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1~ 19册 ,共收入 3736个品种 ,颁布时间从 1989年到 1998年整好 10年 ,我们按顺序分 5个部分进行了研究。1 各册标准收载品种 (见表 1。)表 1 各册标准收载情况统计表册序 1~4册5~8册9~11册12~15册16~19册 总计颁布年份 1989~19911992~19931994~1996199719981989~1998收载总数 870 80 0 60 0 75 4712 3 73 6无鉴别方法品 43 92 1816113 2 65 10 15种数及占有率 5 0 .4% 2 7.2 % 2 6.8% 17.5 % 9.1% 2 7.2 %有含量测定品 2 42 93 2 9813 73 2 0种数及占有率 2 .8% 3 .6% 5 .3 % 13 .0 % 19.1% 8.…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过程中,课程组从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两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医药类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从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培养目标的确立、立足岗位的教学内容的整合、强调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的优化、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方式的完善等方面对<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进行初步探索,以突显该课程的职业性和岗位适用性,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5.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彤  陶建生  徐莲英 《中成药》2007,29(3):430-433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们的疾病的特殊商品,具有安全、有效、稳定的特性。中药制剂是将中药的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品,它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于药材的鉴别,本草专著里已有比较详细地记载,虽不是现代仪器分析的方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区分的作用;然而对于中药制剂的鉴别,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点。古人云:“丸、散、膏、丹,神仙难辩”,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难度。1990年以后,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引入,中药制剂逐渐具有了质量可控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制剂分析作为中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实践性强,结合实际紧密,因此更新学科知识、改革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本文以坚持实用、创新为原则,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试验教学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药典是一个同家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使用和监督管理的法定依据。笔者在使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以下简称《药典》)时发现,《药典》中有6种中药成方制剂【含撮测定】项规定的含量限量经换算高于相应中药材的含量限量,即若以《药典》收载的该中药材含量限量计算,其最低转移率大于100%。中药成方制剂是用中药材为原料生产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有可能使中药成方制剂生产时用符合药典规定质量要求的中药材投料后,生产出的制剂进行含量测定时低于规定标准,被判定为不合格。现将《药典》中出现的6种制剂分析如下,以便再版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药制剂分析》和《中药成分分析》是中药类专业的专业课,是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和研制新药的必要基础课程。探讨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对两门课程在教学手段、方法、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l6号文件)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过程中,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为指导,调整理论和实验的教学内容,起到了凸显知识主线和强调知识内容的目的,形成了全新的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药制剂分斩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中药专业的后期必修课,涵盖了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等学科的知识,是中药各个专业的重要的学科,主要是培养如何运用中医学、中药学、化学的基础理论及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中药材的炮制加工、中药制剂进行的质量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制剂类型、累及系统及其临床表现。结果: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为70.13%;>60岁患者不良反应构成高于其他年龄段,为39.93%;注射剂型不良反应占62.41%,高于其他剂型;最常见累及系统是皮肤及黏膜。结论:注意不良反应的及时反馈,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与监测,可有效减少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中药制剂的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中药复方制剂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已于2 0 0 2年12月1日开始试行。与《新药审批办法》相比,新办法附件一“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中的内容有许多新的改动。作者重点就注册分类的第6项复方中药新药的有关问题谈一点认识和理解,并就该类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一点粗浅的建议。1 对复方中药新药的认识和理解附件一注册分类第6项定义为“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给出了“传统中药复方制剂、现代中  相似文献   

14.
桑国卫 《中草药》2002,33(6):580-580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研究员主编的<新编中药志>,总观其内容可谓"浩若瀚海",资料的收集、分析、撰写均强调和突出了一个"新"字.本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均强,它是对国内外现代中药研究成果的汇总与总结,是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一部高水平佳作,是一代药学工作者在整理发扬中药宝贵遗产,推动中药现代化以及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方面,对我们国家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以促进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对54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以皮肤及皮下组织为主;结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中药制剂分析》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和体会,总结了教学中所取得的成果。着重对课程师资队伍、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主义理论指导的中药制剂分析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应用广泛的认知学习理论,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本文通过分析中药制剂分析理论课的特点,论证了将建构主义与中药制剂分析教学结合的可能;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的中药制剂分析理论课教学设想,希望能为中药学类专业课教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后,广东省医疗机构的中药新制剂注册申报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方法:对广东省2006-2008年医疗机构中药新制剂注册申报、技术审评及行政审批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新制剂注册的情况,查找新制剂注册中常见问题。结果:《办法》实施后对医疗机构中药新制剂注册起了一定促进作用,但由于申请人对法规不理解,处方工艺选择不恰当,制剂质量不稳定,提出减免药效、毒理及临床研究申请的注册申请因缺少相关研究资料而使审评通过率不高。结论:医疗机构在开发中药新制剂时应做好处方筛选、累积处方临床资料并选择适当的工艺路线,做好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实验是中药制剂分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并有针对性地确定了开放性实验项目。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怡  冯怡  徐德生 《中草药》2007,38(5):795-797
在中药及其复方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尚未十分明确的情况下,中药制剂前处理工艺中要保留什么组分,舍去什么组分?完全解决这类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中药制剂研究及制剂工业水平相对落后,存在问题较多,大部分中药制剂是以中药原药材粉末或提取浸膏为原料制备的常规制剂。如《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浸膏(包括半浸膏)制剂和全粉末制剂占了85.16%。中药提取浸膏是一个多成分的复杂体系,但仍表现出一定的粒径、流动性、可压性以及黏性、吸湿性等物理特性,其中吸湿性显现得较为突出,它可能直接影响中药提取物的粒径、流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