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水灌肠PET/CT鉴别结直肠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常规PET/CT检查发现的45例直肠及乙状结肠局灶性或弥漫性FDG浓聚患者行水灌肠PET/CT显像,与肠镜或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水灌肠PET/CT扫描后诊断生理性摄取准确率为100%(15/15);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100%(18/18),特异度为92.59%(25/27),准确率为95.56%(43/45),阳性预测值为90.00%(18/20),阴性预测值为100%(27/27)。结论 水灌肠PET/CT可有效排除结直肠生理性摄取18F-FDG,准确鉴别常规PET/CT难以诊断的良恶性结直肠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2004.9~2008.11在我院PET中心接受至少2次PET/CT检查,分为初诊的在PET/CT扫描前未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组(A组)或经过放疗及化疗后的治疗组(B组)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未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的32例中,3例颅内淋巴瘤中2例在9个月内复发;21例经过6个疗程化疗后PET/CT为阴性,仅有1例复发(5%);1例3个疗程化疗后SUV降低达92.9%的化疗效果佳;而8例PET/CT阳性者预后不理想。治疗组病例中,PET/CT阴性的11例NHL,复发3例(27%);而PET/CT阳性的25例中,19例复发(76%),PET阳性组的肿瘤复发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18F-FDGPET/CT显像能很好的评价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且可早期预测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鉴别诊断心包良、恶性病变的可行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6例心包病变患者的~(18)F-FDG PET/CT资料,其中恶性9例,良性7例.测得病灶SUV_(max)值,并观察病灶内部密度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对病变或心包穿刺液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良恶性.结果 恶性病变及良性病变SUV_(max)分别为10.1±6.0、3.0±2.1(P<0.01).以病灶SUV_(max)值3.5~4.5作为鉴别心包病变良恶性的阈值,判断心包病变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5.71%、准确率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90.00%、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18)F-FDG PET/CT可较准确地鉴别诊断心包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探寻鉴别肝内胆管癌与良性病灶的最佳放射摄取半定量诊断界值。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2年12月因常规影像学怀疑肝内胆管癌并行PET/CT检查患者的资料。分别使用视觉分析法、SUV_(max)法、T/N比法及综合分析法进行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各种方法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效能。结果共入组51例患者,2例为肝细胞癌,39例肝内胆管癌及10例良性病灶;PET/CT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敏感度92.3%;特异度75.0%;准确度88.2%;阳性预测值92.3%;阴性预测值75.0%。39例肝内胆管癌的SUV_(max)均值是9.65±4.44,10例良性病灶的SUV_(max)为5.17±2.3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9例肝内胆管癌的T/N均值是4.29±2.16,10例良性病灶是2.03±0.7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诊断胆管癌的SUV_(max)、T/N的ROC曲线。当SUV_(max)最佳诊断界值是4.05时,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9%、50.0%。当T/N最佳诊断界值是2.85时,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9%、90.0%。视觉分析法较T/N法有较高的敏感度(P0.05),T/N法较视觉分析法有较高的特异度(P0.05);SUV_(max)法较T/N法有较高的敏感度(P0.05)。结论PET/CT诊断肝内胆管癌有较高诊断效能,但仍存在部分假阳性和假阴性,合理应用各项代谢参数并结合同层CT及临床资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皮肤淋巴瘤是较常见的结外淋巴瘤,本文初步探讨PET/CT在皮肤淋巴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的12例皮肤淋巴瘤患者PET/CT图像,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治疗组(A组)及未治疗组(B组),比较皮肤病变与PET/CT结果的关系。结果 A组中6例行PET/CT随访及再分期,其中2例PET/CT显像未见FDG高代谢病变;3例患者复发的皮肤病变具有不同程度的FDG摄取,1例患者肺部转移。B组中6例皮肤淋巴瘤PET均有阳性病变,但2例患者皮损或皮下结节无FDG摄取。综合分析10例PET/CT显像阳性者,8例患者有皮肤红斑和皮下结节,其中2例皮肤病变未见FDG摄取,2例仅部分皮肤病变摄取FDG。10例分期及再分期的淋巴瘤中,与常规方法比较PET/CT使2例(20%)分期上调。结论 FDGPET/CT对皮肤淋巴瘤的诊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胃癌治疗前诊断的价值以及显像结果对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对临床怀疑为胃癌的81例患者在治疗前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通过阅片和半定量分析图像,以手术或经胃镜活检病理及临床随访(>6个月)为确诊依据,评价PET/CT显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决策的影响。结果:81例患者中,胃癌51例,胃良性病变30例。