC组及pcDNA3.1-Foxp3-LLC组。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转染48小时后Foxp3基因的表达,通过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Foxp3过表达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Foxp3过表达对TGF-β1和IL-10的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的影响。结果:在LLC细胞中检测到Foxp3mRNA及蛋白的表达;瞬时转染48小时后pcDNA3.1-Foxp3-LLC组LLC细胞中Foxp3表达增高,与LLC组和pcDNA3.1-LL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pcDNA3.1-Foxp3-LLC组LLC细胞及培养上清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LLC组和pcDNA3.1-LLC组(P0.05);pcDNA3.1-Foxp3-LLC组TGF-β1、IL-10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LC组和pcDNA3.1-LLC组(P0.05)。结论:LLC细胞表达Foxp3,Foxp3可能通过上调TGF-β1和IL-10的表达来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进而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带有人雌激素受体2(ESR2)全长cDNA的重组质粒pcDNA3.1-hERβ,转染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株,观察ESR2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方法:RT-PCR方法从人正常卵巢组织中获取ESR2全长cDNA,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hERβ;瞬时转染前列腺癌PC-3M细胞株,应用细胞计数、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半定量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增殖相关基因cyclinD1和 P21Cip1 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DNA测序结果显示扩增的ESR2序列与GenBank(NM_001437)所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重组质粒pcDNA3.1-hERβ瞬时转染人PC-3M细胞48 h后,与质粒对照组相比: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ESR2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增加;细胞计数及MTT结果发现,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增殖活性下降(P<0.01);流式细胞实验显示,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还发现cyclinD1的表达减弱,而P21Cip1的表达增强。 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hERβ重组质粒;带有ESR2全长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PC-3M细胞后,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抑制;RSR2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yclinD1和 P21Cip1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增殖抑制基因(HSG)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简称23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构建HSG全长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瞬时转染法使其在231细胞中高表达,通过MTT比色实验检查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Matrigel穿膜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和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并应用GST-pulldown法检测HSG高表达对乳腺癌细胞Ras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 将构建好的重组人HSG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YC-HSG转染至231细胞中,MTT比色实验结果显示HSG的过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Matrigel侵袭实验显示转染HSG的肿瘤细胞的穿膜细胞数(HSG/231组,78.5个±5.8个)与转染空载体组(vector/231组,131.1个±14.5个)相比明显减少.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转染HSG/231组细胞出现了G_0/G_1期阻滞(56.3%±2.3%),且凋亡细胞的百分比与对照组(vector/231组为50.4%±1.9%)相比有所增加.Ras蛋白活性检测发现转染HSG/231组的乳腺癌细胞Ras蛋白活性明显下降.结论 HSG表达上调可抑制高侵袭性231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使其出现G_0/G_1期细胞周期阻滞,并可促进细胞凋亡.HSG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Ra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构建重组pcDNA3.1-mOX40-Fc真核表达载体,在CHO细胞中表达,并初步研究融合蛋白mOX40-Fc对MLR中细胞增殖的影响。克隆编码hIgG1Fc基因片段,与编码小鼠OX40胞外段的基因融合,构建mOX40-Fc融合基因及其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OX40-Fc;转染CHO细胞构建融合蛋白的稳定真核表达细胞株,用RT-PCR及夹心ELISA检测其表达,纯化后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法对其进行鉴定,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核苷酸序列测定显示构建的mOX40胞外段和hIgG1Fc段基因序列与GenBank序列一致、阅读框完整;RT-PCR、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转染细胞有分泌型重组蛋白的表达;功能实验提示mOX40-Fc能抑制MLR中的细胞增殖。成功构建mOX40-Fc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高效表达,该重组蛋白可在体外通过抑制OX40/OX40L共刺激通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Per2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构pcDNA3.1-mper2和pcDNA3.1空质粒分别转染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中。提取两组细胞的总RNA和总蛋白,利用特异引物和抗体,分别检测两组细胞中p53和c-Myc基因在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RT-PCR和蛋白印迹检测均显示与转染pcDNA3.1( )空质粒相比,转染pcDNA3.1-mPer2入B16细胞后,p53的表达增高,而c-Myc表达降低。