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DR、CT与MRI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9例外伤隐匿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行DR、CT与MRI检查,并比较三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69例外伤隐匿性骨折患者,DR检查显示阳性率是25.19%(16/69);CT检查显示阳性率是88.41%(61/69);MRI检查显示阳性率是97.10%(6T/69)。MRI检查〉CT检查〉DR检查,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难以发现早期隐匿性骨折,CT可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MRI是早期诊断隐匿性骨折最准确、最敏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同时进行MRI常规(T1WI,T2WI)程序及DWI程序检查,比较信号强度和病灶大小。结果超早期(≤6h)DWI检出高信号病灶而常规MRI扫描未检出病灶(P〈0.01);急性期(7—72h)DWI病灶检出率100%,常规MRI病灶检出率55.6%(P〈0.05);亚急性期(4~7d)DWI与常规MRI扫描均100%检出病灶(P〉0.05);稳定期(8~15d)DWI病灶检出率74%,常规MRI病灶检出率100%(P〉0.05);慢性期(〉15d)DWI病灶检出率35.7%,常规MRI病灶检出率100%(P〈0.01)。DWI在超早期及急性期可显示T2WI不能显示的病灶。病灶面积在稳定期之前,DWI〉T2WI;稳定期二者相等;稳定期之后,DWI〈T2WI。病灶面积越大,DWI扫描呈高信号的持续时间越长。结论DWI对超早期、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显著优于常规MRI,应用DWI可以判断新旧梗死病灶;应用DWI和T2WI从影像学角度对脑梗死进行分期,可能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2年3月在滨州医学院及本院接受诊治的疑似小肠肿瘤患者67例为观察对象,患者所用检测方式包括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将内镜及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两种检查方式在小肠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T小肠造影检查与传统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平滑肌肉瘤、小肠癌、间质瘤、淋巴瘤、平滑肌瘤及腺瘤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诊断效能较高,有助于临床对小肠肿瘤进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胶囊内镜检查的不明原因慢性腹痛患者43例及无症状体检者25例,对其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腹痛组与体检组胶囊胃运行时间分别为(43.1±11.3)min和(41.7±10.9)min,小肠运行时间分别为(224.8±60.2)min和(220.5±53.9)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慢性腹痛组发现小肠非特异性炎症13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血管畸形2例,小肠单发小溃疡2例,小肠克罗恩病1例,小肠钩虫病1例,小肠淋巴瘤1例。无症状体检组发现小肠非特异性炎症3例,小肠息肉1例,血管畸形1例,单发溃疡1例。腹痛组小肠疾病的检出率(53.5%)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胃、结肠病变的检出中腹痛组检出率39.5%,体检组检出率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尤其是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容积去骨重建在头颅CTA检查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回颇性分析间隔1周内疑颅内病变行CTA检查并容积去骨重建、同时行头颅DSA检查患者93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血管细节及其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头颅CTA扫描后容积去骨重建能重复性直观显示血管及颅内病变,与头颅DSA比较,对颅内血管细节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颅减影CTA容积去骨重建能重复、直观显示全脑血管影像,且对血管细节的显示及诊断精准性与DSA比较无差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吴杰 《工企医刊》2008,21(5):23-24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占位性病变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小肠肿瘤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口服钡剂小肠造影47例,彩超检查32例,CT检查29例,DSA检查15例,MRI检查5例。结果:口服钡剂小肠造影47例,阳性48.9%(23/47);彩超检查32例,阳性53.1%(17/32);CT检查29例,阳性55.1%(16/29);DSA检查15例,阳性73.3%(11/15);MRI检查5例均为阳性,但都为其它影像检查阳性再作MRI检查,故不作统计。传统的钡剂小肠造影、彩超检查仍是目前诊断小肠肿瘤的主要方法,但现代影像学检查手段CT、DSA、MRI可作为重要的补充检查方法。合理应用可提高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肿瘤肠周淋巴结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及体部相控阵线圈对43例直肠癌、2例淋巴瘤行常规MRI及DWI扫描.选取≥5mm同时在DwI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的淋巴结测量ADC值.与病理学对照其性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依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直肠癌TNM分期标准,采用双盲法对直肠癌常规MRI及常规MRI+DWI2种检查方法术前N分期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直肠癌病例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淋巴瘤病例淋巴结的ADC值低于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及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及常规MRI+DWI对术前N分期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快速发现可疑、异常淋巴结,在淋巴结性质的判定方面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研究。