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常规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486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CT扫描检查与常规X线平片表现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最常见的X线平片征象为:相应腰椎间隙前后等宽、前窄后宽并有变窄,椎体角边缘呈唇样变;椎体上下缘硬化征,相应椎间孔变小及椎间盘后缘轮廓征.结论 常规X线平片对腰椎间盘退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X线片与螺旋CT对腰椎退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腰椎退变X线片与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在显示腰椎骨质增生方面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即X线片优于CT.在显示椎间小关节退变方面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X线片优于CT.在发现许莫氏结节方面CT与X线片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CT优于X线片.在发现椎间隙变窄方面,X线片优于CT,椎间隙变窄与椎间盘突出关系密切,椎间隙变窄与椎间盘膨出关系不密切.结论 腰椎X线片能发现并诊断腰椎退变;CT检查能发现X线片不能或不易显示的某些退变征象.当需了解椎间盘本身病变情况及周围软组织与神经改变时,行CT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薛少军 《吉林医学》2012,33(6):1259-1260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表现、CT征像。结果:本组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平片提示诊断者45例(15%);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者285例(95%),确诊率高。X线平片能直观显示腰椎生理弧度、椎间隙改变情况,但不能直接显示椎间盘突出征像;CT能直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征像及伴随病变,安全、直观。结论:CT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和术前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魁  吴勋 《中国医药导报》2005,2(21):113-113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失稳或椎体及其附件骨质增生肥大,并压迫邻近组织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平片及CT检查综合分析。X线平片检查可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及其程度,还可排除其它类似症状的疾病。加之检查费用低廉,故X线平片检查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其诊断依据主要有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颈椎小关节退行性变、韧带钙化及颈椎椎体后缘双边征等征象。本文通过对178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的回顾分析,对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腰椎正侧位平片与腰椎间盘CT断层扫描对比,了解腰椎间隙变窄与椎间盘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TOSHIBA四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条件:360 m As,120 k V,层厚5 mm,层距5 mm,扫描角度与椎间隙平行,分别用软组织窗及骨窗观察。结果 700例患者经CT扫描,910个椎间盘病变,其中20个无椎间隙变窄,890个椎间隙变窄的椎间盘均有椎间膨出或脱出。结论所有腰椎平片显示变窄的椎间隙,CT扫描均有椎间盘病变(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少部分椎间盘病变,其椎间隙不一定变窄。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CT与MRI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像学表现,比较CT与MRI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同时进行CT与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并应用配对X^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CT和MRI表现存有不同差异。对椎间盘早期退变、中度及重度突出的椎间盘与硬膜囊分界的清晰度MRI优于CT;对椎间盘膨出和/或突出、椎间隙狭窄的诊断价值和轻度突出的椎间盘与硬膜囊分界的清晰度MRI同CT差异不大;对椎间盘积气、髓核钙化、椎间盘突出分型的诊断价值CT优于MRI。结论CT与MRI2种检查方法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X线平片与CT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98例颈椎X线平片和CT两种检查方法比较 ,对颈椎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CT显示骨质增生 ,前后纵韧带、黄韧带肥厚钙化 ,椎间盘退变和突出明显优于X线 ( 75 /5 4,12 /5 ,42 /0 ,48/0 ,6/0 ) ;X线平片上显示生理曲线改变、椎间隙狭窄明显优于CT( 4 8/0 ,19/0 )。结论 :X线平片能显示部分颈椎病的征象 ,是颈椎病诊断的初查方法 ,CT能直接显示颈椎管和椎间盘病变 ,因而是诊断颈椎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对X线平片提示或临床高度怀疑颈椎病者均应作CT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颈椎病的X线平片表现,以期提高X线平片检查在老年人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期间120例确诊为老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颈椎X线平片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与分型:颈型51例,椎动脉型38例,神经根型25例,脊髓型3例,交感神经型2例,食道型1例.X线表现:钩椎关节及小关节退行性改变114例,占95%;椎体增生108例,占90%;椎间孔改变96例,占80%;颈椎生理曲度改变91例,占76%;椎间隙变窄89例,占74%;颈项韧带或纤维环前缘钙化46例,占38%.结论 老年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表现特征明显,以钩椎关节及小关节退行性改变、椎体增生、椎间孔与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以及椎间隙变窄等较多见;颈椎X线平片是诊断老年人颈椎病的可靠、有效且简便、经济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永生 《中外医疗》2009,28(8):144-144
目的探讨X线平片对青年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可行性及价值和限度。方法因腰腿痛而CT检查62例25岁以下病例中。均做CT扫描及X光平片检查。本组62例患者中X线平片检查考虑椎间盘病变的44例中CT共确诊椎间盘突出的有21例,有明显椎间盘突出症状但X线未显示异常征象。但CT确诊有椎间盘突出的有13例。结论X光平片对青年椎间盘损伤诊断是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夏泽章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5):192-192
