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发病72 h内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29例,对照组29例,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和巴曲酶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只应用巴曲酶治疗,并于治疗第14 d观察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恢复情况。结果联合组29例中,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2.4%、89.6%,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4.8%、总有效率6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NDS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能明显地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巴曲酶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作用 ;方法 :选用 3 4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人 ,其中 1 6例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 ,余 1 8例除常规治疗外 ,加用巴曲酶首剂1 0Bu隔日 5Bu× 2次作为治疗组 ,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DS)和临床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组于治疗后ND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 ) ,治疗组显效率61 .1 1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巴曲酶通过改善微循环 ,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激酶颈动脉注射与静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寻求更好的溶栓途径和方法.方法将入选的44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颈动脉注射组(简称A组)21例,将尿激酶30万U稀释,用普通输液针由病灶侧颈动脉穿刺后加压注射;静脉滴注组(简称V组)23例,将尿激酶120万U稀释后静滴.两组辅以相同的常规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基本痊愈8例(38.1%),显效9例(42.9%),总有效率为95.2%.V组:基本痊愈5例(21.7%),显效6例(26.1%),总有效率82.6%.A组出血1例,发生率为4.8%.V组出血3例,发生率为13.0%.结论尿激酶颈动脉注射的疗效显著高于静脉滴注的疗效(P<0.05).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颈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激酶经颈动脉直接注射溶栓与大剂量尿激静脉溶栓的疗效以及副作用等方面的比较。方法:将入选的66例脑梗死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经颈动脉注射尿激酶组32例,采用直接经颈动脉注射经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50万U后,再经静脉滴注NS2100mL+尿激酶50万U;对照组为静脉溶栓组共34例,采用尿激酶100-150万U+NS100mL在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两组的其他常规治疗相同。14d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基本治愈12例(37.5%),显著进步14例(43.8%),显效率为96.9%;而V组基本治愈8例(23.5%),显著进步9例(26.5%),显效率为85.3%。结论:颈动脉注射联合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高于静脉滴注的疗效(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巴曲酶(东菱迪芙)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巴曲酶治疗组56例及常规治疗组51例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巴曲酶治疗组治愈23例(41.1%),显效15例(26.8%),有效11例(19.6%),总有效率为87.5%。常规治疗组治愈7例(13.7%),显效11例(21.6%),有效16例(31.4%),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1)。结论:巴曲酶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措施,治疗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脑梗塞发生12小时以内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巴曲酶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巴曲酶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14 d神经功能缺损平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0.29,P<0.05;t=11.74,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1.90%,观察组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49,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凝血功能均处于正常水平,观察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过敏、脑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巴曲酶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岩 《医学综述》2009,15(5):792-793
目的评价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巴曲酶10BU静脉滴注,续以5BU于第3和第5天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常规治疗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并且安全、简便和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急性脑梗死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5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巴曲酶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小,安全可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伟  张霖斌  胡丽霞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1348-1349
目的 观察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巴曲酶治疗组(4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巴曲酶组另外给予巴曲酶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于治疗前、治疗后5d检测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巴曲酶治疗组14 d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IB含量均比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巴曲酶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巴曲酶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曲酶配伍依达拉奉治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给予巴曲酶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抗凝组合予低分子肝素钠腹部皮下注射;对照组予疏血通和胞二磷胆碱治疗,并观察对比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中,治愈10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显效率(73.3%)和总有效率(93.3%)均明显高于抗凝组(46.7%,76.7%)和对照组(30.0%,53.0%);治疗后第14、28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低于抗凝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巴曲酶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曹丽 《中外医疗》2016,(2):184-185
目的 探讨彩超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研究分析. 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7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的32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彩超检查,并观察其动脉斑块稳定性以及对其颈动脉斑块进行对比. 结果 72例脑梗死患者中共59例患者检测出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为81.9%,32例非脑梗死患者中共2例患者检测出颈动脉粥样斑块,检测率为6.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梗死患者斑块通常为软斑和溃疡斑块,好发部位多存在于颈动脉分叉处. 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关,不稳定性斑块形成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表现。方法:利用彩超对50例脑梗死患者的颈部动脉血管做横向、纵向扫查,测量血管的内径、观察内壁光滑程度和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设立对照组30例非脑梗死病人,二者相比较。结果:50例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39例,发生率为78.00%,对照组30例有14例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46.6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彩超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升  鲁娟娟  刘崇 《医学综述》2013,19(8):1521-1522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V)和发生脑分水岭梗死的情况。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患者96例,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仪检测同侧大脑中动脉的MV,根据大脑中动脉的MV降低程度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MV正常组20例;B组:MV轻度降低组36例;C组:MV中度降低组32例;D组:MV重度降低组8例。对各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头颅CT和(或)磁共振成像检查以确定分水岭梗死情况。结果 A、B、C、D四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3.0±1.3)分、(4.8±2.0)分、(5.2±2.5)分、(12.8±4.5)分,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18,P<0.01);A、B、C、D四组发生分水岭梗死的比率分别为20.0%、38.9%、62.5%、50.0%,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P<0.05)。结论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的NIHSS评分随着MV的降低逐渐升高,病情越重,患侧MV越低,发生脑分水岭梗死的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颈动脉注射银杏叶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00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颈动脉注射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78%,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动脉注射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巴曲酶配伍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老年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64例老年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分别于第1d、第3d、第5d静脉滴注10BU、5BU及5BU巴曲酶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伍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1次/d,连续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治疗后7d及14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整体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d及14d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d及14d的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体疗效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配伍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老年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临床疗效确切可靠,且明显优于单用巴曲酶注射液,因而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二维超声观察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好发部位和声学特征,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检测斑块受力及应变情况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接诊的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98例为病例组,同期因健康查体就诊的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血压患者70例为对照组。运用二维超声观察易损斑块的发生部位,采用VVI技术获取动脉管壁及斑块局部组织的主要指标,包括运动速度、应变力、应变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中颈动脉分叉处斑块发生率为52.4%(88/168),以易损斑块为主;颈总动脉斑块发生率为17.8%(30/168);颈内动脉颅外段斑块发生率为29.8%(50/168)。病例组低回声斑块50例(51.0%),混合回声斑块48例(49.0%);对照组低回声斑块38例(54.3%),混合回声斑块32例(45.7%)。两组低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近心端内膜面、近心端肩部、斑块顶端、远心端肩部、远心端内膜面的低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的运动速度、应变力、应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稳定性较高血压患者差,应用VVI技术可监测动脉斑块的力学变化,为临床及早防治高血压、降低脑梗死复发率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检测,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B型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粥样硬化斑块指数.检测130例,脑梗死组65例,对照组65例.结果在脑梗死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管腔直径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在两组中均以球部为最高,其次为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脑梗死组颈总动脉硬化发生率、颈动脉硬化斑块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脑梗死发生率呈正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及治疗,探讨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以200例脑梗死组及200例非脑血管病组为研究对象,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程度;将非脑血管病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阿司匹林及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另一组单用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1年后复查颈部血管超声,对比治疗前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同时观察1年中两组干预治疗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在脑梗死组为70%,非脑血管病组为28%;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在脑梗死组22%,非脑血管病组为6%,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与非脑血管病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1);经干预治疗后在治疗组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内部回声增强;对照组中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变化不明显;1年中治疗组中脑梗死的发生率为8.7%(2/23),对照组为37.5%(9/24),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密切,对其进行干预性治疗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住院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脑梗死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其颈动脉狭窄进行分度并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60例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53例,占88.3%;对照组60例中颈动脉粥样硬化16例,占2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颈动脉狭窄程度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脑梗死形成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