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超过90%的心源性血栓来自左心耳.而很多情况房颤的心室率控制可作为治疗首选,故预防血栓尤为重要,华法林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抗凝用药,但使用有局限性,目前可通过外科手术及介入方法闭塞左心耳减少房颤血栓的发生率.现就左心耳的解剖和血栓栓塞的关系、闭塞左心耳的方法、封堵装置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心耳置入Watchman封堵器后封堵器相关血栓(DR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转归。方法 连续入选2016年8月—2021年6月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就诊的585例应用Watchman封堵器行左心耳封堵的房颤患者,其中75.04%(439/585)患者完成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复查,完成随访患者419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临床资料,记录左心耳封堵术中参数、术后DRT的发生情况,DRT组患者的抗栓方案和预后。采用Cox回归分析左心耳封堵术后发生DRT的危险因素。结果 419例患者中,男222例、女197例,年龄为(73.2±9.2)岁,房颤脑卒中危险评分(CHA2 DS2-VASc评分)为(5.1±1.7)分,房颤出血风险评估(HAS-BLED评分)为(2.9±1.2)分。左心耳封堵术后DRT发生率为4.3%(18/419)。根据TEE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无DRT组(401例)和DRT组(18例)。DRT组患者的CHA2 DS2-VASc评分和有缺血性脑卒...  相似文献   

5.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血栓事件发生率高、预后差、复发率高,其中90%的NVAF患者血栓来源于左心耳。通过分析左心耳解剖结构、左心耳功能以及部分生物学指标等,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NVAF病人左心耳血栓形成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左侧俯卧位肺静脉CT成像对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的检测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房颤患者,术前接受肺静脉CT检查,左心耳内对比剂充盈不良者接受延迟扫描,于24h后接受左侧俯卧位肺静脉CT检查。1周内接受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以TEE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双期肺静脉CTA和左侧俯卧位肺静脉CTA对房颤患者心耳血栓的诊断效能。结果 120例心房颤动患者中,34例经TEE确诊左心耳血栓。左侧俯卧位肺静脉CTA较双期肺静脉CTA在检测左心耳血栓具有更高的敏感度(94.1%vs 88.2%)、特异度(100%vs 94.2%)、阳性预测值(100%vs 85.7%)和阴性预测值(97.7%vs 95.3%)(P值均<0.05)。左侧俯卧位肺静脉CTA评估左心耳血栓结果与TEE结果一致性更优(κ值0.97 vs 0.88,P<0.05)。结论 左侧俯卧位肺静脉CTA通过改变体位,改善对比剂在心耳内分布,提高对心耳血栓的检测效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舒张功能指标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left atrial appendage thrombus,LAAT)形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52例,根据是否有LAAT分为血栓组和对照组,比较舒张功能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并分析对LA...  相似文献   

8.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 Transcatheter Occlusion,PLAATO)系使用特制的封堵器使UA闭塞,从而达到预防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血栓栓塞目的,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手术性疗法。目前,许多学者致力于应用PLAATO预防Af血栓栓塞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PLAATO预防Af血栓栓塞的发展简史、临床应用、疗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左心耳与心房颤动的触发及维持密切相关,且左心耳电隔离(LAAEI)策略可有效改善房颤消融预后,减少房颤复发。目前主要通过射频或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外科切除、经皮结扎左心耳等策略实现LAAEI,但加深对其并发症的认识很有必要,尤其是术后血栓事件与卒中的相关风险和预防。本文主要就左心耳的电生理特性、临床治疗进展及相关并发症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我国AF患者人数仍在不断增加,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AF可导致众多的并发症,其中脑卒中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左心耳作为AF患者血栓形成最常见的位置,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目前,对左心耳结构和功能的评估方法主要有超声心动图、心脏CT、磁共振成像。超声心动图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且随着斑点追踪技术的发展,其在未来的检查中仍不可或缺。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CT和磁共振成像在左心耳功能评估方面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EE检测非瓣膜性房颤左心耳的大小及功能与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进行风险评估、判断愈后及指导治疗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TEE对41例非瓣膜性房颤伴有或不伴有高血压患者进行左心耳检测,根据左心耳的形态特点,测量出左心耳入口的宽度、左心耳顶部到入口的长度,同样用描记法测出左心耳舒张末容积,运用脉冲多普勒测出左心耳血流充盈与排空速度,检测左心耳内透声情况及有无血栓。