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是近 3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随着手术及麻醉的不断改进 ,器官移植后感染 ,排斥反应明显降低 ,存活率显著提高 ,但肾衰患者的病情复杂 ,内环境不稳定 ,存在严重贫血 ,高血压 ,低蛋白血症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凝血障碍 ,严重水肿等复杂情况 ,给麻醉及手术带来了许多困难。现将 2 0例肾移植手术麻醉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 ,男 11例 ,女 9例 ,美国心脏病学病人分级 (ASA )Ⅲ~Ⅳ ,年龄 32~ 6 0岁 ,体重 5 2~6 9kg ,血液透析时间均在半年以上 ,术前均有肾衰症状 ,贫血、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等。 2 0例病人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观察两组患者切皮、骨性操作、缝皮时对患者术中疼痛进行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全身麻醉组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在切皮时,骨性操作时均缝皮时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骚动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连续的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发生率,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并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全身麻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CEA)与全身麻醉(GA)方法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例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根据肾移植术中采用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两组:硬膜外麻醉组(n=100)与全身麻醉组(n=100),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肾移植手术。两种麻醉各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应加强对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剑琴  刘淑珍 《吉林医学》2011,(9):1708-1708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对比效果。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和腰-硬联合麻醉(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诱导时间短,手术时间短(P<0.05)。治疗组的麻醉优良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行子宫剖宫产手术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具有麻醉效果确切,肌肉松弛好,阻滞完全,患者舒适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开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50例行开腹式手术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MA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方式相比,给予开腹手术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降低应激反应,对血流动力学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对比分析连续硬膜外麻醉、静吸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意义。方法收集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静吸全身麻醉组(B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C组),各40例。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和麻醉效果及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后及术毕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同时比较B组和C组术毕停药后至自主呼吸恢复、苏醒、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三组麻醉后10min血压显著下降和心率显著增快且与麻醉前5 min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组苏醒时间显著少于B组(P<0.05);C组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显著少于B组(P<0.05);A、B和C三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7.5%、90.0%和100.0%,C组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具有麻醉药物用量少、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苏醒快、不良反应少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  相似文献   

7.
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复合全身麻醉(全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60例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后20~30 min,pH值、PaCO2与气腹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SBP、DBP、HR变化及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硬膜外麻醉组1例出现短暂呼吸抑制,3例术后出现头昏,30 min后自行消失。结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更适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防止低血压、控制患者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8.
郑汉光  范皓 《河北医学》1999,5(4):11-14
目的:观察两个间隙联合腰麻醉膜外麻醉(Combined spine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并与两间隙双持硬麻醉(Double cather epidural anesthesia,DCEA)下肾移植进行比较。对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中作一个初步评价;方法:择期同种异体肾移植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T12 ̄L1与T3  相似文献   

9.
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一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对72例需行剖宫产术产妇分别实行CSEA和硬膜外麻醉(EA),监测并记录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的血压均有所降低,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在手术牵拉时心率减慢较明显,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SEA综合了脊麻以及硬膜外阻滞的优点,对剖官产者做好术前准备,完善术中各项监测和麻醉处理,CSEA麻醉是安全、平稳、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手术麻醉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肾移植麻醉方法的评价。方法肾移植手术患者175例,男96例,女79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21岁,平均38.3±12.6岁。二次肾移植3例。麻醉方法:167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双点穿刺法47例(T12L1或L1、L2),一点穿刺法120例(T11-12/T12-1),维持以1.6%~2.0%利多卡因。全身情况较差,凝血功能异常,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8例。结果175例中有2例发生心衰,5例发生肺水肿,1例发生硬膜外血肿,其他未见严重麻醉意外。硬膜外组中因麻醉效果和病情变化改用全麻4例,术后未发生因麻醉引起的死亡。结论选择一点穿刺法连续硬膜外麻醉,可充分满足手术区域的麻醉镇痛要求。硬膜外麻醉肾血流增加,循环阻力减小,有助于防止心衰或肺水肿的发生。对有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差的高危因素患者宜选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为宜,重症、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桡动脉穿刺测压及血气分析。避免过多、过快补液,输液量应因人而异,切忌按照一个模式,以减少肺水肿的发生。肺水肿患者术后应采用呼吸机治疗,同时良好的术后止痛,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肾移植麻醉之所以具有挑战性,是由于患者常伴有其他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难以预计对麻醉药物和方法的反应。本文就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与连续硬模外麻醉联合静脉小剂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辅助麻醉用于肾移植手术的可行性和优缺点进行综述,并对相关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影响。方法:60例肾移植手术患者分成两组,A组连续硬膜外阻滞法(两点法T11-12,L3-4);B组静吸复合全麻。结果:两组病人术中HR,SPO2无显著差异,但A组术后MAP,CO显著降低,A组有6例效果欠满意,而改用静吸复合全麻。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适用于肾移植手术。硬膜外阻滞可造成术中一定程度的血压下降,但麻醉平面易调控,止痛效果良好,可减少药物对移植肾的毒副作用,同时能扩张血管,缓解术后移植肾血管痉挛,有利于移植肾的尿功能的恢复。但静吸复合全麻为更理想的麻醉方式,建议肥胖病人及有出血倾向患者宜选择静吸复合全麻。  相似文献   

