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中医“五版”教材从整体上考察了其病,证规范性。认为病名较证名的规范程度为高,辨证中辨病性较辨病位更被重视,温病的几个主要病名实际是病类概念;外科,伤科重外症及外治,不太强调辨证论治。列举了病、证、症概念混淆,病种分合失当及重、漏,病名不准及西化,外科疾病归类不规则,辨证含义歧化,证名之病位、病性不确切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而使之规范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全国中医病名与证候规范研讨会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最近召开的全国中医病名证候规范研讨会上讨论的主要观点,总结整理了近年来有关病名证候规范研究成果,包括:病、证、症概念,规范化研究的方法,病名、证候的特征与规范等方面,并进一步加以讨论,以使这一研究工作方向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研究,提出要使中医病名、诊断达到规范的目的,应做到以下三点:即统一病名,必须统一认识;病名规范,必须处理好症状作为病名、病类与个病的区别、借鉴西医病名、病名含义的准确性等四个方面的具体问题;诊断规范、病的应有见证必须同步规范。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1-4]的不断深入,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模式[5-9],所谓辨证是指辨中医的证,辨病是指辨西医的病.中医辨病论治由于历史条件限制,缺乏统一的疾病命名标准,导致辨病论治的困难.但若过分追求在西医辨病的病名下硬划分几种证型来遣方用药,不但不会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反而还会影响中医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10].本文将从病、证、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探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关系,阐述必须以中医特色和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为前提,适当参考西医病名,对中医病名规范化,使中医辨病论治趋向完善.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规范中医病名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临床诊断 ,一般来讲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疾病的病名诊断 ,二是证候即证型的诊断 ,是辨病与辨证的完整统一体。对于证候诊断如气血两虚证、肝胆湿热证等 ,已有相对比较规范的标准 ,得到了普遍认同。但对病名诊断 ,却存在诸多的问题 ,亟待重新认识 ,试浅述于下 :1 传统中医病名存在的问题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历代医籍中 ,有着大量的病名 ,由于时代的局限、方法的落后、手段的原始、交流的缺乏等多种因素 ,存在着一病多名 (如中风一病就有大厥、仆击、薄厥等不同名称 )、多病一名 (如痰证、饮证、悬饮、溢饮、支饮等概称痰饮 )、以病为证 (如…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四方面综述了”症”、”证”、“病”及三者关系研究进展情况,以进一步明确“症”、“证”、“病”基本概念的本质与内涵及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澄清长期存在的病证同称、证症不分的理论混乱,基本理清历史上各家混乱不一的症名、证名、病名等中医诊断的基本概念,为中医诊断学术语的规范化研究及其概念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病名杂乱,多数病名缺乏基本概念。中医内科是以辨病与辨证结合的诊治疾病的学科,但《中医内科学》(以下简称《中内》)对病、证、症没有明确的概念,所以对疾病的命名杂乱,有的以病立名,如感冒,痢疾等;证候立名,如“郁证”、  相似文献   

8.
随着群众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中医现代化的社会意识逐渐增强。由中医还是西医病名统领辨证的争论也随之而来。主张由西医痛名统领辨证者丢掉了中医病名的诊断过程和相应的鉴别诊断。应当明确的是,先辨西医的病,后辨中医证的作法有诸多弊端,不符合中医应有的临床思雏规律。而是应先辨概念较大的中医的病,再在此病名统领下辨出中医的证,然后在证下辨出概念最小的西医的痛。这种过程才符合中医辩证论治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满足了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中医传统病名多以主诉症状命名 ,疾病概念混淆不清 ,病、症、证难分 ,存在一词多义、一病多名的混乱现象 ,如头痛、咳嗽 ,时而为病名 ,时而为症状 ;喘证与喘病也时而互称 ;消瘅与消渴虽名分两种实为一种疾病等等 ,给临床带来许多不便。为了弥补辨病的不足 ,中医对临床症状的观察就十分详细。如根据咳嗽是否有痰 ,痰稀痰稠 ,痰白痰黄 ,口干是否欲饮等 ,进行辨证论治。因而对辨证论治比辨病论治更为重视。千百年来积累的丰富的辨证经验 ,成为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一大专长。西医病名多能揭示疾病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如西医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医学界,对病、证、症的关系,仍众说不一。其间有这样一种意见云,“病”这是西医诊断的结论,“证”这是中医诊断的结论,或者说,中医过去讲辨病,现在讲辨证,若提“证”与“症”,则“证”代表的是证候(一组有紧密内在联系的疾病临床征象),“症”代表的是症状。笔者认为,中医诊断的结论也是病,中医不仅过去讲辨病,现在也仍然主要是辨病;至于“证”与“症”两字,在医学范围内,是本不有应有什么区别的,因为它  相似文献   

