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观察负压引流量的必要性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07年1月~2008年7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31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负压引流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引流量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观察,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13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观察引流量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可判断是否有术后活动性出血,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方法。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28例患者的创面处理情况及皮下积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创面冲洗,弹力网加压包扎及负压引流处理,术后仅有3例皮下积液发生,经适当处理后治愈。结论创面冲洗,弹力网加压包扎及负压引流,能够有效地降低乳腺癌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朱峰  马永业 《淮海医药》2001,19(3):226-226
目的 总结乳腺癌根治术后腔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35例乳腺癌根治术后腔采用双管负压吸引,根据引流量多少决定拔管时间。结果 全组患才术后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 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吸引在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治疗过程中应用的疗效观察及优点。方法对56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患者行清创后创面行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辅料)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52例经1次VSD治疗愈合,4例经2次治疗愈合。结论负压吸引技术是一种新的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技术方法,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管负压常规包扎和单管负压加压包扎引流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临床疗效。方法 9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双管负压引流常规组50例(观察组),在腋下及胸骨旁置硅胶管各1根,分别外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伤口常规敷料覆盖,胸壁不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加压包扎组46例(对照组),在腋下置橡皮管1根,外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胸壁再加普通绷带加压包扎。观察术后平均置管时间、皮下积液发生率和皮瓣坏死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平均置管时间为(6.89±2.03)d,对照组为(7.86±2.95)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发生皮下积液6例(12.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例(28.3%),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91,P0.05);观察组皮瓣坏死6例,对照组8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创面常规包扎加双管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引流是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置双条硅胶管接负压球引流创面加适度胸壁包扎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5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双条硅胶管接负压球引流创面加适度胸壁包扎;对照组15例,采用两条普通橡胶管接引流袋引流创面加胸壁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结果两组病人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值〈0.05)。结论双条硅胶管接负压球加适度胸壁包扎引流创面渗血,渗液更充分,更彻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两种皮瓣分离结合双管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效果.方法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刀片游离皮瓣组(42例)和电刀游离皮瓣组(36例),均应用双管负压引流,观察二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结果 乳腺癌根治术后两组皮瓣分离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7.14%(3/42)和25.O%(9/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术应用刀片游离皮瓣结合双管负压引流可以更有效的预防皮下积液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血、积液、死腔形成、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3例采用创面持续负压吸引引流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42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例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仅有1例病人发生少量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率由原来的48%下降到目前的3%,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极显著差异。结论采用持续负压吸引引流,可有效地防止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乳癌术后三种负压吸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是外科病人术后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的引流方法可以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应用引流管的种类繁多,我院对乳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均予以创口负压引流,对保证术后创口1期愈合有显著效果,创D持续稳定负压引流能保证创口敷料整洁、干课、避免皮下血肿的形成和皮下积液致感染的发生,便于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本文对142例乳癌患者术后随机采用三种方法负压引流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如下.l资仅及方法1.l资勤本组男2例,女140例,常规引流3d后,发生轻度皮下积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方法。方法 182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于腋窝置单管负压引流及加压包扎,出现积液后细针穿刺抽吸或留置针引流。结果 182例患者中出现皮下积液28例,发生率15%,多数经细针穿刺短期治愈。结论单管负压引流及适当加压包扎防治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的临床护理。方法通过89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管护理回顾,观察引流量,了解有活动性出血的引流量变化情况。结论通过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和观察负压引流的性状及引流量,可预防或判断是否有术后活动性出血,对术后治疗护理提供极为有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吴才  章五一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8):1034-1035
