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教育探索》2010,33(2):81-84
西药中药化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指标,来研究指导西药的临床应用。西药中药化研究既能够丰富和深化中医药学内容,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学现代化的研究进程。本文对西药中药化的研究情况及进展进行了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并避免误入西药化之途,必须清楚认识以下6个问题:①承认中药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药物;②明确中西药学的优势和劣势;③确定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志;④分清现代科学化中药与源于中药又具有现代科学内容的西药;⑤中药先走遍中国,然后才能真正走向世界;⑥中药现代科学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半仿生提取法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与西医都是医学,虽然哲学基础不同,但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相同,在一定层次上的具有可通约性。中药制剂与西药制剂的理论体系和产生模式不同,中药现代化不能完全套用西药的模式。半仿生提取法针对复方的药效物质并不是一个或数个有效单体,大部分药效物质未知的现实,既重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更重视中药药效学评估体系的建立,是中药药效物质提取的新方法,为实现"中药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半仿生提取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中医与西医都是医学,虽然哲学基础不同,但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相同,在一定层次上的具有可通约性。中药制剂与西药制剂的理论体系和产生模式不同,中药现代化不能完全套用西药的模式。半仿生提取法针对复方的药效物质并不是一个或数个有效单体,大部分药效物质未知的现实,既重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更重视中药药效学评估体系的建立,是中药药效物质提取的新方法,为实现"中药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半仿生提取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中药现代化在系统生物学时代所面临的若干潜在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系统生物学包括系统生物医学的发展很快。系统生物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改进人们在生物技术上的研究手段和研制理念;系统生物医学正在逐渐把西药与中药联系起来,但是在这个联系的过程中蕴涵着中药现代化的重大危机。从其中的一个角度来看,中药是一种多位点定向或定点改变基因表达的技术;但是中药成分复杂,系统庞大,很难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实现在基因水平上对中药的全面理解;而西药已经把基于基因网络和细胞信号传导系统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变成了常规技术。当基因网络相关的基础研究达到一定深度时,就可以发展一套成熟的多位点定向或定点改变基因表达的技术,很可能研制出中药化的配伍西药。从技术层面和研究资金强度上看,国际上大的生物制药公司实现西药中药化的目标已经准备了很好的条件,正在时间上与中药现代化进行赛跑并可能逐步与个体化医学接轨。  相似文献   

6.
中药现代化是目前中药研究的发展方向,而中药的纳米化是其中最有前途的一个领域。在对目前国内中药领域的纳米化研究进行评述的同时,对研究现状表明了一些看法,提出了进行中药纳米化研究发展的新方向、新方法、新观点以及国外药物的纳米化方法可能在中药上的应用。新的研究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对中药纳米化研究中预计会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药研究与开发现代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我国中药业现状和中、西药之间的差异,提出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实现中药提取、分析、制剂技术现代化。给药剂量准确、吸收效果好,生物利用度高的中药制剂将是未来中药理想的剂型. 出由于中药适用于人类追求回归大自然的需要,最终现代化的中药与西药并驾齐驱,甚至取代西药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所谓西药中药化,即运用中医药学的理论模式探讨西药,以中医药学的性能研究西药,这是医药学研究涉足甚少的领域。文章以氨茶碱为例,探析氨茶碱之西药中药化的方法和途径,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
试论西药中药化段晓颖(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郑州450001)主题词西药,中药,中西医结合,中药鉴定学西药中药化,就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为指标,来研究当代使用的西药,使之具有中药及中药学的基本内容。具体到一个药物讲,就是...  相似文献   

10.
中药方剂现代研究的两条道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方剂现代研究已经分化为两条道路,一条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方剂研究,一条是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西药化研究。要严格地区分两条道路的原则性差别,认识中药西药化研究的必然性和局限性,中药方剂现代研究决不能走中药西药化的道路。正确地把握自己独立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关键是要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坚持系统论思路,坚持为辨证论治服务,揭示和阐明中药方剂的整体取性原理、因证论效原理、中介调理原理。  相似文献   

