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国浩  刘福元 《安徽医学》2021,42(6):705-706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6岁,因胸痛3 d,突发意识障碍半小时入院.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位于胸骨中下段,与活动无明显相关,疼痛持续时间不详,不向它处放射,伴有头晕、恶心,无气喘、发热、腹痛、腹胀等症状,可耐受,未重视及进一步诊治.半小时前突发倒地,意识不清,急救送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2012年,腔隙性脑梗死,2017 年,肝囊肿行经皮肝穿囊肿抽吸硬化术,后行腹镜下胆囊切除+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心包填塞病人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破裂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危急合并症,其发生率在3%~225%。近些年急诊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溶栓工作的开展,心电监护业务技术和抢救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不断降低,而心脏破裂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死因中所占比率有所增加,应引起...  相似文献   

4.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一种致命并发症.本文对青岛市人民医院和我院1977年1月~1999年12月,因AMI死亡87例病人中经心包穿刺或超声检查证实为心脏破裂的16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2010年2月,科室收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发心脏破裂,经积极救护,康复出院. 1 临床资料 男,55岁,因阵发性胸痛1天于2010年2月16日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T35.5℃, P64次/分,R17次/分,BP170/110mmHg.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血化验:AST 77 IU/L,CK 795 IU/L ,CK-MB 40 U/L,LDH 338 IU/L,羟丁酸脱氢酶252 IU/L;TnI 9.10ug/L;血糖6.40mmol/L;WBC 11.49*109/L,N 82.9%,L 12.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现心脏破裂(CR)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627例AMI患者,根据是否合并CR分为CR组(27例)和对照组(1600例)。结果 CR组患者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CR组就诊时初测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R组患者的心肌梗死部位多发生在前壁(18/27);成功再灌注者CR发生率明显少于未成功灌注者(P〈0.05)。结论高龄、女性、入院时血压升高、血肌酐水平升高、急性前壁尤其是广泛前壁心梗、未成功再灌注是CR发生的危险因素。尽早血运重建,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RAAS系统拮抗剂,有利于减少C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朱继红 《中原医刊》2005,32(4):33-33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突然,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因此如何早期确诊并积极防治心脏破裂及濒临破裂者,已成为心血管医护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1997年6月-2003年8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978人.死亡135人(11.1%),经超声心动图或心包穿刺证实心脏破裂36人(26.7%),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性窒息死亡法医学分析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 2008年某日下午,死者林某被家人发现于家中卫生间。发现时,卫生间呈反锁状态,锁匠将门打开勘验现场,死者双手及会阴部被绳索反缚,颈部系绳索悬挂于浴室拉门门框上,被人放下后发现其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12例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发病规律和明确临床诊断。方法对我院1995~2005年间收治的150例心肌梗死并发12例心脏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心脏破裂患者中8例属于突然死亡型,3例属于心包填塞型,1例属于室间隔穿孔型。结论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重要并发症之一,极难救治,极易死亡,临床医生应对此并发症高度重视,以便及时准确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文献理论基础并对临床诊治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相关文献,就目前心肌梗死合并心脏破裂的发生机制、病理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防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阐述。结果心脏破裂是心肌梗死院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不同部位破裂临床表现不同,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心脏破裂的死亡率。结论对心脏破裂研究进展的了解有助于临床上预防心脏破裂的发生及制定正确的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11.
谢夏  田东萍  苏敏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24(3):172+193-172,F0003
钝性暴力致心脏及其血管损伤发病较为隐匿,且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如并发身体其它部位损伤,更易漏诊,笔者遇见1例,现报道如下。[案例]男,53岁。因与他人发生纠纷,被人在胸腹部猛踹一脚,随即倒地,急送入院。查体:患者呼吸急促,面色灰暗,口唇发绀,四肢湿冷,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破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破裂的临床诊断。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以便及时准确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78岁,住院号22623。因心前区疼痛20余小时,心悸、大汗、四肢发凉12小时于1986年12月27日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近1年有高血压,血压波动于150~180/92~100mmHg。体检:T36.4℃,P不能触及,R26,BP0/0,表情淡漠,唇绀,两肺未闻啰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震颤及收缩期杂音Ⅳ级,向心前区广泛传导,心率112,律齐,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远端厥冷。心电图示窦性心  相似文献   

14.
15.
健康人在心前区遭受一般外力作用,不会出现异常,若心脏患有严重疾患,有时会发生破裂,主要表现为心室游离壁破裂,发生率最高为左心室游离壁破裂。我们曾遇见貌似健康人在辅助性外力作用下,左心室破裂导致急性心包填塞死亡。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疾病引起的死亡中,夹层动脉瘤届第一位,其发病率为5~10k/10万人/年,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笔者在检案中曾检验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导致心包填塞死亡的案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8岁,牧民。因“间断发热18个月,胸痛、气短3天”,于2008年4月11日来我院就诊。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下壁、前壁ST段弓背抬高,以“急性心梗?”收入院。患者于2006年11月始间断出现头痛,畏寒,发热,体温不详,发热以午后及夜间为著,伴乏力,于当地诊所疑“感冒”多次给予抗病毒、抗生素等药物,症状时好时坏。近半年发热频繁并伴有明显肌肉、关节疼痛,抗炎治疗效果不佳疑似布氏杆菌病,2007年12月先后于内蒙古疾控中心及包头市防疫站化验布氏杆菌凝集实验均阳性,给予口服利福平、多西环素,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53岁,因阵发性心慌、胸闷2年,加重12d,于2004年12月27日入院。发作时外院常规心电图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高血压病史2年,平素活动后偶有头晕,监测血压最高为150/95mmHg,自服珍菊降压片至今。入院体检:血压146/90mmHg,余未见异常。入院后常规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偶发室上性早搏,心脏彩超检查显示心内结构及功能未见异常,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于2004年12月30日行射频消融术,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左侧隐匿性旁道合并阵发性室上速。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心脏破裂(C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确诊的1438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脏破裂分为心脏破裂组(n=25)和对照组(n=1413),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MI患者并发CR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心脏破裂组患者年龄、女性发生率、前壁梗死率、初发AMI发生率、收缩压、血肌酐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及早期成功灌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女性、前壁梗死、合并高血压、贫血、早期未成功灌注、低红细胞压积是AMI患者发生C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AMI并发CR预后极差,其影响因素主要有高龄、女性、前壁梗死、合并高血压、贫血、早期未成功灌注、低红细胞压积等,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成功再灌注治疗以减少C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