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人,女,53岁,以鼻塞、流脓涕伴头痛20年于2005年3月10日入院。专科检查:双鼻道见少许黏脓涕,双中鼻道见灰白半透明息肉,双侧筛窦、上颌窦区压痛。鼻窦冠状位CT扫描见双侧额窦、上颌窦、筛窦及左侧蝶窦内软组织影,提示有慢性炎症,左侧筛窦内高密度影(图1)。术前诊断:慢性鼻窦炎(Ⅱ型2期)、左筛窦骨瘤。3月12日全麻鼻内镜下行双侧鼻息肉摘除、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左筛窦骨瘤摘除及左蝶窦口开放术。术中出血量少,骨瘤长于左侧筛窦内壁,约1.5 cm×1.0 cm×1.0 cm大小,与眶纸样板无粘连,眶纸样板受压变薄,无骨壁缺损,筛窦及上颌窦腔内少量息肉样…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术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上颌窦中鼻道开口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方法配对研究56例双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比较同一患者术中扩大或不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后情况。结果窦口的开放率在不扩大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侧中分别为92.9%和80.4%(随访6个月时)。回顾性观察51例施CaldwelLuc术的患者,下鼻道造口的术后开放率仅为40.6%。分析38张单侧鼻窦炎或鼻息肉的鼻窦CT片,测量对照侧与病变侧的上颌窦口膜样部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差异无显著性。病变侧上颌窦口周围的中鼻甲气化、增生及钩突偏曲、筛泡骨性增生等解剖结构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关键是窦口周围的解剖异常因素。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9岁。因鼻塞、流脓涕伴头痛10余年,于1997年12月22日入院。近10d来头痛加重,伴头晕恶心,右眼疼痛,视物模糊。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外鼻及鼻前庭(一);鼻腔粘膜充血,鼻中隔无偏曲,两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左侧中鼻道有一灰白色息肉,大小不清晰。眼科会诊,右眼内斜视。鼻窦CT冠状位示:双侧额窦、筛窦及上颌窦粘膜肥厚,两上颌窦内有积液,左中异道软组织密度灶,CT值25HU。诊断:①左侧鼻息肉;②慢性鼻窦炎;③有限内斜视。于29日在局麻下行鼻内窥镜手术,摘除左侧鼻息肉,刮除两侧筛窦,扩大两侧颠窦底及上颌窦自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57例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均有一次以上鼻腔鼻窦手术史),其中21例筛窦骨质明显增生,窦腔融合,15例(24侧)为上颌窦根治术后复发,采用Messerkinger法彻底开放筛窦,充分扩大自然孔,术后用内镜电离子技术处理术腔水肿样肉芽组织及早期息肉与逐步处理上颌窦病变组织,冲洗窦腔,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方法的随访观察。结果:大部分病例术后6-9个月症状明显改善,鼻腔,中鼻道,筛窦腔均已上皮化,12例(18例)上颌窦腔充分扩大且上皮化,3例(4侧)1年后除上颌窦前下壁少许粘膜水肿外均上皮化,全部病例均随访1年-1年半,治愈36例(63.2%),结论: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只是治疗的重要一环,内镜电离子技术是术后处理早期病变和上颌窦内病变促进上皮化的有效方法,术中充分扩大自然孔,开放筛窦和术后有效的抗感染是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 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5 7例 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均有一次以上鼻腔鼻窦手术史 ) ,其中 2 1例筛窦骨质明显增生、窦腔融合 ,15例 (2 4侧 )为上颌窦根治术后复发。采用 Messerkinger法彻底开放筛窦 ,充分扩大自然孔 ,术后用内镜电离子技术处理术腔水肿样肉芽组织及早期息肉与逐步处理上颌窦内病变组织 ,冲洗窦腔 ,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方法的随访观察。结果 :大部分病例术后 6~ 9个月症状明显改善 ,鼻腔、中鼻道、筛窦腔均已上皮化 ,12例 (18侧 )上颌窦腔充分扩大且上皮化 ,3例 (4侧 ) 1年后除上颌窦前下壁少许粘膜水肿外均上皮化 ,全部病例均随访 1年~ 1年半 ,治愈 36例 (6 3.2 % ) ,好转 2 1例 (36 .8% )。结论 : 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只是治疗的重要一环 ,内镜电离子技术是术后处理早期病变和上颌窦内病变促进上皮化的有效方法 ,术中充分扩大自然孔、开放筛窦和术后有效的抗感染是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3种摘除上颔窦囊肿进路的选择。方法本组上颌窦囊肿共32例,术前均经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明确鼻腔情况、囊肿的大小及位置。其中8例伴鼻窦炎鼻息肉者,经中鼻道自然口开放术进路行Messerkling术;19例单纯上颌窦囊肿患者,鼻内镜下经改良柯-陆进路行囊肿摘除术,另5例采用下鼻道开窗进路行囊肿摘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鼻窦CT冠状位扫描或鼻内镜检查,19例经改良柯-陆进路者术后无复发;8例经中鼻道自然口开放术进路者,2例复发,1例术后窦口闭锁,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5例经下鼻道开窗进路者,1例复发,2例失访。结论3种术式各有优缺点,临床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酌情选用。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术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上颌窦中鼻道开口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方法 配对研究56例双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比较同一患者术中扩大或不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后情况。结果 窦口的开放率在不扩大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侧中分分别为92.9%和80.4%。  相似文献   

