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并发小瞳孔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4例(24只眼)葡萄膜炎并发的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囊外摘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视力≥0.5者20只眼(83.3%),≥0.3者3只眼(12.5%),术后瞳孔呈圆形,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小瞳孔白内障行巩膜隧道小切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只要方法得当,有选择性手术,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2.
陈永森  罗顺利  王峰  雷智 《眼科新进展》2006,26(10):783-784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6例40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施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变化及并发症。结果40眼全部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1个月,视力≥0.6者5眼,0.5~0.6者23眼,0.3~0.5者10眼,≤0.3者2眼。20眼出现不同程度炎性反应,经5d-3周治疗均消失。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追踪观察麻风病患者白内障经巩膜隧道切口囊外摘除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同负责治疗麻风病患者的皮肤科医生一起,筛选出适合白内障手术的麻风病患者57例(57只眼),其中麻风病并发性白内障39只眼,麻风病老年性白内障18只眼,在局麻下行经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年追踪其临床效果,并与同期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3例(63只眼)的手术效果相比较.结果 麻风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术中分别出现虹膜裂伤、反应晶状体前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等并发症,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眼压升高、前房反应、角膜水肿、瞳孔上移等.经过一年随访,麻风病并发性白内障组术后最好的视力≥0.4者为38.5%,视力在0.1~0.3者为46.2%,<0.1者为15.4%,麻风病老年性白内障组术后最好的视力≥0.4者为72.2%,视力在0.1~0.3者为27.8%,<0.1者为0;麻风病白内障术后视力≤0.3的29例患者中,24例存在术前慢性葡萄膜炎,是术后低视力的首要原因.麻风病自内障患者出现术后慢性葡萄膜炎、术后瞳孔区膜状物形成、人工晶体移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经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麻风病并发性白内障手术安全、有效,患者视力获得提高.手术前后需要加强抗炎,控制葡萄膜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反眉状巩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6例(266眼)白内障采用反眉状巩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0者99眼(37.22%),0.5~0.8者146眼(54.8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反眉状巩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51眼施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做上方角膜缘后2mm长约6-7mm巩膜水平板层隧道切口,晶状体圈匙托出晶状体核,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1天,裸眼视力≥0.5者36眼(70.59%),术后1周裸眼及矫正视力>0.05者41眼(80.39%),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设备便宜、易>0.5者41眼(80.39%),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设备便宜、易于在基层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同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7年6月在我科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眼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48例,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小切口自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两例患者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术后3月最佳矫正视力0.1-0.3者6眼,0.3-0.8者30眼,〉0.8者12眼,术中、术后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并发性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跟视力恢复好,且对手术设备要求不高,足适应于广大基层医院的最佳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无缝线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缝线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136眼)白内障病人采用6mm挑眉式巩膜隧道切口完成白内障摘出并行人晶状体植入108例。结果:术后1周视力达0.5以上者96眼(71%),术后1月视力0.5以上者109眼(8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角膜散光轻,结论:该术式具有切口小,愈合快,术后散光少,视力恢复快及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之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32眼)炎症静止3月以上的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访3~6月,观察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结果 32眼术后视力均有提高,其中≥0.5者14眼,0.3~0.4者12眼,0.1~0.2者6眼.瞳孔圆形或椭圆形,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并发症为早期角膜水肿及葡萄膜炎反应.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术后反应轻,视力有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发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并发性白内障62例(83眼)。随访6~18月,平均11.7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0者24眼(28.92%),≥0.3者56眼(67.4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复杂,预防以及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治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告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方式选择不同切口。评价3.2mm小切口(三联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本组4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1只眼),采用角巩膜10-11点方位后3mm隧道式切口,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后行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眼压降至0.95-2.75kPa范围,较术前平均降2.15kPa。视力:手动8只眼,20-50cm指数者10只眼,0.05-0.08者13只眼,0.1-0.6者30只眼。本组病例末发生瞳孔及虹膜咬伤、后囊破裂等并发症。结论 白内障的中期即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避免了再次手术,提高了视力并且眼压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11.
