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科2003—11/2007-11共行股前外游离皮瓣移植术55例,其中7例术后并发血管危象均进行了探查术。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21~35岁。其中股前外皮瓣修复小腿皮肤缺损5例,股前外皮瓣修复足部皮缺损2例,危象类型:单纯动脉危象4例,静脉危象2例,动静脉危象1例。  相似文献   

2.
应用隐动脉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邵金许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395-3396
摘要]目的 探讨隐动脉皮瓣在胫前皮肤缺损中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对胫前皮肤缺损应用隐动脉皮瓣转移修复8例。其中5例为胫骨粗隆部皮肤缺损,3例为胫骨上段皮肤缺损。 结果 8例术后皮瓣成活,随访6个月至二年不等,内植物未发生感染和松动,骨折愈合好,疗效满意。 结论 用隐动脉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效果可靠,质地满意,不牺牲主要动脉,成功率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2004年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胫前软组织缺损1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5例,年龄31-53(平均41-5)岁。闭合性骨折4例,开放性骨折9例。斜型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11例。  相似文献   

4.
徐建松 《临床医学》2010,30(10):73-74
目的总结小腿前部皮瓣修复足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6例足部大面积创伤合并软组织缺损,彻底清创,采用小腿前部逆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创面。结果移植皮瓣25例全部成活,修复创面一期愈合,1例因血管变异、皮支少而细,术后部分皮缘坏死行二期扩创缝合术后愈合。经术后3个月~3年内随访皮瓣血运、外观均良好。结论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和足底多处形成交通支和弓形动脉,有很好的相互代偿能力,皮瓣切取后上述动脉在足踝部的吻合网为皮瓣逆流供血。小腿前部皮瓣皮质较好,血管来自胫前动脉及其伴行静脉,解剖位置恒定、血管口径较粗,修复足部耐磨、稳定性好,是修复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5.
带血管皮瓣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75例 ,男 4 7例 ,女 2 8例 ,年龄 6~ 4 2岁 ,多手指部合并手掌或手背部缺损者 4 8例 ,手掌及手背部软组织缺损 2 7例 ,75例均有骨骼、肌腱裸露。除 2例为次期手术外 ,其余均为急诊手术。1.2 方法1.2 .1 前臂逆行岛状皮瓣  1本组 2 4例均做同侧以桡动脉远端为蒂的前臂逆行岛状皮瓣。 2以腕横纹外桡动脉搏动点至肘窝部肱动脉搏动点的连线为轴心线。 3有 18例带头静脉 ,4例未带 ,旋转点均在腕横纹处 ,2 4例均通过皮肤切口转移。4皮瓣面积最大 2 0 cm× 12 cm,最小 9cm× 7cm。均为原缺损面积放大 10 %左右。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和肌皮瓣修复。方法:2005—12至今,对12例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采用腓肠肌肌皮瓣、比目鱼肌肌瓣、小腿前外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内踝上皮瓣等6种皮瓣和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2例皮瓣中,除1例内踝上皮瓣因严重淤血未存活外,余存活良好,该例后采用比目鱼肌肌瓣加肌瓣外植皮修复。术后随访1~4a,所修复的小腿及足恢复良好功能。结论:皮瓣和肌皮瓣是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但小腿及足部软组织情况,血管条件,创面部位也需认真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转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2年1月-2007年3月,采用以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小腿内侧转移皮瓣修复足跟后部软组织缺损3例、内踝部软组织缺损4例、踝前与足背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临床应用13例,皮瓣面积最小为8cm×4cm,最大18cm×7cm,术后1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1例,随访时间2~18个月,皮瓣保护性感觉恢复,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结论:内踝上皮支皮瓣厚薄适中,手术切取容易,质地好,血运可靠,不牺牲胫后血管,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8.
2007年7月~2009年1月,我们对8例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难度较大的三级串联皮瓣修复,经术前、术后精心护理,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19~45岁,平均32岁.其中车祸伤4例,机器挤伤3例,烧伤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8 cm×14 cm~10 cm×20 cm,8例患者均有胫骨外露,小腿软组织挫伤严重,无法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2例急诊、6例二期行健侧胫后动脉皮瓣桥接双侧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术后4周行皮瓣断蒂术,并修复健侧胫后动脉,平均住院时间2.5个月.  相似文献   

