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症肌无力(MG)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随意肌无力和易疲劳,轻者易出现呼吸肌无力、呼吸肌麻痹、重者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手术切除胸腺瘤是治疗MG合并胸腺瘤的主要方法。1998年3月~2000年5月收治10例MG合并胸腺瘤患者,术前术后均辅以呼吸训练,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10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34~65岁,平均40岁。术前呼吸困难者9例,轻度1例,中度5例,重度以上呼吸困难者3例。肺功能测定:第1秒内的用力呼气量( F…  相似文献   

2.
赵燕霞  郭俊萍 《护理研究》2007,21(36):3327-3328
重症肌无力症(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主要由其抗体介导、细胞免疫和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与胸腺的关系密切,采用胸腺切除术治疗已得到公认[2],但MG病人难以承受手术的打击,术后近期容易出现肌无力症状加重,甚至发生肌无力危象和死亡,因而胸腺切除术后全面的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性,提高疗效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现总结我院2003年—2007年28例胸腺切除治疗MG的资料,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28例,其中男9例,女19例;年龄26岁~48岁;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腺切除术,术后27例顺利脱机,拔…  相似文献   

3.
胸腺瘤是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10%~50%的胸腺瘤患者可伴发重症肌无力?MG?。而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75%的MG患者合并有胸腺瘤,两者互为影响,目前胸腺切除是治疗MG的重要手段之一[1],我科从2002年1月~2007年2月共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MG患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1988年1月~1996年12月,采用根治性胸腺切除术治疗各型重症肌无力病人31例,其中并发胸腺瘤16例,效果较好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男12例,女19例;年龄11~20岁3例,21~30岁5例,31~40岁6例,41~50岁12例,51~60岁2例,61~70岁2例,>71岁1例。按Monden改良的Osserman分型[1]:重症肌无力仅限于眼肌者为1型5例,其中胸腺瘤2例,非胸腺瘤3例;轻度累及全身者为la型12例,其中胸腺瘤和非胸腺瘤各6例;严重累及全身者为fo型10例,其中胸腺瘤4例,非胸腺癌6例;急性爆发者为巨型4例,其…  相似文献   

5.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切除是治疗MG的重要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1989年~2003年对8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胸腺切除手术,未发生手术及住院死亡,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现总结分析护理问题与应对策略,以此提高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术后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赵燕霞  郭俊萍 《护理研究》2007,21(12):3327-3328
重症肌无力症(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主要由其抗体介导、细胞免疫和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10;与胸腺的关系密切,采用胸腺切除术治疗已得到公认,但MG病人难以承受手术的打击,术后近期容易出现肌无力症状加重,甚至发生肌无力危象和死亡,因而胸腺切除术后全面的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性,提高疗效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现总结我院2003年-2007年28例胸腺切除治疗MG的资料,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胸腺瘤术后发生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认识胸腺瘤与MG的关系。方法总结7例胸腺瘤术后MG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7例患者胸腺瘤平均发病年龄50岁,胸腺瘤病理为AB型或B1型。术后MG发生时间平均为23个月,临床表现均为全身型。全部病例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部分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病情均得到缓解,随诊至今无危象发生。结论由于胸腺瘤合并MG的发生率较高,需对胸腺瘤病例进行临床随诊。  相似文献   

8.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手术切除患者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1月~2004年6月,我院共收治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患者15例,均行胸腺瘤切除术,术后除1例发生MG危象,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22h外,余均恢复顺利,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切除是治疗MG的重要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1989年~2003年对8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胸腺切除手术,未发生手术及住院死亡,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现总结分析护理问题与应对策略,以此提高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术后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75%的 MG 患者存在胸腺异常,其中胸腺瘤约占15%;约有33%-75%的胸腺瘤患者合并有 MG[1];40%-60%的胸腺瘤患者为恶性胸腺瘤,即浸润性胸腺瘤[2]。  相似文献   

11.
胸腺瘤相关抗体(CAEab)与胸腺瘤密切相关,可用ELISA法检测血清CAEab.本文应用本法检测了2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清CAEab,其中有5例合并胸腺癌,1例合并胸腺囊肿.该测定对胸腺癌的早期诊断不失为一项敏感而特异的实验诊断方法.一、检测对象22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是我院1991年~1994年门诊及住院治疗病人,均为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手术与CT证实5例胸腺癌,1例胸腺囊肿.二、检测方法1.试剂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人IgG(HRP-抗IgG),CAE抗原由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免疫生化室提供.2方法抗原加入包被液后,包被聚苯乙烯微量…  相似文献   

