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前列腺素E2复合同种异体骨治疗实验性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前列腺素E2具有促进骨生长的作用,其与同种异体骨移植块复合能否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有待进一步证实.目的:观察复合前列腺素E2的同种异体冻干骨移植用于治疗兔实验性骨缺损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11/2009-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老年病研究室完成.材料: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46只,体质量(1.8±0.2)kg,其中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取髂骨和肩胛骨以截取骨组织块,深低温冷冻干燥灭菌后经0.01 mg/L和0.1 mg/L前列腺素E2深低温冷冻干燥复合24 h.方法:40只大耳白兔按数字表随机分为自体骨移植组,异体骨移植组,0.01 mg/L前列腺素E2骨移植组和0.1 mg/L前列腺素E2骨移植组,每组10只.无菌条件下切除桡骨中段1.5 cm骨干和骨膜建立骨缺损实验模型,后分别移植自体骨组织块,异体骨组织,0.01 mg/L前列腺素E2异体骨组织块和0.1 mg/L前列腺素E2异体骨组织块复合.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周进行患处的骨影像学、组织学检测,测定钙含量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水平.结果:前列腺素E2复合的异体骨组织块移植修复骨缺损明显优于未处理的异体骨组织块,局部钙含量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明显增高,且这些作用呈浓度相关性.骨影像学显示自体骨的骨痂形成速度快于异体骨,而前列腺素E2骨移植组的骨痂形成速度较自体骨移植组快,并与前列腺素浓度呈正相关.组织学检测显示自体骨的骨小梁形成数目多于异体骨,而复合组除了骨小梁形成之外,还有大量的成骨细胞、骨细胞形成,且新生毛细血管丰富.结论:前列腺素E2复合的异体骨组织块移植能促进骨缺损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植骨效果较好,然而尚未有文献报道此复合材料与自体骨移植效果的对比评价。目的:检测自体髂骨移植与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植骨在单侧完全性腭裂大鼠模型中的愈合效果。方法:首先建立32只SD大鼠单侧完全性腭裂模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于裂隙处移植自体髂骨,实验组移植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生物材料,于移植后的第1,2,3,4周,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新生上腭骨骨密度、成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骨钙素、骨保护素、核心结合因子及破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等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随时间的推移,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升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逐渐降低,实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始终高于对照组(P<0.05,P<0.0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始终低于对照组(P<0.05,P<0.01);骨密度逐渐增高,实验组始终高于对照组(P<0.01);骨钙素、骨保护素、核心结合因子基因水平逐渐上升,实验组始终高于对照组;破骨细胞分化因子逐渐降低,实验组始终低于对照组。表明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复合生物材料植骨方式较自体植骨方式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背景:国内外不少学者运用异体骨移植椎间融合进行椎体切除与重建,骨融合时间优于单纯自体骨移植,其在融合早期能提供支撑稳定作用,但制备异体骨移植材料时,易破坏基质中的骨诱导因子,不利于骨质生长.目的:课题创新性设计并验证自体红骨髓复合自体松质骨填充同种异体皮质骨环重建兔颈椎的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10/2006-03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0~2.5 kg.其中12只兔用于同种异体皮质骨环的制备;剩余48只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自体红骨髓于髂前上棘穿刺抽取红骨髓;自体松质骨从兔髂嵴处取得三面皮质骨.将自体红骨髓与自体松质骨复合,填充在自制的同种异体皮质骨环中.方法:3组兔采用第4颈椎切除模拟肿瘤切除模型.联合移植组植入同种异体皮质骨环自体红骨髓-自体松质骨复合物:自体骨移植组植入自体骨;同种异体皮质骨环移植组植入同种异体皮质骨环.主要观察指标:以X射线检查、组织形态学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及扫描电镜观察各组重建颈椎的效果.结果:术后8周,联合移植组、自体骨移植组植骨材料与上下颈椎融合,有大量骨痂,同种异体皮质骨环移植组可见少量骨痂生长,融合不牢.各组血清碱性磷酸酶开始均升高,4周时联合移植组、自体骨移植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浓度都高于同种异体皮质骨环移植组(P<0.01),联合移植组、自体骨移植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8周时,3组碱性磷酸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联合移植组、自体骨移植组形成大量成熟骨基质,骨小梁及骨髓腔.扫描电镜观察示联合移植组、自体骨移植组有大量新骨形成.结论:联合自体红骨髓+自体松质骨+同种异体皮质骨环移植和自体骨移植均有效地重建颈椎,自体红骨髓与自体松质骨复合填充的同种异体皮质骨环可明显促进同种异体皮质骨环重建椎体的作用,可以作为有效椎体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冻干骨混合自体骨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3年9月采用同种异体冻干骨加自体骨按1~3:1的比例混合一起移植治疗12例创伤性骨缺损。结果:12例病人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功能均恢复优良,在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在骨结合部可见少许骨痂,6个月后有较多骨痂生长,冻干骨周围及髓腔内侧面可见骨被大部分替代;植入创伤后胫骨内的冻干骨愈合速度慢,移植骨和受体骨达骨性愈合的时间7~15个月(平均10个月),股骨与肱骨移植骨和受体骨达骨性愈合的时间为4~8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应用同种异体冻干骨和自体骨按一定比例混合一起进行植骨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衍生材料中冻干骨异抗原去除不充分,免疫原性强烈;脱蛋白骨和完全脱钙骨基质抗原性较弱,但前者无成骨诱导能力,后者生物力学性能很差,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目的:观察以部分脱钙冻十骨材料为支架的组织工程骨移植后兔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移植组织的组织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对照观察,于2006-06/2007-06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完成.