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ecreted aspartic proteinase,SAP)与念珠菌致病性的关系。方法:从住院病人中分离培养出50株念珠菌,鉴定菌种后采用限制氮盐的培养基半定量测定天冬氨酸蛋白酶,并筛选蛋白酶阳性或阴性菌株。经证实为系统感染的10株菌株腹腔感染健康小鼠。结果:白色念珠菌天冬氨酸蛋白酶阳性率高达90%。类星型和伪热带次之。蛋白酶阳性或阴性的念珠菌对健康小鼠均无致病性。结论:天冬氨酸蛋白酶在正常条件下并不能增加白念菌的侵蚀性和致病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中分离鉴定都柏林念珠菌,了解该菌的感染分布、毒力及耐药情况,为今后对都柏林念珠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温度试验、CHROMagar培养基显色试验、蛋白酶试验及药敏试验等方法对都柏林念珠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初分离的332株白色念珠菌中有13株(3.92%)最后确定为都柏林念珠菌,其中从263份痰及咽拭标本分离9株(3.8%),18份尿液标本分离出1株(5.5%),25份粪标本分离出2株(8%)。13株都柏林念珠菌蛋白酶均阳性(100%),药物敏感试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结论:温度试验是对都柏林念珠菌初筛的简单实用方法,采用上述几种方法较容易对白色念珠菌与都柏林念珠菌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表明:以往大多实验室均把都柏林念珠菌被误鉴定为白色念珠菌,都柏林念株菌的毒力较白色念珠菌强,因此对都柏林念株菌及时分离和鉴定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中分离鉴定都柏林念珠菌,了解该菌的感染分布、毒力及耐药情况,为今后对都柏林念珠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温度试验、CHROMagat培养基显色试验、蛋白酶试验及药敏试验等方法对都柏林念珠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初分离的332株白色念珠菌中有13株(3.92%)最后确定为都柏林念珠菌,其中从263份痰及咽拭标本分离9株(3.8%),18份尿液标本分离出l株(5.5%),25份粪标本分离出2株(8%)。13株都柏林念珠菌蛋白酶均阳性(100%),药物敏感试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结论:温度试验是对都柏林念珠菌初筛的简单实用方法,采用上述几种方法较容易对白色念珠菌与都柏林念珠菌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表明:以往大多实验室均把都柏林念球菌被误鉴定为白色念珠菌,都柏林念株菌的毒力较白色念珠菌强,因此对都柏林念株菌及时分离和鉴定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标本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并评价其分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0株临床分离的呼吸道白色念珠菌进行蛋白酶测定,并从高、中、低蛋白酶活力菌株中分别选2株作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力和粘附性测定。结果 100株白色念珠菌全部检测出蛋白酶,其中高蛋白酶活力71株(71%);中等活力18株(18%),低活力11株(11%);细胞毒力试验表明蛋白酶活力越高,粘附能力越强,蛋白酶活力与毒力呈正相关(r=0.9946,P〈0.01);细胞粘附试验表明蛋白酶活力越高,粘附能力越强,蛋白酶活力与粘附性直接正相关(r=0.9944,P〈0.01)。结论 蛋白酶是白色念珠菌的重要毒力因子,蛋白酶活力可直接反映其毒力,蛋白酶活力与其粘附性直接相关,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标本中白色念珠菌具有一定的致病性,临床应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β-葡萄糖苷酶试验在快速鉴别白色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中的作用。方法:以对硝基酚-β-D-吡喃葡萄糖为底物,对临床收集并鉴定的16株白色念珠菌和2株都柏林念珠菌进行β-葡萄糖苷酶试验。结果:16株白色念珠菌β-葡萄糖苷酶试验阳性,2株都柏林念珠菌阴性。结论:β-葡萄糖苷酶试验简便、快速、特异,可用于白色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CDR1、CDR2的表达情况。方法常规方法分离123株临床菌株,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采用Roseo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所有耐药株与随机选择的同等数量的敏感株(对照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标基因CDR1、CDR2,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后进行初步分析。结果123株白色念珠菌分布于呼吸道50.4%(62/123)、泌尿道28.5%(35/123)、生殖道14.6%(18/123)和其它6.5%(8/123)。通过药敏筛选,获得耐药菌株35株,其中有15株出现交叉耐药。受试菌对两性霉素、5-氟胞嘧啶、咪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9.2%、85.4%、87、0%、84.6%、和83.7%。35株耐药株和对照株均出现耐药基因CDR1、CDR2。结论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编码外排蛋白的耐药基因CDR1和CDR2可能同时存在于全部受试菌株内。  相似文献   