18F-FDG PET/CT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4.1%、83.3%和90.1%。对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和82.4%。21例患者存在腹腔及其他部位转移,PET/CT显像的灵敏度为61.9%(13/21)。8例(15.7%,8/51)胃癌患者显像后更改了治疗方案。结论:18F-FDG PET/CT对胃癌治疗前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低剂量SPECT/CT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增益价值。方法 收集触诊/彩色多普勒超声考虑甲状腺结节患者41例,分别行99TcmO4-平面显像和低剂量SPECT/CT融合显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者诊断效能。结果 低剂量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1.90%、53.33%、63.41%和0.64;均高于99mTcO4-平面显像的19.05%、45.00%、31.70%和0.32(P均<0.05)。结论 低剂量SPECT/CT对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优于99TcmO4-平面显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PECT/螺旋CT融合显像鉴别诊断颅骨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扫描(WBS)显示颅骨放射性浓聚的21个病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由两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生独立阅片。患者同期接受MRI和/或CT检查,各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两周,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平均随访约9个月,随访结果主要根据随后的影像学检查(MRI、CT或随后的骨扫描)及临床信息。结果:根据同期影像及随访检查共10个病灶诊断为恶性病变,11个病灶诊断为良性病变。SPECT/CT融合显像检出全部10个恶性病灶及8个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5.71%。1个病灶在SPECT/CT融合显像中诊断为恶性,而同期MRI及随访检查显示良性病变。另有两个病灶在SPECT/CT中难以确定其性质,同期影像及随访检查亦显示为良性。SPECT/CT融合显像在肯定性诊断为良、恶性病灶中诊断颅骨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88.89%、90.91%、100.00%。结论:SPECT/螺旋CT融合显像对鉴别诊断颅骨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偶然发现的上颌骨放射性浓聚灶的影像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PET/CT发现上颌骨牙根以外部位放射性浓聚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上颌骨放射性浓聚灶的数目、部位、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大小、形态、密度等特点及随访变化。应用IBM SPSS软件分析病灶SUVmax与最大径、患者年龄的关系,以及随访SUVmax有无变化。结果 45例患者发现上颌骨浓聚灶49个,3个位于体部,46个位于额突,其中40个位于额突基底部,6个位于前上部。所有病变均呈磨玻璃密度,其中15个密度均匀,34个密度不均,病变内部见更低密度影。病变平均SUVmax 2.64±1.07,平均最大径(0.63±0.20)cm。病变SUVmax与最大径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12例复查PET/CT,病变SUVmax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大小、密度等形态特征均无变化。结论 上颌骨偶发PET/CT放射性浓聚灶大多位于额突基底部,呈磨玻璃密度,倾向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检出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原发癌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既往以腹腔积液为首发症状、在腹腔积液中发现肿瘤细胞并最终检出原发癌灶的患者51例,其中胃癌14例,肠癌7例(乙状结肠癌1例,降结肠癌1例,升结肠癌3例,直肠癌2例),卵巢癌22例,胰腺癌6例,肝癌2例,均接受体部18F-FDG PET/CT扫描,并经进一步检查或3~13个月随访证实;分别统计PET/CT及单独CT查找原发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51例中,PET/CT检查发现原发灶40例,其中胃癌10例,肠癌4例(乙状结肠癌1例,升结肠癌2例,直肠癌1例),卵巢癌19例,胰腺癌5例,肝癌2例,检出率为78.43% (40/51);11例PET/CT检查未发现原发灶,5例仅为腹膜增厚、代谢增高,3例仅为大网膜增厚、无代谢异常,3例仅提示腹腔积液.CT提示原发病灶31例,其中胃癌6例,肠癌3例,卵巢癌18例,胰腺癌3例,肝癌1例,检出率为60.78%(31/51),占 PET/CT发现原发灶的77.50% (31/40).结论 对于在不明原因腹腔积液中发现肿瘤细胞者,PET/CT查找其原发病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胸腔积液病因及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48例胸腔积液患者,经X线片、CT或MRI检查及胸腔积液常规生化检查等未明确病因而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的诊断效能。结果 48例中组织病理结果证实恶性肿瘤33例,良性疾病15例;3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恶性胸腔积液26例、良性胸腔积液7例,良性疾病患者胸腔积液均为良性;与组织病理结果对照,33例恶性肿瘤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准确诊断29例,2例肺腺癌及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卵巢癌胸膜转移误诊为良性;15例良性疾病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准确诊断12例,胸膜炎和胸膜结核各1例被误诊为胸膜间皮瘤,1例肺肉芽肿性炎伴胸膜炎误诊为肺癌并胸膜转移;26例恶性胸腔积液中,18 F-FDG符合线路准确诊断23例,2例肺腺癌及1例卵巢浆液性腺癌胸膜转移未被检出;22例良性胸腔积液中,2例胸膜炎及1例胸膜结核被误诊为恶性胸腔积液;~(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7.88%、特异性为80.00%、准确性为85.42%、阳性预测值为90.63%、阴性预测值为70.58%;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8.46%、特异性为86.36%、准确性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88.46%、阴性预测值为86.36%。