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认为黄斑变性是一组异质性疾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一些与老年黄斑变性(AMD)有相似临床和组织病理表现的其它类型黄斑变性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比如:Star-gardt病和Best病已通过基因连锁分析找到了特异的染色体基因定位,Sorsby眼底营养不良患者金属蛋白酶3的组织抑制剂(TIMP3)基因存在点突变,该基因位于染色体22q13-qter,还有黄斑蝶样图形萎缩等与Peripherin/RDS基因突变有关,AMD可能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上研究将有助于揭示AMD病因和提供相关的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2.
临床视网膜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下腔存在有限度的免疫赦免,针对接种抗原可诱导抗原特异 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抑制。同种异体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 m, RPE)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在未实施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大部分接受视网膜下腔RPE移 植治疗老年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的患者发生了移 植排斥反应。这些移植细胞是否能改善渗出型AMD的视力预后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其手术并发症有:囊样黄斑水肿、黄斑皱褶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与此相反,在接受神经视网膜组织移植的晚期视网膜变性患者在术后长期观察期间未发现显著的排斥反应征象及其严重的并发 症。但是,移植的神经组织能否重建视网膜内神经网络及其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63-165)  相似文献   

3.
近来认为黄斑变性是一组异质性疾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一些与老年共斑变性有相似临床和组织病理表现的其它类型黄斑变性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比如:Stargardt病和Best病已通过基因连锁分析找到了特异的染色体基因定位,Sorsby眼底营养不良患者金属蛋白酶3的组织抑制剂基因存在点突变,该基因位于染色体22q13-qter,还有黄斑蝶样图形萎缩等与Peripherin/RDS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4.
黄斑部病变的局部视觉电生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种类型黄斑病变同时进行了黄斑局部视网膜电图(LERG)及局部视觉诱发电位(LVEP)测定。结果显示: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Stargardt's病、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及特发性黄斑洞等2.5°及5°范围LERG振幅显著降低并且异常率较高,而干性AMD及视网膜前膜LERG改变不明显。所有黄斑病变LERG的异常率要高于LVEP。结果表明:LERG能客观地测量黄斑病变的黄斑功能变化,其检测敏感性要高于LVEP。  相似文献   

5.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Senilemaculardegeneration,SMD),是目前国内外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可因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脱离或视网膜病变而造成视力下降或丧失,其中脉络膜新生血管是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由于其确切发病机制不清,目前多数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现将近年来AMD的患病情况和主要危险因素作一简要综述。一、定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确切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     
老年黄斑变性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行黄斑转位术后发生暂时性幻视 [英 ]/AuEongK G…∥AmJOphthalmol. 2 0 0 1 ,1 3 1( 5) . 664~ 666作者报道 2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 ,在单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行视网膜切开、脉络膜巩膜折叠黄斑转位术后 2 4小时出现幻视 ,分别于术后 3天和 7天幻视消失。患者有正常认知力、定向力及洞察力 ,无精神症状。此症状是典型的CharlesBonnet综合征 (CBS)的表现。病例 1 :女性 ,84岁 ,主诉右眼视力下降 8个月。无精神病史。视力 :右眼 2 0 / 40 ,左眼1 / 2 0 …  相似文献   

7.
黄斑玻璃疣特征预见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松  聂爱光 《眼科研究》1999,17(2):125-128
目的探讨黄斑玻璃疣与老年黄斑变性(AMD)发病的危险性。方法于1989年始观察了早期AMD患者54例(54眼)。结果平均追踪55个月,追踪期内玻璃疣数量及融合程度有不同程度增加,18例(33.33%)患者发生了AMD,黄斑玻璃疣发生渗出性AMD的5年累积危险性为37.78%,其中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SRNVMS)4眼(7.4%),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脱离4眼(7.4%),地图状萎缩10眼(18.51%)。具有融合的软性玻璃疣的相对危险度是3.14倍,数量较多(>Ⅱ级)的相对危险度是6.89倍,玻璃疣位于中心凹区的相对危险度是2.6倍。结论揭示具有高危险特征的黄斑玻璃疣具有发生AMD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白建伟,惠延年,蔡用舒,肖庆珊老年性黄斑变性(SM)是主要致盲眼底病之一.而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则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研究新生血管膜的特征.将我院1983—1994年内38例SMD...  相似文献   

9.
颜华  徐世文 《眼科新进展》1996,16(3):137-140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免疫机制初步探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颜华,张福昆天津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徐世文,潘菊芬可溶性视网膜抗原(S-Ag)近年来关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免疫学发病机理研究进展较快,但主要侧重于证明视网膜下液是否存在免疫球蛋白和抗原抗体复合物,而...  相似文献   

10.
一对双生子老年黄斑变性的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文峰吴德正梁炯基吴乐正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510060)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简称AMD)已是当前社会50岁以上老年人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