结论:mPer2可能通过抑制细胞癌基因c-Myc的表达,促进抑癌基因p53的表达,从而抑制B16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发现的小鼠肿瘤/睾丸抗原Biot2对小鼠NIH3T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Biot2,由脂质体包裹稳定转染NIH3T3细胞,用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筛选和鉴定Biot2表达阳性细胞克隆,研究其与细胞增殖相关的生物学特征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 )-Biot2,并稳定转染于NIH3T3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转染了Biot2cDNA的NIH3T3细胞生长速率明显增快。结论:成功地建立稳定转染小鼠新基因Biot2的NIH3T3细胞克隆;Biot2基因能影响细胞增殖的调节,促进NIH3T3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基因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peDNA3.1(-)/NNMT(尼克酰胺-N-甲基化酶)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稳定转染到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方法采用PCR法从PGEX4T-1/NNMT重组质粒中克隆得到NNMT cDNA全长序列,并将扩增的eDNA片段与pMD19-T载体连接后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重组子经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其导入到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筛选并建立稳定的转染细胞株,应用RT—PCR检测转染前后该细胞株NNM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RT-PCR检测,重组质粒转染株的NNMT基因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证实NNMT基因已经稳定转染到SMMC7721细胞中并得到表达。结论成功建立了人基因NNMT的稳定转染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NNMT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MMP-9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KISS-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胃癌BGC-823细胞,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高表达KISS-1蛋白的细胞系,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证实转染成功,并检测细胞中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探讨KISS-1对胃癌细胞株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ting和RT-PCR结果显示:转基因组BGC-823细胞中KISS-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转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均<0.05);转基因组BGC-823细胞中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转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均<0.05);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组BGC-823细胞的穿膜数与转空质粒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侵袭力抑制率达到25%。结论 pcDNA3.1-KISS-1的有效转染可降低MMP-9的表达并对胃癌细胞BGC-823的侵袭能力具有抑制作用。KISS-1基因对胃癌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MMP-9的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人4-1BB配体(h4-1BBL)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肿瘤细胞HT-29中转染表达; 探讨人4-1BBL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体外诱导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用RT-PCR从Raji细胞中克隆h4-1BBL全长基因, 测序后,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4-1BBL.通过脂质体法以重组载体转染HT-29细胞, 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h4-1BBL mRNA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表面h4-1BBL分子的表达.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用抗CD3 mAb扩增T细胞, 并与h4-1BBL基因转染及未转染的HT-29细胞混合培养.用MTT比色法检测CTL的增殖及杀伤活性;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泌IFN-γ的T细胞.结果: 从Raji细胞中克隆到h4-1BBL全长cDNA, 测序完全正确.构建的h4-1BB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HT-29中获得稳定表达.与未转染的细胞相比较, h4-1BBL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HT-29能更有效地刺激T细胞活化、增殖, 促进IFN-γ分泌, 并能有效地诱导CTL产生针对野生型HT-29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结论: 成功地构建pcDNA3.1(-)h4-1BBL重组真核表达载体.4-1BBL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介导的协同刺激信号, 能增强野生型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诱导T细胞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Krüppel样因子4(KLF4)对结直肠癌细胞活力、凋亡及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KLF4在结直肠癌Caco2、SW480和HCT116细胞中的表达。将SW480细胞分为pc DNA3. 1组(转染pc DNA3. 1空质粒)、pc DNA3. 1-KLF4组(转染构建的pc DNA3. 1-KLF4过表达质粒)和pc DNA3. 1-KLF4+顺铂组(转染pc DNA3. 1-KLF4 48 h后用1 mg/L顺铂处理细胞48 h),Western blot检测KLF4、p-IκBα、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生存素(survivin)的蛋白水平; 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DCFH-DA探针检测活性氧簇(ROS)含量。结果:KLF4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在人结肠黏膜上皮NCM460细胞的表达(P 0. 05)。与pc DNA3. 1组相比,pc DNA3. 