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低灌注视网膜病变是Brown在1988年将颈内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动脉供血不足、眼灌注压低而导致眼前节与后节缺血表现称之为眼缺血综合征,而眼后部缺血被称之为低灌注视网膜病变[1]。在临床中较为罕见,易被误诊,本例在门诊初步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入院后确诊为低灌注视网膜病变,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较常见的血管疾病,以主动脉弓及其分枝的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炎症为其特征。1908年由日本学者Takayasu首次报道并描述其眼部改变,所以又叫Ta-kayasu病。因其侵犯不同部位的血管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故有各种病名。如炎症侵犯主动脉弓产生颈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缺血的表现时则称无脉病或主动脉弓综合征。关于本病的眼部表现,国内已有零星的报告,但伴有眼前部炎症者甚少。本文报告一例以  相似文献   

3.
视神经乳头病变是由于营养视神经的小血管循环障碍 ,后睫状短动脉硬化闭塞或其视神经软脑膜血管受累 ,使视神经乳头及其相关部位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临床上起病急 ,有双眼先后发病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缺血区域有不同程度的低荧光 ,晚期出现视神经萎缩 ,视野检查有不同程度及相应特征性视野缺损 ,开始视力模糊 ,后逐渐下降 ,晚期致不可逆性的视力丧失。一、资料与方法1.本科从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应用脑神经生长素治疗视神经乳头病变 2 6例 (2 6眼 )。其中身体自身原因者 17例 ,头部或眼部钝挫伤者 9例 ;男性 15例 ,女…  相似文献   

4.
挫伤性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eaturesFluoresceinAngiogra-phy简称FFA)能较准确、详尽地观察眼底组织挫伤的部位、范围、层次、程序,对挫伤性眼底病变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估计有独到之处,为临床治疗及推测预后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现将有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一)眼挫伤的FFA表现1.视盘挫伤的FFA表现[1-6](1)缺血性改变:伤后近期FFA检查可见视盘中央动脉显影倒置,造影过程中,早期视盘表现为弱荧光,可为象限性,也可为全盘性;后期FFA检查,表现为视盘荧光逐渐增强,但无渗漏,主要因随状后动脉分支断裂、阻塞而使相应区域缺血…  相似文献   

5.
眼眶骨折可造成眼球及视神经相应部位的损伤,对视神经损伤的程度视骨折的部位及视神经邻近组织损伤的范围而不同。伤后立即出现视功能丧失,其预后很差。进行性或不完全性的视功能丧失,如能及时的抢救而能得到改善。笔者遇2例因眶骨折造成视神经损伤致视力严重丧失,经配合使用胞二磷胆碱、地塞米松,使患者恢复了部分视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隐匿性巩膜破裂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发生在眼球前段的角膜裂伤通常体征比较明显,容易做出诊断及时处理。但是,有些严重钝挫伤所致的巩膜破裂,由于位置靠后或因球结膜完整、结膜下大量出血掩盖其破裂部位等因素,临床上对这种隐匿性巩膜破裂伤容易造成漏、误诊而导致严重后果。现将我们所遇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局部缺血为眼科严重的致盲性病变之一。主要由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其分支或视网膜睫状动脉的急性梗阻而引起。长期以来,对其病理机制,缺血持续时间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尤其是产生不可逆损伤的时间限度,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近十余年内,随着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电子显微镜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对视网膜局部缺血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着重讨论视网膜局部缺血的病因,病理机制,主要眼底表现(包括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及其视力预后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脑组织中c-fos的变化及神经营养因子对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c-fos在脑组织不同部位的改变及可能作用机制,进而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眼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实验组(Ⅰ、Ⅱ、Ⅲ组)。实验Ⅰ组为缺血组(Ⅰ组),实验Ⅱ组为缺血2h+再灌注组(I/R组),实验Ⅲ组在缺血再灌注前于右侧侧脑室注射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I/R组)。采用HE常规染色切片光镜下观察大鼠高眼压脑外侧膝状体、嘴侧丘、视皮质结构神经细胞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测定各组大鼠中脑组织以上三个部位c-fos的变化。结果 (1)脑组织不同部位(外侧膝状体、嘴侧丘、视皮质)中c-fos在对照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再灌注1d组脑组织不同部位的c-fos与缺血再灌注组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在外侧膝状体中有明显改变。(3)在再灌注1d组与再灌注2d组间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4)在再灌注后5d组与2d组间c-fos无统计学差异(P>0.05)。(5)在注射神经营养因子的实验Ⅲ组,脑组织中不同部位的c-fos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c-fos在脑外侧膝状体、嘴侧丘、视皮质参与损伤的作用。(2)在外侧膝状体中c-fos的变化在中枢调节作用中起着中介作用,c-fos可能参与引起脑组织改变。(3)神经营养因子能明显减轻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9.
一过性黑矇尤其单眼一过性黑醵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的眼部临床症状,主要由于视网膜或视神经的缺血、眼部临近或远隔部位的血管异常导致的眼部血流低灌注,是颅内大血管病变的表现[1].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脉络膜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三角形脉络膜病变(triangular shaped choroidal alterations)已引起人们的注意。1971年Amalric首次报告因后睫状动脉阻塞引起的三角形脉络膜萎缩,并列举其原因有先天性、全身血管病变及外伤等。其后的文献记载多由外伤、特别是顿挫伤引起脉络膜循环障碍,而呈现以眼底后极部为顶点的三角形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故称之为外伤性三角综合征(traumatic triangular syndrome)。一、脉络膜血管系统的解剖外伤性三角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是脉络膜血管系统的特殊结构。古典教科书中描写脉络膜血管系统时,认为所有睫状短动脉的分枝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互吻合,故一个血管的闭塞,一般并不产生脉络膜梗死。然而脉络膜炎症、转移性肿瘤与变性等病变通常呈局限性,这也是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1.
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影像学诊断(附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0引言严重钝挫伤所致的巩膜破裂由于位置靠后或因球结膜下大量出血掩盖其破裂部位等因素,临床上对这种隐匿性巩膜裂伤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延误治疗而导致严重后果。我们收集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病例,因球结膜下隐见色素膜脱出的巩膜破裂伤病例容易诊断未包括在内,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或Takayasu病(TA)及缩窄性大动脉炎,为以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闭塞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所见的TA在眼底表现多为缺血导致的视网膜血管病变,而以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表现的病例至今未见报道.我们遇到1例患者为典型的头臂型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单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于脉络膜血管床有其生理、解剖特点,故在脉络膜血管阻塞时呈现特殊的节段性表现,这给临床诊断眼底病提供了有利条件。一、脉络膜血管阻塞性病变的眼底和荧光血管造影所见:现分别介绍急性脉络膜血管阻塞和慢性脉络膜缺血或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 (一)急性脉络膜动脉阻塞:阻塞猴眼后睫状动脉,在赤道部后可见急性缺血性脉  相似文献   

