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IgA肾病患者血、尿骨形成蛋白7(BMP-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临床指标及病理组织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在本院肾内科住院经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89例.根据光镜切片病变轻重将患者分为3组:A组(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47例;B组(中、重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29例;C组(增生硬化和硬化性IgA肾病)13例.检测患者的血压、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尿中TGF-β1和BMP-7水平;计算病理切片中硬化肾小球数、新月体数;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肾间质纤维化面积.结果 血、尿BMP-7浓度随着肾小球病变的加重、肾小管萎缩的增多、肾间质纤维化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1);血BMP-7水平与尿BMP-7水平呈正相关(r=0.802,P<0.01);血、尿BMP-7水平与CCr呈正相关(r=0.840,P<0.01);与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排泄率、硬化肾小球数、新月体数及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呈负相关(r=-0.808、-0.783、-0.726、-0.830、-0.827、-0.815,均P<0.01);3组IgA肾病患者血、尿TGF-β1浓度随着肾小球增生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P<0.01);而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较多、肾间质广泛纤维化时,血、尿TGF-β1浓度明显下降(P<0.01);血TGF-β1水平与尿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0.792,P<0.01);血、尿TGF-β1水平与尿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0.307,0.237,均P<0.05).结论 TGF-β1血、尿在IgA肾病系膜增生严重时明显增加,肾脏广泛纤维化时明显降低,可能参与了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BMP-7血、尿随肾脏病变的加重,明显降低,可能导致其抗肾纤维化作用减弱.临床上测定血、尿BMP-7和TGF-β1水平可能可以作为判断IgA肾病患者肾脏病变进展程度的新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与临床指标及组织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IgA肾病患者213例,根据组织病理牛津分型分为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间质纤维化≤25%)患者134例,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间质纤维化25%~50%)患者38例,重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间质纤维化50%)患者41例。比较3组临床和肾脏组织病理学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对肾间质纤维化的预测作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A肾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分析肾脏组织病理分型与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重度肾间质纤维化组24h尿蛋白定量、收缩压、舒张压、尿酸水平、24h尿蛋白定量≥3.5g发生率高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和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高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P0.05);重度肾间质纤维化组总胆固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和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低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预测肾脏间质纤维化的AUC为0.910±0.023(95%CI:0.865~0.955,P0.001);重度肾间质纤维化组慢性肾脏病分期3、4、5期发生率(48.8%、26.8%、12.2%)和IgA+IgM+C3沉积比率(46.3%)高于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15.8%、0、5.3%、39.5%)和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11.2%、0、0、17.9%),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高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24h尿蛋白定量增高是发生肾间质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57,95%CI:0.944~1.969,P0.001;OR=2.255,95%CI:1.595~3.189,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尿酸、总胆固醇等指标对肾间质纤维化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系膜细胞增生(r=0.386,P0.001)、内皮细胞增生(r=0.300,P0.001)、24h尿蛋白定量(r=0.348,P0.001)、慢性肾脏病分期(r=0.567,P0.001)与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肾小球囊粘连、血管壁增厚与肾脏间质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与24h尿蛋白定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及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增生存在相关性,通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可判断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改善临床指标可改善IgA肾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浸润表达,并分析其意义。方法:①收集2004-06/2006-0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26例IgA肾病住院患者的肾活检标本,均经肾活检确诊肾小球系膜区存在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并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IgA肾病,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完整,患者全部签署肾穿刺知情同意书。另取5例配型不合的移植肾或肾穿刺后病理结果正常的肾组织(捐献者均签署捐献协议)作为正常对照组。②两组标本均行常规组织化学染色及特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在肾组织中的浸润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肥大细胞与巨噬细胞阳性呈黄褐色,转化生长因子β1阳性呈深黄色。