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不同成分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人HMC培养,采取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利用脂多糖(LPS)为刺激因子,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ECM中层黏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Col-Ⅳ)的含量。结果:LPS刺激后MC增殖和系膜基质中LN及Col-Ⅳ的分泌增多,与空白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鳖甲煎丸能抑制正常条件及LPS刺激条件下MC增殖,并对ECM中LN、Col-Ⅳ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鳖甲煎丸能够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抑制肾小球系膜基质中LN及Col-Ⅳ的表达,减少ECM的积聚,这可能是其防治肾小球疾病,延缓肾小球硬化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对体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益肾通络方大鼠血清,以脂多糖(LPS)为刺激因子,将体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5组,即空白组、脂多糖组(模型组)、益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各组).以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系膜细胞增殖情况.结果:24h后,含药血清各组对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48h后含药血清各组对增殖的抑制作用持续;24h和48h均以高剂量含药血清抑制效果最为明显(P<0.01).结论:益肾通络方大鼠血清对LPS诱导的MC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存在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冰茶栓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继贵  童晔玲  何国浓  俞丽霞  王泽时 《中成药》2007,29(11):1594-1597
目的:应用血清药理学观察冰茶栓(BCS)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 AST)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D乳鼠大脑皮层AST,将纯化后的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后,随机分为药物组(高、中、低剂量)和对照组,加入相应血清共培养48h后,MTT比色法观察AST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AST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冰茶栓高、中剂量组较空白血清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P<0.05),低剂量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冰茶栓组细胞凋亡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冰茶栓组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冰茶栓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凋亡,抑制其由G1期向S期和G2/M期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宁肾颗粒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系膜细胞(MC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细胞流式技术、Western bolt法检测不同剂量宁肾颗粒中药血清对LPS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凋亡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PDGF-BB)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含药血清能抑制LPS诱导大鼠MCs增殖、促进MCs凋亡,下调PDGF-BB蛋白的过度表达。结论:宁肾颗粒可抑制LPS诱导的MCs异常增殖、促进MCs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PDGF-BB蛋白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凋亡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0只,系统随机抽样(抓阄法)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阳性药对照组(P组)、鳖甲煎丸高(H)、中(M)、低(L)剂量组,每组8只。L、M、H剂量组分别按21.87、43.75、87.50mg/mL灌服鳖甲煎丸混悬液。P组灌胃0.01mg/mL秋水仙碱溶液,NC组灌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只大鼠每次灌胃2mL,每日2次。每次灌胃间隔12h,连续灌胃7次,制备药物血清。将HSC-T6分为药物血清组(H/M/L/NC组)、秋水仙碱对照组(P组)及空白对照组(BC组),H、M、L、NC及P组给予对应药物血清进行培养,BC组为不含药物血清的培养基。采用CCK8法检测HSC-T6细胞24、48、72h时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M、H、P组24h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48、72h时与NC组比较,L、M、H、P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但24、48、72h各时间点之间L、M、H、P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BC组比较,M、H、P组的HSC-T6早期凋亡与晚期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M、H、P组G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L、M、H、P组S期与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各组间Bcl-2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比较,P、H、M、L组的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凋亡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0只,系统随机抽样(抓阄法)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阳性药对照组(P组)、鳖甲煎丸高(H)、中(M)、低(L)剂量组,每组8只。L、M、H剂量组分别按21.87、43.75、87.50mg/mL灌服鳖甲煎丸混悬液。P组灌胃0.01mg/mL秋水仙碱溶液,NC组灌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只大鼠每次灌胃2mL,每日2次。每次灌胃间隔12h,连续灌胃7次,制备药物血清。将HSC-T6分为药物血清组(H/M/L/NC组)、秋水仙碱对照组(P组)及空白对照组(BC组),H、M、L、NC及P组给予对应药物血清进行培养,BC组为不含药物血清的培养基。采用CCK8法检测HSC-T6细胞24、48、72h时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M、H、P组24h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48、72h时与NC组比较,L、M、H、P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但24、48、72h各时间点之间L、M、H、P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BC组比较,M、H、P组的HSC-T6早期凋亡与晚期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M、H、P组G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L、M、H、P组S期与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各组间Bcl-2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比较,P、H、M、L组的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金丸药物血清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左金丸药物血清,以MTT比色法检测5%、10%和20%左金丸药物血清在24h、48h和72h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Cyciln E、CDK2、CDK4、p21、p27、p53和Bax的表达。