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华清  曲龙 《中国骨伤》2022,35(10):903-907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混合外固定架与环形外固定架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的轴向偏移.方法 回顾观察2013年5月至2019年8月本院骨搬移治疗的48例胫骨骨缺损患者资料,25例采用混合外固定架治疗(混合组),23例采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环形组).混合组男18例,女7例;年龄28~73岁,平均(48.64±10.55)岁;平均病程(1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3-06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27例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结果 27例术后均获得平均28(16~50)个月随访。骨搬移长度平均7.9(5~12)cm,搬移时间平均78(55~160)d,骨搬移停止至拆除外固定架时间平均180(95~220)d。出现针道感染2例,停止搬移,静点抗生素、对症处理后感染控制;出现牵张成骨区成骨不全1例,植骨后愈合;拆除外架后发生牵张成骨区骨折1例,经内固定后骨愈合;骨搬移停止后,对15例断端进行去除嵌压组织、新鲜化处理后断端骨性愈合,9例无需进一步手术,通过断端加压后骨愈合,3例加压固定3个月后无明显愈合表现,按照骨不连处理方案,应用手风琴技术处理后顺利愈合。结论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骨缺损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骨搬移过程中的环形固定器有利于畸形矫正,但患者对单边固定器有更好的耐受性。严谨的术前设计、精细的术中操作、耐心细致的术后随访是治疗成功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8月~2016年3月,采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9~79岁,平均56.8岁;左侧22例,右侧18例,按Wagner分级,2级10例,3级22例,4级8例。[结果]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9个月,平均11.5个月,患足均获得愈合(全部保肢),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2.6周,患肢疼痛及麻木症状改善甚至消失。[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足,避免截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采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10例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28个月。9例手术感染得到一期控制,1例术后进行1次清创术后感染得到控制。骨折愈合、延长停止后,8例患肢长度比对侧缩短2. 5 cm,2例患肢长度比对侧缩短2. 5 cm和3. 0 cm。结论 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在控制感染和改善患肢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儿童尺骨内生软骨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在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采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儿童尺骨内生软骨瘤共4例,男1例,女3例;年龄3~6岁,平均年龄(4.5±1.3)岁.均Ⅰ期手术将尺骨内生软骨瘤瘤段全切,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固定尺...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4):2282-2285
[目的]评价VSD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效果,了解影响骨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选择的患者为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胫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者,共计60例,选择要求为随机,地点为本医院骨科,所有患者均采用VSD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观察手术效果评估、功能恢复评估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了解影响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采用VSD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治疗软组织平均缺损面积达8.4 cm的胫骨骨折患者,经过长达1年多的随访,骨折愈合良好,平均外固定时间约6.8个月,胫骨明显延长,且外固定指数和骨搬运速度等也得到很好的恢复,经Paley评估优良率达到81.67%,影响骨愈合、功能恢复的因素有延长长度和外固定时间。[结论]VSD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不仅在治疗效果上具有优势,且在控制感染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有效率,能够在单次手术中完成固定、康复、塑形,应用价值性高。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感染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是骨科治疗的难题之一,目前常规治疗方法是膜诱导技术和骨搬移技术,结合上述两种方法,提出了Ilizarov技术骨与软组织侧向搬移.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骨与软组织侧向搬移治疗局灶性胫骨骨髓炎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Ilizarov技术骨与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总结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联合皮瓣、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及骨外露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本科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联合皮瓣、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及骨外露患者16例;小腿软组织缺损范围(4.0~6.0)cm×(3.0~4.5)cm,胫骨骨缺损长度4.5~8.0 cm,平均6 cm。先清创取出死骨块、VSD技术覆盖创面控制感染,再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使骨缺损修复,骨折愈合。参照Paley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并分析其骨折愈合时间、带外固定架时间、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0.5个月。其中11例应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修复,3例通过游离皮片移植创面愈合,2例经换药愈合,软组织修复良好。使用VSD 3~6期,平均4.8期;带外固定架时间6~18个月,平均10.3个月;骨段搬移延长4.5~8.0 cm,平均6 cm;骨折愈合时间6~15个月,平均9.8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与功能分级评价骨搬移结果及功能,优9例,良5例,可2例。