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何招辉 《江西医药》2014,(9):931-935
ICU中收治的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即使既往没有糖代谢异常的病史,入科后也普通性出现应激性高血糖[1]。其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缺乏、应激反应、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肠内肠外营养供给的影响等[2]。应激性血糖增高是危重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最近10年,学者们对于在急重症患者中加强血糖控制日益关注,并已应用于临床,但是严格控制血糖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低血糖可能带来的致命性危害,也让许多学者对是否有必要严格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提出质疑,对于ICU的患者是否都进行胰岛素的强化治疗仍然存在争议[4-7]。  相似文献   

3.
Laha  SK  Taylor  R  Collin  SA    et  al.  何清华 《药品评价》2009,6(1):35-35
经改良,胰岛素计算器纳入了对胰岛素大剂量注射的计算功能,同时还能储存血糖浓度、胰岛素速率、基础胰岛素数值以及相应的日期和时间。受试者为从2005年6月-2006年5月收入ICU的所有661名患者。研究者调整了重症患者的进餐方案,限制每日肠内进食的目标为1800~1500kcal,并且取消了夜间休眠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与比较,更加具体和客观的了解血糖控制在危重症护理中的意义,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危重症病房接受治疗的病患10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控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APACHE、SOFA以及发生感染率。结果:普通组患者的APACHE为16.08±3.12,SOFA为7.93±0.23,控糖组患者的APACHE为13.16±2.07,SOFA 6.27±0.01;普通组患者发生感染概率为10%,控糖组发生感染概率为0%。所以,控糖组在APACHE、SOFA以及感染发生率方面的数据均优于普通组。结论:首先肯定了血糖控制在危重症护理中的积极意义,其次建议临床推广并不断完善控制血糖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血糖控制水平对ICU危重症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立轩  陈浩  楚若鹏  冯彦平  王生池 《河北医药》2010,32(14):1856-1857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ICU危重症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9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血糖控制组(强化组,n=89)和常规血糖控制组(常规组,n=80),强化组血糖控制目标为4.0~6.0mmol,/L,常规组为8.0-10.0mmol/L。比较2组近期预后。结果常规血糖控制组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带机时间与强化组比较有显著降低(P〈0.05),院内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病死率及低血糖发生率较常规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管理危重症患者合并的应激性高血糖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标血糖在8.0~10.0mmol/L为宜。  相似文献   