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原发病的诊断、胸腔积液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时相PET对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肺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在注射18F-FDG后1 h和2 h行双时相PET/CT显像,其中40例病变性质经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者入选本研究。测量病变早期和延迟显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早期及延迟显像SUVmax变化率(ΔSUVmax)。比较早期和延迟显像SUVmax和ΔSUVmax对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结果 40例患者中,良性病变10例,恶性病变30例。恶性病变的早期和延迟期SUVmax分别为6.78±3.98和8.19±4.46,高于良性病变的2.46±1.62和3.04±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4)。良恶性病变早期及延迟相的ΔSUVmax分别为0.19±0.22和0.26±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8)。以SUVmax≥2.5为恶性病变诊断标准,早期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6.67%、60.00%和72.50%,延迟期显像分别为83.33%、60.00%和77.50%。早期和延迟期显像对肺内恶性病变诊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 延迟显像不能提高PET/CT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9例(94个结节)。对比甲状腺恶性与良性结节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进行ROC曲线分析,计算18F-FDG PET/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共94个结节,恶性、良性结节分别为53个(53/94,56.38%)和41个(41/94,43.62%)。甲状腺恶性、良性结节的SUVmax分别为7.15±5.09和2.58±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3,P<0.01)。SUVmax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0.74~0.91,P<0.01),SUVmax界值为4.50时,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为1.56。18F-FDG 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25%(42/53)、80.49%(33/41)、79.79%(75/94)、84.00%(42/50)、75.00%(33/44)。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SUVmax界值应为4.5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采用不同阈值勾画18F-FDG PET/CT图像中病灶ROI鉴别心脏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纳入64例心脏肿瘤患者(65个病灶),根据病理学或长期随访结果分为良性组(n=27)和恶性组(n=38)。采用3种阈值(Th 2.5、Th 40%和Th bgd)勾画心脏肿物,测量并比较病灶18F-FDG PET/CT代谢和形态学参数,包括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代谢肿瘤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最大CT (CTmax)值、平均CT (CTmean)值及CT值中位数(CTmedian)。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良、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3种阈值诊断心脏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采用3种阈值勾画ROI得到的肿瘤SUVmax一致,其鉴别诊断心脏良恶性肿瘤的AUC均为0.92;良、恶性肿瘤之间SUVmean、MTV及TL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SUVmean诊断良、恶性肿瘤时,以阈值Th 40%的诊断效能最佳;以MTV及TLG诊断时,阈值Th 2.5均具最佳效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Th 40%与Th bgd诊断效能均较好,且Th bgd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均高于Th 40%。结论 根据PET代谢参数可鉴别心脏良恶性肿瘤。SUVmax截断值为6.75时,鉴别心脏良恶性肿瘤具有较好效能;采用多参数评价时,3种阈值中,以Th bgd效能最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18F-FDG PET/CT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09年7月637例以健康体检为目的行18F-FDG PET/CT显像者的影像资料,并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共发现恶性肿瘤10例,分别为甲状腺癌、肺癌、结肠癌各2例,食管癌、肝癌、肾癌、宫颈癌各1例。除肝癌与肾癌外,均表现为病灶局部18 F-FDG代谢增高。结论 18 F-FDG PET/CT显像可以在健康体检中有效地筛查恶性肿瘤,尤其对于肿瘤高危人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胰腺癌18F-FDG PET/CT显像及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诊断胰腺癌的价值及分析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接受18F-PET/CT检查的胰腺原发疾病患者资料,其中恶性65例,良性23例,采用目测和半定量方法分析胰腺疾病的PET/CT特点。