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开放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的经验、体会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4例病变直径在0.4~3.5cm的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脑立体定向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结果24例患者的颅内病变全部行显微手术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13例继发性癫痫中10例,术后停止发作,另3例发作显著减少.结论对于MRI检查显示病此界限清楚,MRI导向的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是一种简便、定位准确、微侵袭安全且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影像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颅内小病灶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像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颅内小病灶病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 结合CT/MRI,在立体定向仪及手术计划系统指导下,对19例直径0.8~3.5cm的颅内病变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所有病灶均定位精确,一次手术切除,无死亡病例.病变性质:胶质瘤9例,转移瘤3例,脑囊虫3例,脑脓肿2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结论 影像导向立体定向开颅切除颅内小病灶病变是一种定位精确、侵袭性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或MRI引导下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幕上脑肿瘤的手术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ASA-6025立体定向仪,在CT或MRI导向下,显微手术切除幕上脑肿瘤26例.结果 26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复查头颅CT或MRI示肿瘤全部切除.结论 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很小,对幕上脑肿瘤可精确定位,有助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MRI结合立体定向技术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的优越性。方法应用LEKSELL-G型头架,CT/MRI定位,对11例颅内小病灶显微手术切除,病变性质脑转移瘤1例,脑膜瘤3例,脑胶质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囊虫病1例,炎性肉芽肿4例。结果所有病灶均获得全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CT/MRI结合立体定向技术辅助的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具有定位精确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或MRI导向的立体定向手术切除中央区脑囊虫病灶的应用价值,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采用Leksell-G型立体定向仪,在CT或MRI导向下对25例中央区脑囊虫病灶,通过环钻开颅和显微外科技术摘除病灶。结果 25例脑囊虫病灶均能精确定位后完全切除,全组无新的神经功能损伤出现。结论 CT或MRI导向下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中央区脑囊虫病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技术在基层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以及微创开颅技术,完成15例颅内病变的手术,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立体定向活检3例,术后病理诊断明确;立体定向微创手术7例,病灶一次切除;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或血肿排空5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手术均一次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能对病灶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导向,以实现对颅内病灶的微创手术,特别对深部病灶性质的诊断和脑内小肿瘤的切除及囊性病变的引流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具有简便、易行和创伤小、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导向的立体定向开放直视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螺旋CT导向的立体定向开放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的经验体会和技术要点。方法应用CRW头颅立体定向系统及philip螺旋CT头颅影像三维重建系统,将立体定向技术与开放手术相结合,治疗23例直径<2.5cm脑内病灶,临床症状以癫 发作为主的患者。结果随访3个月至2年,6例术后癫 未再发作,14例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减少,其中发作次数减少为术前50%的10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CT或MR检查显示的界限清楚的,最大直径<2.5cm,临床症状以癫 发作为主的脑深部小病灶,CT导向的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是一种简便,准确,微侵袭,安全且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功能及图像分析软件确定病灶中心点,使其误差<0.5mm。避开脑重要功能区,在定向仪探针引导下寻找并切除病灶。  相似文献   

8.
脑内小病灶立体定向直视手术—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立体定向直视手术,摘取颅内小病灶。方法:CT导向立体定向技术开颅治疗脑内小病灶82例。其中额叶42例,顶叶34例,顶枕部4例,侧脑室1例,丘脑1例。临床表现以癫痫为主75例,偏瘫27例,偏身感觉障碍21例,语言障碍16例。采用CT导向立体定向显微直视手术切除病灶。结果:79例术后神经损害症状消失,3例明显减轻,无新的神经损害症状,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微侵袭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CT引导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切除23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精确定位,在显微镜下全切除病灶。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11例表现为癫痫患者中,10例得到控制,1例需药物控制;术后无新发癫痫病例。结论 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具有较大的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辅助下射频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美国Integra Radionics公司的新型CRW立体定向仪辅助定位射频治疗23例有出血症状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分析手术疗效。结果23例患者的全部病灶定位准确,均未再出血病灶,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2年复查MRI,显示病灶明显缩小的迹象。