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2003年我院在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SARS)期间成立了发热隔离病房,2003年至2005年共收治发热病人300例,现将300例发热住院病人的病因、病种分布、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4.
5.
6.
发热待查(原因不明发热,FUO)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是内科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本文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住院的210例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总结,旨在提高FUO病因诊断率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7.
夏季发热门诊20355例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夏季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对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035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就诊时年龄为2天至84岁,其中年龄小于15岁达2/3之多,男∶女=1.61∶1,SARS患者接触史为零,个别有家禽、宠物或野生动物接触史。所有患者就诊时体温在38~42℃,其中体温高达39℃以上有1/4之多。外周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高于10.0×109/L者1225例,白细胞总数低于4.0×109/L者282例,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109/L者215例,但在治疗过程中短期恢复正常。对肺炎病例胸片进行分析均未见游走性片状、条索状阴影,所有病例无进展性呼吸困难及急性呼吸衰竭、心衰体征。来发热门诊后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89.72%、急性咽炎2.70%、急性支气管炎2.46%、化脓性扁桃体炎2.38%、肺炎0.92%。结论2004年夏季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以小儿多见,最常见病因为急性上呼 相似文献
8.
9.
为了解军队院校门诊患者发热的常见病因,做好防治工作,我们对某院校门诊就诊的发热患者333例的病因、患病率、人群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选择某院校门诊部2003年4月20日~7月11日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病历登记资料。发热患者共333例,其中男294例,女39例;年龄10个月~71岁。10个月~17岁12例,18~29岁292例,30~39岁12例,40~49岁9例,50岁以上8例。所有就诊发热患者均建立病历,接诊医生进行问诊、咽部视诊、胸部听诊、测腋下体温、血常规化验、胸部X线片检查,并将所有检查结果记录病历中。全部病例诊断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发热门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时了解掌握发热门诊患者的发热原因和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到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年龄、性别、体温、发病时间、血常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64例患者中,男性l294例,女性1070例,男女之比1.21:1;就诊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其中16~35岁患者占56.72%;发病最高峰为10月份,其次为9月份.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血象变化以中性粒细胞(NC)增高和淋巴细胞(LC)降低同时改变为主.结论 病毒感染是发热门诊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中青年为发热患者的主要人群,有必要加强中青年群体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SARS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ARS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 :对 2 0 0 3年 3月至 2 0 0 3年 5月收治的 2 9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血常规及影像学检查特点。结果 :本组 2 9例全部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有明确接触史者 2 5例 (占 86 .2 % ) ,第一次血常规白细胞降低者有 8例 (占 2 7.6 % ) ,淋巴细胞计数 <0 .9× 10 9 L者 19例 (占 6 5 .5 % ) ,白细胞计数出现进行性下降者 2 2例 (占 75 .9% )。所有患者胸片显示肺部阴影 ,其中迅速进展者 18例 (占 6 2 .1% )。治疗采用抗病毒、抗感染、支持等综合治疗 ,重症患者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和无创机械通气。结论 :流行病学史、临床特点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治疗采取综合方法 ,对重症患者使用大剂量激素、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2.
78例伤寒、副伤寒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近10年广州地区伤寒、副伤寒的流行、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间我院伤寒、副伤寒的住院病例。结果78例病例中,伤寒63例(80-8%),副伤寒15例(19.2%)其中副伤寒甲13例、副伤寒乙2例,副伤寒病例占构成比从1997~2001年的8.3%(3/36)上升至2002~2006年的28.6%(12/42)。男性41例、女性37例,全年均有散发。发热,肝、脾肿大,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是伤寒、副伤寒的主要临床特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均较少见。常见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心肌炎。血小板减少、肾损害亦不少见。血/骨髓培养阳性率33.3%,肥达反应阳性率82.1%。伤寒、副伤寒对氟喹诺酮类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敏感,平均热退时间(5.3±2.5)d。结论近年伤寒病例所占比例有下降,副伤寒病例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伤寒、副伤寒多呈不典型临床表现,最常见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肾损害亦不少见。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近年来重庆地区伤寒、副伤寒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5年间收治的伤寒、副伤寒病例.结果:伤寒病例比重有下降趋势,副伤寒病例比重则从1999年的20%上升到2003年的55.6%.临床以发热、相对缓脉、脾大,血白细胞下降、腹泻为主要表现,玫瑰疹、表情淡漠较少见,大多数病人的热型以不规则或弛张热为主,典型的稽留热仅占25.6%.常见的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和支气管肺炎.伤寒、副伤寒对氟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部分病例临床表现已不典型;近年来副伤寒比重有上升的趋势;氟喹诺酮类药物仍为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南宁市23例输入性登革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痛(56.5%)、肌肉关节痛(65.2%)、皮疹/皮下出血点(69.5%)、疲乏和食欲减退(73.9%),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分别占91.3%和95.6%,肝功能损害(AST和ALT升高)占73.9%,心肌损害(CK和CK-MB升高)分别占21.7%和30.4%,DF-IgM抗体阳性占100%。结论本次南宁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临床症状较轻,多数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部分伴有肝功能损害和心肌损害,经积极治疗临床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6.
17.
18.
笔者在北京SARS流行期间,对发热门诊的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发热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慌。针对这类患者,采取不同的措施给予人文关怀,收到良好的效果。对发热患者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是筛查SARS患者、治疗疾病、控制疫情、消除恐慌、稳定社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不明原因发热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和诊断方法,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选择96例符合不明原因发热病例,对病因及最终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85例获得明确诊断,确诊率为88.5%。其中以细菌感染(37.3%),结核感染(24.0%)、恶性肿瘤(17.7%)为主要病因。结论不明原因发热的主要病因是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