③IgA肾病活动性指标包括每系膜区系膜细胞增生数、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性新月体占肾小球面积的百分比3项。慢性化指标包括纤维性新月体占肾小球面积、局灶性节段性硬化占肾小球面积、肾小管萎缩占肾小管间质面积、间质纤维化程度占肾小管间质面积4项。④单盲法分析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相关性及其与IgA肾病活动性指标、慢性化指标、血肌酐、尿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的浸润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正常肾组织中偶见或无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而患肾中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的浸润数量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均明显增强(t=3.82~7.27,P<0.01)。②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相应部位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的浸润数量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1~0.91,P均<0.01)。肥大细胞数量与慢性化指标、血肌酐呈显著正相关(r=0.87,0.69,P均<0.01),与活动性指标和尿蛋白定量无明显相关性(r=0.30,0.21,P均>0.05);巨噬细胞数量和转化生长因子β1与活动性指标、慢性化指标、血肌酐、尿蛋白定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39~0.90,P均<0.01;r=0.34~0.68,P<0.01或0.05)结论:①肥大细胞可能是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参与者,其数量增加可能预示着IgA肾病的慢性化和预后不良。②巨噬细胞可能是IgA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它的浸润可能是肥大细胞在肾间质中浸润的前提条件之一。③转化生长因子β1不仅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的致纤维化因子,而且可能是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的重要趋化因子,并能促进它们的增殖、活化、发挥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慢性排斥CAN(慢性移植肾病)患者移植肾组织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与移植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IF/TA)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48例非慢性排斥CAN患者移植肾组织中ILK和TGF-β1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间及与非慢性排斥CAN患者移植肾IF/TA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15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非慢性排斥CAN各组间的移植肾组织中ILK、TGF-β1的表达比正常肾组织明显增加(P<0.01),并随IF/TA病理分级呈逐渐递增的趋势;非慢性排斥CAN移植肾组织中ILK的表达与TGF-β1呈正相关(r=0.930,P<0.01);ILK、TGF-B1表达水平分别与非慢性排斥CAN移植肾IF/TA病理分级呈正相天,(r=0.860、0.938;P<0.01);Scr与IF/TA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790,P<0.01);ILK与SCr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65,P<0.001).结论 ILK可能是介导TGF-β1促进非慢性排斥CAN患者移植肾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异常沉积发病机制,ILK在非慢性排斥CAN患者移植肾纤维化细胞信号通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TGF-βRⅡ)和Smad4、Smad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9例胃癌、28例高度不典型增生、20例低度不典型增生、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9例肠上皮化生和21例正常对照的胃黏膜组织中TGF-β1、TGF-βRⅡ、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胃癌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TGF-β1、TGF-βRⅡ和Smad7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正常胃黏膜组织(P均<0.001).而Smad4蛋白在高度和低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虽呈高表达状态(细胞质染色分数分别为4.89±2.38、5.80±1.54;细胞核染色分数分别为3.89±1.52、3.80±1.33),但在胃癌组织中其表达水平(细胞质染色分数为2.41±2.27、核染色分数为2.02±2.14)又明显降低(P均<0.001).在胃癌组织中TGF-β1、TGF-βRⅡ和Smad7蛋白的表达在进展期胃癌(分别为4.36±2.66、3.05±1.93、4.84±3.06)高于早期胃癌(分别为2.93±1.85、2.17±1.87、4.14±2.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而Smad4蛋白的表达则在早期胃癌中表达更高(P<0.001).同时,Smad4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大小(P<0.05)、淋巴结转移(P<0.001)、组织学分期(T分期)(P<0.001)和临床分期(P<0.001)均有关系,而TGF-βRⅡ和Smad4蛋白的表达则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密切关系(P<0.05,P<0.01).在蛋白表达相关性上,TGF-β1蛋白表达与TGF-βRⅡ和Smad7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1=0.45,P<0.05;r2=0.49,P<0.05),而与Smad4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1,P<0.05).结论 TGF-β1、TGF-βRⅡ、Smad4和Smad7蛋白共同参与胃癌的形成,且Smad4蛋白是TGF-β信号传导通路中的最关键因素.