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B组患者采用药物溶栓治疗, A组在药物溶栓基础上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B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4.44%低于B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静脉溶栓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两种治疗方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再通率、动脉残余血管狭窄多于20%、TIMI血流3级率、左室射血(LVEF)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T段回落不良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明显,可缓解心肌坏死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心理问题,行必要的心理危机干预,以促进康复。方法将40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工作,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干预前后对两组采用心理状态测评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将两组数据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实验组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心理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能显著缓解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使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25例)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动脉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疗效可靠,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的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心功能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期间在某院心内科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溶栓前使用低分子肝素,而对照组在溶栓后12 h使用低分子肝素,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时间、再通率、再梗死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冠状动脉再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梗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清BNP和RBP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中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疗效较好,且能够改善病患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进行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行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治疗采用常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在出院前和出院后给予个性化定制的心脏康复训练方案,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康复训练后LVEDD小于对照组,LVEF和CI高于对照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手术后经早期心脏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和分析。方法将40例急性心肌梗死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患者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术后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活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来综合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提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同时,还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和出院后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其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以及提高患者护理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溶栓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心功能改善状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并且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23例)单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治疗组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39<0.05;治疗组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的,P<0.05;两组术前TIMI的差异不明显,术后TIMI差异显著,P<0.05。在出血并发症,对照组5例(21.74%),治疗组2例(3.51%),P=0.0090<0.05;在MACE中,对照组的30.43%(7例)明显高于治疗组7.02%(4例),P=0.0059<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较好,比单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有优势,能有效地缓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吴咏昕  袁颖  张宏 《江西医药》2012,47(5):450-451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药物治疗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AMI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和延迟PCI组(急性心梗后7-15d行PCI术),比较1年后两组间死亡、再发心梗和心绞痛的发生率以及左室的射血分数(LVEF);结果 PCI组死亡率、再发心梗和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而左室射血分数则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 AMI延迟PCI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7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36例)和实验组(35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8.57%高于参照组的6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低于参照组的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SF-36评分(71.32±10.34)分高于参照组的(61.51±8.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效果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用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3月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研究组于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后将氯吡格雷改为洛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则继续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比2组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术后出血情况、治疗满意度、治疗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内出血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50%(χ2=4.021,P=0.04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11.429,P=0.001);治疗后,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1)。结论替格瑞洛用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和出血风险,建议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致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2名,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86例和对照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86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于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使PCI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提高,试验组达TI-MI1级血流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完全闭塞者比例明显高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患者PCI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TIMI2级血流比例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心肌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冠状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早期血管内介入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接收的70例急性进展性年卒中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研究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57.14%低于研究组82.86%(P<0.05);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SS-QOL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1.43%略低于对照组20.00%,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血管内介入较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进展性脑卒中疗效更好,患者预后好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为静脉溶栓治疗。同时选择健康者作为正常组。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及入院后不同时刻血浆脑钠肽水平,测定正常组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24 h、入院后72 h、入院后第7天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同时刻血浆脑钠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n=48)和对照组(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n=48),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溶栓再通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P <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溶栓再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某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80),其中实验组采用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仅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7.5%vs 40.0%,88.8%vs 62.5%,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地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陆胜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1):106-107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观察组术中给予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梗死血管血流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梗死血管TIMI分级3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梗死血管血流,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联用血栓抽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4例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栓抽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3级血流96.88%(31/32),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6.45%(2/32),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2.50%(4/32);对照组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3级血流87.50%(28/32),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12.50%(4/32),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5.63%(5/3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抽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好,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2017年1月1日1~2017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90例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疾病再发心前区疼痛率为3.3%,对照组为6.7%,再次PCI实验组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为4.4%,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预后,降低了疾病复发率,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