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病历摘要 男,28岁,未婚.因失眠、自笑、幻听、幻视、疑人迫害加重1个月,总病程5 a余,于2009-08-25入本院治疗.患者既往无脑外伤及感染史,无精神病家族史,体格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入院后给予利培酮1 mg/d,1周后渐增至3 mg/d.持续治疗至2009-09-22,幻听、幻视消失,但其他精神症状无明显好转.于2009-09-23将利培酮增至4 mg/d,用药至2009-09-27患者突然出现彻夜不眠,兴奋,话多,吹嘘,爱管闲事,易激惹,打骂病友,自称是地球的"球长",掌管地球上的所有事务等.  相似文献   

2.
病例摘要男患儿,10岁。反复剧烈腹痛、呕吐8年余,近1月加重,于1980年1月21日入院。缘于8年前,患儿突然剧烈哭闹,翻身打滚,呼叫腹痛,且伴呕吐,经针灸缓解。之后,逐年频频发作,持续时间愈来愈长。无发热、腹泻、腹胀。发作时与饮食无关。腹痛间歇期,一切正常。入院前1月余病情加重,剧烈腹痛伴呕吐,吐黄绿色胃内容,无蛔虫。胃肠钡餐检查无阳性发现。用各种抗炎及解痉挛疗法无效而来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晕厥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急诊晕厥患者54例,通过查看接诊记录及入院病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因分类等情况。结果 43例首次发作,11例多次发作,所有患者均为突然发作。发作前12例出现头晕、黑蒙、大汗、胸闷、心悸等先兆症状,发作时14例出现不同程度身体擦伤,发作时或发作后17例出现血压偏低。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血液、心电图及神经系统等相关检查。神经介导性晕厥占40.7%,脑源性晕厥占20.4%,心源性晕厥占13.0%,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占7.4%,其他晕厥占7.4%,病因不清占11.1%。结论院前急救中对晕厥患者应给予严密的监护和观察,及时明确病因对晕厥的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精神分裂症是致残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常见的症状有妄想、幻听、情感不协调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症状活跃期间,由于疾病影响,容易出现各种意外事件。比如,患者会在妄想、幻觉、抑郁自卑等的强烈刺激下,攻击他人、自杀自伤等。这些意外事件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护理人员来说,伤害性都很大。患者家人和护理人员对此必须提高警惕,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两组均维持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伪刺激治疗,试验组给予rTMS治疗,比较两组的幻听量表(AHRS)评分、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AHRS、PAN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HRS评分及PANSS中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症状评分、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采用rTMS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缓解幻听症状和阳性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奥氮平联合五氟利多治疗伴有顽固性幻听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伴有顽固性幻听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7例单独给予奥氮平治疗,试验组27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氟利多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低于试验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五氟利多治疗伴有顽固性幻听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具有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等优点,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人狂犬病的病例多为狂躁型,恐水发作是它的症状特征。发病初期一饮水就发作,跟着病情发展,听到水龙头流水声、甚至听到谈水、风吹面颊、日照眼睛,也会引起恐水,恐光、恐风发作。从咽喉到胸部的各肌肉,剧烈痉挛伴随咳嗽、呕吐、痉笑、直至角弓反张。这样剧烈痛苦的狂躁时期,从数小时或持续到数日方安静下来,但已精疲力尽。这时候,从萤光抗体染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91岁,主因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50年加重2月,于1999年1月13日入院.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呼吸衰竭(Ⅱ型),经积极给予抗感染,加强排痰,纠正酸碱失衡,持续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控制相对平稳,并于1999年3月7日行气管切开术.病人神志清楚,表达切题,长期卧床,鼻饲饮食.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 余××,男性,45岁,×铅厂冶炼工。住院号5236。由于四肢乏力、精神异常5年余;发音、吞咽困难伴饮水呛咳,口角流涎10余天,于1981年7月1日入院。 患者曾于1960、1971、1975年先后三次被诊断为慢性轻度铅中毒,1973年被诊断为铅吸收。1976年5月开始感到四肢乏力,性格渐变孤僻,少语,反应迟钝。约一月后,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时而啼笑,但无狂躁、妄想等症状。经按抑郁型精神病治疗无效,乃转至省精神病医院,诊断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进行院前急救的方法以及疗效。方法我急救中心于2009年1月到2011年5月呼吸科共接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2例,对52例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入院前进行急救处理,待病情明显转好后送医院进行治疗的47例,占90.38%。患者被紧急送到医院进行治疗患者有5例,占9.62%,其中1例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死亡。分析显示患者60岁以下病人病情的缓解能力(90.09%)显著高于60岁以上病人(70%)。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是一种常见的急救病种,该疾病病情发展极快,实施院前急救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病情的发展,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为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11.
气管内肿瘤     
病历资料患者,男,54岁。于1989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伴气喘,外院诊断为“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简称慢喘支),予抗炎、止咳、平喘等药,疗效不佳。以后反复发作,偶有脓痰及咯血,因病情逐渐加重,曾二次住院,均以慢喘支而给予多种抗菌素,支气管扩张剂、皮质激素等治疗,均无显效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0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1月于2005年6月1日入院。入院前1月开始出现反复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每次发作持续2min,无放射痛,多在活动时出现,休息时自行缓解,无明显心悸、手抖、出汗等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拟诊“冠心病、心绞痛”,经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钙、倍他乐克等治疗,效果不佳而转入本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相似文献   