13.
102例次尸体肾移植手术的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庚显  巴凤海 《吉林医学》1990,11(4):217-219
本文报告95例病人102例次尸体肾移植手术采用两管法间隔交错连续硬膜外麻醉,小量分次用适当较高浓度的不同局麻药,配合肾移植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恰当掌握输液量和速度,有心衰者也使血压接近麻醉前水平,促进了移植肾功能尽早恢复;无麻醉死亡和并发症。随访至今已存活9年以上者两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次硬膜外麻醉、腰一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急诊手术240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单次硬膜外麻醉,Ⅱ组为腰一硬联合麻醉,Ⅲ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观察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效果和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三组患者在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麻醉效果最好,满意率100%,Ⅱ组次之,Ⅲ组最差;起效时间,Ⅱ组最快,Ⅰ组次之,Ⅲ组最慢,Ⅲ组与Ⅰ、Ⅱ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局麻药用量Ⅱ组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Ⅰ组有低血压4例,Ⅱ组有低血压12例,恶心呕吐4例,术后头痛9例,Ⅲ组低血压5例,恶心呕吐1例。三组患者均无全脊髓麻发生。结论单次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是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文  马世颖 《吉林医学》2011,(9):1693-169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临床应用。方法:选择SASⅠ~Ⅱ级符合要求的病例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全身麻醉),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进行平卧后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各指标的监测。结果:观察组在SBP、MAP、DBP、HR等指标中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能保持循环、呼吸功能的稳定,在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中有显著效果,降低全身麻醉的不良反应,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杜建阳 《当代医学》2011,17(27):51-52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的对比效果。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2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和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诱导时间短,手术时间短(P〈0.05)。治疗组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心动过缓2例,低血压2例;对照组出现心动过缓3例,低血压2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做好监测和处理的情况下,腰-硬联合麻醉是安全、平稳、可行的,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曾斌 《中外医疗》2011,30(19):69-69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的麻醉途径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照组单纯采用全身麻醉。结果 2组麻醉效果均满意,全麻药用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术毕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拔管后烦躁、躁动、疼痛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联合麻醉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拔管早、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A组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患者入室后按常规分别给予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的效果.常规监测心率(HR)、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 2)、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CO2).结果 气腹后3分钟、改变体位3分钟后,B组心率HR较麻醉前明显增快(P<0.05).两组病人在手术开始后PETCO2均逐渐升高,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期血压变化不明显,脉搏血氧饱和度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即有所下降,吸氧后改善,气腹后增大吸氧量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全身麻醉组则无此现象,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是腹腔镜妇科手术最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人髋关节手术40例,随机分为EA组(硬膜外麻醉)20例,GA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20例。结果:EA组与GA组诱导期、维持期比较血压下降明显(P〈0.01)。全部病例术中注入骨水泥即刻与注入前比较血压下降明显(P〈20.01),HR及SpO2亦有变化。结论: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麻醉选择上,GA与EA相比效果好、循环平稳。填塞骨水泥前、后是麻醉管理的一个关键点,需密切监测Bp、HR及SpO2变化,并做好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身麻醉比较在开胸手术麻醉中的优越性。方法:择期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100例,ASA1~3级,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n=50)和对照组(B组n=50),为减少疼痛对呼吸的影响两组均使用术后镇痛,A组均采用全身麻醉联硬膜外阻滞的方法。因为阿片类药物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A组分A1,A2,两分组A1组25例术后用硬膜外镇痛,A2组25例组使用静脉PCA(采用曲马多),B组仅用全身麻醉术后使用静脉PCA。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1min(T1)、插管时(T2)、拔管前1min(T3)、拔管时(T4)、拔管后5min(T5)等各时点的HR、SBP、DBP、SpO2;术前(t1),术后1h(t2),3h(t3),6h(t4)等各时点的PaO2,PaCO2,HCO3-,pH值;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插管及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A组较B组平稳,术毕至拔管时间以及全身麻醉药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拔管后躁动率A组比B组明显减少。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很好的完成开胸手术,可明显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术后硬膜外镇痛更有利于胸科术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