资料与方法 我院近3年来对1000例腰椎间盘病变从CT分型及诊断方法作回顾性分析。 X线平片表现:常规正侧位:正位片上椎间隙两侧不等及椎体侧弯表现,侧位片上椎间隙可呈前窄或后宽改变。椎体Schmorl’s结节,椎间隙变窄的相邻椎体内出现半圆形阴影,周边呈致密硬化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X线平片、CT、MRI诊断脊柱结核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35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的影像资料,分析脊柱结核在X线平片、CT、MRI中的表现特点.结果 X线平片表现:椎间隙变窄;椎体破坏、变形,脊柱局部后突畸形;椎旁偶可见寒性脓肿.CT表现:能更清楚的显示椎体破坏、钙化、死骨及病理骨折碎片;显示冷脓肿;显示椎管及脊髓有无受压情况;MRI表现:显示炎性水肿及病灶周围炎性反应的范围;破坏的椎间盘及椎体信号明显异常;强化后清晰显示冷脓肿的界限及壁的情况;可清晰显示椎管、硬膜下腔及脊髓的情况.结论 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X线平片、CT、MRI中显示各有特点,以MRI最为敏感,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线对腰椎间盘的诊断价值,并与CT诊断价值对比。方法:对50例椎间盘患者行腰椎正侧位摄片及L5/S1、L4/5、L3/4三个椎间盘CT扫描进行X线及CT征象分析。结果:CT扫描的50例均发现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改变,共发现61个椎间盘突出。发现X线椎间盘突出直接征象:椎间隙后缘突入椎管的软组织密度影,共发现22例25个椎间盘改变,与CT诊断比较符合率为41%。X线诊断椎间盘突出间接征象有:椎间隙狭窄、腰椎生理曲度改变、许莫氏结节和椎体缘后翘及椎间隙内钙化或积气,共发现16例19个椎间盘改变,与CT诊断比较符合率为31%。结论:X线检查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指导CT扫描方法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青少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并对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并均行X线、CT、MRI检查的87例30岁以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青少年颈椎病具有以下特征:(1)生理曲度改变.最为多见,主要表现为生理弯曲度前突加大或减少、消失变直、后凸或成角、侧弯等改变.(2)颈椎失稳.表现为椎体移位或滑脱,于侧位可见椎体后缘双重影像即"双边征".(3)退行性改变.较为少见,表现为椎小关节退变、韧带钙化、椎间孔狭窄、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等.(4)CT可见软性椎间盘突出、椎间韧带肥厚、小关节囊肥大、钩椎关节增生等.(5)MRI还可发现X线和CT未能发现的早期椎间盘变性引起的信号异常改变.结论 青少年颈椎病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其中X线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能发现颈椎的大多数异常改变 CT可直接观察到椎间盘及侧隐窝的情况,能准确作出诊断,其灵敏度明显优于X线平片 MRI对椎间盘的早期信号异常改变能直观显示,对颈椎病的的分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平片椎间盘后缘轮廓征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平片特点,旨在提高腰椎平片椎间盘后缘轮廓征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X线表现特点,以腰椎间盘CT扫描结果作为参照标准进行分析。结果:60例腰椎CT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共68个,其中向后54个(77.4%)。60例腰椎平片出现椎间盘后缘轮廓征37个,占CT所示椎间盘向后突出总数的68.5%(37/54),且35个此征的垂直距离≥0.2cm,占其比率94.6%。结论:腰椎平片显示椎间盘后缘轮廓征具有较大价值,且距离≥0.2cm可以作为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一个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5.
侯爱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710-4711
目的评价X线平片与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X线平片与CT诊断资料。结果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X线平片提示诊断者48例,占40%;CT提示诊断者114例,占95%。结论 X线平片不能确诊腰椎间盘突出,但根据某些征象及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CT能清晰直观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位置、方向和程度,定位、定性诊断比较准确。X线平片与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X线平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X线平片对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0例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0例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X线表现为:钩椎关节增生、退变占47.89%;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者,占56.05%;颈椎骨质增生者占46.32%;椎间隙狭窄、椎间盘退变患者占60.79%;椎间孔变形、变小占69.47%;颈椎失稳、移位占21.32%;韧带钙化者占38.42%。结论X线平片能够观察到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大部分征象,在该病的初步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150例颈椎病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中老年人颈椎病的影像特征及其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方法:150例均拍标准的X线平片,其中12例做CT扫描、4例做MRI.结果:120例椎体和小关节增生、46例序列不齐、58例生理屈曲度改变.32例一个椎间隙变窄,62例有椎间孔变形,8例椎间盘突出或膨出、4例椎管狭窄.20例项韧带钙化.结论:中老年颈椎病以椎体及小关节增生为常见X线表现,X线平片为首选检查方法,绝大部分可明确诊断,特殊情况加做CT、MR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颈椎病X线影像表现特征与临床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应采取相应预防保健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例颈椎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摄X线平片,CT检查28例,胃肠遥控食道透视5例。结果:颈椎病X线特征:生理曲度变直或后突,椎体增生失稳,椎间孔变窄、变小,椎间隙变窄,椎间盘脱出,韧带钙化。结论: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影像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颈椎的稳定性取决于椎间盘、钩突关节及相关韧带与颈部肌群之间的动力平衡状态,青年“伏案工作者”应注意颈部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对此疾病的 X线诊断 ,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临床上一般分为 4型 :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以神经根型最为常见 ,各型之间常合并发生。我们对10 0例确诊为颈椎病的 X线平片进行了分析 ,报告如下。1  X线平片表现   1生理曲度改变 :主要是颈椎呈保护性的变直或后突。本组中有 74例。 2椎间隙变窄 :它反应椎间盘特别是髓核退行性变或突出。本组中 C3~ 4间隙变窄 2例 ,C4~ 5 颈间隙变窄 16例 ,C5~ 6 间隙变窄 44例 ,C6~ 7间隙变窄 2 1例 ,其中单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X线平片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月临床症状明显并经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病例的X线正侧位平片。结果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中,腰椎间隙改变、Schmorbe结节的出现、椎体上下缘骨皮质凹陷及硬化征、椎间盘后缘轮廓征等很多征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结论侧位片椎间隙前窄后宽或前后等宽,椎体上下缘骨皮质凹陷及硬化征,椎体后上及后下缘唇样变,伴有骨赘形成有明确定位意义。Schmorbe结节,椎间盘后缘轮廓征(≥0.2 cm)是可靠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