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收治的经病理手术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28例。患者术前均经腹部B超诊断。分析腹部B超在评价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脾静脉内径、门静脉主干及脾脏厚度间关系的应用价值。结果胃镜检查发现128例患者中有110例(85.94%)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轻度38例,中度32例,重度40例。腹部超声诊断发现,门静脉主干增宽67例(52.34%)、脾静脉内径增宽82例(64.06%)。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脾静脉增宽(r=0.396,P=0.000)、主干内径增宽(r=0.412,P=0.000)呈正相关。结论腹部B超能有效评价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变情况,可为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前诊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肝功能Child-Pus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行胃镜检查了解EV情况,腹部B型超声测量门静脉主干内径,采用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肝功能分级,分析EV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肝功能Child-Push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68例患者中EV程度轻度37例,中度17例,重度14例;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级17例,B级28例,C级23例。门静脉主干内径越宽,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r=0.498,P=0.000)。肝功能分级越高,门静脉内径越宽,且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r=0.360,P<0.01),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V程度、门静脉主干内径、Child-Pugh分级三者间呈正相关(r=0.498,P=0.000;r=0.360,P=0.003;r=0.230,P=0.049)。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肝功能分级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综合分析可较准确地预测肝硬化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血清学指标联合瞬时弹性成像(TE)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及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5例慢性乙肝患者使用FibroSan检测肝脏纤维化,同时测定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4项以及凝血功能指标。采用多元logisitic回归,建立回归方程,筛选预测肝纤维化及EV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FS值、球蛋白(GLB)、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CⅣ)、AST与小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FIB-4在肝纤维化组与非肝纤维化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A、FS、GLB、APRI、FIB-4与肝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FS、HA是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P<0.05),其预测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FS与APRI、FIB-4、HA联合诊断EV轻、中、重度的AUC分别是0.917、0.910、0.921。结论TE联合HA检测能明显提高乙肝肝纤维化诊断效能,FS联合HA、APRI、FIB-4能更好地预测肝硬化EV程度。  相似文献   

4.
吉其胜  曾孝琼  易小洪 《西部医学》2012,24(4):712-713,7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患者120例为观察组,1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门静脉属支、主干、分支情况。结果观察组门静脉内径均值为(1.47±0.15)cm,脾静脉内径均值为(1.08±0.19)cm,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量Qsv/Qpv均值为(0.49±0.0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门静脉内径≥1.4cm患者发生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比例为39.1%,显著高于门静脉内径〈1.4cm者;脾静脉内径≥1.0cm患者发生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比例为43.5%,显著高于脾静脉内径〈1.0cm者(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的评价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径线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性淋巴细胞比率(NLR)和白蛋白(Alb)/Fib(AFR)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迟发性脑缺血(DC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院收治的aSAH患者170例,根据发生DCI的情况,将患者分为DCI组52例与无DCI组1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评估NLR和AFR对aSAH患者DCI的诊断效能,分析影响aSAH患者预后的因素,评估NLR-AFR评分对aSAH后DCI的预测价值。结果DCI组的年龄、Hunt-Hess分级III-V/I-II、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LR、Fib水平均高于无DCI组(均P<0.05),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Alb水平、AFR均低于无DCI组(均P<0.05)。NLR对aSAH后DCI诊断的AUC为0.702,灵敏度为0.71,特异度为0.61;AFR对aSAH后DCI诊断的AUC为0.725,灵敏度为0.73,特异度为0.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OR=0.797,95%CI:0.674~0.943,P<0.05)、Hunt-Hess分级≥III(OR=3.225,95%CI:1.053~9.874,P<0.05)、NLR>9.65(OR=3.743,95%CI:1.498~9.352,P<0.05)、AFR>11.20(OR=0.320,95%CI:0.132~0.777,P<0.05)是aSAH患者发生DCI的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NLR-AFR评分预测aSAH后DCI的AUC为0.796(95%CI:0.720~0.871,P<0.05)。结论外周血NLR升高、AFR降低是影响aSAH患者DCI的独立危险因素。NLR-AFR评分可作为诊断aSAH后DCI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06月至2016年08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45例,均行腹部B超检查和胃镜检查,了解腹部超声技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价值。