11.
上一讲我们在辨证论治步骤的方法论分析中,讨论了中医临床思维的程序;这种思维的程序,体现了系统思维的特点。接下来我们讨论辨证论治的层次。中医的辨证论治过程,无论在辨证阶段或论治阶段,都是分层次进行的。这种层次性,体现在它的概念系统中。具体地说在辨证阶段是从辨“症候”到辨“病名”、再辨“证名”,即症→病→证的层次;在论治阶段是从治病到治证、再结合症的治疗,即病→证→症的层次。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课程中发现的中医临床思维教学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应明确症、证和病的概念与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临床思维,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医内科教材中病证的概念,明确基本病机是病证之间相互区别的关键要素,重视病机在中医诊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中医症状规范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旺华  朱文锋 《中医杂志》2007,48(6):555-556
中医的症状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症状规范是制订完善的诊断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推断预后等的前提。症状名称、内涵、外延、性质、程度的不规范是严重制约中医病证规范化的障碍。症状的规范化可从症名的规范,相关症状分离、独立,分离症状与病机,提出反应病情的症名,明确症状的内涵、外延,区别症状轻重主次的诊断价值,纳入实验室检测指标,作为四诊资料的延伸,明确其辨证意义,计量刻画症状对病、证素、证的诊断贡献度,避免使用定向诱导症状名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武风 《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1):21-21
1 中风病的辨病与分期治疗中风 ,宜辨病分期 ,分类辨证。辨中风可分为 :中风总病名→子病名→病期→证类→证名。所谓辨病是指辨中医中风之病名如大厥 ;或西医病名 ,如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病期包括急性期、恢复期与后遗症期。证类指中经络与中脏腑。证名即证型 ,如络脉空虚  相似文献   

15.
论中医病名规范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医诊断应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名诊断。进行中医病名规范之研究,是中医学发展的大计。病名不规范,不仅临床的诊断和疗效的判断、科研成果的评定、医疗事故的分析等均缺乏准则;同时对中医学的发掘继承、学术发展,以及对外交流,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当前,中医的诊断在社会上得不到承认,因而病名规范显得更有必要,它等于为中医诊断立了“法”。通过研究,若能在统一中医病名的基础上统一中医诊断标准,将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能够促进医疗以及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在对外交流等方面也是有益的。中医病名规范之研究,涉及的问题较多,研究的难度颇大。本文仅就疾病的概念、病名诊断的必要、病名中存在的问题、主症能否作病名和疾病的分类等作初步探讨。对于病名的命名形式、命名原则和具体作法,将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16.
证名及其概念规范是证候诊断标准规范的前提条件,而症状规范是证候规范的必要准备。临床采取单一“主症+次症”证候诊断标准无法概括所有疾病中证候的发展变化情况,也不符合中医学理论的要求。证候诊断标准应该是在结合病名诊断前提下,从定因症、定位症、定性症三个方向综合的结果,其规范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复杂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方可实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循证医学,中医学病、证、症,西医病,病证结合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回顾,认为中西医对疾病病名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医病名的不确定性和混乱导致运用中医病名进行循证医学研究存在很大的缺陷;然而中医历代医家的经验其实就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循证医学的结果,不同于单纯的专家经验,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和评价;中医学要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必须规范和统一病名的内涵和外延,病证结合是目前开展中医循证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只有加强病证结合的研究,才是实现中医循证医学研究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循证医学,中医学病、证、症,西医病,病证结合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回顾,认为中西医对疾病病名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医病名的不确定性和混乱导致运用中医病名进行循证医学研究存在很大的缺陷;然而中医历代医家的经验其实就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循证医学的结果,不同于单纯的专家经验,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和评价;中医学要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必须规范和统一病名的内涵和外延,病证结合是目前开展中医循证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只有加强病证结合的研究,才是实现中医循证医学研究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系统分析中医病名规范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病名规范化内容及研究建议.笔者认为目前中医病名存在诸多问题,如“病”“证”“症”界定不清、中西病名混杂、病名层次混乱、病名内涵不清、缺乏统一标准等,根据存在问题,规范中医病名应从明确疾病定义、分化病名义项、规范病名分类、选定疾病正名、区分中西...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中医临床工作中,用中医的病名作诊断,是突出中医特点的重要问题,目前中医的临床诊断,除了祖国医学原有的病名以外,尚有多种病理、病机之类的术语,以及医生自己随意选用的病名,因而病名诊断很不统一,影响经验的重复验证和整理提高,因此,正确使用中医临床诊断的病名,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些人误认为中医只讲辨证,不讲辨病,甚至只能辨证,不能辨病,因此便错误的认为中医没有病名,实际上中医自古以来是讲辨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