术后所有病人无新发神经损伤症状,癫痫患者的癫痫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立体定向辅助下射频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定位准确且能安全有效处理病灶,最大限度的保护神经功能,减少手术时间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CT或MRI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CT或MRI引导立体定向对脑深部病变进行活检手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用CT或MRI引导的脑立体定向地605例脑深部病变进行活检以期获得病变的组织学诊断,其中男357例,女248例,年龄:2.5-78岁,平均37.7岁,用CT引导立体定向活检515例,用MRI引导的定向活检90例。结果:522例(86.28%)获得脑肿瘤的病理组织,39例(6.44%)为炎性病理组织,其他病理组织23例(2.4%),16例(2.65%)未能提供病理学诊断,阳性诊断率97.35%,并发症发生13例(2.47%),死亡2例,死亡率为0.33%,结论:采用CT或MRI引导的立体定向脑深部病变活检是一种诊断准确率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创伤轻微,死亡率极低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立体定向引导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脑深部小肿瘤可能性。方法 采用F LFischerZD立体定向仪和SOMATOMPLUS4CT机作为立体定向引导系统 ,微创外科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 15例 ,其中垂体微腺瘤9例 ,颞、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 4例 ,尾状核星形细胞瘤 2例。手术时 ,由CT扫描确定病灶靶点 ,通过立体定向仪计算机软件计算靶点坐标 ,最后根据靶点坐标数据调整导向臂X、Y、Z ,由导针引导直至找到病灶。结果  15病灶均顺利找到和切除 ,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立体定向引导微创外科手术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神经外科综合治疗位于视丘下部附近区域的囊性颅咽管瘤之方法。方法选择16例囊性或以囊性为主的颅咽管瘤,在CT介导立体定向内窥镜下切除部分囊壁或肿瘤实质,排除囊液减压后囊内置入Ommaya管,术后经反复抽吸囊液,并反复注入小剂量博来霉素30~40次。结果16例经治疗后视力、视野障碍明显好转,7例有颅内压增高者术后缓解。CT显示瘤腔缩小,无手术死亡,术后视丘下部功能紊乱反应轻。14例获随访2~3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该疗法安全、简便、有效,是采用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段治疗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影像学引导的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现代神经成像技术(CT、MRI)引导的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对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总结手术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方法采用CT、MRI与立体定向技术相结合,进行脑部病变的活检手术共605例,其中450例用CT或MRI片目测靶点坐标定位,155例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手术(CAPN)工作站,自动计算靶点和规划活检入路。结果522例确诊为各种脑肿瘤,39例为炎性病理,23例为寄生虫或先天性囊肿,16例未能提供可供确诊的病理,阳性诊断率为97.36%。并发症15例,其中2例死亡。结论先进影像技术引导下的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是神经内、外科脑部病变获得定性诊断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术中应注意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病理诊断的阳性率,并达到微侵袭性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PET/ CT 在癫(癎)外科评估中的作用,更好地利用PET/ CT 以提高癫(癎)外科的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已经进行手术治疗的难治性局灶性癫(癎)46 例.所有病例在术前都经PET/ CT 检查(发作间期),并随访6 ~24 个月.结果 颞叶癫(癎)24 例PET/ CT 阳性,与头皮EEG 结果、MRI 及颅内电极检查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24 例均行颞前叶海马切除术,结果Engel I-II 级者22 例.非颞叶癫(癎)22 例,行致(癎)皮层切除术,15 例达Engel Ⅰ-Ⅱ级.结论 对于颞叶癫(癎)PET/ CT 检查能协助判断侧别.对于非颞叶癫(癎),它可以帮助确定癫(癎)源的范围,指导颅内电极的植入.  相似文献   

16.
立体定向显微外科技术处理颅内病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病变的手术疗效。方法 本组病例732例,其中颅内实质性肿瘤269例,囊性肿瘤172例,微小病变171例,透明隔囊肿89例,异物31例。全部病例均采用驹井式CT脑立体定向仪或Brain LAB神经导航系统作为立体定向装置,引导显微外科手术。结果 本组病变全切除643例(87.8%),次全切除46例(6.4%),大部分切除43例(5.8%),无手术死亡。本组133例症状性癫痫起病的患,102例(76.7%)病灶清除后症状消失,31例(23.3%)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效果良好。结论 立体定向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颅内病变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其中框架式立体定向手术精确、经济、实用,而神经导航显微外科手术则具有直观、提供信息多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报告33例颅内病变CT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术。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6.9%(33:32),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是减少出血、偏瘫等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措施;选择合适的活检器械,是保证取得足量样本活检成功的前提;选择正确的取样部位,是提高活检准确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805例立体定向脑活检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脑活检方法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研究手术方法及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0 5例立体定向手术对脑深部病灶活检病理学检查。其中用CT引导活检 6 0 5例 ,MR引导活检 2 0 0例 ;幕上脑深部活检 6 4 5例 ,幕下病灶活检 16 0例 ;单道入路活检取材 5 30例 ,多道入路活检取材 2 0 5例 ,多发病灶活检取材 70例。结果  710例 (88 2 0 % )获取各类脑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5 0例 (6 2 1% )为炎性病理 ,2 5例 (3 11% )为寄生虫或囊肿类病理 ,其余 2 0例 (2 4 8% )所取得的病理组织未能提供正确的病理定性诊断。病理阳性诊断率为 97 5 2 % ,肿瘤发现率为 88 2 0 % ,死亡 3例 ,死亡率 0 37% ,并发症发生 19例 (2 36 % )。结论 现代立体定向脑深部病灶活检技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