结果腹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45例患者中,27例脾脏增厚,28例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28例脾静脉内径增宽。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显示:34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脏增厚、脾静脉内径增宽、门静脉主干增宽的检出率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腹部B超技术可有效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测量的肝脏剪切波速度及4种常用纤维化评分无创评估慢性肝炎患者早期肝硬化化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AFRI技术对235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测量肝脏剪切波速,同时检测血清学指标计算APRI、Forns、S指数、FIB-4 4种评分。所有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按Scheuer系统标准分为S0~S4,S0~S3者为肝纤维化组,〉S3者为早期肝硬化组。采用ROC曲线评价剪切波速、4种常用纤维化评分单项及联合应用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早期肝硬化组的剪切波速与4种常用纤维化评分均显著高于肝纤维化组(均P〈0.01),且剪切波速与肝脏纤维化程度(S)、APRI、Forns、S指数、FIB-4均有较好的相关性(=0.464、0.321、0.423、0.394、0.347,均P〈0.01)。剪切波速、APRI、Forns、S指数、FIB-4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6(0.804~0.968)、0.707(0.602~0.813)、0.863(0.791~0.934)、0.773(0.688~0.857)、0.831(0.755~0.906)。单项指标中剪切波速的诊断价值最好(AUC达到0.886),以1.50m/s为截点,其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19%和85.24%。对剪切波速和4种常用纤维化评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其AUC达到0.917。结论基于APRI技术的肝脏剪切波速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肝硬化的预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其他无创诊断指标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方翔  李敏 《安徽医学》2018,39(5):595-598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安庆市立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确诊的145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门静脉血栓的50例患者纳入血栓组,无血栓的95例患者纳入非血栓组.对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生物化学、血浆D-二聚体)及影像学检查(门静脉主干内径和门静脉速度)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检验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清蛋白浓度、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和门静脉主干内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AUC为0.324,小于0.5,不能用于预测,门静脉主干内径AUC为0.582.结论 门静脉主干内径是肝硬化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可增加PVT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性价值。方法 对笔者医院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者进行研究,其中未出血者31例,出血者21例,另选取3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T灌注成像。对比3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脏总灌注量(TH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以及静脉内径参数:门静脉直径(PVD)、脾静脉直径(SVD)、肠系膜上静脉直径(SMVD)、胃冠状静脉直径(GCVD)水平,统计脾门-胃底静脉血管截面数量、血管总面积,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比不同指标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PVP、THP降低,HPI升高,出血组变化程度高于未升高组;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PVD、SVD、SMVD、GCVD水平以及血管截面数量、血管总面积均升高,且出血组静脉内径变化程度高于未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GCVD、血管截面数量、血管面积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OR=1.398,OR=1.427,OR=1.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管面积AUC值(0.826)高于GCVD、血管截面数量(0.702、0.768),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GCVD、血管截面数量、血管面积均能够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其中静脉血管面积预测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 PHG)的临床特点及其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肝硬化患者内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PHG组(43例)和非PHG组(18例),比较分析两组年龄、性别、白蛋白、肝功能、总胆红素、肌酐水平、门静脉内径宽度、凝血功能。探讨并发PHG及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 EV)等的情况。结果 61例肝硬化患者中,EV 60例(98.3%),PHG 43例(70.5%)。PHG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随着EV的严重程度及肝功能分级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且EV程度是PHG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26,95%CI: 1.140~6.519)。结论 肝硬化患者PHG发病率及严重程度与EV严重程度及肝功能分级升高及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硬度值(LSM)联合S指数预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集一般资料,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LSM检测,计算S指数、APRI和FIB-4指数,并进行肝穿刺活检。绘制各模型诊断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ROC曲线,比较各模型之间的AUROC。结果:根据肝穿刺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显著纤维化组(n=86)、显著纤维化组(n=71)、肝硬化组(n=30),3组间年龄、PLT、GGT、ALB、S指数、HA、LN、LSM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指数与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s=0.738,P<0.001)。