四种蛋白的检测对反映胃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与黏蛋白域基因-1(TI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与组织病理、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IgA肾病患者作为A组,40例微小病变肾病患者作为B组,同时选择30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肾组织中TIM-1、TGF-β1表达水平及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量、IL-4、IFN-γ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24h尿蛋白量、SCr、IL-4和肾组织中TIM-1、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CCr、IFN-γ/IL-4比值低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N患者Haas各分型中Ⅳ和Ⅴ型肾组织中TIM-1、TGF-β1表达水平高于Ⅰ-Ⅲ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N患者随Katafuchi分级(0-Ⅲ级)增加,肾组织中TIM-1、TGF-β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IgAN患者肾组织中TIM-1表达水平与Haas分型、Katafuchi分级、IL-4水平呈正相关(r0,P0.05),与IFN-γ/IL-4呈负相关(r0,P0.05),TGFβ1表达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Haas分型、Katafuchi分级呈正相关(r0,P0.05)。结论TIM-1、TGF-β1可能通过调控Th免疫、肾小管间质损伤过程参与了IgAN发生和发展过程,可作为反映病情发展的标志物之一,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7例IgA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44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eGF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24 h尿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IL-17(P0.001)、VEGF(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IL-17与24 h尿蛋白(r=0.461,P=0.001)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r=-0.571,P0.001)。VEGF与24 h尿蛋白(r=0.571,P0.001)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r=-0.596,P0.001)。结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IL-17、VEGF的表达上调可破坏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原发性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患者外周血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诊断明确的原发性IgAN患者40例和非IgAN(non-IgA nephropathy,n-IgAN)患者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IL-17和TGF-β1表达水平,同期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IgA及补体C3浓度,分析肾组织新月体形成情况.结果:与n-IgAN组相比,IgAN组外周血IL-17、TGF-β1水平均较高,24 h尿蛋白定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IL-17/TGF-β1比值、IgA/C3比值及新月体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程度尿蛋白排泄的IgAN各亚组(24h尿蛋白<0.5 g、0.5~1.0 g、1.0~3.5 g和>3.5g)之间,IL-17、TGF-β1、IL-17/TGF-β1及IgA/C3比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L-17、TGF-β1均与新月体形成呈正相关(r=0.484,P=0.000;r=0.498,P=0.000);TGF-β1还与IL-17(r=0.806,P=0.000)、IgA/C3比值(r=0.342,P=0.017)呈正相关,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317,P=0.011).结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外周血IL-17和TGF-β1表达上调且显著相关,两者均与新月体形成有关;TGF-β1还与24 h尿蛋白定量、IgA/C3比值相关.血清IL-17、TGF-β1可能成为肾小球损伤新的标志物和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2和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及中药大、中、小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西药对照组及中药大、中、小剂量组于术前2 d灌胃福辛普利钠(10 mg·kg-1·d-1)及中药提取液(7.2、3.6、1.8 ml·kg-1·d-1)各2 ml;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术后3周处死大鼠取肾组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Smad2和Smad3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GF-β、Smad2和Smad3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益气活血中药各剂量组可以明显抑制模型大鼠肾组织TGF-β、Smad2和Smad3的mRNA和蛋白表达,其中除中药小剂量组对Smad3mRNA的抑制作用较大、中剂量组明显降低外(均P<0.05),其余指标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可能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中TGF-β、Smad2和Smad3等表达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络康冲剂对实验性IgA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运用牛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脂多糖方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肾络康冲剂组、贝那普利组,并同时设立空白组.实验共14周,药物干预后常规检测尿红细胞计数、尿蛋白定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肌酐、血尿素氮.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病理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肾络康冲剂组可显著减少尿红细胞计数、尿NAG、血肌酐、血尿素氮(P<0.05),显著降低TGF-β1在肾脏肾小管间质的表达.肾络康冲剂组与贝那普利组均可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肾络康冲剂可明显减少IgA肾病大鼠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减轻系膜增生,下调TGF-β1的表达.改善肾功能,延缓肾纤维化和肾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gA肾病肾组织中CD68、AngⅡ的表达及尿蛋白与肾间质损伤的关系。方法根据肾活检结果选取17例已经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的肾组织作为实验组。将肾间质损伤分为0~3级,记录其血肌酐、24h尿蛋白量。另取4例因肾外伤或肾肿瘤切除的患肾中的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CD68、AngⅡ的表达。结果 (1)肾间质损害1~3级的IgA肾病中,24h尿蛋白量与肾间质损害程度、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P<0.05)。