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异常增殖性疾病,治疗反应差,易发展为急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惟一可治愈该病的方法。我科于2004年9月对1例MDS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应用剂量相对较低的骨髓非清除性预处理,移植后形成混合嵌合体,减少了移植相关并发症和相关死亡,特别是年龄较大或器官功能异常的患者也可耐受。我们对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以氟达拉滨(Flu)为基础的预处理,然后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HSCT)是治疗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预处理是HSCT的重要环节之一,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是经典的非全身照射预处理方案,但Bu常为口服制剂,我们为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CP)患者采用含Bu注射液的预处理方案,行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系统的一组恶性疾病,治疗MDS的目的是清除或减少异常细胞克隆,部分或全部重建正常造血,或诱导细胞向正常分化、成熟,但限于MDS发病机制的异质性,不同MDS患者差异较大,临床治疗技术进展较为缓慢。目前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尚无根治此病的方法。我院为1例MDS患者施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b(ANLL M 2b) ,报告如下。患者 ,男 ,45岁 ,因乏力 1个月入院。入院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b。给予DA方案 (DNR 40mg× 3,Ara c 15 0mg× 7)、MCA方案 (MTX 6mg× 5 ,CTX 40 0mg× 3,Ara c 15 0mg×7)化疗 2个疗程后达到部分缓解。此后又给予DA方案 (DNR 6 0mg× 3,Ara c15 0mg× 7)、IDA方案 (IDA 10mg× 5 ,Ara c 10 0mg× 7) ,IDEA方案 (IDA 10mg× 5 ,Ara c 10 0mg…  相似文献   

6.
观察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PB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12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住院的8例MDS患者采用allo-PBSCT治疗.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18 ~ 50岁(中位年龄31岁).按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MDS分型标准(2008年)分类,难治性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refractory cytopenia with multilineage dysplasia,RCMD)占2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s,RAEB)-1占1例,RAEB-2占3例,MDS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占2例.供者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5 ~10 μg/(kg·d)动员5d后,分1~2d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受者输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5.8~11.6)×108/kg(中位数7.7×108/kg).受者预处理方案为BuCy方案6例,改良BuCy方案2例,非亲缘供者联合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予环孢素加短疗程甲氨蝶呤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8例患者中有6例移植后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9~15d(中位数12d)及11~42 d(中位数13d);4例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其中I度1例,Ⅱ度2例,Ⅳ度1例;存活超过l00d的6例患者发生局限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随访时间为2.6~56.9个月(中位数27.0个月),2例患者移植后100 d内死亡,其余患者均无病存活.以Kaplan-Meier法估算,患者总体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为(75.0±15.3)%,生存期为(43.4±8.3)个月.结论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年轻MDS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MM)为浆细胞恶性克隆增生性疾病,传统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虽可使疾病得到暂时缓解,但最终不免复发和进展,患者的中位存活时间仅3~4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惟一可治愈该病的方法,我院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变期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 ;观察其造血、免疫重建过程、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及其它移植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长期随访。方法 给 1例急变期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其 6 5岁母亲的HLA A ,B ,DR位点相合的外周血干细胞。预处理用CTX/TBI方案 (环磷酰胺 6 0mg·kg-1·d-1× 2d ,全身照射总剂量为 8.0 0Gy ,剂量率9.38cGy)。以氨甲喋呤 (MTX)及环孢素A(CsA)预防GVHD。移植有核细胞数为 3.185× 10 8/kg ,CD34 细胞数2 .0 3× 10 6/kg。 结果 移植后第 3w( 2 1d)始骨髓显示造血重建 ; 2 3d中性粒细胞 (ANC) >1.0× 10 9/L ; 36d性染色体检测显示移植物植入成功 ;随访 430d ,未发生明显的急、慢性GVHD ,患者处于血液学、分子遗传学缓解状态 ,成功的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 ,并已回到工作岗位。结论 本例为国内首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变期慢性髓性白血病获得成功 ;为开展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变期慢性髓性白血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限于我国的国情,青少年患者要获得HLA位点完全相合的供者,机会很小。我们于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间,以父母为供者,对6例白血病患者进行了HLA位点不相合的干细胞移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比较亲属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体相合与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09年2月,共11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异基因PBSCT(allo-PBSCT),其中单倍体相合移植受者51例(单倍体组),同期全相合移植受者60例(全相合组).