材料:组织工程骨以兔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为种子细胞,经抗原自消化、部分脱钙、冻干后的异体骨为支架材料于体外构建.方法:将48只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用部分脱钙冻干骨、组织工程骨、白体骨、同种异体骨植入兔桡骨1 cm节段性缺损处.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4组植入前及植入后1,2,4蒯移植早期外蒯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通过组织学检测观察植入后2,4,8,12周时4种材料的成骨作用.结果:①部分脱钙冻干骨组、组织工程骨组植入后1,2周外周血CD4 和CD8 T细胞较植入前明显升高(P<0.05).植入后4周CD4 T细胞较植入前偏高不显著(P>0.05).自体骨组植入后CD4 和CD8 T细胞升高不明显(P>0.05).同种异体骨组植入后1,2,4周外周血CD4 和CD8 T细胞较植入前及其他各组同期均明显增高(P<0.05).②组织工程骨组植入后2周与材料孔隙内有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可见骨及软骨混合性新生物形成,周边分布古破骨细胞,部分网架呈蚕食状被破坏吸收.植入后4周,形成的新生骨过渡为编织骨.植入后8周,形成板层骨,部分脱钙冻干骨支架材料已被完全降解,吸收.植入后12周,植入物均L三完全被板层样骨所替代,髓腔再通.结论:部分脱钙冻干骨为支架材料构建的细胞-材料复合体移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高,但不影响其良好的修复骨缺损能力.  相似文献   

6.
背景:同种异体脱钙颗粒骨的重构塑型是目前材料开发的热点研究,但至今仍未找到理想的方法.目的:采用双相沉降法用Ⅰ型胶原将同种异体脱钙颗粒骨黏合制备成重构同种异体骨,并体外考察其与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9/12在山西省医用组织库完成.材料:成年健康Wistar大鼠18只.Ⅰ型胶原为美国Sigma公司生产.方法:取10只大鼠四肢骨.制备同种异体脱钙颗粒骨,用双相沉降法将Ⅰ型胶原和同种异体脱钙颗粒骨制备成凝胶样复合体;取8只大鼠股骨,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十细胞;取第5代细胞,分别与同种异体脱钙颗粒骨/Ⅰ型胶原、同种异体脱钙颗粒骨共培养.另以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空白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双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特征.复合培养第7天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黏附和生长状况.复合培养第5天扫描电镜观察同种异体脱钙颗粒骨/Ⅰ型胶原的表面结构和细胞生长情况.共培养第4,7天时收集并计数细胞量,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碱性磷酸酶含量.结果:①细胞呈CD45-CD90+CD44+CD71+,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特征.②共育7d时,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生长状态良好.③共育4,7 d时.活细胞数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同种异体脱钙颗粒骨,Ⅰ型胶原组显著高于同种异体脱钙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④扫描电镜观察重构同种异体骨由胶原联结成团块状,表面粗糙.同种异体脱钙颗粒骨/Ⅰ型胶原组共育5 d时,细胞紧密贴附于材料表面,有长突起伸入材料内部;同种异体脱钙颗粒组细胞贴附较少.结论:双相沉降法制备的重构同种异体骨(同种异体脱钙颗粒骨/Ⅰ型胶原)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 具有高度的亲和力,此二者的表达可能与骨代谢有关.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 和骨桥蛋白水平,并观察其与骨保护蛋白、骨保护蛋白配体及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将120 名绝经后妇女分为骨密度正常组、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3 组,对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桥蛋白、骨保护蛋白、骨保护蛋白配体及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C 端肽和尿Ⅰ型胶原交联N 端肽进行测定,计算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 比值.结果与结论:骨质疏松组中血清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 的水平高于正常组(P < 0.05).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桥蛋白和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 比值与血清骨保护蛋白配体、骨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 < 0.05),与骨保护蛋白、尿尿Ⅰ型胶原交联N 端肽/肌酐比值呈明显正相关性(P < 0.05).骨质疏松组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桥蛋白和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 比值与血清骨保护蛋白配体、骨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 < 0.05),与骨保护蛋白、尿尿Ⅰ型胶原交联N 端肽/肌酐水平比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 < 0.05).提示绝经后妇女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和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 比值升高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随骨代谢转换过程增快有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衍生材料中冻干骨异抗原去除不充分,免疫原性强烈:脱蛋白骨和完全脱钙骨基质抗原性较弱,但前者无成骨诱导能力,后者生物力学性能很差,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目的:观察以部分脱钙冻干骨材料为支架的组织工程骨移植后兔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移植组织的组织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对照观察,于2006—06/2007—06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完成。