1-KLF4组的KLF4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 0. 05),细胞活力及cyclin D1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ROS含量及p-IκBα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而pc DNA3. 1-KLF4+顺铂组细胞活力及cyclin D1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pc DNA3. 1-KLF4组,细胞凋亡率、ROS含量及p-IκBα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pc DNA3. 1-KLF4组(P 0. 05)。结论:上调结直肠癌细胞KLF4基因表达可降低肿瘤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凋亡,增强顺铂化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内ROS含量及下调NF-κB信号关键分子IκBα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KISS-1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EC-1侵袭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KISS-1基因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检测KISS-1在EC-1、Eca109、EC9706和TE-1四种食管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利用脂质体介导在体外将KISS-1基因转染人食管鳞癌细胞EC-1,利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转染之后KISS-1表达的改变,并采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及MTT、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KISS-1对食管鳞癌细胞侵袭及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4种食管癌细胞株的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EC-1中KISS-1蛋白(0.715±0.109)及mRNA(0.670±0.176)表达均最低;转染之后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KISSS-1蛋白和mRNA在转基因组的表达分别为1.143±0.218和0.877±0.162,均显著高于转空质粒组(0.745±0.130,0.685±0.128;t=3.850,2.481,P均<0.05)和对照组EC-1细胞(0.855±0.184,0.677±0.138;t=2.275,2.306,P均<0.05);Boyden小室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力实验发现转基因组在培养24、48和72 h后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91.8±11.7,117.8±11.1和139.2±11.8,均显著低于转空质粒组(118.1±14.7,141.7±13.2,162.2±22.7;t=3.153,4.215,3.569,P值均<0.01)和对照组EC-1细胞(112.2±15.6,138.1±13.0,162.3±14.0;t=4.154,3.797,2.702,P值均<0.05).MTT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组细胞在培养48 h和72 h后的增殖能力分别为0.517±0.127和0.394±0.137,与转空质粒组(0.636±0.186,0.513±0.150;t=2.054,2.709,P值均<0.05)和对照组(0.646±0.135,0.511±0.153;t=2.276,2.205,P值均<0.05)相比,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转基因组细胞的克隆形成数为157.2±36.4,明显低于转空质粒组(236.3±78.1;t=3.441,P<0.01)和对照组(242.5±48.6;t=2.250,P<0.05).结论 KISS-1基因在食管癌细胞株EC-1中可抑制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及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异丙酚(60、100、120μmol/L)处理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Anip973的抑制率或增殖;将si-NC组(转染si-NC)、si-PKM2(丙酮酸激酶M2)组(转染si-PKM2)、pc DNA3. 1组(转染pc DNA3. 1)、pc DNA3. 1-PKM2组(转染pc DNA3. 1-PKM2)用脂质体法转染至Anip973细胞,部分组用120μmol/L异丙酚处理;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RT-qPCR检测细胞中PKM2的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KM2、E-cadherin、MMP-2的蛋白表达。结果异丙酚(60、100和120μ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人肺腺癌细胞A549、Anip973增殖(P <0. 05),Anip973细胞对异丙酚的敏感性较强,最适浓度为120μmol/L;异丙酚可抑制Anip973细胞迁移和侵袭,并下调PKM2、MMP-2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敲减PKM2具有与异丙酚相同的抑制Anip97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下调MMP-2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的作用;过表达PKM2可减轻异丙酚对Anip97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E-cadherin、MMP-2蛋白表达。结论异丙酚可抑制肺腺癌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与下调PKM2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痴呆症状严重程度与脑组织中的神经原纤维缠结数量呈正相关,神经原纤维缠结的主要蛋白成分为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tau蛋白的病理改变出现在痴呆症状之前并独立于?-淀粉样多肽的异常。  目的:构建tau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建立稳定表达tau的稳转细胞株。 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反转录反应合成的人成神经瘤细胞(SH-SY5Y)的总cDNA中,扩增出约1.0 kb的tau cDNA片段,用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法将质粒转染入培养的人胚肾细胞,并利用G418进行稳定表达tau的稳转细胞株的筛选,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tau基因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人tau cDNA已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结果显示人tau基因在人胚肾细胞中获得表达,tau蛋白表达的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细胞胞质,说明成功构建了pcDNA3.1-tau的真核表达质粒,建立了稳定表达tau的稳转细胞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