(2)肾间质损害1~3级的IgA肾病组,肾间质中CD68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间质内CD68的表达与24h尿蛋白量、肾间质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5)。(3)IgA肾病组AngⅡ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的表达与24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P=0.012)。结论 (1)蛋白尿参与了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病理过程,是导致IgA肾病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需早期应用ACEI/ARB等药物进行降蛋白尿治疗。(2)IgA肾病中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参与了IgA肾病肾间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β(PKCβ)抑制剂LY333531对造影剂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造影剂组(DC组)以及糖尿病+ Y333531 +造影剂组(DCL组),每组各10只。对D组、DC组及DCL组大鼠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60 mg / kg)建立糖尿病模型;对DCL组大鼠给予LY333531灌胃预处理(10 mg·kg-1·d-1),持续14 d;对DC组与DCL组大鼠进行尾静脉注射76%复方泛影葡胺(10 ml / kg),建立造影剂肾病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Smad7、Bax、Caspase3和Bcl2的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TGFβ1、Bax、Caspase3、Bcl2蛋白及磷酸化PKCβ(pPKCβ) / PKCβ、磷酸化p38(p-p38) / p38的比值。 结果HE结果显示,C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正常;D组大鼠肾组织内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形态较为完整,间质周围极少量炎症细胞;DC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DCL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程度明显降低,肾小管及肾小球周围间质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各组大鼠间血糖、血肌酐、尿mAlb、尿NAG水平、TGFβ1蛋白及其mRNA、Smad3 mRNA、Smad7 mRNA、Bax蛋白及其mRNA、Caspase3蛋白及其mRNA、Bcl2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pPKCβ / PKCβ和p-p38 / p38比值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67.976,P < 0.001;F = 27.155,P < 0.001;F = 41.201,P < 0.001;F = 59.635,P < 0.001;F = 21.073,P < 0.001;F = 28.365,P < 0.001;F = 15.215,P < 0.001;F = 36.273,P < 0.001;F = 14.489,P < 0.001;F = 23.172,P < 0.001;F = 17.103,P < 0.001;F = 29.916,P < 0.001;F = 12.026,P < 0.001;F = 13.368,P < 0.001;F = 6.126,P = 0.002;F = 6.434,P = 0.002)。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D组、DC组以及DCL组大鼠的血糖水平较C组大鼠均明显升高(P均< 0.05);与DC组大鼠比较,DCL组大鼠的的血肌酐、尿mAlb、尿NAG水平、TGFβ1蛋白及其mRNA、Smad3 mRNA、Bax蛋白及其mRNA、Caspase3蛋白及其mRNA、pPKCβ / PKCβ和p-p38 / p38比值均显著降低,而Smad7 mRNA、Bcl2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 0.05)。 结论PKCβ抑制剂LY333531能通过抑制PKCβ-TGFβ-p38-Caspase3通路改善造影剂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4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肾活检时血清CysC水平分为血清CysC高水平组(≥1.03 mg/L)及CysC正常组,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 采用Spearman法分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血清CysC的相关性,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血清CysC水平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 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联合血清CysC预测相关病理损伤的能力。结果 CysC高水平组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血肌酐、尿素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CysC正常组, 而eGFR水平明显低于血清CysC正常组(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 血清CysC与eGFR呈负相关(r=-0.744, P<0.001)。在病理损伤方面, CysC高水平组在肾小管萎缩与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动脉管壁增厚等程度高于CysC正常组(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 高血压、血肌酐、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探讨中药肾衰3号颗粒剂缓解CRF恶化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7.5 mg/kg造成阿霉素肾病模型;观察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及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PDGF-β)在肾脏的表达及药物影响.结果:中药高剂量组尿蛋白含量、SCr、BUN改善程度均较其他治疗组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1);肾小管间质病变减轻最为明显;TGF-β1主要表达于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PDGF-β主要表达于肾小球系膜区及肾小管近曲和远曲上皮细胞,且阳性表达率均为各组最低(TGF-β1为25.0%,PDGF-β为33.3%).结论:肾衰3号颗粒剂对CRF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表达而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沉积,下调PDGF-β表达而减少肾小球系膜细胞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135例临床与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IgAN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肾活检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寻找控制IgAN进展的关键因素。