S指数和LSM诊断显著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873和0.792,诊断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966和0.879。两者联合诊断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908和0.988。联合检测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ROC显著高于LSM、APRI和FIB-4(P<0.001),但与S指数的AUROC无明显差异(P=0.070)。联合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小板数(PL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NASH)151例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NAFL)102例,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logistics回归分析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NASH组ALT、AST、TBil、DBil、PT、INR、MPV均高于NAFL组,NASH组PLT为109.00(72.00~148.00)×109,低于NAFL组的171.50(121.00~239.00)×109,NASH组MPV为12.00(9.00~18.00)fl,高于NAFL组9.00(6.00~1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SH组Child-Pugh评分、Fibro-touch评分分别为6.00(2.00~8.00)分、9.70(5.8~13.00)分,高于NAFL组的1.00(1.00~2.00)分和4.80(3.78~6.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PRI及LOK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TBil、DBil、PLT、MPV、Child-Pugh评分及Fibro-touch评分均为影响患者病情进展因素(P<0.05)。其中PLT OR为0.981,95%CI为0.965~0.998,MPV OR为1.413,95%CI为1.136~1.758;Child-Pugh评分OR为3.225,95%CI为1.480~7.028。ROC分析显示,Child-Pugh评分AUC最大,为0.861,敏感度68.87%,特异度98.04%;PLT的AUC为0.722,敏感度68.87%,特异度71.57%;MPV的AUC为0.756,敏感度54.97%,特异度87.25%,PLT及MPV与Child-pugh、Fibro-touch评分、DBil联合预测的AUC为0.993 ,敏感度96.03%,特异度98.04%。结论:NAFL与NASH患者PLT及MPV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NAFL向NASH进展的风险,但敏感度较低,PLT及MPV与Child-pugh、Fibro-touch评分、DBil联合建立预测模型可明显提高敏感度,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脾脏特征与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PVT)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18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伴有PVT(PVT组),另外143例不伴PVT(对照组)。查阅两组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两组的血浆D-D、脾脏厚度、脾脏长度、门静脉内径、肝功能、血常规等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血浆D-D、脾脏厚度、脾脏长度在诊断肝硬化患者发生PVT中的价值。结果PVT组和对照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T组Hb低于对照组(P<0.05),PVT组门静脉内径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高于对照组(P<0.05);PVT组血浆D-D、脾脏厚度、脾脏长度高于对照组(P<0.05);经绘制ROC曲线,血浆D-D诊断肝硬化PVT的灵敏度为91.47%、特异度为81.00%、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脾脏厚度诊断肝硬化PVT的灵敏度为83.48%、特异度为68.92%、AUC为0.765;脾脏长度诊断肝硬化PVT的灵敏度为75.17%、特异度为66.04%、AUC为0.724。结论肝硬化发生PVT患者的血浆D-D及脾脏特征较单纯的肝硬化患者更加明显,检测血浆D-D及脾脏特征有利于临床诊断肝硬化患者发生PV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化验、检查指标对食管静脉曲张的评估及早期筛查诊断的价值。方法:依据胃镜检查结果将102例肝硬化患者分为无食管静脉曲张组(n=30)和食管静脉曲张组(n=72),收集年龄、性别、血小板总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AST/ALT、血清白蛋白(Albumin)、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AST与PLT之比(APRI)、门静脉内径(PVD)、脾静脉内径(SVD)、脾脏厚径(ST)、PLT/ST,分析上述指标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模型,绘制ROC曲线,确定筛查诊断界值。结果:logit(食管静脉曲张率)=-14.739+1.036×PDW-0.684×PLT/ST-0.008×ALT,PDW(OR=2.871,95%CI为1.273~6.233)、PLT/ST(OR=0.505,95%CI为0.349~0.730)、ALT(OR=0.992,95%CI为0.984~1.000)。回归方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95%CI为0.810~0.957)。以3.41为食管静脉曲张非侵入性筛查诊断界限值时,敏感度90.3%,特异度76.7%,约登指数0.67。结论:检测肝硬化患者PLT、PDW、ALT、ST可评估食管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15.
刘冰洋  顾汉阳  罗春  金雨虹 《浙江医学》2021,43(19):2109-2113
目的比较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和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II预测ICU患者院内死亡的价值,以期为临床选择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提供理论证据。方法提取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IV(MIMIC-IV)中成年ICU患者的基本信息、SOFA、OASIS、SAPSII等,以院内死亡为主要结局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价各评分是否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计算并比较AUC的差异以评价各评分系统对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52184例ICU成年患者,其中存活组46597例,死亡组5587例,院内死亡率为10.71%。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3种评分分值均高(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OFA(OR=1.330,95%CI:1.315~1.344,P<0.001)、OASIS评分(OR=1.117,95%CI:1.112~1.122,P<0.001)和SAPSII(OR=1.063,95%CI:1.061~1.066,P<0.001)均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OFA、OASIS和SAPSII3种的AUC分别为0.768(95%CI:0.762~0.775)、0.776(95%CI:0.770~0.783)和0.775(95%CI:0.768~0.781),Delong检验显示SAPSII和OASIS的AU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均优于SOFA(均P<0.05)。