目测法分别根据病变CT特征、PET摄取程度和PET/CT特点制定CT、PET和PET/CT五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在PET图像上测量病变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与最后诊断结果进行诊断学试验评价。结果 CT、PET及PET/CT目视五分法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31%(60/65)、69.57%(16/23)、86.36%(76/88);90.77%(59/65)、78.26%(18/23)、87.50%(77/88);98.46%(64/65)、91.30%(21/23)、96.59%(85/88)。三种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ROC-AUC)均大于0.90。胰腺癌SUVmax平均值为8.06±2.96,胰腺良性病变SUVmax平均值为3.13±2.09 (t=7.344,P<0.01)。胰腺癌转移组与非转移组SUVmax分别为8.06±3.01和7.23±2.96(t=0.693,P=0.38),以SUVmax=4.65为判断良恶性的阈值,PET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7.69%和86.96%。结论 18F-FDG PET/CT在胰腺癌的诊断上具有较大价值;PET/CT目视五分法是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治疗前淋巴瘤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初次诊断为淋巴瘤病人的PET/CT及常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PET/CT与常规影像学检查对63例淋巴瘤病人分期的一致率为30.2%(19/63)。与常规影像学检查结果相比,18F-FDG PET/CT显像使69.8%(44/63)的淋巴瘤病人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其中17.4%(11/63)的病例在PET/CT检查中发现有多区域淋巴结及多个结外器官受累,肝或骨髓受累,淋巴瘤的临床分期从Ⅰ期上调至Ⅳ期;有25.4%(16/63)的病例在PET/CT检查中发现多区域淋巴结累及,分期上调一期;其余27.0%(17/63)的病例在PET/CT检查中发现多区域淋巴结或多个结外器官受累,临床分期上调两期。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治疗前淋巴瘤临床分期的价值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有利于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18F-FDG PET/CT在肾脏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肾脏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CT或MRI确诊或怀疑肾脏肿瘤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22例患者行延迟显像。所有肾脏肿瘤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确诊。评价18F-FDG PET/CT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影响。结果 30例中,肾细胞癌(RCC)24例,肾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淋巴瘤3例,肺癌肾转移1例,肾脏炎性病变1例。PET/CT诊断肾脏肿瘤的灵敏度为89.66%(26/29),特异度为100%(1/1),准确率为90.00%(27/30),阳性预测值为100%(26/26),阴性预测值为25.00%(1/4)。PET/CT检出肾癌伴肾门淋巴结转移2例,远处转移5例。8例(RCC 4例、肾淋巴瘤3例及肾转移癌1例)接受PET/CT后治疗方案发生改变。显像阳性肾癌患者Fuhrman分级高于阴性患者(P<0.05),显像阳性肾癌平均直径大于阴性者(P<0.05)。22例肾癌早期最大标准摄取(SUVmax)值与延迟显像SUV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可准确显示肾肿瘤患者局部病变及远处转移。对可疑肾淋巴瘤及肾转移瘤患者应行18F-FDG PET/CT显像,以明确分期并寻找原发灶。  相似文献   

19.
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诊断及探查转移灶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PET/CT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 104例患者,34例经病理结果证实,70例为临床诊断.18F- FDG的合成由GE MINITrace 和TracerLab FX-fn采用全自动化学方法合成,PET/CT为GE discovery ST.18F-FDG注射剂量为0.1 mCi/kg,注药后50 min后3 min/床位进行2D扫描,扫描范围头部至腹股沟下.结果 104例患者,86例最后诊断为肺癌,25例肺癌PET/CT上未见任何转移,12例患者做了肺叶切除手术,4例手术后病理发现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PET/CT为真阳性.PET/CT共发现33例肺癌有远处转移,其中有30例出现多发骨转移、4例伴肝转移,4例伴脑转移、1例伴肾上腺转移,而在30例骨转移中,单纯CT只发现了9例,即使在这9例患者,CT发现骨转移的部位也远远少于PET/CT,另外有5例ECT发现骨浓聚怀疑骨转移的肺癌患者,PET/CT检查发现肋骨或脊椎陈旧性骨折而排除骨转移;良性病变18例中结核4例,炎症5例(1例肺脓肿),其余9例定期观察无变化.恶性病变组标准摄取值(SUV)平均为7.00±3.82,良性病变组SUV平均值为3.27±1.77,二者SUV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肺癌恶性无转移与有转移组间的SUV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ET/CT诊断肺部病变的灵敏性为97.7%,特异性为94.1%,准确性为97.9%,明显高于单纯PET或单纯CT的诊断的准确率.另外,PET/CT在发现并确定肺癌转移灶上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食管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6例病理已明确证实为食管癌的患者进行PET/CT检查,利用18F-FDG在肿瘤病灶及转移灶中的高代谢原理,分析全身各系统病灶放射性摄取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分析。结果 PET/CT的分期准确率(88.4%)以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检查的敏感性(63.3%)、特异性(83.8%)均较单纯CT高。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对食道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