[结论]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联合皮瓣、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及骨外露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可随时调整纠正畸形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3—2014-10诊治的46例胫骨骨缺损,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骨搬运技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手术治疗)。比较2组骨愈合指数、AKS膝关节、Baird踝关节功能、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观察组疗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1~25(18.7±7.2)个月随访。观察组骨愈合指数低于对照组,但AKS膝关节、Baird踝关节功能、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回归分析显示,肢体负重开始时间(OR=1.10,P=0.002)、骨搬运速度(OR=1.07,P=0.010)、骨搬运频率(OR=1.17,P=0.021)评分是骨愈合指数评分的保护性因素,吸烟(OR=0.89,P=0.006)、骨缺损长度(OR=0.96,P=0.000)、年龄(OR=0.87,P=0.000)评分是骨愈合指数评分的危险性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合端接触面积(OR=1.21,P=0.001)、肢体负重开始时间(OR=1.19,P=0.001)、负重持续总计时间(OR=1.06,P=0.005)评分是骨痂评分保护性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在骨愈合、骨延长速度、重建下肢肢体长度和功能方面有更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治疗无血管损伤的胫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0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采用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治疗的28例无血管损伤的胫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20例,女8例;年龄18~69岁,平均36.4岁。均为创伤性骨折,GustiloⅡ型5例,ⅢA型6例,ⅢB型17例。17例合并感染。清创或扩创后创面皮缺损范围4 cm×3 cm^16 cm×5 cm,骨缺损长度4.5~11.0 cm(平均6.9 cm)。急性短缩3~7 cm后直接缝合或局部皮瓣转移或游离植皮,或术后逐渐短缩创口延迟闭合。术后观察创口愈合、骨愈合、下肢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等情况。骨愈合和下肢功能恢复分级按照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标准分别评定。Ilizarov手术相关并发症按照Paley标准分为主要和次要并发症。结果创口愈合时间13~35 d(平均21.9 d),缺损端靠拢时间为0~75 d(平均21.8 d)。所有患者术后获12~45个月(平均20.5个月)随访。延长段骨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8.9个月);缺损端1例骨不连,骨愈合时间6~11个月(平均8.3个月)。ASAMI骨愈合分级优良率为100%(28/28),ASAMI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3%(25/28)。Ilizarov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4.3%(4/28),次要并发症发生率为57.1%(16/28),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0.7%(17/28),并发症人次平均为1.7个/例。结论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治疗无血管损伤的胫骨与软组织缺损,可以解决皮肤等软组织缺损修复困难难题,具有简化创口闭合、骨缺损端骨愈合较快、愈合率较高、并发症相对较少和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长管状骨缺损性骨不连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和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的重建方式及疗效。方法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长管状骨缺损性骨不连患者61例,男46例,女15例;年龄6~55岁,平均28.2岁。胫骨29例,股骨9例,肱骨11例,桡骨7例,尺骨5例。骨缺损长度4~14cm,平均6.4cm。选择骨缺损4 ̄6cm的30例患者行Ilizarov截骨肢体延长术,骨缺损6 ̄9cm的21例患者行Ilizarov骨节段截骨后传送延长术,骨缺损超过9cm的10例患者行同侧腓骨转移结合Ilizarov架固定术。平均骨延长4.8cm;随访时间10~84个月,平均47个月。结果61例骨缺损最终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带架时间9个月,平均骨愈合时间7.1个月。21例78个针道低度感染和积液,原因为针道骨吸收和针道局部清洁护理差。1例腓骨转移患者带架期间摔伤后再骨折。股骨轴向偏移<3mm、向前外侧成角<10°者5例,其中股骨3例,肱骨2例,经调架后逐步矫正。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修复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的原则是彻底切除病灶,其次是考虑功能重建。Ilizarov技术是治疗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成功重建肢体长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 Ilizarov 技术矫治马蹄足畸形中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的概率、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1 年 10 月至 2012 年 4 月,应用 Ilizarov 技术矫治 38 例马蹄足畸形患者资料,其中 5 例于术后 14~28 d 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男 4 例,女 1 例;年龄 19~30 岁,平均 23.8 岁;均为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5 例患者初次手术采用 Ilizarov 技术矫治马蹄足畸形,同时行经皮跟腱延长术、经皮跖腱膜切断术、胫后肌松解、胫前肌移位,其中 4 例同期行距骨周围截骨术,1 例同期行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1 例同期行胫骨近端去旋转截骨术;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后,1 例经手法复位,4 例使用 Ilizarov 复位装置后继续按原计划牵伸调整外固定架矫形,直至满意。结果 5 例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在行 Ilizarov 技术矫形过程中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的概率为 13.2%(5/38)。5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6~12 个月,平均 10 个月,马蹄足畸形均完全矫正。末次随访时应用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评分为 3~10 分,平均 4.8 分;其中优 2 例,良 3 例,优良率为 100%。无一例发生钉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血栓等并发症。结论 胫距关节脱位是 Ilizarov 技术矫治马蹄足畸形中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 13%。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后,及时安装距骨复位装置可获得良好效果。围手术期管理应注意外固定铰链关节与踝关节瞬时旋转中心的匹配。