12.
孙盼盼 《全科护理》2014,(13):1245-1247
胸腺瘤较为少见,其发病率为0.15/10万,但却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占前纵隔肿瘤的20%,成人可达50%[1]。胸腺瘤常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重症肌无力症(myasthenia gravis, MG)最为常见。胸腺瘤有10%~30%伴MG,而MG 病人15%~60%伴胸腺瘤[2]。胸腺瘤完全切除术后复发率为5%~50%,胸膜是最常见的复发部位[3]。2013年4月我科成功救治1例胸腺瘤术后复发伴重症肌无力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电视胸腔镜治疗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方法和可行性。方法2000年3月~2006年9月,15例患者行胸腺瘤和(或)重症肌无力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66岁,平均38、5岁。行胸腺全切15例,合并MG行胸腺扩大切除9例。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胸者。5例MG病例术后需短暂呼吸机辅助通气(〈12h),余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20min,平均胸腔引流1.9d,平均术后住院7d。结论胸腔镜治疗早期胸腺瘤较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优势,且符合该类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肖静静  杜鹃 《护理研究》2010,(5):1350-1351
[目的]探讨儿童型重症肌无力(MG)患儿行胸腺切除的护理。[方法]对27例行胸腺切除及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患儿实施同步护理,并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7例患儿均注重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教育、饮食护理、呼吸道功能训练、用药护理、术后呼吸道护理、有效镇痛、引流管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1年内手术完全缓解率48.2%,总有效74.1%。[结论]针对MG病人的特点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能促进伤口愈合,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手术疗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型重症肌无力(MG)患儿行胸腺切除的护理.[方法]对27例行胸腺切除及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患儿实施同步护理,并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7例患儿均注重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教育、饮食护理、呼吸道功能训练、用药护理、术后呼吸道护理、有效镇痛、引流管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1年内手术完全缓解率48.2%,总有效74.1%.[结论]针对MG病人的特点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能促进伤口愈合,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手术疗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正常胸腺、胸腺瘤、胸腺癌组织中titin抗原决定簇的表达及其与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 MG)临床表现的关系。  方法  选取4例MG伴胸腺瘤患者的胸腺瘤、1例胸腺癌、1例MG伴胸腺瘤患者胸腺瘤旁增生的胸腺组织以及1例正常胸腺组织标本, 对所有标本作连续冰冻切片, 分别进行HE染色、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CK)和titin抗原的免疫组化染色, 同时测定MG伴胸腺瘤患者血清titin抗体的浓度。  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 titin在胸腺瘤中表达呈强阳性, 其分布与胸腺瘤上皮细胞的分布一致, 胸腺瘤内淋巴细胞和其他结构titin染色呈阴性; 在胸腺癌组织内titin染色呈阴性; 在正常胸腺中titin染色位于胸腺小体, 呈弱阳性, 其他结构未见着色。4例MG伴胸腺瘤患者中有3例血清titin抗体阳性。  结论  MG伴胸腺瘤患者的胸腺瘤组织中有titin抗原决定簇的表达, 且仅表达于胸腺瘤上皮细胞, 而正常胸腺组织中titin表达于胸腺小体, 提示伴MG的胸腺瘤中发生了免疫微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胸腺瘤是前纵隔的常见肿瘤,约有50%的胸腺瘤患者合并有重症肌无力(MG),MG患者约15%合并胸腺瘤,手术切除胸腺瘤、胸腺和周围脂肪组织是治疗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有效方法.1985-01-2005-01我科共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MG患者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伴有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20例经手术证实的MG伴胸腺瘤患者.给予皮质类固醇、放射疗法等治疗,观察患者的远期疗效和生存率.结果显示远期有效率80%(16/20),其中3例(15%)获完全缓解、10例(50%)获药物缓解、3例(15%)症状明显改善;1例症状不变;5年存活率88.9%、10年存活率57.1%;结论手术治疗MG伴胸腺瘤患者远期疗效良好,术后应给予皮质类固醇和放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和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年龄组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胸腺MR表现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表现确诊并正在门诊接受治疗MG患者90例进行了胸腺MR扫描,其中14/90例静脉注射Cad—DTPA增强扫描。依据胸腺发育的不同年龄阶段分为A、B、C、D4组。A组(儿童期):10岁以下33例(男18,女15);B组(青春发育期):11~25岁27例(男12,女15);C组:26—50岁17例(男6,女11);D组:51岁以上13例(男7,女6)。分析不同年龄段:MG患者胸腺MR表现。对照组采用:随机检测无重症肌无力患者(Non—MG)胸部CT扫描30例,年龄8—75岁,重点观察胸腺前后径(即:厚径)、胸腺脂肪化以及胸腺萎缩变化。并以此作为正常年龄组胸腺参考因素。结果 ①胸腺区域未发现异常44/90例,占48.88%。②发现胸腺增大42./90例,占46.66%,当中,无结节性增大34例,有结节性增大8例。各组所占比例分别为:A组27/33例(81.8l%),B组12/27例(44.44%),C组3例,D组未发现胸腺增大;含有结节灶的增大胸腺8例分别见于A组4例,B组3例,C组1例。③胸腺肿块4/90例(4.44%)。仅见于B组1例,C组2例,D组1例。均未发现对邻近组织侵袭信号。对照组Non—MG患者无一例胸腺增大者。此外,胸腺脂肪化可见于MG组各年龄段和对照组。结论 胸腺变化与MG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见于儿童期与青春期患者,中老年MG患者与胸腺之间的关系尚须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行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肌尢力危象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48例胸腺瘤伴MG患者行扩大胸腺切除术,术后是否发生肌无力危象分组。分析肌无力危象与性别、年龄、病史、Osserman分型、胸腺瘤病理类型、Masaoka病理分期及术前用药关系,建立人工气道与机械通气治疗肌无力危象疗效。结果:18例患者于术后(1.69±1.62)d发生肌无力危象,肌无力危象与年龄、性别、Osser—msn分型、病理类型、Masaoka分期及术前用药无关。9例气管切开、6例鼻腔气管插管、3例口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2.0±13.88)d,肌无力危象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34.61±23.90d vs 20.33±15.26d,P〈0.05),10例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其中1例发生双侧股骨头坏死,无一例死亡。结论:胸腺瘤伴MG患者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与胸腺瘤关系不密切,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与合理的机械通气策略是救治肌无力危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