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桂芝 《中国保健》2010,(3):149-150
慢性心力衰竭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笔者对51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衰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的最后阶段.目前,我国心衰患病率为0.9%,其中男0.7%,女1.0%[1].慢性心衰往往病情较严重、病程长、症状反复、病死率高.在过去20 a间,心衰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治疗目的不仅减轻症状,而更着重于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迟寿命[2].我科2009-01-2009-12收治130例,现将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何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左心衰竭最常见。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和水钠潴留。在发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常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出现右心衰竭时,左心衰竭症状可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4.
顾万荣 《中国保健》2009,(21):922-923
心力衰竭临床常见,如不及时救治处理,后果严重。为了提高护理水平,笔者对58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是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预后较差,其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当.目前全球约有2600万慢性心衰患者.有研究对我国老年群体进行调查,发现400万以上的人们患有慢性心衰.近年来我国慢性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简称心衰。按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隐蔽性比较大,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由于中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做好中老年人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病程长,饮食中限盐,进食少,以及应用利尿剂等因素,易发生电解质紊乱,临床上以低钾血症最为多见,但发生低钠血症的患者也为数不少,它不同程度地加重了病情,给患者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临床上,我们对此患者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总结护理经验,探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对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中医辨证施护等综合护理方法。结果 104例患者中,88例患者病情缓解,16例死亡。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及中医辨证施护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总结护理经验,探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对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中医辨证施护等综合护理方法。结果104例患者中。88例患者病情缓解,16例死亡。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及中医辨证施护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心衰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183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对照组则未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衰控制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心力衰竭的基本知识、服药依从性、体育锻炼、体质量控制、低盐饮食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衰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心衰的发病率或降低死亡风险,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叶丽华 《健康必读》2008,7(4):109-110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出现组织灌注不足和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的表现,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社会老龄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逐年增多。由于长期卧床,患者发生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为此,我们于2002年6月至2004年8月对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由于长期的反复住院、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增加,患者常会出现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因此本文对抑郁与CHF心功能的关系、CHF并发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及CHF伴发抑郁的护理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更符合慢性心衰患者需要的管理模式,帮助患者控制症状,减少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减轻医疗负担,本文就目前可及的资源状态下发展社区心衰患者管理提出相应护理服务措施,以便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持续性、经济可及性和个性化的服务,使患者长期处于有效监控下,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完善心衰患者的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疗效探讨综合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8年5月-2013年5月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临床评估心力衰竭等级,心功能分级,平均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护理期间均采用相同的心内科常规治疗和检测,及其他一些常规的一般护理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及预后效果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影响及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分析.结果 干预组在治疗阶段心功能检测水平高于对照组,6min步行实验综合护理干预组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较之普通护理有显著的疗效,有助于患者的康复,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2月入该院治疗的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心力衰竭药物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69例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对患者实施正确的休息与活动指导、饮食指导、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用药知识宣教、避免情绪激动、保持情绪稳定以及做好出院指导,是减少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减少痛苦,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方法:对本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结果:116例患者中,2例患者同时合并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无法纠正而死亡,其余114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实施合理的护理能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李焕贞 《工企医刊》1999,12(4):94-95
近8年来我院共收治心力衰竭病人28例,经临床积极治疗与护理,治愈26例,死亡2例,现将临床护理总结如下。1 心理护理心力衰竭病人多是由某种急性发作的心脏病引起的。在首发心力衰竭前常无明显的症状,发生心力衰竭后对心力衰竭的认识不足。因而,对病情产生恐惧感,甚至对预后产生悲观失望的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整体治疗水平积累经验。方法 选择黄岛中康中医康复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各项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心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及分析118例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结果 118例患者得经过治疗护理后,除9例心肺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09例好转出院,临床治愈好转率为92.4%。结论经过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利于稳定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