结果与无药物血清比较,左金丸药物血清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P0.05),以10%浓度48h给药效果最好。与无药物血清组(Sub-G_1期细胞:2.13%±1.83%;G_0/G_1期细胞:39.04%±6.84%)比较,10%左金丸药物血清组(Sub-G_1期细胞:12.47%±1.82%;G_0/G_1期细胞:46.80%±3.00%),显著增加了Sub-G1期和G_0/G_1期的细胞数(P0.01)。而且,左金丸药物血清下调了Cyclin D1,Cyciln E表达,并上调了p21,p27,p53和Bax表达。结论左金丸药物血清具有抑制MCF-7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G0/G1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取1月龄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经胶原酶Ⅱ消化,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随机分为3组,分别加入培养液、空白血清和中药血清继续培养72小时后,用MTT比色法检测其OD值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中药血清组的OD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空白血清组(P<0.05);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显示中药血清能够刺激软骨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和G2/M期,并呈现时间的依赖性,其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与G2/M期细胞之和增加,与空白血清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能有效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Hep G2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肝癌细胞EMT的作用机制。方法:以Hep G2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10μg·L-1TGF-β1),鳖甲煎丸低(10μg·L-1TGF-β1+0.55 g·kg-1鳖甲煎丸)、中(10μg·L-1TGF-β1+1.1 g·kg-1鳖甲煎丸)、高(10μg·L-1TGF-β1+2.2 g·kg-1鳖甲煎丸)组,索拉非尼组(10μg·L-1TGF-β1+0.03 g·kg-1索拉非尼)。用10μg·L-1TGF-β1诱导Hep G2细胞发生EMT,构建EMT模型。分别给予相应的含药血清处理后,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采用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EMT,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TGF-β1刺激4 d后,细胞呈梭形改变,细胞之间变得松散,间隙增宽,伸出触角,同时E-钙黏素(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N-钙黏素(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P<0.05),说明TGF-β1刺激4 d成功构建了Hep G2细胞的EMT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用相应含药血清处理48 h,各用药组均能抑制已发生EMT作用的Hep G2细胞增殖,其中以鳖甲煎丸低、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中剂量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磷酸化(p)-p65,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表明TGF-β1增强了Hep G2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和索拉非尼组抑制Hep G2细胞迁移能力(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促进p65,Snail入核表达;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和索拉非尼组抑制p65和Snail入核表达。结论:鳖甲煎丸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来抑制TGF-β1诱导Hep G2细胞的EMT进程、增殖和迁移,从而发挥抗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9,(11)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鳖甲煎丸不同浓度含药血清(0%、2%、4%、6%、8%、10%、12%、14%、16%)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BAX、Bcl-2、STAT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AX、Bcl-2、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分别处理SMMC-7721细胞24、28 h,鳖甲煎丸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鳖甲煎丸含药血清(5%、10%、15%)作用肝癌细胞24 h后,细胞总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随浓度增加而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鳖甲煎丸含药血清(10%、15%)上调BAX mRNA表达(P0.05),而BAX蛋白表达不明显;除5%含药血清鳖甲煎丸组Bcl-2 mRNA外,鳖甲煎丸含药血清(5%、10%、15%)下调Bcl-2、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并能抑制STAT3磷酸化,升高BAX/Bcl-2比值(P0.05,P0.01)。结论鳖甲煎丸含药血清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可能与影响STA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肾康注射液(SK)对脂多糖(LPS)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观察其增殖情况。结果:不同肾康注射液剂量组^3H-TdR掺入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肾康注射液可明显抑制脂多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秦皮甲素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秦皮甲素(10、30、90μmol·L-1)对正常培养条件(含糖5.6 mmol·L-1)和高糖培养条件(含糖25 mmol·L-1)下的HBZY-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PI3K抑制剂Wortmannin(1μmol·L-1)干预为对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秦皮甲素对高糖培养条件下HBZY-1细胞FN蛋白表达及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与正常组比较,秦皮甲素给药组(10、30、90μmol·L-1)的HBZY-1细胞增殖均无明显变化(P>0.05)。在高糖培养条件下,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的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5),HBZY-1细胞FN蛋白表达和PI3K/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90μmol·L-1秦皮甲素给药组的HBZY-1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FN蛋白表达和PI3K/Akt磷酸化水平亦显著下调(P<0.05)。结论秦皮甲素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HBZY-1细胞增殖,下调FN蛋白表达,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细胞水平观察滋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GMCs)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防治中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利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ylthiazol-2-yl]-2,5 diphenyltetrazolium broide,MTT)比色法动态观察各组含药血清作用下各组GMC不同时间点的增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LPS能明显刺激体外培养的GMC增殖,而与模型组相比,滋肾通络方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GMC增殖。