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心绞痛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对象 ,约有 10 %的不稳定心绞痛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约 5 0 %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由不稳定心绞痛发展而来[1] 。因此 ,对不稳定心绞痛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我科 1998~ 1999年使用低分子肝素钙 (速避凝 )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效果很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凡符合下列标准的病例随机进入本研究 :①符合WHO不稳定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②无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和心电图改变 ;③无出血倾向。共 3 8例。分为观察组 2 2例 ,男18例 ,女 4例 ,年龄平均 61.9岁 ,其中恶化心绞痛 16例 …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心绞痛是临床病情变化快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据报道约15%的不稳定心绞痛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约5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由不稳定心绞痛发展而来[1]。故有效地控制不稳定心绞痛的频繁发作非常重要。我们观察了联用降纤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参照1979年WHO提出的心绞痛分型诊断标准[3],选取1997年2月~1999年4月住院病人65例,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A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50~71岁(平均61-7±6-…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心绞痛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稳定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若不经过正规治疗 ,20 %~25 %的患者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斑块的不稳定、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是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本文旨在通过对不稳定心绞痛造影发现冠脉病变特点 ,以指导临床治疗。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1996~1998年共50例资料完整的不稳定心绞痛住院患者。以胸痛为主诉 ,除外急性心肌梗塞 ,男32例 ,女18例。年龄32~82岁 ,平均59岁。不稳定心绞痛分型根据WHO心绞痛分型原则 :(1)初发劳累型心绞痛 ,近1个月内发作的劳累…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淑凤  万伟民  季雨峰 《临床荟萃》2002,17(9):F002-F002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 ,收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60例 ,其中 3 0例患者给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 ,取得了明显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 ,男 4 2例 ,女 18例 ,年龄 4 1~76岁 (平均 63 .5岁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2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3 0例 ,自发性心绞痛 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79年 WHO制订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低分子肝素组 ) 3 0例和对照组 3 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无明显差异。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雷琳  杨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288-2288
不稳定心绞痛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脏性猝死,我科运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取得很好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自2004年4月至2006年12月间的住院患者42例,其诊断符合1979年WHO制订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1例,其中男12例,女9  相似文献   

6.
钱淑华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3):2364-2365
2001年3月~2005年9月,我们对60例不稳定心绞痛行冠脉搭桥术(CABG)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波立维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绞痛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住院及门诊诊治153例心绞痛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31例,误诊率为20.2%.结论:心绞痛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易误诊,各阶段年龄组均出现,特别是老年人不典型症状心绞痛多见;上腹部疼痛及消化系统症状在不典型症状心绞痛中多见;谨慎分析病情,正确应用心电图从而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心绞痛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病之一,以往单纯用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常常会发生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等副作用。我科于1996年6月到1998年3月,采用硝酸甘油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心绞痛9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92例,男56例,女36例,年龄35~84岁,其中>60岁53例,<60岁39例。  相似文献   

9.
吴力  丁兴宇 《临床荟萃》1995,10(2):75-76
不稳定心绞痛(UAP)易发展为梗塞,甚至猝死,80年代初开始应用溶栓治疗UAP,但各家报道效果不一,我科自199]年始,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顽固UAP,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1991年2月~1993年4月住院的3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推荐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8.2岁。初发劳累4例,恶化劳累19例,自发7例。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自2010年3月~2012年9月,将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使用舒血宁联合硝酸甘油和单用西药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入选标准(1)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初次发作劳累性心绞痛时间不到1个月,疼痛时间5~15min;(2)原为稳定型心绞痛,在3个月内  相似文献   

11.
硫酸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1年3月~1993年12月对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用硫酸镁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依据WHO的标准.治疗组42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39~76岁,平均58.4岁;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4岁,平均57.6岁;均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有缺血改变;治疗组心功能Ⅰ级5例,Ⅱ级25例,Ⅲ级12例;对照组心功能Ⅰ级4例,Ⅱ级23例,Ⅲ极13例.  相似文献   

