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赖春山   《中国医学工程》2010,(2):73-74,76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不同阶段肝硬化患者肾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监测35例肝硬化患者和22名健康对照者的各段肾动脉阻力指数(RI),结合肾功能情况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肾动脉RI由肾门至肾皮质依次降低的规律消失,肝硬化的肾主动脉、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的RI比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0.05),失代偿期大量腹水肾动脉RI的升高更显著,而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CDFI监测肾动脉RI可为判断肝硬化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提供较敏感的指标,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观察、肝肾综合征的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阻力指数(ResistiveIndex,RI)的变化,分析肾动脉RI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8例。对照组51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肾主动脉、肾段动脉和叶间动脉的RI,比较其差异;测量彩超检查当天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计算脉压(PP);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分析肾动脉RI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患者各级肾动脉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2~0.004)。相关分析显示,肾动脉RI与BUN、Scr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肾动脉RI与PP呈正相关、与年龄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表明,各级肾动脉RI增高均与年龄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RI与年龄和Ccr相关,而且肾动脉RI还可以间接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在肝硬化钠潴留中的作用,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胆管结扎(BDL)诱导的胆汁性肝硬化腹水组(CIR)和肝硬化腹水给药组(CIR-NAME)及假手术组(SO)大鼠血浆和肾组织匀浆中NO依赖性cGMP含量,用电极法测定上述三组大鼠24h尿钠排泄量。结果显示肝硬化腹水大鼠血浆和肾组织匀浆中cGMP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24h尿钠排泄量则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持续给予小剂量[(0.5mg/(kg·d))]NO合酶(NOS)抑制剂L-NAME达一周,能显著降低肝硬化腹水大鼠体内cGMP水平,同时24h尿钠排泄量明显增加。从而提示使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达一周可增加肝硬化腹水大鼠肾钠排泄量,推测NO途径可能参与了肝硬化钠潴留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内叶间动脉阻力指数( RI)与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关系以及RI是否为一个评价非高血压非糖尿病肥胖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方法选择57例非高血压非糖尿病肥胖者,依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ACR)的不同将57例肥胖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9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28例,另选2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临床特征、血液生化、ACR,超声多普勒肾血流检查测定肾动脉RI。结果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三酰甘油、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ACR及叶间动脉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叶间动脉RI值比正常白蛋白尿组升高( P<0.05)。结论非高血压非糖尿病肥胖患者的叶间动脉RI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相关,可以用于评估肥胖患者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血、尿及肾组织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探讨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8只.糖尿病对照组(B组)16只.糖尿病缬沙坦治疗组(C组)16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缬沙坦组每日以缬沙坦24mg/kg灌胃治疗84d后。测定大鼠的肾重/体重、血肌酐、肾小球平均体积、尿白蛋白排泄率、β2微球蛋白排泄率,以及血浆、尿液及肾组织内皮素(ET)含量。测定血清、尿液、肾组织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二氧化氮(NO2)、三氧化氮(NO3)含量,各组问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84d后测得B组大鼠肾重/体重、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平均体积、尿白蛋白排泄率、β2微球蛋白排泄率均高于A组。C组大鼠各指标均低于B组高于A组。B组血、尿、肾组织NO2,NO3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且B组尿、肾组织NO2、NO3含量与尿白蛋白排泄率、Ccr、平均肾小球体积呈正相关。C组NO2、NO3含量均明显低于B组但仍高于A组。B组尿、肾组织ET水平明显高于A组,且与尿白蛋白排泄率、Ccr、平均肾小球体积呈明显正相关,C组尿及肾组织ET水平均低于B组.但其肾组织ET水平仍高于A组。结论: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因阻碍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Ⅰ型受体结合,阻断AngⅡ对NO合成及ET释放的促进作用。抑制了肾组织局部NO、ET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在肝硬化腹水大鼠钠潴留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在肝硬化钠潴留中的作用,采用放射性免疫法一胆管结扎(BDL)诱导的胆汁性肝硬化腹水组(CIR)和肝硬化腹水给药组(CIR-NAME)及假手术组(SO)大鼠血浆和肾组织匀浆中NO依赖性cGMP含量,用电极法测定上述三组大鼠24h尿钠排泄量。