两组的预处理方案均为清髓性;两组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均以经典环孢素A加短程甲氨蝶呤作为基础方案,HLA 1个抗原不合时,加用吗替麦考酚酯,HLA 2~3个抗原不合时,再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及抗CD25单克隆抗体.移植物为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未进行体外去除T淋巴细胞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结果 111例受者均获得完全、持久供者干细胞植入.单倍体组和全相合组受者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4 d和12 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 d和13 d.单倍体组有25例受者发生急性GVHD(aGVHD),其中Ⅰ度20例,Ⅱ度5例;有33例发生慢性GVHD(cGVHD),其中局限型30例,广泛型3例;4年累积发病率为70.4%;无白血病存活40例,3年预期总无白血病存活率(LFS)为74.5%,其中标危型77.3%,高危型68.2%.全相合组有14例发生aGVHD,其中Ⅰ度10例,Ⅱ度2例,Ⅲ度2例;有37例发生cGVHD,其中局限型32例,广泛型5例;4年累积发病率为58.1%.无白血病存活46例,3年预期总LFS为72.1%,其中标危型77.6%,高危型52.7%.单倍体组受者移植后aGVHD发生率高于全相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GVHD、原发病复发率和L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清髓性预处理联合多种免疫抑制剂进行非体外去T淋巴细胞的、亲属间HLA单倍体相合与全相合PBSCT均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其它肿瘤的有效手段。造血干细胞的成功植入必须克服两方面的免疫屏障即宿主抗移植物作用(HVG)和移植物抗宿主作用 (GVH )。传统的AlloHSCT将两个问题分别处理 ,在移植前针对HVG ,一般联合大剂量强化疗和放疗 ,以期彻底毁灭宿主免疫应答和根除肿瘤细胞。移植后主要控制GVH ,一般长期联用免疫抑制剂。多年来 ,经典AlloHSCT追求最大限度的强化预处理方案。尽管伴随着与剂量相关的严重毒性反应和高相关死亡率 ,但通过预处…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我们应用自体造血干细胞联合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30例恶性血液病。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恶性血液病患者获得治愈的最有效手段,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急性白血病合并骨髓坏死(bone marrow necrosis,BMN)的病例临床有不少报道,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此类病例报道鲜见。我们于2011年收治了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合并BMN患者,经化疗诱导BMN逆转后为其实施了亲缘间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均成功重建造血功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可以治愈多发性骨髓瘤(MM)的方法之一。为了降低治疗相关死亡率,减少复发,我们对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了2次移植。第1次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第2次为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 PBSCT)患者中 ,有 1例发生较为少见的可逆性神经系统并发症 ,报道如下。患者为女性 ,36岁 ,确诊为慢性髓性白血病 (慢性期 ) ,入院行Allo PBSCT。供者为其兄长。供、受者HLA配型为不全相合 (一个B位点不合 )。预处理方案为白消安加环磷酰胺 ,以环孢素A(CsA)及短疗程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CsA术前 1d开始使用 ,剂量为 3~ 4mg·kg-1·d-1,血中CsA的浓度维持于 15 0~ 2 30 μg/L。术后第 14d发生Ⅳ度GVHD ,加用甲泼尼龙 (40~ 4 80m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次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对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主动或被动2次NAST。结果 6例患者中第1次NAST后发生排斥反应3例,难治复发白血病呈混合嵌合性植入3例。经2次NAST,5例均经过或不经过混合嵌合性植入达完全供者植入,无病存活6~27个月,1例为混和嵌合性植入。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少而轻,无移植相关性死亡。结论 主动2次NAST是挽救难治复发或难植入、易排斥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0月至2001年8月,我们为12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了HLA相合、ABO血型不合的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NAPBSCT)。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被广泛应用,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患者移植后存活率提高,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cGVHD多表现为皮肤、肝脏、呼吸和造血系统的异常,并发肾病综合征(NS)者较少见,我们诊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后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与白血病复发率的相关关系。方法  1997年 6月至 1999年 12月 ,37例成人白血病患者接受了allo PB SCT。预处理方案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输入的CD34+ 、CD3+ 、CD4 + 和CD8+ 细胞中位数分别为7.3× 10 6/kg、36 4× 10 6/kg ,、2 10× 10 6/kg和 137× 10 6/kg。移植后用环孢素A (CsA) +甲氨碟呤(MTX)预防GVHD。结果 受者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平均植活时间分别为 13d和 12d。 37例中 ,18例发生急性GVHD(48.8% ) ,其中 9例发生II~IV度急性GVHD(2 4 .3% )。在可评价的 32例中 ,2 2例发生慢性GVHD(6 8.8% )。随访 6 0 0~ 15 0 0d(平均 95 0d) ,2 8例无病生存。主要死亡原因为 :急性GVHD 2例 ,巨细胞病毒肺炎 (CMV CP) 4例 ,慢性GVHD 2例 ,白血病复发 1例。 3年无病生存率为 75 .7%。结论 allo PBSCT后 ,慢性GVHD的高发生率增强了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从而降低了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用于异基因移植的造血干细胞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hcmatopoied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的临床应用已有近50年的历史,目前已成为治疗多种良恶性血液病、实体肿瘤、遗传性疾病和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有效手段。本文试就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不同来源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cell,HSC)的特点及其对移植效果的影响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