14.
眶内血肿多由眶内出血所形成。临床上外伤、血液病所致眼眶出血者屡见不鲜,而巨大帽状腱膜下出血,并发两眼眶血肿,国内外文献报告甚少。笔者曾遇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沙眼在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药物治疗、局部沙眼压榨或棉签擦沙等。多因疗程长或疼痛,疗效不佳而不被病人所接受。我科自1982年开始用液氮冷冻治疗沙眼至今已逾千例,经过一年以上观察,疗效甚佳,现将资料完整的1491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沙眼分期及标准...  相似文献   

16.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眼底主要表现为出血、渗出、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与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表现较为相似,但二者流行病学特点、病情转归、视力预后及治疗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不同.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好发于有色人种,位于黄斑部或视盘旁等部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眼底检查可有典型的橘红色病变,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对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显示为异常分支的脉络膜血管网及末梢血管息肉状扩张.临床上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可以采用激光光凝、光动力学治疗、手术及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治疗措施.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自然转归是一个缓解一复发的过程,可长期保存良好的视力,当伴发一些高危因素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由于球后视神经的血供情况难于检查,以致临床上对该部缺血,所引起的急性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osterior Ischemie OpticNeuropathy;PION)重视不够,因此在诊疗中极易误诊、漏诊,而延误了治疗。本文总结了确诊型急性PION 8例10眼,在确诊前曾误诊为其他眼病或漏诊,兹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喉部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鼻腔、硬腭、鼻咽等中线部位,表现为溃疡和进行性坏死的肉芽肿性恶性肿瘤。发生于喉部者极少,我院自1993年~2003年共收治6例。本病在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常呈肉芽肿状糜烂、溃疡、坏死,易误诊、漏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内因性真菌性眼内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因性眼内炎可因细菌或真菌等因素引起 ,临床上以细菌性者多见 ,而真菌性者少见。我院于 1997年和 1998年先后收治两例 ,临床经过基本相似 ,均以急性渗出性葡萄膜炎的表现开始 ,以全眼球炎的表现而告终。由于该病例的临床表现与细菌性感染极其相似 ,而病人既无明显的真菌感染史 ,又未查到感染性病灶 ,所以未能及时投入抗真菌药物 ,致使病情恶化 ,导致眼球摘除。现将其中 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  39岁 工人 因左眼红痛、视物不清 3天 ,于1998年 11月 12日来诊 ,以急性葡萄膜炎收入院。病人有甲亢病史 5年。查体 ,发育正常、体弱消瘦 ,甲状…  相似文献   

20.
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其分枝的阻塞,如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必将因视网膜缺血而造成相应的视功能永久性损害。对陈旧性视网膜动脉阻塞,单纯用西药治疗常难凑效,而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则可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我科分别用葛根和葛根素肌注治疗的作用及效果,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