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6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经血管内治疗,采用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相结合、静脉溶栓与静脉内机械碎栓相结合.术后积极消除病因,抗凝治疗3~6个月.结果:6例患者经治5例痊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病情危重者溶栓效果不佳死亡.4例DSA示浅表静脉扩张消失,静脉窦显影正常,1例浅表静脉扩张明显改善,静脉窦显影基本正常.结论: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介入方法治疗颅内静脉窦内血栓形成,分析其疗效。方法9例诊断明确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行动脉内溶栓,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机械性破栓+尿激酶溶栓。结果6例患者脑静脉窦主干再通,脑静脉回流通畅颅内压基本恢复正常,Ⅰ临床症状消失,治愈出院,1例病程较长,治疗效果差,恢复不明显。结论经静脉接触性溶栓治疗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疗效好、预后佳,与相关文献报道结论一致,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辉县市中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6例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照组提供一般住院护理流程,观察组提供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58%,观察组为92.1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8.23±2.15)d,观察组为(14.26±1.79)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2%,观察组为7.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血管介入溶栓治疗期间提供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封浑  李吕力 《医学综述》2014,(24):4500-450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少见却可能致死的疾病。抗凝是一线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可因此获益,但抗凝后仍有部分患者病情恶化。抗凝失败时,可考虑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静脉接触溶栓、机械溶栓、经动脉溶栓及支架植入术等方法,然而其安全性仍存在争议,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治疗标准。该文对CVST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2例临床抗凝治疗无效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治疗,全部患者均接受经静脉插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治疗,其中3例在接受经静脉途径溶栓后又接受了经动脉溶栓.术后继续抗凝治疗12月,随访12~24月,平均18月.结果 1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缓解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单纯抗凝与联合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收治的39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抗凝治疗组(保守组)19例与抗凝联合血管内治疗组(手术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管再通率、结局良好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改良 Rankin量表(mRS)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入院GCS评分 (P<0.05);手术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保守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结局良好率显著高于保守组 (P<0.05);手术组出院时、出院3月、出院6月mRS评分显著低于单纯抗凝组 (P<0.05)。 结论 抗凝联合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出院后预后较好的可能性更大,可作为单纯治疗后效果不佳患者的备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脑静脉窦血管内治疗与静脉肝素抗凝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6例CVST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两组:脑静脉窦血管内治疗组(介入组,18例)和静脉肝素抗凝组(抗凝组,18例)?抗凝组给予肝素静脉血管内泵入,根据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调整剂量,维持APTT为正常值的2.0~2.5倍?介入组用改良的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在微导丝导引下将微导管头端插入血栓部位,行机械碎栓?取栓,同时局部注入尿激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入院前后的病情;用头颅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评估脑静脉血管再通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转归?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CVST患者危险因素?结果:入院前两组年龄?性别?发病原因?临床表现?NIHSS评分?GCS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6个月后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组血管再通率高于肝素组(94.44% vs. 66.67%,χ2=3.850,P=0.041),6个月后介入组转归好于肝素组 (88.89% vs. 50.00%,χ2=3.827,P=0.046)?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介入治疗为CVST患者转归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优势比1.085,95%可信区间1.024~1.361;P=0.023),而高凝状态为其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0.185,95%可信区间0.049~0.611;P=0.004)?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都不同程度出现继发脑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但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治疗可改善CVST患者的转归,疗效优于静脉肝素治疗?对于合并皮层静脉?深静脉的CVST患者可采用局部动静脉联合溶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D-二聚体检测对早期诊断CVST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CVST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 及其中19例患者的D-二聚体检测结果 . 结果 42例患者平均年龄(36±18)岁,男女比例为0.75:1.头痛、呕吐为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感染和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病因,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V)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表现为一处或多处静脉窦闭塞或不完全闭塞.19例有头痛和其他神经症状的患者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血浆D-二聚体,其中15例>500 ng/mL(检测时间在起病30 d以内),4例呈阴性(检测时间1例在起病30 d以内检查,3例在起病30 d后).经脱水降颅压、低分子肝素抗凝、尿激酶局部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后,42例患者中28例(66.7%)基本痊愈,7例(16.7%)症状好转,6例(14.3%)无变化,1例(2.4%)死亡.其中5例采用血管内治疗为主的重症患者4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 CVST临床表现复杂多样,D-二聚体检测可能具有良好的阴性预测作用,特别是对发病30 d以内的患者.MRI/MRA及DSA检查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抗凝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血管介入治疗对改善重症CVST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膝部外伤及组成膝关节各骨骨折的治疗,既要尽早使伤口及骨折愈合,又要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但常常由于伸膝装置粘连致关节僵硬,使患者不能正常地工作及生活.我院自1992年1月-1999年12月,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选用非手术或手术治疗膝关节僵硬病人4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的脑血管疾病,常发生于感染后,分娩期和消耗疾病中,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无特异性,常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早期对病人局部溶栓等治疗效果明显。本文收集14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用以提高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影像特征的认识。1 临床资料 女性11例,男性3例,年龄19~52岁,平均32岁。其中10例为上矢状窦血栓,4例为乙状窦血栓。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单纯头痛1例,其它所有患者起病时均表现头疼、呕吐,视乳头水肿的颅内高压症状,同时伴意识不清4例,单侧肢瘫5例,癫痫4例,14例中,1例经手术证实,5例DSA血管造影证实,8例经影像和临床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头痛特点.方法 以80例CVST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影像学检查.结果 80例CVST患者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其中单纯性头痛31例(38.75%),合并其他症状49例(61.25%),包括癫痫19例(23.75%)、呕吐22例(27.50%)、肢体麻木11例(13.75%)、肢体无...  相似文献   

12.