12.
水蛭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对象,约有15%的不稳定心绞痛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约5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不稳定心绞痛发展而来。因此,对不稳定心绞痛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我们使用水蛭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凡符合下列标准的病例随机进入本研究。①符合WHO不稳定心绞痛的诊断标准;②排除非冠心病性心绞痛;③无急性心肌梗塞的酶学和心电图改变;④无出血倾向。共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7年10月~1998年10月应用乐蒙克栓酶对2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1997年10月~1998年收住UAP患者54例,均符合世号卫生组织关于“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1]。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50~76岁;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7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14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梗死后心绞痛3例,自发心绞痛6例。对照组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48~78岁;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6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12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3例),…  相似文献   

14.
有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与高脂血症、吸烟和高血压一样是一个强有力的独立的导致不稳定心绞痛(UAP)的危险因素[1]。近几年,人们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及它的危害性了解相对较少。为此,本文通过对2004年2-12月在我院治疗的5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以整体护理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并随访,旨在提高患者对HCY、叶酸与维生素B族等知识水平,合理改善饮食习惯,预防不稳定心绞痛不良事件即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2-12月在我院治疗的5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测…  相似文献   

15.
马兰  李颍  于卫刚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0):675-675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中间状态 ,极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 ,病情较重 ,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预防其进展为AMI极为重要。我们应用金钠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自 1999~ 2 0 0 2年在我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14 6例 ,其中男性 96例 ,女性 5 0例 ,平均年龄(6 8 4± 5 3)岁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82组 ,男性 5 4例 ,女性 2 8例 ,其中初发性心绞痛 16例 ,恶性心绞痛 39例 ,自发性心绞痛 9例 ;两组在性别、心绞痛类型及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 ,心绞…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心绞痛是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并与复方丹参片进行疗效比较。1临床资料2004年4月至2006年3月70例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4±10岁,病程6个月至12年,平均4.4±1.3年。稳定劳累型心绞痛1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9例,混合型心绞痛10例;伴发性高血压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房颤动4例,室性期前收缩6例,心脏扩大6例;心功能Ⅰ级18例,Ⅱ级10例,Ⅱ~Ⅲ级5例,Ⅲ级2例。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5±11岁;病程3个月至12年…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澍  徐伟  张湘  马红雨 《临床荟萃》2000,15(9):406-406
普通肝素 (S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疗效早有报道 :SH能进一步预防和降低用阿司匹林和常规药物治疗 UAP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 ,及加速控制胸痛症状 [1 ]。低分子量肝素(L MWH)是由 SH通过解聚和分离所得 [2 ]。我们应用 L MWH治疗 UAP,并以 SH作对照 ,观察其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6月收治住院的UAP患者 81例 ,其中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32例 ,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49例。上述对象同时符合以下各项 :148小时内有 2次以上的心绞痛发作 ;2较轻微体力活动可引起心绞痛 ,可有静息心绞痛 ;3有心肌…  相似文献   

18.
顽固性心绞痛2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丽英  王云英 《临床荟萃》1994,9(10):448-449
顽固性心绞痛是指心绞痛(AP)发作频繁,疼痛程度较剧,持续时间较长,用硝酸甘油口含不能使疼痛立即或完全消除的一类高危期不稳定心绞痛。虽经内科积极治疗,近期(2~4周)仍有发生急性心肌梗塞(AMI)甚至猝死的可能。作者从1989年3月~1993年3月共收治符合上述标准AP2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老年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是严重心肌缺血综合征。易发展为心肌梗死或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现认为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研究证明:新一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具有较强的抗心肌缺血、降低心力衰竭和实验性心肌梗死后炎症因子浓度的作用[2]。本研究观察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TNFα、hs-CRP和cTnI浓度变化,探讨卡维地洛在不同目标血压下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炎症因子以及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67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选,诊断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48例不稳定心绞痛病例给予在常规应用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辨证使用中医中药治疗。结果显效18例,占37.5%;有效22例,占45.8%;无效8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