6.
李慧梅 《安徽医药》2013,17(8):1440-1441
目的探讨末梢血快速血糖监测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护中的重要意义。方法用配套的血糖试纸、一次性末梢采血器及同一台便携式血糖仪,通过随机的方式对6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先测末梢血糖后再测静脉血糖。结果有2例因血糖太高超过危急值(28.9 mmol·L-1)未能读出、2例昏迷患者立即确诊为低血糖昏迷外,64例急危重症患者末梢血快速血糖值和静脉血快速血糖值均高于正常值的分别占86.8%和85.2%。结论实施末梢血快速血糖监测能够为急诊危重症患者尤其是昏迷患者诊断及抢救争取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肖有为  许彩芹  刘宇鹏  田雅玲 《河北医药》2010,32(10):1271-1272
急诊危重症患者中普遍存在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早期的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有毒性作用。我们对急诊危重症患者予以不同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及早把应激性高血糖维持在4.6—6.1mmol/L,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能否降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中国处方药》2005,(11):59-59
口服药物未能控制血糖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需用胰岛素治疗。有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双重口服药物(促胰岛素分泌素和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失败后,吸入性胰岛素或吸入性胰岛素与双重口服药物联用对血糖的控制效果。309例糖化血红蛋白(HbAtc)水平为8%-11%;、无明显呼吸系统临床症状并正在接受双重药物治疗的患者纳入了该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血糖水平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将2009月1年至2009年12月危重症患者8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按照血糖控制水平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死亡率的差异。结果强化治疗组的危重症患者较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住ICU天数明显缩短(P〈0.05),但低血糖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可导致其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连接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血快速血糖测定的优越性与可行性。方法:将50例急诊重症内科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接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血化验血糖,用采血针中剩余的血快速血糖测定,比较两者差异。结果:静脉检验血糖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为(7.695±3.367)mm oL/L,静脉快速血糖测定所得数据平均值为(7.580±3.141)mm oL/L,t=0.998,P>0.0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采血针中剩余的血快速血糖测定简单易行,而且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血管反复穿刺,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血糖水平波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94例存在应激性高血糖的ICU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治疗,采用ROC曲线法来研究血糖波动对ICU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ICU患者的病死率为27.7%(26/94);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死亡组的Glu SD、Glu CV均明显高于存活组;APACHEII评分、Glu SD、Glu CV诊断筛查ICU患者预后的效果均较好。结论血糖波动指标,如Glu SD、Glu CV与ICU危重患者预后病死率可能有关,提示应及时对危重患者的血糖波动范围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3.
李辉煜 《北方药学》2015,(11):22-23
目的:探讨应用强化胰岛素模式治疗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内科脓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原则,符合条件的病例分成强化胰岛素治疗A组和强化胰岛素治疗B组,A组32例,B组33例。 A组血糖控制在4.4~6.1mmol/L,B组血糖控制在6.1~8.3mmol/L。对两组患者的ICU住院天数、ICU住院医疗费用、总住院天数、病死率、MODS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后第五天血清CRP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重症医学科时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和APACH II评分上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在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和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MODS发病率、低血糖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RP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治疗前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者CRP水平比B组患者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脓毒症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且将血糖严格控制在4.4~6.1mmol/L水平比将血糖控制在较高水平6.1~8.3mmol/L,MODS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同时要注意严密监测血糖,以避免低血糖给患者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持续胃管内恒速饲入营养素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营养泵组)和对照组(传统鼻饲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类型上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在腹胀、腹泻、呛咳、返流及误吸方面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或P<0.01)。结论营养素的持续泵入有利于危重症患者对肠内营养素的吸收,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法,选取2009年1~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分别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将两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相关人员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岛素水平与孕期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产检的孕妇资料,根据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xt,OGTT)结果分为三组,对照组36例,血糖逆向增高组28例,妊娠期糖尿病组30例.比较3组血糖及其胰岛素结果,并对血...  相似文献   

18.
陈茂蓉  王槐芾  陈秋红  童荣生 《中国药房》2007,18(32):2522-2523
目的:研究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3例氯氮平组治疗前后进行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自身对照,并与6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对高血糖者检查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结果:治疗8wk后,氯氮平组血糖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氯氮平组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糖者ICA、IAA检查示阴性。结论:氯氮平易引起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平均血糖和血糖变异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2例入重症医学科(ICU)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入ICU后30的预后分为死亡组(n=91)与存活组(n=161),比较两组间入ICU时的血糖(GluAdm)、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的差异,并且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APACHE II评分、GluSD、GluCV与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252例患者中死亡91例,总病死率36.1%。死亡组患者APACHE II评分、GluSD及GluCV均明显高于存活组[APACHE II 29±8 vs.18±7,GluSD(2.98±0.96)mmol/L vs.(1.75±0.87)mmol/L,GluCV(0.34±0.09)vs.(0.23±0.12),P值均<0.05],而两组间GluAdm、GluAve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GluCV和APACHE I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0.06)和(0.75±0.04),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二者高于GluSD的AUC(0.64±0.05)。结论危重症患者血糖波动与入ICU30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糖波动可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药实践》2017,(12):918-921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中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临床入住重症监护室患者111例,根据降钙素原水平高低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组54例。两组性别、年龄及患病时间、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观察组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患者的病因;观察两组降钙素原、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超敏C反应蛋白、死亡率的变化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三者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PCT、APACHEⅡ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APACHEⅡ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死亡率呈正相关性(r=0.512、r=0.491、r=0.475,P=0.014、P=0.029、P=0.038)。结论:PCT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病情与预后以及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