颅内静脉窦损伤在颅脑外伤中并非少见,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就我科近年收治的此类患者治疗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CVT)与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CVT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者25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检测D-D、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性。结果脑静脉血栓、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D-D、Fbg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脑静脉血栓、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PLT、PDW、PCT、MPV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以Fbg、PLT、PDW、PCT、MPV为自变量,以D-D为因变量,相关行分析,发现正向因素Fbg、PDW、MPV与D-D呈正相关关系,与PLT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D-D与凝血机制、血小板参数密切相关,在CVT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多为中青年,急性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或癫痫发作;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及静脉性脑梗死及脑出血灶。应用脱水、抗凝、溶栓治疗。14例中12例完全恢复正常,1例死亡。结论:对临床急性起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的中青年人应高度怀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时CT、MR I、DSA及腰穿检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应及早给予降颅压、溶栓、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5.
王丽英  刘建会 《医学综述》2006,12(21):1342-1343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脑静脉回流障碍,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症状。以往由于没有影像学的证据,且病因复杂、颅内静脉窦各窦部位不同,局部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各异,临床确诊很困难,甚至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在影像学发展的今天,尽量减少误诊,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住院治疗的1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评价应用介入手段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宣武医院自2005年3月—2007年2月收治的28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其中18例行脑静脉窦机械性碎栓治疗和局部溶栓治疗,5例患者接受静脉窦置管溶栓合并颈内动脉溶栓,5例进行静脉窦置管溶栓合并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术后予以积极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定期复查PT及PT值,将INR控制在2.0~2.5。结果出院前19例患者腰椎穿刺时颅内压在150~200mmH2O,血管造影或MRV检查证实静脉窦主干通畅,皮层静脉和深静脉恢复正常;8例患者部分再通,皮层静脉和深静脉部分代偿。27例患者的症状、体征都有不同的改善,其中22例头痛消失,3例有轻度头痛,2例视物不清,记忆力下降。1例因产后3周渐进性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经全脑DSA明确为颅内多发静脉窦血栓形成。虽积极予以静脉窦溶栓和碎栓治疗,但因患者病情严重,死亡。结论应用血管内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影像学特征,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CT扫描图像,对其重新阅片,分析CT扫描的影像学特点及特有征象.结果:颅内静脉窭血栓形成CT扫描病灶多为低密度影,面积较大,或可见低密度灶内出血征象,在位于中线位置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者可见对称性病变,静脉窦内可见高密度影充填.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T扫描可出现特征性影像学特点,能够为其诊断及鉴别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脑出血所致脑疝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6接受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CVST合并脑出血所致脑疝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强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颅内高压观察、抗凝用药护理、康复指导等,观察两组恢复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GOS)表评定其恢复情况,随访6~12个月,统计血栓复发、颅内出血再发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表评定患者预后。结果 1观察组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恢复良好、轻度残疾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残疾及死亡比例低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mRS评分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静脉窦血栓、颅内出血新发及复发例数均低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手术治疗的CVST合并脑出血所致脑疝患者中应用强化护理干预,可减少血栓、出血性不良事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学创新》2017,(26):141-144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脑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的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和误治。本文通过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减少误诊和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