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冠心病介入诊疗2种穿刺途径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朝容 《现代护理》2006,12(11):985-98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经股动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2种方法的利弊,从而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更合适的途径.方法通过对150例冠心病病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诊疗,与160例经股动脉途径者进行比较.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者伤口出血、术后排便困难、术后主观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股动脉穿刺者(P〈0.05);靶血管闭塞、迷走反射与股动脉途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手术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减轻病人痛苦,但桡动脉较股动脉细,穿刺较困难,目前股动脉途径仍为主要途径,暂时不会被桡动脉途径取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诊治冠心病的利弊,以及针对不同的途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645例冠心病患者按介入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510例和股动脉组13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主观不适等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股动脉组,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主观不适、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排便困难、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结论 2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均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护理相对简单,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的术后护理特点。方法:将340例病人随机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各170例,桡动脉组采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股动脉组采用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对两组病人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穿刺成功率、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反射、排便困难、皮下渗血和血肿、腰酸背疼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均是安全可行的,但经桡动脉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减轻病人痛苦,术后护理相对简单,病人更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介入诊治冠心病的护理进行比较.方法通过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患者卧床时间、肢体制动时间、住院时间、穿刺局部观察时间、患者的主诉及情绪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等来观察2种不同穿刺途径的不同护理要求.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穿刺局部观察时间、患者主观疼痛及情绪变化以及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排便困难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不同穿刺途径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患者术后的痛苦或不适,增加舒适感,且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诊治冠心病的利弊,以及针对不同的途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645例冠心病患者按介入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510例和股动脉组13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主观不适等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股动脉组,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主观不适、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排便困难、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结论2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均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护理相对简单,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介入诊断治疗冠心病的两种途径临床观察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介入诊疗技术和器材的改进,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术后长时间卧床引起的不适。现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04年7月~2005年4月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病人术后负效应、血管并发症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贺娟 《中国临床护理》2011,3(5):388-389
对76例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总结.认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能有效地预防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患者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对照组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147例,失败3例,成功率为98.0%;对照组置管成功145例,失败5例,成功率为96.7%,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1例发生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局部感染、表皮坏死、腰疼、排尿不畅,观察组的局部小块血肿、局部大块血肿、假性动脉瘤、表皮坏死、腰疼、排尿不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可获得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的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穿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穿刺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91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穿刺方法,观察穿刺的效果及护理要求。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术后患者止血时间为4~6h,卧床时间为3~6h,住院时间为4~7d。经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术后患者止血时间为12-24h,卧床时间为24-96h,住院时间为7~14d。结论桡动脉穿刺患者主观不适症状少,患者的舒适感好,故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3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途径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穿刺部位出血情况、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一次动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出血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无一例发生死亡、紧急冠状动脉闭塞行旁路血管移植术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术后桡动脉搏动良好,无局部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护理的优缺点。方法行急诊PCI治疗103例AMT,其中经桡动脉(TRI)介入组53例,经股动脉介入(TFI)49例。对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护理量,术后患者心理躯体舒适度等进行统计学数据与分析。结果 2组病例基本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则经桡动脉组低于股动脉组,分别为3.8%和8.2%(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护理人员工作量也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术后患者的心理躯体舒适度评估明显高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与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患者恢复快,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护理资源,不但有益于患者,亦有益于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脏单纯性囊肿新方法。方法对1947例(2047个囊肿:孤立性囊肿者1865例、2个囊肿者64例、3个囊肿者18例)单纯性肾脏良眭囊肿进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固化治疗,主要对固化剂选择和给药方法进行了深人研究。使用固化剂包括50%葡萄糖(32个囊肿)、鱼肝油酸钠(122个囊肿)和无水乙醇(1893个囊肿)。给药方法包括传统保留法和置换冲洗法。术后第3个月开始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12年。结果传统保留法50%葡萄糖组有效率81.2%(26/32)、鱼肝油酸钠组有效率89.3%(109/122)和无水乙醇组有效率93.8%(676/721);无水乙醇置换冲洗法组有效率99.8%(1170/1172)。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换冲洗法无水乙醇治疗良性肾囊肿明显优于传统保留法无水乙醇或其他固化剂治疗良性肾囊肿。且此方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适合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的最佳途径.方法:22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股静脉取血法,观察组采用手背静脉滴血法,对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采用手背静脉滴血法采集血标本,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小,在采集小剂量血标本时优于股静脉取血法.  相似文献   

14.
15.
心理干预对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对病人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7例接受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人进行心理测评,同时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心理干预前后对病人进行心理测评,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人术前SCL-90中躯体化、恐惧、抑郁、焦虑和偏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经心理干预后,SDS、SAS测评结果显示,干预后病人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人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6.
经皮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20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分成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和观察组(经桡动脉穿刺)各11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总结相应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局部小水肿、局部大水肿、迷走神经反射、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局部感染、肢体水肿以及不适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经股动脉穿刺相比,经桡动脉穿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住院时间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此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两种胶体用于血浆替代疗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国产聚明胶肽与6%羟乙基淀粉在术中急性失血病人的血浆替代疗法的效果、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择预计失血量在5%-20%之间的病人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按照实验设计分别输入等量的聚明胶肽和羟乙基淀粉,全身麻醉后监测血压、脉搏、心电图、中心静脉压以及离子和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在手术前后的变化以及最终需要红细胞悬液数量的差异,以比较聚明胶肽和羟乙基淀粉的扩容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在血压、脉搏、中心静脉压、离子以及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客方面的变化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聚明胶肽对于术中失血的血液替代作用是安全有效的。与羟乙基淀粉对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冠脉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术后制动时间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合适的制动时间,会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机体恢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28例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肢体制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手术并发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采用不同制动时间的两组患者出现穿刺点出血及血肿情况无明显差别,实验组腰背酸痛、术肢麻木、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5),舒适度明显增加。结论: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患者早期床上活动是安全的,可促进机体康复,增进食欲,减轻腹胀,减少腰背疼痛、术肢麻木,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机体抵抗力,防止血栓形成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The proper use of anticoagulants is crucial for ensuring optimal patient outcomes post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s in the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laboratory. Anticoagulant agents such as unfractionated heparin, a thrombin inhibitor; low-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predominantly Factor Xa inhibitors; fondaparinux, a Factor Xa inhibitor and bivalirudin, a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 have been developed to target various steps in the coagulation cascade to prevent formation of thrombin. Optimal anticoagulation achieves the correct balance between thrombosis and bleeding and is related to optimal outcomes with minimal complications. This review will discuss the mechanisms and appropriate use of current and emerging anticoagulant therapies used during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