9.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足踝部皮肤缺损情况,于小腿内侧切取以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蒂的皮瓣转移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5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少许坏死,皮瓣面积最大为15cm×10cm,最小为6cm×4cm,随访3~1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皮瓣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蒂,可以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而修复足踝部大部分的软组织缺损,手术简便、安全,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在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39例,均为外伤性前足软组织缺损,合并骨与关节损伤13例。伤后常规清创,确定胫前动脉、胫后动脉是否完好,设计皮瓣并应用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修复缺损。结果所有皮瓣成活,1例术后2d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危象,拆除旋转点处皮肤缝线后皮瓣恢复正常,4例皮瓣远端皮肤部分浅表性坏死,经换药处理后二期愈合。本组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观、质地优良,无色素沉着、瘢痕挛缩等情况,9例足背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考虑为术中损伤腓浅神经所致。结论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切取较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1.
自2001—05以来,我们采用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同侧或对侧膝部软组织缺损27例,皮瓣均成活,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6例,年龄15~63岁,平均33岁。损伤原因:车祸伤15例,机器伤5例,重物砸伤7例。膝关节前内侧软组织缺损9例,后外侧软组织缺损8例,膝上方及胫前各5例,均伴有肌腱外露,其中12例合并有骨外露。损伤时间:0.2~37d。急诊修复15例,择期手术修复12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在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39例,均为外伤性前足软组织缺损,合并骨与关节损伤13例.伤后常规清创,确定胫前动脉、胫后动脉是否完好,设计皮瓣并应用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修复缺损.结果 所有皮瓣成活,1例术后2d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危象,拆除旋转点处皮肤缝线后皮瓣恢复正常,4例皮瓣远端皮肤部分浅表性坏死,经换药处理后二期愈合.本组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观、质地优良,无色素沉着、瘢痕挛缩等情况,9例足背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考虑为术中损伤腓浅神经所致.结论 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切取较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因意外事故致严重创伤所造成的胫前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或坏死致骨、肌腱及深部组织外露,创面较难覆盖,从 1999年 4月~ 2001年 3月 采用带腓肠神经远端筋膜带皮瓣修复胫前及足跟软组织缺损 15例,效果满意,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本组 15例,其中男 9例,女 6例,年龄 8~ 52岁。 10例为胫骨前中下段软组织缺损,胫骨外露, 5例为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跟腱、跟骨外露,创面最大 12 cm× 10 cm,最小 5 cm× 4 cm。 方法: (1)术前准备。本组病例区因创伤严重,皮肤软组织等条件差,需积极清创面换药,控制感染,为皮瓣转移…  相似文献   

14.
自1990年以来,我们应用手部带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手指皮肤缺损50例,虎口皮肤缺损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7~52岁,平均32岁。虎口皮肤缺损范围最大3.0cm×6.0cm,最小2.0cm×4.5cm。手指皮肤缺损情况见附在。皮瓣选用①食指背侧皮瓣修复虎口皮肤缺损;②指固有动脉顺行指测方皮瓣或掌背动脉颁行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③指固有动脉逆行皮瓣修复2~5指未节指腹或指端皮肤缺损;④含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固有动脉蒂指背皮瓣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⑤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皮瓣成活54…  相似文献   

15.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7):1019-1020
我院自 1992 - 0 2~ 1998- 12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腕、手掌、手背及虎口部创伤或组织挛缩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 2 7例 ,除 1例失去联系外 ,全部得到回访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16例 ,女 11例 ;最大年龄 4 2岁 ,最小年龄5岁 ;新鲜创面 12例 ,后期皮肤坏死及瘢痕挛缩 15例 (手掌部皮肤坏死感染 3例 ,瘢痕挛缩 4例 ,手背部皮肤感染坏死 3例 ,瘢痕挛缩 3例 ,虎口部瘢痕挛缩 2例 ) ;皮瓣最大面积 10 cm× 8cm,皮瓣最小面积 4 cm× 3cm,皮瓣全部成活。1.2 方法1.2 .1 皮瓣的设计 以豌豆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肌皮瓣在修复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2009年,收治8例,由各种原因所致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感染、深部腔隙,缺损范围约6 cm×4 cm~15 cm×10 cm.应用带胫前动脉皮支的皮瓣和肌支的胫骨前肌瓣逆行转移修复,皮瓣切取范围8 cm×5 cm~17 cm×12 cm.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7例伤口Ⅰ期愈合,随访2~24个月,皮瓣无破渍,感染,色泽好,不臃肿.结论:胫前动脉肌皮瓣适用于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特别是伴有感染、深部腔隙者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各种原因所造成的鼻翼缺损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但由于鼻翼具有特殊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其缺损的修复较为困难。以往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很多 ,但能使修复后在形态和色泽上均较满意的方法则较少。我科采用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 15例 ,修复外形满意 ,经 6个月~ 1a随访 ,效果良好 ,总结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动物咬伤 8例 ,外伤 3例 ,烧伤 4例。年龄 14~ 4 6岁。病程 6个月~ 14 a。均采用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复合组织瓣面积 1.0 cm× 0 .8cm~ 2 .0 cm×1.5 cm。1.2 方法  1若鼻翼缺损宽度…  相似文献   

18.
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2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健  杨锋  蒋斌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2):161-162
【目的】通过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眉部缺损采用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修复,探索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的优越性。【方法】对患者进行相宜的眉型设计和皮瓣设计,切取皮瓣修复缺损眉区创面。【结果】本组共20例28侧皮瓣全部存活,伤口一级愈合,未发现皮瓣坏死及伤口感染。【结论】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是修复眉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小腿前部皮瓣修复足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6例足部大面积创伤合并软组织缺损,彻底清创,采用小腿前部逆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创面.结果 移植皮瓣25例全部成活,修复创面一期愈合,1例因血管变异皮支少而细,术后部分皮缘坏死行二期扩创缝合术后愈合.经术后3个月~3年内随访,皮瓣血运、外观均良好.结论 小腿前部皮瓣皮质较好,血管来自胫前动脉及其伴行静脉,解剖位置恒定、血管口径较粗,修复足部耐磨,稳定性好,是修复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20.
对我院1999年以来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共1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4例,年龄19-49(平均29)岁。损伤原因:砸伤5例,车轮绞伤5例,烫伤2例,车轧伤2例,扭伤3例,新鲜创面2例.陈旧性创面15例。其中骨折后钢板外露6例,慢性骨髓炎、溃疡6例,石膏压迫足跟外露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