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This is a case report of extreme lengthening of the tibia of about 14.5 cm using bone transport technique following road traffic accident trauma to the lower limbs. The management of the subsequent massive skeletal defects was challenging to orthopedic surgeons. Based on reported cases, the highest tibial lengthening was 22 cm using bifocal transport, while the highest unifocal tibial lengthening reached 14.5 cm.Case presentationA 20-year-old male driver was brought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fter a road traffic accident. The patient had a right Gustilo IIIA segmental open tibia fracture with bone loss and other severe injuries. The tibial defect was 14.5 cm and the patient was then admitted for Ilizarov application six months after the accident. Although this case was particularly complicated, full limb length was restored.DiscussionThe management of this case was directed to correct the deformities and achieve equal length of both limbs to restore the normal function. Several new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recently to fill large bone defects. Limb lengthening using bone transport technique by application of Ilizarov ring fixator has been suggested as the leading option in filling massive bone gaps.ConclusionThe use of bone transport technique using Ilizarov external rings has proved to be a minimally invasive and reliable method in managing massive bone defects. Accurate application of the Ilizarov frame and proper transport of the middle segment are important factors alleviating the risk for deviation of the transported segment. However, due to the need for regular follow-ups and monitoring, it demands high compliance from the patient to achieve optim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自体骨段延长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 2000年9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患者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19~49岁,平均31.9岁;胫骨近端3例,中段8例,远端3例.原始损伤:5例为开放骨折钢板内固定,3例为开放骨折髓内钉内固定,4例为开放骨折外固定架固定,2例为闭合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所致.患者自受伤至此次治疗时间为2~24个月,平均7.54个月;手术次数平均6次(3~14次).根据Jain骨缺损和感染程度分型:A2型5例,B1型2例,B2型7例.窦道形成10例,骨外露4例;骨外露面积最大7 cm×5 cm,最小2 cm×1 cm;清创后骨缺损长度3~12 cm,平均6.71 cm.14例患者均采用清创联合Ilizarov技术自体骨段延长治疗.结果 14例患者均获8个月~6年(平均20个月)随访,均获稳定骨折愈合.住院时间1~7个月,平均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7.79个月;骨外固定时间8~14个月,平均9.64个月.并发症:针道感染1例,皮肤过敏1例,骨折畸形愈合再截骨1例,提前矿化再截骨1例,断针1例,无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和膝关节僵直发生.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3例,良1例.结论 Ilizarov骨段延长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大段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单边外固定架骨段滑移术治疗部分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使用单边外固定架骨段滑移术治疗部分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治疗的3例部分骨缺损患者的病例,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50、50、24岁。左胫骨近段内侧骨缺损2例,其中1例骨缺损长5 cm,宽占该区直径1/3~2/3,合并宽5 cm、长3 cm皮肤缺损;另1例骨缺损,长6 cm,宽3 cm;1例右股骨远段外侧骨缺损,长13 cm,宽占全部周径的1/3~2/3,骨面为贴骨瘢痕,长15 cm,宽7 cm。彻底清创后,安装Orthofix公司肢体重建系统;自胫骨缺损远侧缘起向远侧,沿胫骨前方取一10 cm长纵行切口,采用多孔技术行截骨术。术后第14天开始牵拉骨质,速度为1 mm/d, 4次/d。结果 3例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14、28、24个月。2例胫骨缺损患者分别在截骨术后8个月和6个月影像学检查示新生骨形成良好,被滑移骨段与宿主骨愈合,故去除外固定架,患侧髋、膝和踝关节活动范围同健侧。股骨缺损患者截骨术后因调错牵开器方向,骨段滑移术不成功;2个月后再次实施截骨及骨段滑移术,术后10个月新生骨形成良好,拆除外固定架;术后17个月患者可独自站立和持手杖行走,膝关节僵直于中立位,无感染及复发。结论 使用单边外固定架行骨段滑移术可治疗部分骨缺损;该方法具有肢体畸形发生率低,外固定架带架时间短及避免供区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Ilizarov技术矫治复杂僵硬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矫治复杂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7月28例(41足)僵硬性马蹄内翻足患者的病例,男18例(26足),女10例(15足);年龄3~45岁,平均15.3岁;左足8例,右足7例,双足13例。根据Diméglio畸形分级:Ⅲ级31足,Ⅳ级10足。23足采用有限软组织松解、18足配合有限截骨后均安装Ilizarov外固定牵伸器。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及背伸角度、踝关节活动度、正侧位X线片上患足距跟角的变化。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外固定支架佩戴2~14个月,平均5.1个月;去除支架后所有患足均获跖行步态,外形接近正常,无足短缩。足背伸角度:术前-45.0°±12.0°,末次随访9.5°±5.5°;跖屈角度:术前67.0°±14.0°,末次随访45.5°±7.8°;正、侧位X线片距跟角:术前分别为6.5°±4.5°和5.5°±11.0°,末次随访分别为22.5°±5.5°和40.6°±8.5°。1足术后发生急性血管痉挛性缺血,予减缓牵伸速度后缓解;5足发生针道感染,予更换针道及换药后感染控制。去支架后3个月,1足出现畸形复发,予二次矫形;3足畸形残留,5足趾屈曲挛缩,均给予二次软组织矫形术,未再复发。结论 Ilizarov技术矫治复杂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能最大程度保留足外形和功能,避免足短缩,不影响足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