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68例(68只眼)硬核白内障通过6mm小切口用劈核器碎核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称非超声乳组);随机抽取32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简称超乳组)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一周视力≥0.5,非超乳组50只眼(78.09%);超乳组26只眼(81.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术后散光均较小。非超乳组主要并发症为:可逆性角膜内皮混浊,后囊膜破裂。结论:硬核白内障用劈核器碎核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创伤小,技术难度小,费用低,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12.
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经验。方法292例(292眼)白内障作宽6~7mm的巩膜隧道切口,截囊后以晶状体圈匙娩出晶状体核,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天,262眼(89.73%)视力≥0.5。结论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效果良好,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两种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评价隧道巩膜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的疗效差异。方法对年龄60~80岁,平均(68.4±9.1)岁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前后阶段分成两组,A组98例(109只眼),行隧道巩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216例(258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两种不同切口及相应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的优缺点。结果术后视力: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并发症有轻度角膜内皮水肿、重度角膜内皮水肿、重度前段葡萄膜反应、人工晶状体夹持等。结论角膜透明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散光小,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14.
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隧道式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562例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病例中,回顾性分折其中对硬核白内障患者128只眼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128只眼硬核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由术前光感/眼前手动提高到o.4以上,术后1月随访患者的视力达到0.8—1.0。结论 隧道式小切口手术对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效果好,术中创面组织损伤小,术后反应轻,创口愈合快,减轻了手术散光,视力恢复迅速,并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白内障。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相对简便,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5.
复明医疗队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反眉状巩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人术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648例(656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反眉状巩膜隧道式小切口手法娩核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同时植人后房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第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50.2%,第3天≥0.5者占61.5%,≥1.0者占19%。结论 反眉状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人术有效、安全、简便、经济,适宜于白内障复明医疗队和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推注式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亚东  张黎 《眼科新进展》2005,25(2):166-167
目的 研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推注式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对34例38 眼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施行3 mm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推注式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38 眼全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1 d视力≥0.8 者12 眼,0.4~0.6者22眼,视力≤0.3者4眼,术后2周视力≥0 8 者15眼,0.4~0.6者21眼,视力≤0.3者2眼。术前、术后角膜散光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推注式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小切口手术,具有许多优点,是治疗白内障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改良反眉形巩膜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改良反眉形巩膜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方法  33例 (4 3眼 )白内障患者采用反眉形巩膜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 1周测量术眼视力、角膜散光情况。结果 术后 3天平均裸眼视力 0 .5 0± 0 .2 0。术后 1周裸眼视力≥ 0 .5者 31眼 ,占 72 .0 9% ,术后 1周平均角膜散光为 2 .0 2± 1.40 D。结论 改良反眉形巩膜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小 ,视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对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19例(23眼)进行经颞侧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3d视力≥0.3者14眼,0.05~0.25者7眼,〈0.05者2眼;术后平均眼压升高2.04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P〉0.05);随访期间,术眼功能性滤过泡未见明显瘢痕化。结论经颞侧巩膜隧道式小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的白内障,对于Ⅳ级以上的硬核或者经济困难的患者以及在不具备超声乳化条件的地区和医疗单位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26例(26眼)均于炎症稳定3月以后进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乳化吸出术,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术中慎重处理小瞳孔和虹膜后粘连,尽量避免刺激虹膜。结果26眼中有2眼轻度炎症反应,术后1月裸眼视力≥0.5者20眼(76.92%),0.3~0.4者4眼(15.38%).〈0.05者2眼(7.69%)。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选好手术时机,术中慎重操作,则术后炎症反应轻,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20.
许钟毓 《眼科学报》2007,23(4):247-251
目的:观察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118例白内障患者的118只眼,随机分为2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组58只眼与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60只眼。对比观察两种术式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并发症、近远期术后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手术成本低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且学习曲线短。结论: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在基层医院的白内障治疗中推广。眼科学报2007;23:247-2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