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声像图特征及其对于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阴道内超声检查了73例确诊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巧克力囊肿患。结果:子宫内膜异位巧克力囊肿主要表现为两种声像图特征:低回声型,无回声型。上述病例均经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术证实,诊断正确率83.6%(61/73)。结论:阴道B超扫描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阴道超声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声像图特征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阴道超声观察卵巢巧克力囊肿声像图特征 ,确定其声像图诊断要点 ,以提高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采用HPImagePoint多特色超声系统 ,阴道探头频率 75MHZ ,观察 9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阴道超声声像图直接 /间接征象 ,确定其声像图诊断要点。全部病例经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并行病理检查证实。结果 术前阴道超声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 98例 ,正确者 93例 ,误诊 5例 ,诊断准确率 94 8%。结论 阴道超声对卵巢巧克力囊肿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正确认识其声像图诊断要点 ,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13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泡膜细胞瘤的声像图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总结1999年7月至2004年5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3例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13例卵泡膜细胞瘤术前均经超声检查,发现7例呈实质性低回声肿块,6例呈囊实性肿块,声像图无特异性;13例中2例合并子宫肌瘤,1例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和子宫内膜息肉,1例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和输卵管系膜囊肿,1例合并子宫肌瘤和浆液性囊腺瘤,1例合并子宫肌腺症和巧克力囊肿,1例合并浆液性囊腺瘤和输卵管系膜囊肿。结论卵泡膜细胞瘤无特征性声像图表现,但将其超声声像图表现与临床上女性化症状结合起来考虑可有助于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影像表现。结果 44例弥漫性子宫腺肌症中20例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呈类球形;局限性子宫腺肌症12例,表现为子宫体部或底部局限性增大和相应部位结合带增厚,与肌层分界不清;16例共21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超声显像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显像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湖北省沙市第一人民医院特检科邮政编码434000黄兵兵,祝桂香本文分析厂我院住院病员46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声像图,根据其壁回声可分为:不规则增厚型、均匀增厚型及薄壁型。根据其内部回声可分为:单纯囊肿型、光点状回声型、混合型及...  相似文献   

6.
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临床B超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均为常见的子宫病变 ,两者均有子宫增大及声像图异常 ,因而临床B超常易混淆。本文收集了术前经B超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 80例、子宫腺肌病 40例 ,对其临床和声像图资料进行比较 ,旨在探讨B超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价值。资料及方法1 病例来源及分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997年 9月~ 1998年 12月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者共 2 15例。随机选取资料完整且未合并卵巢肿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无合并存在者 12 0例 ,其中子宫肌瘤80例为子宫肌瘤组 (年龄 3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总结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0例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子宫腺肌病表现子宫增大,无形态改变,宫腔线多前移,病灶位于后壁,病灶区呈现粗颗粒状稍强回声,间以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结论:经腹部超声能很好认识子宫腺肌病声像图特征,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超声诊断卵巢冠囊肿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卵巢冠囊肿的超声图借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经腹部及阴道彩超诊断的38例卵巢冠囊肿均经腹腔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卵巢冠囊肿,其中声像图可分为三种类型:1、单房性囊壁光滑型30型占83.3%(30/38);2、单房性囊壁增厚型6例占16.7%(6/38);3、多房性2例占5.3%(2/38)。在超声影像上卵巢组织受压程度与肿瘤大小成正相关。结论 卵巢冠囊肿有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超声检查对其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经阴道超声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肌瘤58例,子宫腺肌症40例。结果: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在阴道超声上检查的二维声像图上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二者在临床治疗方法上完全不同,因此二者的鉴别诊断对临床处理有重要意义,且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更形象直观地观察病灶区域的回声、边界及宫腔线情况。  相似文献   