方法 经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诊断为IgAN的135例肾活检病例,取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血管壁的各项病理参数,采用Katafuchi半定量标准。结果IgAN患者同时检出血尿和蛋白尿者达63.2%;以单纯IgA和IgA C3沉积为主,其次为IgA C3 IgG的沉积;肾功能异常(BUN,Cr)在肾小管、肾间质及血管壁增厚方面与肾功能正常者差异显著(P<0.05);肾功能异常与肾小球球性硬化差异显著(P<0.05),与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及肾小球的节段性病变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的IgAN患者,积极抗炎,控制蛋白尿及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和血管壁病理积分的进展,是阻止IgAN进展为终末期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栓蛋白(sTM)水平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血清清蛋白(ALB)、尿蛋白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血清TWEAK、TGF-β1、sTM水平并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蛋白、TG、TC、LDL-C、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LB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病变患者血清TWEAK、TGF-β1、sTM水平低于对照组,重度病变患者TWEAK、TGF-β1、sTM水平高于轻度、中度病变患者以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WEAK、TGF-β1、sTM均与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呈正相关(r=0.726、0.527、0.423,P0.05)。结论 TWEAK、TGF-β1、sTM可能参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能够间接反映其肾小管损伤程度,三者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和中药川芎嗪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方法。方法右侧肾切除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肾病模型。随机分为肾切除对照组(NC组)、氯沙坦治疗组(DN1组)、川芎嗪与氯沙坦联合治疗组(DN2组)、安慰剂治疗对照组(DN组)。分别应用ELISA法和免疫组化检测血浆和肾皮质TGF-β1蛋白表达。结果 NC组血浆及肾小球TGF-β1蛋白低表达,各治疗组血浆及肾小球TGF-β1蛋白高表达;DN1组较DN组血浆及肾小球TGF-β1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DN2组较DN1组血浆及TGF-β1蛋白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浆及肾脏中TGF-β1明显升高,氯沙坦可下调其表达;川芎嗪与氯沙坦联合干预对其表达的下调作用更明显,提示川芎嗪与氯沙坦联合应用可能更有利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从制模后2 d起,姜黄素组给予100 mg.kg-1.d-1姜黄素腹腔注射。术后4周心脏穿刺抽血,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值。处死大鼠,用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评定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的蛋白表达部位及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UN水平显著增加(P<0.01),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内TGF-β1、α-SMA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均<0.01)。姜黄素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都被显著抑制(P<0.05或P<0.01)。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鼠肾脏组织随增龄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活性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肾脏衰老的关系,以寻找可用于评判肾脏衰老的相关指标。【方法】留取3,12,24月龄Wistar大鼠肾脏(每组各6只)。采用PAS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β-gal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SA-β-Gal活性的变化。【结果】随增龄,老年大鼠肾组织出现肾小球肥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局灶性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炎性细胞浸润;肾脏病理评分显示肾小球和小管间质病变评分随增龄逐渐增高,24月龄组评分值显著高于3月龄和12月龄组(P〈0.05)。大鼠肾组织SA-β-gal染色阳性面积百分比随增龄逐渐升高,24月龄组阳性百分比显著高于3月和12月龄组(P〈0.05),并与同月龄组肾脏病理评分(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呈正相关(r=0.585和0.612,P〈0.05)。【结论】随增龄大鼠肾组织SA-β-Gal表达逐渐增强,可能作为大鼠肾脏衰老的一项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IgA1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和纤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正常人IgA1(NIgA1)、正常人聚合IgA1(aNIgA1)、IgA肾病(IgAN)患者IgA1(PIgA1)和IgAN患者聚合IgA1(aPIgA1)刺激体外培养的HMCL;RTPCR法检测HMCLTGF-β1、Smad7和FN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HMCL Smad7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HMCL TGF-β1和FN蛋白水平。结果:PIgA1和aPIgA1能显著上调TGF-β1、Smad7、F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aPIgA1刺激组明显强于PIgA1刺激组(P〈O.01或P〈0.05)。在对照组、NIgA1刺激组和aNIgA1刺激组间,TGF-β1、Smad7、FN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aPIgA1刺激HMCL不同时间组,TGF-β1、Smad7和FN表达水平逐渐升高,mRNA分别在12h、12h和24h达高峰,蛋白水平分别在12h、24h和24h达高峰。结论:PIgA1和aPIgA1能上调HMCL TGF—β1、Smad7和FN的表达,aPIgA1的作用强于PIgA1,且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提示IgAN患者血清IgA1,而且主要是aIgA1可通过影响TGF-β1、Smad7和FN而在IgAN进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