结果显示:肝硬化腹水大鼠血浆和肾组织匀浆中cGMP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24h尿钠排泄量则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持续给予小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皮素(ET)与肝硬化肝功能及肾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肝功能Child-pughA级13例,Child-pughB级25例,分别测定血浆内皮素(ET)、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最大血流量(Vmax)以及肾血管阻力指数(RI),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在ET、Ccr、Vmax较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RI在各组间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Child-pughA级组与Child-pughB级组相比,在Ccr及E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hild-pughA级组与正常对照组在Vamx、Ccr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hild-pughB级组在ET、Ccr、Vmax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ET值随肝功能下降较明显时,其值升高,肾最大血流量在肝硬化患者下降较明显,内生肌酐清除率与肝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血清胱抑素水平在肝硬化患者检测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血清胱抑素在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20名健康对照及76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积分分组:A级16例、B级37例、C级23例),同时标本采样检测Ccr;留取24h尿液标本,同时采静脉血3mL,分别检测血肌酐和尿肌酐,并换算内生肌酐清除率(换算公式:Ccr=尿肌酐浓度(μmol/L×尿流量(mL/min)×1.73m2/血肌酐μmol/L×体表面积m2)。设备日丽7600-0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德灵全自动特定蛋白(Bnprospec分析)分析仪,血cys.C采用Behring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1A\B\C血清胱抑素均比正常组高,4组cys.C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与血胱抑素水平构成比显示cys.C检查的阳性率高于Ccr,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相关性分析肝硬化病人血清胱抑素C与Ccr异常之间有显著负相关(r=-0.452,t=4.13(76)0.01,P<0.01)。结论胱抑素测定是反映肝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良好且快速简便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蛋白水平分为A,B两组,A组(34例)为尿微量蛋白增高组,B组(30例)为尿微量蛋白正常组,另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C组,三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三组肾皮质及肾段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流速(Vmin)和阻力指数(RI)。结果:A组肾皮质厚度明显大于B组及C组(P均<0.01),但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肾动脉RI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1);B组RI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脏及其血流的检测,可用于判断预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肾综合征的预测及严重程度评估价值。方法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柳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5例,根据其后续是否出现肝肾综合征将其分为单纯肝炎肝硬化组41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的肝肾综合征组24例,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肾动脉主干(MRA)、肾窦内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阻力指数(RI),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24 h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Ccr)、尿素氮(BUN)、24 h尿量]。采用相关性分析判断肝炎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的RI值与病情相关指标的内在联系。结果单纯肝炎肝硬化组、肝肾综合征组的MRA RI、SRA RI、IRA RI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hsCRP、TNF-α、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ALT、AST、TBI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肝肾综合征组上述指标水平变化幅度大于单纯肝炎肝硬化组(P0.05)。肝肾综合征组的Scr、BUN水平高于单纯肝炎肝硬化组、正常对照组,24 h-Ccr、24 h尿量低于单纯肝炎肝硬化组、正常对照组(P0.05);单纯肝炎肝硬化组、正常对照组间上述肾功能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肝炎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的MRA RI、SRA RI、IRA RI值与hs-CRP、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与ALT、AST、TBIL水平呈正相关;与Scr、BUN水平呈正相关,与24 h-Ccr、24 