10.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子宫腺肌病经腹(TAS)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S)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1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TAS及TVCS检查,并将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子宫腺肌病声像图可分为弥漫型、局灶型、合并肌瘤型.与病理结果比较,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符合率94.1%,误诊率3.7%,漏诊率2.2%.结论 联合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显著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卵巢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OPEM)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病理确诊为OPEM的临床病史和超声声像图。结果 OPEM好发于30~50岁女性,可无症状或以痛经为主要表现,常合并子宫腺肌症、卵巢上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CA125升高,可伴或不伴月经异常、CA199升高。超声表现为突起于卵巢表面、卵巢上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内壁或分隔的呈片状、息肉状、团块状实性回声,内多见囊性无回声区,部分呈“蜂窝”状改变,部分实性回声内散在点状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丰富或不丰富。结论 认识OPEM的临床特征与超声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OPEM,减少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2.
巧克力囊肿又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周期出血和其周围组织纤维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为常见,50%以上累及双侧卵巢,在卵巢组织中可因反复出血而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囊中直径一般为5~6cm,最大可达25cm,囊肿多与周围组织紧密相连。1声像图表现 肿块呈圆形无回声区,由于血液的机化和纤维素沉积,其内可出现不均匀的回声,在月经期探测时可显示肿块的增大及液性无回声区内细弱光点可随体位移动,肿块壁增厚与周围组织粘连而不规则,声像图上可分以下几种类型:①单纯囊肿型:肿块为…  相似文献   

13.
吴强  李刚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11):825-826,829,I0001
目的:研究卵巢黄体囊肿囊内出血的各种声像图特点,旨在提高超声对本病诊断率.方法:90例卵巢黄体囊肿囊内出血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经过临床证实,对其声像图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卵巢黄体囊肿囊内出血在声像图表现上分为3种类型:第1类表现为内有分层或密集纤细分隔的囊性团块;第2类表现为囊内较均匀的低回声团块;第3类表现为混合回声团块,仔细观察可见其有囊肿壁.90例中,超声提示为卵巢黄体囊肿囊内出血可能47例,误诊43例.结论:卵巢黄体囊肿囊内出血易误诊,但掌握了声像图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超声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4.
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及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42例被临床及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类.结果 42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符合率为92.9%(39/42),误诊1例,漏诊2例.本组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可归纳为弥漫型、前壁型、后壁型、局限型和混合型5型.结论 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B超声像特点及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B超声像特点,并与手术对照。结果 96例子宫腺肌病B超声像特点为子宫增大、形态改变、子宫肌层厚度不均、内膜线偏移和宫肌层回声异常。超声所见肌层异常回声部位与手术所见病灶部位基本一致。结论超声检查可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结合 B超声像特点和临床病史,有利于提高子宫腺肌病诊断的准确率,且有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6例子宫腺肌病和43例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表现子宫增大无形态改变,病灶多位于后壁(占80%),病灶区呈现粗颗粒状稍强回声,间以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病灶区见稀疏星点状血流,频谱显示阻力指数较高,RI 0.73±0.08.子宫肌瘤可发生在子宫任何部位,肌瘤边界清楚,内部出现特有的漩涡样回声,肌瘤周围有环绕血流,频谱显示阻力指数偏低,RI 0.59±0.05.结论 TVCDS能很好的显示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特别有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CT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子宫腺肌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子宫体积不同程度增大,30/32例子宫体积明显增大,2/32例轻度增大。平扫:3/32例可见子宫壁散在性出血点。增强扫描30/32例子宫壁显示多发低密度内伴斑点状高密度内膜异位强化,2/32例子宫壁显示单纯散在小点状内膜异位强化。10/32例子宫腺肌症伴有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典型的子宫腺肌症显示子宫壁多发低密度内伴高密度内膜异位强化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18.
经阴道彩超对子宫腺肌病的分型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分型诊断价值。方法:本组342例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结果均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94%;声像图常见类型:弥漫型87例,占25%;局限型255例,占75%(其中前壁型39例,后壁型167例;腺肌瘤型46例;宫颈型3例)。结论:经阴道彩超的分型诊断有利于对子宫腺肌病超声特征的重新识别,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异位于肌壁内的良性病变,超声下声像图表现虽有些特征,但超声诊断的准确率较低。为了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率,本院超声科观察了56例诊断为腺肌病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宫腔声学造影检查,观察其结果,以探讨宫腔声学造影用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经阴道与经腹超声对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对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75例患者经腹或经阴道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符合率为80%,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31%。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