11.
西医药学传入中国后 ,由于多种原因 ,较快地在医药学领域取得主导地位 ,甚至可谓统治地位 ,进而出现否定中医药学的思潮。第一个高潮是针对中医学 ,拿中医开刀 ,露骨地称中医为巫医。但由于中医药学的实践有效性和内在科学性 ,终于坚持下来。新中国成立后 ,取得中西医药学在法律上的并重地位。但西医药学和西药为标准医药学和药物的观点 ,并没因法律上的“并重”而改变和解决。近年又泛起一股否定中医药学的新思潮 ,此次思潮 ,针对中药学 ,拿中药开刀 ,转弯抹角地否定中药 ,突出表现在以中药现代化名义 ,将中药研究成西药而令中药消亡。对此…  相似文献   

12.
“西药中药化”何以举步维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药中药化”何以举步维艰王强辛国芳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36关键词西药中药化药学研究学术争鸣中图法分类号R28“西药中药化”是约15年前由某些研究者提出的[1]。他们认为“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浅谈21世纪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为中药鉴定与中药现代化提供参考。方法文献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中药现代化及中药鉴定发展的趋势。结果现代新技术的应用是中药鉴定与中药现代化的必然发展趋势。结论中药在本世纪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通过发展中医药理论,建立中药生产规范与质量标准规范,充分吸收应用生物技术,引进现代新技术,开发中药信息系统,促进中药现代化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临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春霞 《当代医学》2009,15(22):137-138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中医中药理论灿烂瑰宝与中药现代化制药工艺结合的产物,中药注射剂在呼吸道感染、心脑血管病、抗肿瘤及部分应用西药无效的病例中,疗效显著、稳定,如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发挥抗肿瘤作用时,无西药抗肿瘤药的严重不良反应,深受国内外关注好评。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报道增多,中药注射剂ADR受到强烈关注。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有关文献,将其原因分析和临床预防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李俊  周强  杨琴 《中外医疗》2007,26(21):5-6
医药学由医学和药学两大部分组成,中西医结合就必须想到中西药结合.本文通过讨论中西医药学的优势和劣势,对中药和西药进行认识,并且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提出中西药结合的两种可行性方法:中药西药化和西药中药化.中西药结合作为中西医结合的一种表现,将会为我国的医药学产业谱写新的篇章,对世界医药学的结合和统一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及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AD病因复杂,发病环节较多,迄今为止西药治疗AD效果较差,且易出现耐药及副作用.而中药在缓解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尤其是中药多靶点作用特征,治疗AD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中药有效成分治疗AD的研究进展较快,且这种研究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目前中药有效成分治疗AD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研究成果的应用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捷径。采用数学集论、群论的语言和方法,将中药的性味功能与西药药理连通,让世界人民去认识和理解;再通过植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技术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以传统方剂学为依据,用提取物组方,使产品中的成分可测、可控。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试述中药新制剂研制的思路与方法。其思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注重和学习中药复方现代研究成果,结合西药制剂学的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改造传统剂型,创制新式中药制剂,使改革后的新剂型既要保持、发扬原剂型的优点,又要吸收现代剂型的长处,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尹永宇 《大家健康》2014,(9):286-286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西药致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发生的中药联合西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37例,对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中药联合西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进行自选用药以及没有遵从医嘱服药。结论:在同时服用中药和西药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遵从医嘱的要求,坚决杜绝自选用药的情况,有助于降低中药联合西药发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便秘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便秘是一种方便、有效的中医特色疗法,无论中医辨证用药还是专方专药,或是结合现代化手段深部灌肠、针灸手法、西药都获得了显著疗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便秘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笔者认为中药灌肠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方向,应重点放在治疗左半结肠的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方面,同时注重肛管直肠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提炼简、便、易、廉的中药灌肠方药及操作方法,才有助于临床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