8.
回顾分析 1 995~ 2 0 0 1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住院手术1 33例 (1 92侧 )在上颌窦口扩大术中记载的上颌窦内病变情况 ,以探讨鼻息肉患者上颌窦口扩大术的指征 ,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33例患者中 ,男 98例 ,女 35例 ,年龄 6~ 67岁 ,平均35 5岁。经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诊断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按 1 997年海口标准进行分型分期。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鼻息肉切除术、部分或全筛切除术、上颌窦口扩大术 ,其中 87例 (1 61侧 )行额窦口开放和 1 1例 (1 3侧 )行蝶窦口扩大术。术中以 2 5°和 75°鼻内镜经扩大的上颌窦口观察上颌窦内病变…  相似文献   

9.
鼻窦内窥镜手术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进行功能性治疗的一项新手术,已逐步取代上颌窦根治术和鼻内筛窦、蝶窦手术等传统术式。我院于1997年7月至2000年1月开展具窦内窥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筛窦、蝶窦囊肿、鼻息肉患者共101例,施行鼻窦内窥镜手术。 结果:本组术中出血量30ml至100ml,术后第 1~2天仅部分病例少量出血,无大出血病例。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术后随访5~16个月,鼻息肉患者均诉界通气功能恢复良好,头痛、头晕消失,1例蝶窦炎伴息肉患者经手术摘除息肉,开放阻塞蝶窦口,清除窦内病…  相似文献   

10.
Ha。"over医学院耳鼻喉科医院在1986年至1990年间有164例鼻窦炎患者施行了经鼻内鼻窦病灶清除术。慢性鼻窦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水样粘液性鼻漏及球后胀痛。本组中25例以前作过手术(8例上颌窦根治并经上颌窦筛窦刮除术,17例经鼻鼻息肉摘除加筛窦开放术)。45例在术中还作了鼻中隔矫正术。术前每例都作了冠状位和上颌窦轴位的CT检查。此外,诊断还包括嗅觉、味觉检查以及变态反应试验。必要时补充进行了鼻内激发试验或血清RAST。手术是在充分收敛鼻腔后,行鼻腔的内窥镜或显微镜检查。摘除大的阻塞性息肉。然后,在显…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 ,47岁。因进行性双侧鼻阻塞伴流黏稠涕 5年于 2 0 0 2年 1 1月 2日入院。入院诊断“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Ⅱ型Ⅲ期”。鼻内镜检查 :双侧鼻腔黏膜呈慢性充血状 ,鼻中隔居中 ,双侧下鼻甲形态正常 ,中鼻道内可见荔枝肉样新生物生长 ,总鼻道内可见脓性分泌物。鼻窦CT冠状位示 :双侧前中组筛窦、上颌窦黏膜增厚 ,窦腔缩小 ,双侧鼻腔可见软组织密度增高影。入院后行各项常规辅助检查未见异常。于局麻下行鼻内镜下双侧筛窦、上颌窦开放 ,息肉摘除术。手术采取Messerklinger术式 ,切除双侧钩突 ,开放双侧前中组筛窦 ,见双前中组筛窦内黏…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我院行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48例(92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总结。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17~69岁。按97海口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和分期,鼻窦炎或合并鼻息肉病例中1型8例(15侧),I型24例(46侧),Ⅱ型16例(31侧)。术前除进行鼻内镜检查外,CT检查常规采用冠状位骨窗扫描,必要时配合水平位扫描。基本术式是钩突切除十前组筛窦开放十额窦口、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在此基础上根据病变范围,或后组筛窦开放或蝶窦开放。以保留中…  相似文献   