材料:组织工程骨以兔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为种子细胞,经抗原自消化、部分脱钙、冻干后的异体骨为支架材料于体外构建。方法:将48只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用部分脱钙冻干骨、组织工程骨、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植入兔桡骨1cm节段性缺损处。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4组植入前及植入后1,2,4周移植早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通过组织学检测观察植入后2,4,8,12周时4种材料的成骨作用。结果:①部分脱钙冻干骨组、组织工程骨组植入后1,2周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较植入前明显升高(P〈0.05)。植入后4周CD4^+T细胞较植入前偏高不显著(P〉0.05)。自体骨组植入后CD4^+和CD8^+T细胞升高不明显(P〉0.05)。同种异体骨组植入后1,2,4周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较植入前及其他各组同期均明显增高(P〈0.05)。②组织工程骨组植入后2周与材料孔隙内有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可见骨及软骨混合性新生物形成,周边分布有破骨细胞,部分网架呈蚕食状被破坏吸收。植入后4周,形成的新生骨过渡为编织骨。植入后8周,形成板层骨,部分脱钙冻干骨支架材料已被完全降解、吸收。植入后12周,植入物均已完全被板层样骨所替代,髓腔再通。结论:部分脱钙冻干骨为支架材料构建的细胞-材料复合体移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高,但不影响其良好的修复骨缺损能力。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具有高度的亲和力,此二者的表达可能与骨代谢有关。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骨桥蛋白水平,并观察其与骨保护蛋白、骨保护蛋白配体及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将120名绝经后妇女分为骨密度正常组、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3组,对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桥蛋白、骨保护蛋白、骨保护蛋白配体及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和尿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进行测定,计算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比值。结果与结论:骨质疏松组中血清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桥蛋白和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比值与血清骨保护蛋白配体、骨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骨保护蛋白、尿尿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肌酐比值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骨质疏松组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桥蛋白和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比值与血清骨保护蛋白配体、骨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骨保护蛋白、尿尿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肌酐水平比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提示绝经后妇女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和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比值升高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随骨代谢转换过程增快有关。  相似文献   

10.
同种异体骨联合自体骨复合骨移植用于瘤样骨病术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联合自体骨复合骨移植应用于儿童瘤样骨病术后的最佳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3-03/2006-03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瘤样骨病刮除植骨术的患儿40例,患儿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植骨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复合移植组和自体移植组,各20例。①复合移植组采用同种异体骨、自体骨和自体骨髓的复合骨移植,同时加入庆大霉素针16万单位、万古霉素针400mg和地塞米松针5mg。同种异体骨均来自山西奥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山西省医用组织库)生产的冷冻干燥辐射灭菌骨;自体骨取自患儿髂骨。②自体移植组采用单纯髂骨移植,自体骨取自患儿髂骨,植骨时加入庆大霉素16万单位,不加入地塞米松。③复合移植组患者术中以5mg地塞米松针剂渗入同种异体骨,术后适当剂量的激素静脉滴注;自体移植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应用激素。④术后引流,以24h引流量少于20mL为拔管指标。⑤复合移植组患者中应用去甲万古霉素400mg和庆大霉素16万单位渗入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中。术后两组均常规应用头孢类或青霉类抗菌素等预防感染。⑥术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体温、白细胞、血沉恢复正常的时间及需要引流管留置的时间,定期随访。结果:40例患儿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复合移植组组患儿体温、白细胞、血沉恢复正常的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自体移植组长[(10.95±2.63,13.85±2.68,25.90±2.53,13.15±3.01)d;(6.95±1.57,8.80±1.96,15.30±2.27,6.40±1.98)d,P<0.01]。②术后随访1 ̄3年,两组患者均有大量骨痂形成,但复合移植组患者骨痂形成量明显多于自体移植组。所有病例中均无感染、无延迟愈合或假关节形成。结论:同种异体骨联合自体骨复合骨移植的植骨融合情况优于自体骨移植。瘤样骨病的病灶较大,需要的同种异体骨量较多,因此机体的反应时间明显延长,术后必须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合理应用激素及抗生素,抵制抗免疫反应及其潜在诱发感染的风险,才能真正发挥复合骨移植在儿童瘤样骨病治疗中的优势,确保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