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儿男,1岁,因间歇性腹痛,呕吐,拒食母乳,躁动不安,触及腹部包块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回盲部空虚,脐水平偏右上腹可见一不均质包块,显示范围约2.8cm×2.4cm,纵切呈“套筒”样回声(图1),横切呈“同心圆”样回声(图2),动态观察,局部蠕动消失,压痛明显;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远端肠管扩张并可见内容物及气体反射,肠蠕动不明显。经小儿外科行肠套叠非手术方法水压复位治疗后,腹痛缓解,超声复查腹部包块消失,肠蠕动良好。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0岁.因1 d前进食"宿食"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胃内容物,呕吐后症状未见缓解来诊.血常规:红细胞3.41×1012/L,血红蛋白70 g/L,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7岁,间歇性全腹痛来院就诊。患者一般情况:呕吐,腹部可明显见局部隆起。超声显示:肝胆胰脾阴性,右上腹可探及"同心圆"征(图1,2),范围约7.6cm×6.2cm,鞘部厚1.0cm,于右侧腹部脐水平处可探及范围约11.8  相似文献   

4.
<正>肠套叠是最常见的婴幼儿急腹症之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肠套叠患儿的预后非常重要,部分小肠套叠具有自发复位的特点,可进行保守治疗。本组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5例暂时性小肠套叠患儿的超声资料,总结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儿暂时性小肠套叠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和总结暂时性小肠套叠的临床表现、超声特点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9年1月经超声诊断为暂时性小肠套叠的23例住院或门诊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超声特点及其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3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7例,呕吐6例,腹泻13例,其表现可独立存在或合并存在。在超声表现上,套叠平均长度为(2.8±0.6)cm,范围1.6~3.9cm。平均直径为(1.7±0.2)cm,范围1.3~2.2cm,外层肠壁的平均厚度为3.4mm,范围2.9~4.3mm。所有患儿经超声检查证实均具有自发复位的特性。结论:暂时性小肠套叠的超声特点为同心圆直径较小(<2.2cm)、套入长度较短(<4cm)、无肠壁水肿和病理性先驱物。因其均具有自发复位的特性,临床上可采取保守治疗,重复超声检查,而不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小儿继发性肠套叠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儿继发性肠套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25例继发性肠套叠患儿的术前超声表现。结果 125例超声表现均为横切面呈"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套筒征",套环内可见异常肿块回声。28例幼年性息肉及2例幼年性息肉病见中低回声肿块伴小片状或类圆形无回声区;19例Peutz-Jeghers综合征见"车轮样"、"放射状"分布或高低回声相间的肿块回声;18例肠重复畸形见囊性肿块,壁厚呈"双环"或"三环"征;17例梅克尔憩室见结节样改变或异常形态的肠襻样回声;11例过敏性紫癜见肠壁明显增厚、血供丰富;6例阑尾炎见管状低回声;5例肠道淋巴瘤见肿块样极低回声,血供丰富;2例回肠腺肌瘤见椭圆形混合回声肿块,低回声区内呈多囊腔样征象;2例脂肪血管瘤见肿块回声;1例十二指肠Brunner腺错构瘤见高回声肿块伴片状低回声区及无回声区;1例肠系膜海绵状淋巴管瘤肠系膜根部见不规则中等回声肿块,边缘可见蜂窝状小囊腔;1例多发性息肉型海绵状血管瘤见不均质低回声肿块;1例肠壁及系膜血管发育畸形见囊性肿块;1例低度恶性血管源性肿瘤见类圆形不均质低回声肿块;10例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管壁增厚,血供减少或缺失。结论 超声可明确小儿继发性肠套叠原发病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病例 男.9月,主因腹泻伴呕吐7天,发热1天入院,缘于7天前出现腹泻,次数频繁,为稀水样便含血性便.伴呕吐,不含咖啡样物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8岁,因腹痛、频繁呕吐就诊,入院诊断"腹痛待查-肠套叠".超声检查:左中侧腹偏上测及一低回声不均质包块,大小约 8.5 cm×2.7 cm×2.5 cm,短轴声像图呈"同心圆"征,长轴声像图呈"套筒"征,动态观察期间该声像图征像消失,上腹部胃轮廓显示清晰,胃小弯侧胃壁无增厚,大弯侧胃壁见一较低回声肿块,大小约 12.0 cm×8.3 cm×5.0 cm,内部回声呈多结节融合状改变.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9岁,因阵发性右下腹疼痛4 h入院。后出现右下腹绞痛,阵发性加剧,无放射痛,伴恶心,无呕吐、寒战、发热,无腹泻及尿频尿急症状。查体:体温36.3℃,脉搏82次/min,呼吸15次/min,血压98/66 mm Hg(1 mm Hg=0.133 kPa)。患儿神志清,急性病容。腹壁柔软,右下腹可触及一4 cm×3 cm的包块,质硬,活动度较差,边界不清。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血常规:白细胞11.2×109/L,中性粒细胞0.77,嗜酸性细胞0。腹部平片:立位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右下腹有一非均质性包块,约8.0 cm×4.5 cm,呈多层平行的高、低相间的回声带,形成套筒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寻找该病病理性诱发点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2002年2月至2009年10月经术前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继发性肠套叠患儿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原发病的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超声表现。