7.
陈惠菁 《浙江医学》2001,23(4):255-256
近年来我们对从临床标本分离培养的68株白色念珠菌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确定的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 ,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试剂 ,进行了药敏试验 ,以供临床诊治真菌感染时参考 ,报道如下。1.菌株来源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培养所得。68株白色念珠菌标本中 ,有63株 (94.1 % )来自痰液 ,5株 (5.9% )来自尿液。标本来自68例病人 ,其中男性49例 ,女性19例 ;年龄30~40岁4例 ,均为重症监护室因外伤及脑血管意外而昏迷的病人 ;50~79岁64例 ,均系内科病房呼吸道感染病人。病人均长期使用头孢肤辛、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白色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研究对象90例,CHROMagarCandida鉴定培养基分离鉴定白色念珠菌,PCR方法鉴定并进行ABC基因分型。结果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分别为A型(36/90,40%)、B型(32/90,35.6%)、C型(22/90,24.4%),取自同一病人身体不同部位和相同部位的标本均分离出不同基因型白色念珠菌。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由不同基因型的白色念珠菌株引起。  相似文献   

9.
平板色素环法快速分离鉴定白色念珠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快速分离鉴定白色念珠菌的方法。将临床标本直接接种于白色念珠菌生物形态分型培养基上,在5%-10%CO2孵育48-72h,如有红褐色色素环形成定为白色念珠菌。结果154株白色念珠菌均可出现红褐色色素环;类星形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部分近平滑念珠菌虽也出现和  相似文献   

10.
HIV阳性者唾液sIgA与白色念珠菌黏附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HIV阳性者易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原因。方法:以HIV阳性者为研究对象,以HIV阴性者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者唾液中sIgA含量,用体外黏附方法测定其唾液中白色念珠菌临床株和标准株对颊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并观察唾液sIgA水平对白色念珠菌黏附颊黏膜上皮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HIV阳性者唾液sIgA水平明显低于HIV阴性者唾液sIgA水平(P<0.01);白色念珠菌黏附颊黏膜上皮细胞能力在HIV阳性组唾液中高于在HIV阴性者唾液中的能力(P<0.05);随着HIV阳性者唾液sIgA含量降低,白色念珠菌黏附能力明显增高,呈负相关(r=-0.971)。白色念珠菌临床株和标准株对颊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IV阳性者易感染白色念珠菌与唾液sIgA水平密切相关,唾液sIgA水平下降是HIV阳性者易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原因之一,与白色念珠菌菌株来源无关。  相似文献   