结果41例房颤患者中左心耳血栓7例,有血栓组与无血栓组的左心耳的大小、容积无显著性差异,而左心耳的峰值血流排空速度差异具有显著性;随房颤病程变化,左心耳容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伴高血压组与不伴高血压组上述指标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心耳大小、形态的改变,功能的减低,血流速度的减慢是房颤患者左心耳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左心耳大小、形态及功能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进行风险评估、判断愈后以及指导治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EE检测非瓣膜性房颤左心耳的大小及功能与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进行风险评估、判断愈后及指导治疗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TEE对41例非瓣膜性房颤伴有或不伴有高血压患者进行左心耳检测,根据左心耳的形态特点,测量出左心耳入口的宽度、左心耳顶部到入口的长度,同样用描记法测出左心耳舒张末容积,运用脉冲多普勒测出左心耳血流充盈与排空速度,检测左心耳内透声情况及有无血栓。结果41例房颤患者中左心耳血栓7例,有血栓组与无血栓组的左心耳的大小、容积无显著性差异,而左心耳的峰值血流排空速度差异具有显著性;随房颤病程变化,左心耳容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伴高血压组与不伴高血压组上述指标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心耳大小、形态的改变,功能的减低,血流速度的减慢是房颤患者左心耳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左心耳大小、形态及功能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进行风险评估、判断愈后以及指导治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流动力学的TE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M-TEE),对30例健康人和30例非瓣病房颤患者(NVAF)心底短轴切面测量了左心耳最大直径,同一心动周期内左心耳最大及最小面积及左心耳最大空速度,产将NVAF患者按照自发显影及血栓的有无分为2组。发现NVAF组左心耳增大,收缩力及血流速度均减低,且这种变化在有血栓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食道超声(TEE)及经胸超声(TTE)在检测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中的价值。方法对7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同时进行TEE和TTE检查,比较左心耳血栓的检出情况。结果74例房颤患者中,TTE检出左心耳血栓9例(12.16%),其中假阳性3例;检出左心耳自发显影(SEC)5例(6.76%),其中假阳性2例;TEE检出左心耳血栓24例(32.43%)、左心耳SEC18例(24.32%),两种方法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超声表现:左心耳血栓表现为左心耳内壁异常回声团块附着,为低回声或稍强回声,左心耳SEC表现为左心耳内漩涡状或云雾状回声,提示血栓形成高危状态。结论 TEE对左心耳血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TE,对房颤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付翠平  伍伟锋 《医学综述》2006,12(4):219-221
房颤患者具有很高的血栓栓塞的风险,左心耳是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因此,从理论上讲封堵左心耳可减少房颤血栓的发生率。本文对左心耳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与血栓形成的关系及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心脏增强断层扫描(CT)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耳(LAA)大小及形态,并探讨CT在NVAF患者血栓栓塞预防诊疗中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的纳入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NVAF患者189例,同时纳入无并发器官功能障碍的相对正常的拟行射频消融术的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患者作为对照组(52例),术前行CT心脏增强扫描检查。对纳入患者进行包括基本资料、并发疾病、抗凝治疗和心房颤动(AF)持续情况在内的全面的临床评估。采用CHA2DS2-VASc评分标准评价NVAF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并根据CT显像LAA有无血栓形成将NVAF患者分为血栓组(13例)和非血栓组(176例)。比较对照组和不同CHA2DS2-VASc评分血栓栓塞风险亚组以及有无LAA血栓形成亚组之间LAA大小、形态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LAA参数对NVAF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VAF患者具有较大的LAA开口径,对照组风向标及仙人掌型LAA居多,而NVAF患者4种LAA形态大致相等。LAA开口及容积随着CHA2DS2-VASc评分血栓栓塞风险的增加而呈增大趋势,中低危血栓栓塞风险组鸡中翼型LAA居多,而栓塞高风险组菜花型LAA居多。与非血栓组比较,LAA血栓组NVAF患者具有较大的LAA开口、容积和较多的菜花型LAA。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除CHA2DS2-VASc评分外,菜花型及大的LAA开口径可独立预测NVAF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 结论 心脏CT增强扫描能很好地分析LAA大小及形态,且相关参数对NVAF患者LAA血栓形成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流频谱类型与除颤成功率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对 6 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血流频谱进行了检测 ,并与除颤成功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左心耳血流频谱显示 3种类型。第 1种类型为在整个心动周期内表现持续而明确的不规则充盈波及排空波 ,其除颤成功率为 10 0 % ;第 2种类型为在整个心动周期内出现不连续的低小充盈波及排空波 ,其除颤成功率为 80 % ;第 3种类型为整个心动周期内显示持续的低流速波 ,除颤均未转复窦性心律。结论 房颤患者通过TEE对左心耳血流频谱的检测 ,可预测除颤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家,而心房颤动和认知功能障碍又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是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对心房颤动患者认知功能进行监测及评估,早期识别、早期干预,能够积极防止和延缓痴呆的发生,国外研究者对心房颤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学机制做了很多研究,但国内目前少有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