结论:高糖+LPS可促进GMC增殖,滋肾通络方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高糖+LPS条件下GMC增殖,从而发挥预防和治疗肾小球硬化,进而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迷迭香酸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其产生白细胞介素 - 1 β(IL - 1 β)的影响。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 (MTT)法测定迷迭香酸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系膜细胞IL - 1 β蛋白水平。结果 迷迭香酸在 5~ 2 5mg/L浓度范围能明显抑制血清或脂多糖刺激的系膜细胞增殖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1 ) ,在 1~ 2 5mg/L范围能明显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系膜细胞IL - 1 β分泌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1 )。结论 迷迭香酸对体外培养的系膜细胞增殖及IL - 1 β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s,LPS)作用后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cell,MC)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异常增生的影响,为肾小球硬化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鉴定大鼠肾小球MC。利用MTT、LDH释放实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SSd对LPS刺激后MC增殖的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type1Vcollagen,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细胞素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kinase4,CDK4)、c—Jun、c—Fos。结果SSd对MC增殖有抑制作用,可使Go/G1期细胞增多,并诱导细胞凋亡;SSd可抑制MC分泌ColⅣ、FN、TGF-β1,并抑制了CDK4、c-Jun、C—Fos的表达。结论SSd对肾小球硬化(glomerulosclerosis,GS)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CDK4、c—Jun、c-Fos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过程中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改变及迷迭香酸的干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以PDGF刺激系膜增生及迷迭香酸干预。实验设正常对照组、增生组、单纯迷迭香酸组和迷迭香酸干预组。利用分光法分别测定培养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在培养的促有丝分裂刺激后肾小球系膜细胞中MDA含量升高,SOD减少;迷迭香酸的干预能降低MDA的产生,促进SOD的产生。结论氧自由基及其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参与了系膜细胞的增生,而迷迭香酸则能抑制系膜细胞的上述改变,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芪、水蛭、大黄及其复方抑制大鼠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产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Col-Ⅳ)的强弱。方法:在大鼠MC体外培养的基础上,将脂多苷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MC增生模型分为9组:控制组、模型组、对照组、黄芪组、水蛭组、大黄组、雷公藤多苷组、复方组、复方+雷公藤多苷组。采用ELISA法检测黄芪、水蛭、大黄及其复方等含药血清对MC表达FN及Col-Ⅳ的影响。结果:各含药血清组均能明显降低经LPS刺激后的大鼠MC产生FN及Col-Ⅳ的量,以复方+雷公藤组作用最佳,水蛭组、大黄组抑制作用较强,优于黄芪组。结论:证实了化瘀、泄浊中药水蛭、大黄在抑制MC产生FN及Col-Ⅳ方面优于益气类中药黄芪,复方+雷公藤组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王倩  冯天保  倪晨  谢桂权 《新中医》2011,(4):113-115
目的:探讨祛瘀化痰、散结消瘕中药复方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ECM合成调控系统的影响。方法:以脂多糖为刺激因子,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设立空白对照组、川芎组、川芎+鳖甲组、川芎+海藻组、川芎+鳖甲+海藻组(高、中、低剂量组),以MTT比色法观察各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观测细胞上清中FN水平的变化。结果:川芎组、川芎+鳖甲组、川芎+鳖甲+海藻(高、中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减少FN的含量,中以川芎+鳖甲+海藻组(高剂量)作用最明显,且随着用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结论:祛瘀化痰、散结消瘢中药复方具有干预肾小球硬化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可能与有效抑制系膜细胞增殖、下调系膜细胞上清中FN水平,减少EcM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对树突状细胞系DC2.4细胞增殖、抗原吞噬和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DC2.4细胞,加入不同剂量人参总皂苷后,MTT法检测不同时点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0、CD86和MHCⅡ的表达,以及对卵清蛋白抗原的吞噬作用。结果:单纯加入脂多糖(LPS)经培养48h后DC2.4细胞增殖明显(P0.05),人参总皂苷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DC2.4细胞增殖(P0.05);此外,人参总皂苷可促进DC2.4细胞吞噬抗原的能力,并协同LPS上调CD40、CD86和MHCⅡ分子表达。结论:人参总皂苷可以维持DC2.4细胞数量的稳态,促进DC2.4细胞吞噬抗原,并与LPS协同促进DC2.4细胞成熟,并具有促进抗原提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是否可以通过抑制单核细胞浸润从而减少单核细胞相关的促炎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分泌来缓解肝纤维化。方法:4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四氯化碳(CCl4)组、低剂量鳖甲煎丸组、中剂量鳖甲煎丸组和高剂量鳖甲煎丸组。其中CCl4组和鳖甲煎丸组予以CCl4腹腔注射,每周两次,连续4周。高、中、低剂量鳖甲煎丸组小鼠在予以CCl4腹腔注射的同时,分别每日予以鳖甲煎丸灌胃,连续4周,剂量为2.2、1.1、0.55 g /(kg·d)。实验结束后,通过肝酶、HE染色检测肝脏炎症,Masson染色、α-SMA和Col-I免疫组化观察肝脏胶原沉积和HSCs活化,CD11b和F4/80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观察肝脏中单核细胞数量,qRT-PCR和WB检测肝脏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表达。结果:经4周CCl4腹腔反复注射后,小鼠肝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明显升高,HE染色显示肝脏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胶原沉积,提示纤维化模型小鼠建立成功。鳖甲煎丸给药后,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明显减少。与CCl4组比较,鳖甲煎丸组小鼠单核细胞的肝内浸润明显减少。同时,鳖甲煎丸显著降低单核细胞相关促炎性和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分泌,与肝内单核细胞数量减少相一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鳖甲煎丸能够降低肝组织损伤时MCP-1分泌,表明鳖甲煎丸可以减少肝纤维化过程中单核细胞的浸润。结论:鳖甲煎丸可通过抑制单核浸润缓解肝纤维化,提示鳖甲煎丸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