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综述周围神经损伤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方法复习国内外文献,并结合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出周围神经损伤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果.结果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裂伤近年的进展有:健侧C7神经根通过颈椎前食管后方的通道直接移至患侧;吻合血管神经的股薄肌移植;MRI和CTM能早期诊断.对于臂丛神经上干或下干根性撕脱伤可用臂丛内神经移位术:即用尺神经部分束移位至肱二头肌肌支;健侧C7神经根选择性束组(保留前股前内侧)移位术或肱肌肌支移位至正中神经屈指肌束或骨间前神经.胸廓出口综合征多见于常保持头直视前方姿势的人群中、易发生颈肌劳损者.放射性神经病尽早用肾上腺皮质素、抗凝药和高压氧治疗.结论虽然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已有很大进展,但在促进神经再生、功能重建方面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子卫  韩文妙 《腹部外科》2002,15(5):264-265
急性阑尾炎如未得到及时治疗 ,部分患者可发生阑尾周围脓肿 ,据报道 ,其发生率在 2 %~ 6 %左右。作为急性阑尾炎的一个病理转归 ,阑尾周围脓肿的形成常常提示炎症已趋于局限化。故临床上多采用给予抗生素的非手术治疗。但对于阑尾周围脓肿的处理至今仍有不同的观点 ,尤其是在基层医院 ,由于对阑尾周围脓肿认识不足 ,因而处理不当 ,常常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 ,有必要重新认识并重视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和治疗。一、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相对比较容易 ,教科书上描述为坏疽、穿孔性阑尾炎被大网膜包裹、粘连 ,炎症局限 ,就形…  相似文献   

3.
膀胱腺癌的发病率较低,占膀胱癌的0.5% ~2%,但具有明显的浸润性和转移性,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膀胱腺癌的5年生存率较低,故对于改善膀胱腺癌的诊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通过分析膀胱腺癌的表面标志物,用以区分原发腺癌和继发腺癌.同时,对于腺癌的综合治疗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膀胱腺癌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患者经膀胱镜检查和膀胱亚甲蓝试验确诊;2例经停留导尿管后自行闭合,14例于损伤发生后3个月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其中6例经阴道途径,8例经腹部途径。结果:1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0.5年均无复发。结论:对膀胱阴道瘘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瘘管性质及手术者的经验来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肠膀胱瘘是一临床难题,诊断困难,处理方法亦存有较多争议。作者总结了1976~1989年间56例肠膀胱瘘,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56例患者中,男32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岁。35例既往曾因导致瘘形成的原发病而接受治疗,常见的致瘘病因是憩室炎(52%)、  相似文献   

6.
机械性、麻痹性、假性肠梗阻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病症,我院统计90年代发病的急腹症中,肠梗阻的发病率仅次于胆道疾病和阑尾炎而位居第三位。肠梗阻的分类比较复杂,根据梗阻的原因分类,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是指由于肠腔狭窄、腹膜粘连、嵌顿疝、肠套迭、肠扭转等机械性原因造成的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而发生的梗阻现象。动力性肠梗阻是指肠道无器质性狭小,但由于肠道本身的运行动力异常而造成的肠梗阻。肠管因毒素刺激或其它原因引起副交感神经抑制,而使肠管失去蠕动功能,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这种低动力性的肠梗阻称麻痹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7.
机械性、麻痹性、假性肠梗阻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病症.我院统计90年代发病的急腹症中,肠梗阻的发病率仅次于胆道疾病和阑尾炎而位居第三位。肠梗阻的分类比较复杂,根据梗阻的原因分类,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是指由于肠腔狭窄、腹膜粘连、嵌顿疝、肠套迭、肠扭转等机械性原因造成的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而发生的梗阻现象,动力性肠梗阻是指肠道无器质性狭小.但山于肠道本身的运行力异常而造成的肠梗阻。  相似文献   