11.
67株白色念珠菌感染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将病员标本中分离的念珠菌,用珠海丽拓公司的真菌培养、分离检测试剂盒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在临床分离鉴定的致病菌440株中,念珠菌97株占22.1%,白色念珠菌67株占检出致病菌的15.23%,占念珠菌的69.07%;在体外药敏实验中,制霉菌素(NYS)、氟胞嘧啶(5FC)和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5%、4.5%及4.5%,但三者的敏感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耐药率逐渐增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102株女性阴道白色念珠菌药敏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阴道白色念珠菌在体外的药敏情况。方法:将分离鉴定的100株白色念珠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两性霉素(AmB)、氟胞嘧啶(5-FC)、制霉素(NYS)的敏感性最高,分别为90%、88%、81%;而耐药性5-FC最低,为4%,其次AmB为6%,NYS为11%。结论:白色念珠菌在女性阴道里的耐药性因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有较大的差异,临床应重视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呼吸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状况、危险因素及耐筠现状。方法:对93例呼吸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例进行责料统计分析。结果:呼吸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率为21.6%;其感染危险因素为严重的相关基础疾病、年龄老化、住院日长、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等;呼吸道白色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制霉菌素(NYS)的敏感率均较高,分别为93.5%、84.9%、84.9%;但对咪康唑(MIC)、益康唑(ECO)、酮康唑(KET)耐药率和中介度均超过10%。结论:呼吸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及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建议临床微生物工作者对痰的常规培养多接种一个TTC平板,以期提高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检出率。并提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及时发现,及早根据菌种及筠敏结果选用抗真菌药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将泛力克油剂用琼脂板孔中滴加法对白色念珠菌临床菌株行抑菌试验,用常用的抗真菌药物达克宁霜、克霉唑软膏、无极膏作对照。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泛力克对白色念珠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其抑菌效果明显高于达克宁霜、克霉唑软膏和无极膏(P〈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ROSCO纸片抗散法进行念珠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58株阳性标本,分离出白色念珠菌289株(80.72%)、平滑念珠菌42株(11.73%)、热带念珠菌11株(3.07%)、其他念珠菌16株(4、46%)。358株念珠菌对氟康唑、制霉菌素、咪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分别为82、68%(296/358)、84、35%(302/358)、78.21%(280/358)、80.73%(289/358)、77.65%(278/358)、97、77%(350/358)。结论:在念珠菌病标本中,以白色念殊菌感染为主,其次是平滑念珠菌,还有少量的其他念珠菌,分离菌株对氟康唑等抗真菌药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抗真菌药物对抗白色念珠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将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念珠菌,用珠海迪尔公司的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 在临床分离鉴定的致病菌244株中,念珠菌72株占29.7%,白色念珠菌52株占检出致病菌的21.3%,占念珠菌的72.2%;在体外药敏实验中,制霉菌素(NYS)、氟胞嘧啶(5-FC)和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9%、4.0%及4.0%,但三者的敏感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耐药率逐渐增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健康人和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随机扩增片段多态性分析法(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来自于健康人(26株)、糜烂型OLP患者(62株)以及非糜烂型OLP患者(24株)共112株白色念珠菌菌株做基因型分型,比较OL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基因型分布差异.结果 本研究采用的RAPD分析法可大致将所有白色念珠菌分离株分为A、B、C、D四种基因型;健康对照组、糜烂型OLP和非糜烂型OLP患者组的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基因型构成具有差异,其中,健康对照组以B、D型为主,糜烂型OLP患者组以A、C型为主,非糜烂型OLP患者组以A、D型为主。结论 某些具有特定基因型的白色念珠菌与OLP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病因、临床诊断、分型、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涂片法或Sabouraud培养基培养法结合临床表现对86例患者进行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断、分型,分析其病因,并采用制霉菌素或氟康唑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86例患者中急性假膜型、急慢性萎缩型、慢性增生型分别占10.5%、87.2%和2.3%。综合治疗后各型短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100%、96%和100%。结论: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全身或局部因素诱导下容易发病,制霉菌素和氟康唑可有效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经杀菌试验和免疫后保护力试验探讨小鼠巨噬细胞在抗白色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白色念珠菌酵母形体对巨噬细胞杀伤作用的抵抗力及对小鼠的毒力均较菌丝形体强。小鼠体内不同部位巨噬细胞杀伤白色念珠菌的作用不同,脾脏巨噬细胞作用大于腹腔残存巨噬细胞。经白色念珠菌活菌静脉免疫后脾巨噬细胞杀白色念珠菌作用增强,但其对再感染的抵抗力不增强。  相似文献   

20.
白色念珠菌临床株基因分型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的基因分型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白色念珠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白色念珠菌25S核糖体DNA基因内含子区,可转座I型内含子插入片段的数目及大小的不同使得扩增产物不同,根据产物片段大小和数目分型。采用K-B法对不同基因型进行白色念珠菌药敏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121株白色念珠菌经PCR分为三型:A型83株,B型27株,C型11株。A型为最常见的基因型,B型、C型白色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A型菌株,对其他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不同型别的白色念珠菌耐药谱可能与特定基因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