13.
尘肺是一种不可逆性的职业病,其临床主要并发症为肺心病,肺心病患者伴呼吸道感染如发展为呼衰的患者应高度警惕肺性脑病的可能.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心悸、精神错乱、狂躁或者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嗜睡等肺性脑病发作表现时,应协助抢救并做好护理.江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自2000年来对18例尘肺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护理,减少了病情反复发作次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早期预防护理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自杀未遂42例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例有自杀未遂的抑郁症与105例无自杀行为的抑郁症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自杀未遂者多为急性起病,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焦虑激越、幻听、被害妄想、自责自罪、绝望等症状出现率较高;自杀与妄想性抑郁症密切相关,往往需要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尚兴盈 《泰山卫生》2005,29(2):42-43
1 病例,例1,男,30岁,在幻听的影响下砍伤其母头部及双上肢,共缝合一百余针,抢救脱险。例2,男,45岁,在被迫害妄想的影响下,接连砍伤过路行人十二例3,男,42岁,在幻听的影响下砍死其妻子及儿子,其女儿未在家幸免一难。以上3名患者均为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患者,可以说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很大危害,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跟患者密切接触的患者家属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我科近期收治 1名短期内 3次误服“氟乙酰胺”出现大量腹水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及衰竭的患者 ,现报道如下。患者男 ,2 6岁 ,因“反复抽搐 3d”急诊入院。于 3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意识不清 ,四肢强直抽搐 ,伴口吐白沫 ,双眼上翻 ,持续约 10min缓解 ,当即在某医院行头颅CT、腰穿脑脊液检查 ,均无异常 ,诊断为“症状性癫痫” ,给予对症治疗后 ,症状缓解 ,当日自行出院。入我院前 6h ,突然再发类似抽搐4次 ,间歇期意识不清 ,急诊以“癫痫持续状态”收入院。入院后频繁四肢抽搐 ,间歇期出现精神症状 ,表现为狂躁。入院查体 :T 38.5℃ ,P 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医院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探讨其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0例精神科患者,并通过对这210例患者的调查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此来探讨出应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来解除这些已经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在患者身上发生的安全隐患中经常出现的有以下几种情况:幻听幻觉、被害妄想、自伤自杀、逃跑、绝食、狂躁伤人等。以上出现的安全隐患患者例数分别为:幻听幻觉者51人,占总人数的24.28%;被害妄想者26人,所占比例为12.38%;自伤自杀者34人,所占比例为16.19%;逃跑者20人,所占比例为9.52%;绝食者46人,所占比例为21.9%;狂躁伤人者35人,所占比例为16.67%。结论:分别从精神病患者方面、精神科护理人员方面、精神科管理方面着手发现各个方面存在的不足,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改正,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安全隐患。[1-3]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1岁,因"咳嗽、咳痰伴憋喘6年,加重并气短15d,发作性头晕、胸闷1个月余"于2005年2月7日入院。患者经增强CT检查确诊为慢性肺动脉栓塞急性发作合并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抢救给予溶栓、抗凝血、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头晕、气促等不适明显缓解。双肺螺旋CT提示双肺动脉广泛栓塞,  相似文献   

19.
典型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根据其病史、体征及脑脊液等检查所见 ,一般易于诊断 ,但临床常遇到不典型结脑 ,可能由于延误诊断、延误治疗而致病人不良后果。因而 ,充分认识各类不典型结脑的临床表现 ,具有重要意义。1 以精神异常为突出表现的结脑病后早期表现为各种精神、行为异常 ,出现幻听、幻视、妄想、行为异常、冲动、伤人、狂躁不安、惊恐、呆滞、淡漠、嗜睡、违拗等精神症状 ,某些病例可因精神异常而早期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散发性脑炎或肺性脑病等 ,此类病例于发病早期可有头痛、微热、倦怠等前躯症状 ,病程中可有颈强、克氏征阳性…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9岁,因发作性胸骨后隐痛1月余入院。1月前,患者夜眠中出现胸骨后隐痛,伴紧缩感、心慌,在当地医院测血压180 /90mmHg ,心电图检查示V1-V5呈Qrs波型,多导联ST-T缺血性改变。诊断为:⑴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⑵高血压病(3级) ,予以倍他乐克、消心痛、依那普利、合心爽及低分子肝素治疗1周,病情无改善,后转入我院。入院查体:血压13 5 /80mmHg ,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流利,步入病房,无黄染及皮下出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音低钝,心率80次/min ,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检查结果同外院。入院后予以扩冠、降压、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入院当晚11h ,患者发作胸骨中下段紧缩性疼痛,伴心慌,急行心电图检查,未发现ST段缺血性动态改变,含服硝酸甘油约10min后缓解。住院第2d晚10时再次发作胸痛,心电图检查仍未有阳性改变,含服硝酸甘油无效,静滴硝酸甘油约半小时后疼痛缓解。仔细询问病史,患者2个月前常有反酸、嗳气,晨起时上腹部烧灼感。考虑有上消化道疾病,遂行纤维胃镜检查,发现食道中下段黏膜充血、糜烂,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