13.
作者观察了230例息肉性鼻窦炎。55例为息肉卡他性,175例为息肉化脓性;16例为单纯筛窦炎,137例为上颌窦筛窦炎,21例为上颌窦、额筛窦炎,56例为全组鼻窦炎;病程3年以下的36例,3~5年的52例,5~10年的45例,10年以上的97例;181例既往曾接受过息肉切除、鼻甲切除,筛窦开放、上颌窦根治等手术;40例复发4次以上。所有病人均经鼻镜、X线、造影、诊断性穿刺或灌洗等检查。所采用的姑息治疗包括:(1)消除任何影响鼻窦正常通气引流的因素;采用不损害自然开口组织的姑息性手术摘除息肉,恃别是中鼻道内的息肉;矫治鼻甲和鼻中隔的畸形,作者认为80%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 ,5 7岁。因双侧渐进性鼻塞 2年于2 0 0 2年 3月 1 8日入院。体检 :一般情况良好。专科检查见中下鼻甲肿大 ,双侧中鼻道充满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不易出血之肿物 ,鼻窦区无肿胀、压痛。鼻窦冠状位CT扫描示 :双侧中鼻道内软组织密度增高影 ,双侧上颌窦、筛窦、额窦密度增高 ,未见骨质破坏。入院诊断 :鼻息肉 (双 ) ,慢性鼻窦炎 (双 )。全麻鼻内镜下行双侧鼻息肉摘除加鼻窦开放术。术后鼻腔通气明显改善 ,1周后痊愈出院。 3个月后患者出现前额部脓肿再次入院。体检 :左侧鼻腔中鼻甲前端与鼻腔外侧壁粘连 ,前额部穿刺为脓液。鼻…  相似文献   

15.
我院于2000年以来开展的鼻内窥镜下对27例病例复发性鼻息肉病人的再手术治疗。 27例患者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7岁~62岁,均有1次或多次鼻腔鼻窦手术史,前期手术包括鼻息肉摘除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术,上颌窦根治术、鼻内镜下筛窦开放术、额窦口及上颌窦口开放术。其中鼻息肉复发24例,鼻腔粘连10  相似文献   

16.
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儿童慢性窦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鼻窦的解剖特点决定了在儿童的慢性鼻窦炎中,上颌窦炎最常,自1990年以来,我院对51例(97侧)经药物和上颌窦穿刺冲洗失败患儿行内窦镜下鼻窦手术。其中大部分(50例)有慢性凳窦炎,10例有鼻甲水和息肉样变,6例有筛窦炎。行上颌窦中鼻道开窗术100侧次,筛窦开放术12侧次,中鼻呈全部切除术32侧次,手术后20例头痛消失,43例鼻呼吸通畅,37例黄脓涕消失,疗效满意,故内窥镜鼻窦手术是目前治疗儿童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以来,我们自下鼻道径路,在鼻窦镜下用动力刨削系统切除上颌窦息肉、囊肿45例,患者8~76岁,平均45岁;男24例,女21例.上颌窦息肉28例,单侧16例,双侧12例;有症状的上颌窦囊肿17例,单侧11例,双侧6例.手术器械为鼻窦内窥镜及动力刨削系统.根据患者年龄和病变范围采取麻醉方式,儿童及病变范围较大者多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变范围较小者用表面麻醉+局部麻醉.在鼻窦镜引导下,于下鼻道近前端约1.5cm处用锯齿状穿刺针旋转行上颌窦穿剌术,退出针后去除骨片并扩大成为1.0cm×1.0cm的窗口.在鼻窦镜下将上颌窦内咬取部分息肉或囊壁并送病检,其余息肉或囊壁用动力刨削系统切除干净.由于上颌窦息肉多合并鼻息肉,同时应用动力刨削系统切除,且一并切除钩突、筛泡、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其它鼻窦如有病变,也同时处理.术后予以抗炎、止血治疗.术后1~2d抽出鼻腔填塞止血海绵,第3天冲洗上颌窦,出院后定期在门诊行鼻窦镜检查.45例术后均获随访,1年后复查均无息肉或囊肿复发,上颌窦自然开口及下鼻道开窗良好,无闭锁.鼻腔、鼻窦黏膜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的适应证、并发症及手术疗效。方法 本组43例(78侧)全部采用Messerkling′s术式,视病变范围,鼻腔解剖变异情况切除钩突,摘除息肉。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开放筛窦,酌情开放额窦。同期处理相关病变。结果 43例病人总的治经为86.05%,好转率为9.3%,无效为4.65%,同期成人鼻窦炎鼻肉镜手术治愈率为59.26%,两者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术腔粘连。结论 鼻肉镜鼻窦手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变往往涉及多个鼻窦,包括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及蝶窦。近10余年来,鼻内镜外科技术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重要手段。鼻内镜下纠正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恢复和重建鼻腔、鼻窦良好通气和引流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目的。我们发现开放后组筛窦、蝶窦与否在鼻内镜手术中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有着相同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显微手术治疗鼻息肉临床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以显微手术治疗323侧鼻息肉。其中79例用功能性鼻内筛窦开放术,153侧为上颌窦和息腔联合进路全筛窦开放术,术中采用了新颖的系列鼻窦显微手术器械,可使术里面保持清晰,随访6个月至5年,99例77%患者息肉和脓涕消失,嗅觉恢复。并就显微手术与鼻内窥镜各自的优势和术后处理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