8.
神经源性膀胱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排尿活动由脊髓反射中枢及脊髓上反射中枢和交感、副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完成.控制排尿的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受到损害所引起的下尿路储尿及排尿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所有可能累及有关储尿和/或排尿生理调节过程的神经系统病变,都有可能影响膀胱和/或尿道功能.诊断神经源性膀胱必须有明确的相关神经系统病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59例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22例,平均年龄72.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辅助检查包括B超、盆腔CT及膀胱镜检+活检.另选同期膀胱尿路上皮癌51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术后1、3和5年生存率等差异.结果 59例膀胱非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膀胱腺癌13例、膀胱鳞癌10例、膀胱小细胞癌5例、膀胱平滑肌肉瘤2例、副神经节瘤4例和混合癌肿25例.其中行全膀胱切除术4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BRT)12例.术前新辅助治疗4例,术后辅助放疗14例,术后辅助化疗35例.有效随访53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1%、54.7%和28.3%.5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均经病理证实诊断,其中行全膀胱切除术12例,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TUBRT 36例.术后成功随访43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76.7%和72.7%.结论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临床少见,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是首选手术方法,结合不同肿瘤类型的病理特点,辅助或新辅助放、化疗可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功能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1995年 10月至 2 0 0 2年10月 ,因排尿困难就诊的男性患者 39例 ,经尿动力学检查、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及尿道扩张器探查尿道等确诊为功能性膀胱出口梗阻。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平均 2 2 .5分 ,最大尿流率平均 10 .2ml/s,剩余尿量平均 12 4ml。所有患者应用经尿道内括约肌切开术及α 受体阻滞剂治疗。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15min ;平均出血 5 0ml;术后平均住院 3.5d。所有患者疗效满意 ,排尿症状明显改善。术后 1年随访平均IPSS 10 .1分 ,平均最大尿流率 2 2 .1ml/s,剩余尿量平均 4 9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联合应用尿动力学检查、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及尿道扩张器探查尿道等方法可准确诊断功能性膀胱出口梗阻。经尿道内括约肌切开术及α 受体阻滞剂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0 ~48岁,平均38岁.8例以经期尿路刺激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其中伴血尿6例,伴下腹痛2例;2例无任何症状,为体检时发现.病程1 ~36个月,平均18个月.B超检查提示膀胱壁内边界欠清的低或中低回声肿物,单发,宽基底,内部回声不均,无明显血流信号.CT检查提示突入膀胱内的软组织密度肿物. 结果 10例患者中行膀胱部分切除术8例,行经尿道电切治疗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随访10 ~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0±5.6)个月,均无复发及远处异位.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至膀胱者少见,结合影像学资料能够初步诊断,确诊依靠膀胱镜检及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2.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术中切除肿瘤前后血压发生波动,均经药物纠正。1例行肿瘤切除加前列腺摘除术的患者,术后5h膀胱出血加重,二次手术探查止血。肿瘤未能切除的1例,术后2个月死亡。病理诊断:3例为恶性嗜铬细胞瘤,3例为良性嗜铬细胞瘤。结论与排尿有关的高血压症状如头痛、头晕、胸闷、心慌及出汗提示膀胱嗜铬细胞瘤可能。一旦确诊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既往对待具有腰腿痛的病人,只重视了腰腿痛的表现,而忽视了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性炎症改变,因而造成误诊误治。总结以往的教训,我们对1980~1981年收治的具有腰腿痛症状的患者281例,进行认真地检查和分析,初步诊断为髋周炎的有74例,借此对单纯性腰腿痛与髋关节周围炎的鉴别诊断及治疗问题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壶腹周围癌16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2例,全胰切除术互例,总切除率为37.5%,切除率最高者为Vater氏壶腹癌和十二指肠降部癌,分别为88.0%和85.0%,而胰头癌切除率仅为14.9%。术后发生并发症20例,占11.9%。手术死亡9例,死亡率为为5.4%。全部获得随诊,切除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2.1%和12.4%。未切除组均行胆肠内引流术,平均生存时间为5.2月。强调提高壶腹周围癌治疗水平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与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10例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梗阻(UVJO)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4例.间断腹痛和反复泌尿系感染.B超、IVU及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诊断为UVJO.行横向膀胱黏膜下隧道膀胱输尿管再吻合术(Cohen术式).结果 10例术后恢复顺利,10~14 d出院.1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5(0.5 ~3.5)年.IVU示肾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8例,好转2例.并发泌尿系感染1例,抗感染治疗后好转;症状完全消失9例.结论 腹痛、泌尿系感染等临床症状或肾输尿管积水进行性加重为UVJO手术指征,Cohen式术式效果满意.积水较轻或无临床症状患者可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6.
女性膀胱颈部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探讨女性膀胱颈部梗阻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1981年5月~1996年6月收治女性膀胱颈部梗阻病例32例。29例经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膀胱颈YV成形术,27例经尿道膀胱颈部后唇切除术,效果满意。结果认为,女性膀胱颈部梗阻病因为纤维组织增生和慢性炎症所致;尿流率检查是客观评价排尿状况的指标;膀胱镜检查为可靠的诊断手段;经尿道膀胱颈部后唇切除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和膀胱检查,对其中22例行经光颈电切术(TURBn)5例行非选手治疗。结果:22例行TURBN治疗者术后无明显乘余尿,20例临床症状消失;5例非手术治疗者经定期饔主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女性膀胱颈梗阻的尿流动客观评价排尿状况的有效指标;TUTBN是治疗女性膀胱劲梗阻的首选方法,具有手术小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壶腹周围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壶腹周围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邵逸夫医院(杭州,310009)彭淑牖胆总管在穿经十二指肠壁时与胰管汇合,汇合后略膨大,称肝胰壶腹(简称壶腹)。壶腹及其外周环绕的括约肌向十二指肠肠腔突出,使十二指肠粘膜隆起形成十二指肠乳头。在壶腹周围...  相似文献   

19.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提高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7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中高血压5例,其中4例在排尿时发作;间歇性肉眼血尿3例。5例B超检查发现膀胱肿瘤,6例膀胱镜检查见黏膜下肿瘤;2例尿VMA升高。术前确诊2例,口服α受体阻滞剂2周。7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开放手术,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加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中血压波动2例。结果 6例经术后常规病理、1例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为膀胱嗜铬细胞瘤。随访1-10年,1例术后2年转移,诊断为恶性嗜铬细胞瘤,其他6例血压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 血尿、高血压和排尿时典型发作三联征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症状,可应用B超、CT、MRI、131I—MIBG作定位诊断,尿VMA和尿儿茶酚胺作定性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20.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4年1月~2003年6月,我们共收治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15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