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良Weber牵引架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伤致新生儿股骨干骨折在产伤骨折中仅次于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1] 。我院 1990~ 2 0 0 1年应用自制改良Weber牵引架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 ,经 6个月~ 1年随访 ,无成角、短缩畸形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中男 7例 ,女 4例。骨折原因均为产伤。年龄 1~ 6d ,均为股骨中上段闭合性骨折 ,且有不同程度的成角及重叠移位 ;左侧 5例 ,右侧 6例。就诊时间 :生后 1h~ 5d。二、改良Weber牵引架的结构及特点 本牵引架由身体托板平台、支架、下肢托板三部分组成。 1.身体托板平台为一 40cm× 5…  相似文献   

2.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年龄与治疗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3.
我科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10月共收治股骨干骨折患儿 4 8例 ,对 36例保守治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2 4例 ,女 12例 ;均为闭合性股骨干骨折 ;年龄 7d~ 14岁 ,平均 6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9例 ;高处堕落伤、重物砸伤各 8例 ;碰撞伤 5例 ;平地跌伤、产伤各 3例。骨折部位在股骨干上 1/39例 ;中 1/32 0例 ;下 1/37例。骨折类型 :横骨折 16例 ;斜骨折 11例 ;螺旋骨折 5例 ;粉碎骨折 4例。二、方法 根据患儿年龄、骨折部位、骨折局部皮肤条件 ,选择治疗适应证[1] ,分别采用皮牵引 8例 ,骨牵引 5例 ,牵引 +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avlik挽具有限制动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月,应用Pavlik挽具有限制动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47例。其中男26例,女21例;左侧16例,右侧31例。臀产位13例,剖宫产29例,正常分娩5例。治疗时年龄12 h~23 d。骨折发生于股骨干中上1/3段38例,中1/3段骨折9例;斜形或螺旋形33例,横行骨折14例。大腿外观有明显向外成角及重叠缩短畸形。成角移位平均45°(22°~80°),短缩移位平均1.0 cm(0.5~2.0 cm)。患儿下肢足趾血运好,无其他合并伤。治疗采用Pavlik挽具,双膝屈曲、双侧髋屈曲外展有限制动。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及适时调整挽具。结果 Pavlik挽具应用最短3周,最长6周,平均4周。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连续性骨痂形成后去除Pavlik挽具,并定期随访至学步期。平均随访20个月(8个月~4 a),47例骨折均一期治愈,患侧肢体外形好,无短缩,无跛行步态。结论 Pavlik挽具有限制动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方便简捷、安全可靠、疗效好、并发症少,不需要住院或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6.
我科近 15a用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45例对有 2a以上完整随访资料的 40例进行观察分析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2d~ 12a。股骨干中段骨折 2 5例 (横折 13例、粉碎性骨折 7例、螺旋形骨折 5例 )。上段骨折 15例 (横折 4例、粉碎性骨折 5例、斜形骨折 6例 )。新鲜开放性骨折 18例 ,闭合性骨折 9例。骨折畸形愈合 13例。多发性骨折 15例。并脑挫裂伤 14例 ,胸腹脏器伤 6例 ,坐骨神经损伤 2例。二、治疗方法 均采用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 2 8例用氯胺酮静脉麻醉 ,12例硬膜外阻滞麻醉。健…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固定牵引在婴幼儿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经验,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以来,我院收治的108例婴幼儿股骨干骨折病例资料,运用自制的简易牵引床,对婴幼儿股骨干骨折进行固定牵引。结果全部病例固定牵引4周,患肢肿痛消失,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未发生过度牵引现象,骨折达到坚强愈合;虽X片有不同程度的成角及旋转畸形,但经2年以上较长期随访,患儿外观及步态满意。结论固定牵引法治疗婴幼儿股骨干骨折,操作简单,损伤小,痛苦少,易于护理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选择更为简便有效的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12例12侧新生儿股骨干骨折应用Pavlik支具固定四周。结果 所有患儿均获治愈,对线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Pavlik支具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方法简便,效果可靠,容易护理,没有不良后果或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悬吊式尺骨克氏针牵引治疗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悬吊式尺骨克氏针牵引方法减少和预防肘内翻,并评价该方法的优缺点。用悬吊式尺骨克氏针牵引治疗45例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随访30例,随访时间一年以上。根据骨牵引骨折复位情况和骨痂等级决定拔针时间。拔针前测量Baumann角。随访30例中,按照Dodgt's标准,优24例,良6例。无1例发生缺血性肌挛缩,无表面感染或因骨牵引产生神经症状。5例神经损伤均完全恢复。无明显肘内翻。该方法效果好、并发症少、易行且创伤小。可同时治疗骨折所致肿胀,随时在X线透视下再复位。但住院时间长是其不足。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股骨干骨折在临床上是一个常见多发病,儿童正处于生长期,对儿童骨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骨折愈合,我院自%年7月~2003年3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67例,其中应用上海手术器械厂研制的SGD骨科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骨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髓内针对儿童股骨生长的影响。方法:20例儿童股骨上、中1/3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术后常规外固定,半年至1年内拔除髓内针。结果:1例患肢较健侧缩短2.2cm,4例患肢较健侧长0.5~1.2cm,其余患肢均与健侧等长。其中2例患肢功能受限,其余患肢功能均正常。1例发生髓内针断针。患肢较健侧长的患儿,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能自行矫正。结论:髓内针固定适合儿童股骨上、中1/3骨折,但在临床应用上应慎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皮质骨螺钉加压内固定对儿童斜形、螺旋形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儿童斜形、螺旋形儿童股骨干骨折采用切开复位,2~3枚皮质骨螺钉加压内固定术式治疗,术后配合石膏托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3例患者切口全部Ⅰ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对位对线良好,随访15例,骨折无畸形愈合,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肢体过长,行走无跛行。结论皮质骨螺钉加压固定损伤小,恢复快,可有效治疗儿童斜行,螺旋行骨折。  相似文献   