目的 观察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的效果。方法 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单管负压引流组与双管负压引流组对比。结果 两组术后平均引流量与皮下积液例数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的效果相同,单管负压引流适用于手术刀游离,双管负压引流适用于高频电刀游离。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管护理特点。方法 :通过 4 a来 93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管护理总结 ,分析引流时间 ( 3d)、引流量以及颜色的变化关系。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 ,引流量变少 ,颜色变淡 ;若引流量过大超过 2 0 0m L / 2 4 h,应警惕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 ;若引流量过少 ,少于 2 0 m L / 2 4 h,应考虑和观察是否负压不适宜、引流管受压或堵塞等以明确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病死率的第4位[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方法,术后常见并发症为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恢复和后续辅助治疗的进行。多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在防治术后积液、皮瓣坏死方面进行了许多探讨和研究。本文将77例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双管高负压引流瓶的应用对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并发症、降低置管时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冯晓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837-283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管引流负压吸引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运用硅胶皮管引流负压吸引进行护理。结果 40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硅胶皮管引流负压吸引的护理是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创面应用负压吸引的观察和护理,保持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使创面与皮瓣贴附紧密,有利于皮瓣的存活,从而提高切口的1期愈合率。方法将2根引流管分别与无菌的一次性负压吸引器连接(负压调节至最大,调节范围为0~5.0 kpa),引流管保持通畅,负压吸引器随时调整,以确保负压状态,观察并记录: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积值情况、皮缘坏死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果通过32例患者术后创面应用负压吸引,确实有效地防止了皮瓣下积液,从而降低了坏死率。结论对也、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负压吸引,是加速伤口愈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拔管联合局部持续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拔管组21例,术后连续2 d引流量低于10 mL时拔除引流管,早期拔管组21例,术后连续2 d引流量低于25 mL时拔除引流管。出现皮下积液时采取局部穿刺置管持续负压引流处理。观察两组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平均置管天数。结果 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拔管组平均置管天数短于常规拔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期拔除负压引流管联合局部持续负压引流,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引流管留置天数,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有利于创面愈合和患者下一步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预防皮瓣坏死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2年于我院普外二科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53例,其中Ⅰ期者18例,Ⅱ期者32例,Ⅲ期者3例,Ⅳ期者(TNM分期)0例。于患者胸骨旁和腋下各放置1个内径为3mm的硅胶管,各自连接负压引流器,为防止创伤处感染进行常规处理,包扎胸壁时不加压。观察并记录患者积液情况、皮瓣血运、引流量等,统计其皮瓣坏死率、平均置管时长和皮下积液发生率等。结果据记录统计可知:1术后患者平均置管时长为(6.57±1.09)d;253例中出现皮下积液6例,11.32%的皮下积液发生率,后经加压包扎,穿刺抽液,更换止血纱布等应对措施,患者恢复。3 53例中出现皮瓣坏死7例,13.21%的皮瓣坏死率,后经单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静脉滴注,更换止血纱布等应对措施,患者恢复。4 53例患者均未出现长时间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等情况。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持续双管负压引流能有效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等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双管负压引流加胸壁常规包扎与传统的单管负压引流加胸部加压包扎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肿瘤外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组55例,即术后采用腋下与胸骨旁双根硅胶引流管负压吸引加胸壁常规包扎的方式;对照组48例,即采用传统的腋下单根硅胶引流管负压吸引加胸壁加压包扎的方式。结果改良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9.1%(5/55)较对照组22.9%(11/48)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良组患者的平均放置引流管的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管负压引流加胸壁常规包扎能减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有效防治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于程远  郐占波 《安徽医药》2007,11(4):372-372
乳腺癌根治术行胸壁皮瓣广泛游离,术后皮瓣并发症明显增加病人痛苦.我们对2003年8月~2005年8月67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病人采用腋窝、胸骨旁双负压引流接自制简易负压引流瓶,效果良好. 1 资料和方法 本组病例67例,均为女性,年龄35 岁~65 岁,平均50. 8 岁.国际TNM 分期: Ⅰ期14 例, Ⅱ期36 例, Ⅲ期17例.均为改良根治术.手术结束时分别于腋窝和胸骨旁置引流管.腋窝引流顶端置于腋静脉下方并妥善固定,沿背阔肌与胸壁间隙放置,前端剪4 个~5 个侧孔,自腋中线附近皮下潜行后引出,胸骨旁引流顶端置于锁骨下皮瓣上缘,沿皮瓣内缘向下,于肋弓区皮下潜行后引出,沿途多剪几个侧孔.两条引流管分别接简易引流瓶,不用加压包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