结果美克尔憩室16例;幼年性息肉(病)7例,P-J综合征5例;腹型紫癜5例;肠重复畸形2例;淋巴瘤2例;回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空肠肠壁血管畸形、小肠肠壁真菌感染致慢性肉芽肿、回盲瓣炎性病变、回肠管状腺瘤、小肠黏膜下异位胰腺、回盲部类癌各1例。27例术前超声发现原发病,17例术前超声除套叠外无阳性发现。超声表现:中等回声结节10例,低回声包块4例,囊腔3例,肠壁增厚5例,境界模糊的不均匀回声团4例,多房性肿物1例。结论对于儿童继发性肠套叠,超声可以发现以及确诊部分原发病,是寻找套叠原因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8岁.2005年8月因施工从约10 m高处坠落,当即昏迷,约5 min后清醒,有逆行性遗忘,2 h后送入我院救治.入院时患者感右胸部及右上腹剧痛伴呼吸困难,查体发现其四肢多处软组织挫伤,胸部X线检查后排除腹部脏器损伤,患者平卧于担架车上行急诊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8岁,有性生活史,月经未来潮.以原发性闭经,周期性腹痛4年就诊.4年前无明显诱因周期性下腹痛,周期为1个月左右,盆腔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查体:第二性征发育,外阴、宫颈发育可,子宫后位,略小.实验室检查性激素水平正常.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0岁,工人,睡眠中突发左下腹持续绞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1 h急诊来院.入院前腹痛,无腹胀,肛门无排气排便,无血尿,无果酱样血便史及黏液便史,无腹泻及便秘史.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71岁.主因间断性大便带暗红色血12 d入院.不伴腹痛、呕吐、呃逆.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超声所见:右下腹腔内可见一范围约80 mm×40 mm的不均质包块,中心为强回声团,周边为多层低回声结构,横切面呈"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假肾征"(图1),边界欠清,内部边缘可见一范围约30 mm×23 mm的低回声肿块,形态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高回声带.CDFI:低回声肿块及周围不均质包块内部可见丰富的条状血流信号(图2).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3岁,已婚,汉族,因间断腹胀、腹痛3周,加重伴黑便1周入院,伴有恶心、呕吐。1周前腹胀、腹痛加重,伴少量暗红色果冻样血便,肠鸣亢进;5d前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黏连性肠梗阻,予胃肠减压、灌肠、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6.
小肠钝性伤致门静脉积气超声表现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6岁,车祸致腹部、头面部、左腕部外伤伴昏迷约30min入院。查体:头面部及左小腿流血不止,左额部凹陷,右侧瞳孔约2mm,对光反射迟钝,调节反射存在;左腕关节畸形,局部皮肤淤血,左额、左小腿可见伤口;腹部平坦,无肌紧张及压痛,反跳痛未检出。入院后血压持续降低,意识不清,遂急诊查腹部超声。超声提示:肝脏大小形态无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小肠套叠(Small bowel intussusception,SBI)的超声影像特点及其与大肠套叠(Ileocolic intussusception,ICI)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0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超声诊断的小儿肠套叠149例。结果:超声确诊为肠套叠的病例149例,其中SBI 56例(男∶女 25∶31),ICI 93例(男∶女 40∶53)。SBI组年龄明显大于ICI组(分别为(32.7±22.9)月和(24.9±17.2)月,P=0.021)。两组患儿性别、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差异。SBI组46%包块位于左上腹(26/56),ICI组88%位于右上腹(82/93)。SBI组肠套叠包块的长度、直径和鞘壁厚度均显著小于ICI组,分别为(长度:(4.22±2.20) cm vs (6.37±1.83) cm;直径:(2.10±0.55) cm vs (3.10±0.64) cm;鞘壁厚度:(0.41±0.12) cm vs (0.59±0.06) cm;均P=0.000)。对于是否伴有腹腔淋巴结肿大,两组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肠套叠包块的直径、长度及鞘壁厚度是区别ICI与SBI的主要超声影像参数。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7岁.主因腹部疼痛12 h入院,2年前曾因"卵巢囊肿"行手术治疗. 经腹部超声检查:右髂窝及盆腔左侧近左髂窝处见小片状无回声区,深度分别为0.7 cm、0.4 cm,内透声差.子宫左后方见一无回声包块,范围约10.2 cm×5.3 cm×5.4 cm,边界清,透声差,其后方见一不规则、不均匀无回声包块,内可见密集细小点状高回声沉积于后壁;右侧腹部也可见近似回声,范围约7.2 cmx 6.0 cm;左侧腹部见一不均匀团状低回声,范围约8.0cm×3.7 cm,内见小片状无回声及点片状高回声;上述包块均未见明显蠕动.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女,62岁,主因腹胀不适伴大便习惯性改变1年,腹胀加重10 d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左侧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肿物,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4次/min,未闻及气过水声。直肠指诊:指套无染血。患者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10 kg。超声扫查示:左侧腹腔内可见类扩张肠管样回声,由左上腹近结肠脾曲区向下至髂前上嵴处向下至下腹部腹壁瘢  相似文献   

20.
黑斑息肉综合征并发多发性肠套叠超声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10岁,因“腹痛们呕吐,停止排便气一天“由急诊拟“肠套叠?肠梗阻?”Peutz-Jeghet综合症(P-J综合征)”收治入院。体格检查:口唇黏膜见散在斑点状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