方法分析2005年6月~2015年1月,经胃镜,肠镜检查无阳性发现,疑似小肠疾病者86例进行胶囊内镜检查,86例胶囊内镜检查中26例正常,60例异常。60例小肠异常者同期行小肠气钡双重造影。结果 86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均获成功。74例胶囊内镜通过回盲瓣达结肠,12例未在有效时间通过回盲瓣,86例中发现病灶60例,(阳性率70%),其中小肠息肉者为23例,小肠美克尔憩室为6例,小肠炎性改变8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12例,小肠平滑肌瘤11例。60例胶囊内镜阳性者与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的结果对比为胶囊内镜发现小肠息肉为23例,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发现小肠息肉为21例,P为0.5,胶囊内镜发现小肠美克尔憩室为6例,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发现小肠美克尔憩室为3例,P为0.25,胶囊内镜发现小肠炎性改变为8例,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发现小肠炎性改变为0例,P为0.01,胶囊内镜发现小肠毛细血管扩张为12例,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发现小肠毛细血管扩张0例,P为0.00,胶囊内镜发现小肠平滑肌瘤为11例,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发现小肠平滑肌瘤为11例,P为1.00。结论我们认为胶囊内镜对各种小肠疾病的诊断率均高于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尤其是对小肠炎性病变,小肠血管病变等黏膜改变有更好的检出率,并且无痛苦,无创伤,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易于接受,可作为小肠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CSF)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1~2d行CSF检查的结果。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儿CSF基本符合病毒性脑炎的CSF改变,行呼吸机治疗的69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与一般重症患者在CSF细胞数及分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定量稍高(t=3.93,P〈0.05)。PCR法检测到EV71核酸的患者CSF细胞数明显高于检测不到者(t=2.27,P〈0.05)。CSF异常率高于颅脑MRI及脑电图。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CSF异常率高,因此对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患儿宜早行CSF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诊断继发孔型房问隔缺损(ASD)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X7-2t探头对本院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诊断继发孔型ASD及卵圆孔未闭(PFO)的患者41例,再行RT3D-TEE检查,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RT3D—TEE检查及TTE检查所测的ASD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3D—TEE检查方法诊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正确率优于1TrE检查方法(100%VS85.4%,P=0.025),其诊断ASD的敏感度、特异度高于1TrE检查,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3D—TEE检查可获得高质量的三维图像,清楚显示ASD的形状、结构和毗邻关系,可评估缺损边缘组织情况,提高了诊断的特异度,为ASD提供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 MRI)在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与MRI检查。回顾性地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及阳性检出率。结果 MRI对腔隙性脑梗塞的检出率(100%)明显高于颅脑CT(27.6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腔隙性脑梗塞病灶的敏感度明显高于颅脑CT,并能清晰显示病变的特点,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所导致的放射线肠炎( RE)磁共振成像( MRI)特征。方法选取武警医院放射科进行MRI检查,并经内镜活检或手术证实的RE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MRI特征。结果 RE主要发生在放疗后4~8月;发生部位在小肠46.0%,直肠22.0%,结肠32.0%;MRI主要特征表现为肠壁明显增厚,T2W、DWI上肠壁表现为环状分层信号,呈靶征样分层改变;CT检测发现163处病变,MRI发现171处,MRI和CT检出病变肠段的符合率为91.8%(χ2=0.375,P>0.05)。结论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的放射性肠炎具有一定的MRI特征,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在鼻咽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5例鼻咽癌患者的MRI和CT影像学资料。结果MRI对鼻咽癌超腔、咽旁间隙、口咽、咽后淋巴结、颅底骨质、海绵窦等侵犯的检出率明旺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CT对鼻咽癌鼻腔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够清晰显示鼻咽癌肿块、邻近结构和咽后淋巴结转移等,对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CK;TT)早期诊断高脂血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120例单纯高脂血症患者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后测定2h血糖(2hPG),分析葡萄糖耐量降低(IGT)及代谢综合征检出情况,并比较正常组、IGT组及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空腹血糖(FPG)、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体重指数(BMI)。结果120例患者经OGTT检出IGT46例(38.3%),代谢综合征32例(26.6%)。