h尿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在预测是否发生肝肾综合征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且可有效反映患者肝肾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表明肝硬化腹水患者有明显的钠潴留,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去甲肾上腺和肾上腺素的浓度及其从尿中的排除量显著增加,并与有效肾血浆流量、内生肌酐清除率及24h尿钠量呈密切负相关,提示在肠硬化腹水患者,交感肾上腺系统系统的活动增强是肾血流动力学异常和钠潴留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64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且其升高水平在失代偿、有腹水、肝功能分级差,伴有并发症的患者较代偿、无腹水、肝功能分级好,不伴有并发症的患者明显(0.01<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升高,可能与疾病活动情况、腹水形成、肝功损害,并发症发生及预后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SAS.RAAS与肾功能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发现肝硬化腹水患者有效肾血浆流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有明显的钠潴留;肝硬化时SAS及RAAS活动增强是肾脏钠潴留的重要因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亦是肝硬化腹水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国原发性痛风患者是否存在肾脏排泄尿酸减少。方法 对56中国原发性痛风患者及43例正常对照人群的肾脏排泄尿酸情况进行了研究,观察指标包括肾功能、尿肌酐(Ucr)、尿尿酸(Uur)、24h尿尿酸总量(24h Uur)、肌酐清除率(Ccr)、尿酸清除率(Cur)、尿酸清除分数(FRUAC)、单位肾小球滤过率尿酸排出(EurGF)、肾小球尿酸负荷 (Flur)及尿尿酸与尿肌酐比值(Uur/Ucr)等。其中尿酸的测定采用尿酸酶法, 肌酐的测定采用三硝基苦味酸法。结果 原发性痛风患者的血尿酸、24h Uur及Flu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p<0.05),而Cur及FRUAC则低于正常对照人群(p<0.05)。结论 以上研究结果提示中国原发性痛风患者存在肾脏排泄尿酸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
用彩超检测60例糖尿病患者肾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min)及阻力指数(RI)。结果显示:糖尿病组肾动脉Vmax及Vmin均下降;RI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l)。年龄,病程,MAP,BUN,UTP及UA与Vmin呈负相关,而与RI呈正相关;Ccr与Vmin呈正相关,与RI呈负相关。治疗后肾动脉Vmax和Vmin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m降低(P<0.01),Ccr增加(P<0.05),UTP及UA排泄量减少(分别为P<0.01,p<0.05),表明糖尿病患者肾动脉阻抗增高,肾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及肾功能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刘春秋  柳红  佘青 《医学综述》2012,18(17):2878-288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对早期诊断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 3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分为三组(A级10例、B级14例、C级14例),另选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四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24 h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和血清Cys 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随着Child-Pugh分级的上升,Ccr逐渐下降,SCr和Cys C逐渐上升(P<0.05);Cys C、SCr均与Ccr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而Cys C的相关系数较高。结论 Cys C能更早期发现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常规监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Cys C水平,对防治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的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人尾加压素Ⅱ(humanurotensin-Ⅱ,hu-Ⅱ)水平,了解其对肝硬化低钠血症的诊断意义,并探讨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方法检测57例肝硬化患者和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血钠、尿钠、血尿渗透压、血浆VP和hu-Ⅱ水平,并将低钠血症与Child—pugh分级、腹腔积液、肝性脑病、血尿渗透压及VP、hu-Ⅱ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为41.8%。低钠血症越明显,肝功能状态越差,腹腔积液和肝性脑病的发生例数越多,血浆VP、hu-Ⅱ水平在肝硬化患者明显增加,血钠、尿钠、血渗透压、尿渗透压均与VP和hu-Ⅱ水平呈负相关(P〈0.05)。尿一血渗透压比值与VP、hu-Ⅱ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越差,血钠水平越低。血浆VP、hu-Ⅱ水平增加是形成肝硬化低钠血症的机制之一,同时又能够作为判断稀释性或低钠性低钠血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芪对慢性肾炎非肾衰竭期患者血清NO的影响.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31例正常人及92例慢性肾炎非肾衰竭期患者的血清NO水平,并观察黄芪治疗前后NO的变化.结果:1.患者组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随肾功能损害加重,血清NO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2.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黄芪治疗后,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尿蛋白显著降低,但肾功能无显著变化.结论:慢性肾炎非肾衰竭期患者体内NO合成及释放不足,黄芪可促进NO合成增加,减少尿蛋白.  相似文献   

19.
梁永正  史伟  梁馨苓 《广东医学》2000,21(9):744-745
目的 寻找一种更为简便的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3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晨尿白蛋白(Alb)浓度,同时测定白蛋白排泄率(UAE)作为对照,以判断单次晨尿白蛋白浓度检测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结果 UAE升高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R 晨尿Alb浓度均较UAE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