13.
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科很常见,以往治疗以石膏固定、下肢牵引、手术切开复位为主。但以上方法均存在住院时间长、创伤大、患儿痛苦多、住院花费高等缺点。近年来,弹性髓内针的应用改善了以上缺点,属于微创手术。本文结合最近国内外文献,从治疗、预后、并发症等方面对此技术进行回顾,并对其在国内的发展作一展望。1前言法国的N ancy医师犤1犦最先报道了采用弹性髓内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这种方法很快在欧洲得到流行,美国从1997年开始通过几个大的医疗中心进行试点后,目前也已经成为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钛合金髓内针区别于普通髓内…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 根据儿童股骨颈骨折分型标准,骨折无明显移位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即股骨远端骨牵引3~6周后改用外展支具固定;骨折明显移位者早期关节切开减压、解剖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并外展支具固定。结果 26例均获长期随访,疗效按照ratliff标准评价,22例优(80.4%)、2例良(7.6%)、优良率88%,2例差(7.6%),无明显骺板早闭、股骨头坏死、髋内翻、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儿童股骨颈骨折首选保守治疗;对骨折明显移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早期切开减压、解剖复位并予空心钉内固定能够有效降低骨折并发症、提高骨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手法整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移位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法整复及固定的方法。方法对53例根据gartland分类为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采用屈肘旋后位对抗牵引、折顶复位法复位,屈肘旋后位达掌指关节石膏托固定。结果本组42例获1年以上门诊随访。根据Dodgt’s疗效评价标准,优25例,良12例,5例肘内翻5°~10°,无血管神经损伤。结论采用屈肘旋后位对抗牵引、折顶复位法复位、达掌指关节屈肘旋后位长臂石膏托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复位、固定效果好,肘内翻发生率低,手法简单可靠,是一种可行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e fracture of clavicle is the most frequently observed bone fracture as birth trauma and it is usually unilateral. It is seen following shoulder dystocia deliveries or breech presentation of macrosomic newborns.

Case Presentation

We report two macrosomic newborns with bilateral clavicle fracture and brachial plexus palsy due to birth trauma. Chest X-rays confirmed bilateral fracture of clavicles. Both patients were recovered without any sequel.

Conclusion

Bilateral clavicular fracture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any neonate with bilateral absent Moro reflex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下肢皮肤撕脱伤伴长骨干骨折采用骨牵引治疗的方法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31例本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0例,女11例,年龄2岁6个月至9岁8个月。受伤肢体:单侧24例,双侧7例。骨折部位:股骨干20处,胫腓骨干20处,胫骨干3处,肢体皮肤撕脱伤面积为120cm^2~546cm^2,平均面积为256cm^2。治疗主要采用多种骨牵引和撕脱皮肤修整呈网眼原位缝合。结果 获随访29例,随访1~5年,疗效满意。结论 下肢多种骨牵引术对治疗本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