三组FPG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及代谢综合征组患者2hPG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三组TG、TC均高于正常值,代谢综合征组TG、TC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而IGT组TG、TC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代谢综合征组BMI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IGT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高脂血症患者应及早行OGTT试验和BMI检查,以期及早发现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早期干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和低场强MR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同时进行CT和MRI检查且临床拟诊为新生儿HIE患儿的影像学表现。结果CT检查正常34例,轻度31例,中度17例,重度10例;MRI检查正常19例,轻度42例,中度20例,重度11例;MRI显示的病灶累及脑叶的范围与临床分度结果及CT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CT,特别是早期诊断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于丽波 《现代保健》2013,(12):15-16
目的:分析应用多序列联合的检查方式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应用多序列磁共振检查(包括T1W成像、T2W成像、DW成像、FLAIR成像及MRA成像)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共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成像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检出的敏感性及MRA分级与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DW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成像的检出率(P〈0.05),而TIW成像、T2W成像及FLAIR成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动脉显像分级与梗死面积呈正向直线相关,MRA动脉显像分级越高,出现大面积脑梗死越多。结论:多序列联合的检查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高,且可对梗死面积进行初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多序列扫描对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分型评估的价值。方法220例经B超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狭窄患者,对血管狭窄部行MRI多序列联合检查,根据斑块在MRI不同序列表现分为A型、B型、C型、D型,评估各型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结果A型和D型斑块在急性脑梗死中发生率高于陈旧脑梗死及无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多序列联合检查及分型可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估,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长高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9):1202-1204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在乳腺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80例乳腺癌疑似患者进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和病理标本组织学检测,绘制出ROI的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计算病灶动态强化参数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80例乳腺癌疑似患者经MRI扫描,发现80例患者(81处病灶)TIC曲线呈廓清型。(2)80例患者的DCE—MRI扫描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呈正相关(r=0.935,P〈0.05);(3)乳腺癌癌组织部分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为34.74±12.05,明显高于正常组织18.36±3.16(t=6.47,P〈0.05);(4)80例乳腺癌DCE-MRI扫描最大增强线形斜率ss值为2.38±0.40,增强峰值PH为(619.22±123.53)HU,与MVD呈正相关(r=0.72,P〈0.05;r=0.66,P〈0.05);信号强度峰值时间Tpeak为(56.10±10.13)t/s,与MVD呈负相关(r=-0.53,P〈0.05)。结论DCE—MRI参数能间接反映乳腺癌血管生成状况.有望成为非创伤性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的萤耍手段。  相似文献   

19.
成年人肠旋转不良的X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X线检查对成年人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6例成年人肠旋转不良的X线表现,16例均行腹部立卧位X线检查,11例行消化道钡餐检查,5例行钡灌肠检查.结果 腹部X线检查显示十二指肠不完全性梗阻8例,小肠低位梗阻2例.消化道钡餐检查显示十二指肠球部至水平段扩张、不完全性梗阻,远端呈鼠尾状狭窄4例;十二指肠空肠曲位置、形态异常,呈飘带征7例.钡灌肠检查发现回盲部位置异常4例.结论 消化道钡餐和钡灌肠检查对成年人肠旋转不良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影像学方法中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技术(MRI)与X射线平片间诊断减压性骨坏死(DON)的诊断优势。方法选择26名工龄〉1a的潜水员,随访观察3a,分别进行双肩、双髋、双膝关节X射线平片、CT、MRI检查,各2次。分析各种方法诊断DON的检出率和病灶重现性(率)。结果两次检查CT的检出率(76.9%和80.8%)明显高于X射线平片的检出率(30.8%和30.8%),第2次检查MRI的检出率(61.5%)明显高于X射线平片的检出率(30.8%),差异有显著性(P〈0.05);X射线平片、CT和MRI的病灶重现率分别为46.2%,91.8%,77.4%。经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X射线平片Kappa值为0.392,无显著意义(P〉0.05);CTKappa值为0.839,有极好的一致性(P=0.000);MRIKappa值为0.506,有中度或高度一致性(P〈0.05)。结论CT、MRI对DON检出率较高,且具有病灶重现性好、诊断符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减压性骨坏死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