结论SOFA、OASIS和SAPSII对ICU患者院内死亡都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但SAPSII和OASIS的预测价值优于SOFA,更加简便的OASIS可能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丁艺文  操焕坤  宗方  张亚南 《浙江医学》2023,45(18):1937-1942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与血清学评分诊断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 方法 回顾 2020年12月至2022年7月义乌市中心医院75例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经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的Metavir分期分为 纤维化组 44 例(F2~4 期)和无纤维化组 31 例(F0~1 期)。采用 2D-SWE 测量肝脏硬度(LSM),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 毒载量、血生化指标、血清学指标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筛选肝纤维化的预测因素,绘制 ROC 曲线分析各项指标 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 结果 与无纤维化组患者比较,纤维化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病毒载量、ALT、AST、ALP、γ-谷氨酰 转肽酶(γ-GT)、TBil、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 LSM 水平均明显较高,而球蛋白和 PLT 均明显较低(均 P<0.05)。多因 素 logistic 回归显示,LSM(OR=2.656,95%CI:2.103~3.562,P<0.01)和Ⅲ型前胶原(OR=1.546,95%CI:1.124~1.968,P<0.05) 是发生肝纤维化的预测因素。ROC 曲线分析得出 LSM 和Ⅲ型前胶原诊断肝纤维化的 AUC 分别为 0.801 和 0.746,最佳截断值分 别为12.6 kPa和7.7 ng/mL,即LSM≥12.6 kPa或者Ⅲ型前胶原≥7.7 ng/mL均提示肝纤维化。4个血清学评分包括AST-血小板比 值指数(APRI)、King 评分、Forns 指数和基于 4 个因素的纤维化指数(FIB-4)诊断肝纤维化的 AUC 分别为 0.772、0.703、0.685、 0.621。选择性诊断(LSM≥12.6 kPa或者Ⅲ型前胶原≥7.7 ng/mL)和联合诊断(LSM≥12.6 kPa且Ⅲ型前胶原≥7.7 ng/mL)的AUC分 别为0.874和0.778。logistic回归模型(0.124+1.021×LSM+0.741×Ⅲ型前胶原)的AUC为0.886,显著高于4个血清学指标评分 (均P<0.05),与单一指标诊断和LSM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相当(P>0.05)。 结论 2D-SWE定量检测慢性乙肝患者LSM可作为 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的新型指标,结合血清Ⅲ型前胶原的选择性诊断或者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诊断效能可能优于4个血清学评分。  相似文献   

17.
杨振峰 《西部医学》2017,29(4):474-483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门静脉强化达峰时间范围,及以其为基础的规范化门静脉成像系统管径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实验专用健康中国小型猪16只,建立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疾病模型,造模开始后第0、5、9、16及21周分别行肝脏MR动态增强扫描,测量门静脉强化达峰时间(TTP),以此时间规范门静脉成像时间窗,在规范后的门静脉成像测量门静脉主干(MPV)、肠系膜上静脉(SMV)、脾静脉(SPV)管径。分析用于规范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门静脉成像的TTP范围,以及MPV、SMV、SPV管径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1) 门静脉TTP、门静脉系统管径与疾病阶段的相关性:从肝正常到肝纤维化再到肝硬化过程中,动态增强扫描门静脉TTP逐渐延长(r=0.714);MPV(r=0.402)、SMV(r=0.33)、SPV(r=0.644)管径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以TTP和SPV管径递增最为明显(各 P<0.05)。 (2) 诊断性分析:用于规范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门静脉成像的TTP临界点分别为34.45 s、39.15 s。用MPV、SMV和SPV管径分别诊断肝纤维化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696、0.711和0.848, 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733、0.631和0.861,其中SPV管径曲线下面积最大(各 P<0.05)。结论 MR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规范MR门静脉成像扫描时间窗,规范化MR门静脉成像SPV管径对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1月—2021年3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cIAI 患者124例。根据进入ICU 1周内是否发生ARDS 分为ARDS 组和 非ARDS 组,其中ARDS 组60 例,非ARDS 组64 例;根据28 d 生存状况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其中生存组73 例,死亡组51 例。 采集患者的入院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感染部位、是否接受外科干预,收集入ICU 第1 个24 h 内的相关实 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D 二聚体 (FDP/D-dimer)、白蛋白(ALB)、促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乳酸(Lac)、24 h 液体平衡量,计算患者进入ICU 24 h 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建立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cIAI 患 者并发ARDS 的危险因素及死亡风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指标对cIAI 继发ARDS 和死亡结局的预测 价值。结果:ARDS 组年龄、血清ALB 水平、SOFA、显性DIC 评分、外科干预等指标与非ARDS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673、-3.877、-7.364、-2.756,字2=6.115,均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SOFA(OR=1.570,95%CI:1.277~1.9307)和显性 DIC 评分(OR=1.631,95%CI:1.063~2.503)是cIAI 患者1 周内并发ARDS 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SOFA 联合显性DIC 评 分预测ARDS 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95%CI:0.86~0.9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2%和76.6%。生存组患者年龄、 ALB、PLT、SOFA 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0、-4.741、-2.071、-6.390,均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SOFA(OR=1.408,95%CI:1.209~1.641)和ALB(OR=0.914,95%CI:0.858~0.973)是cIAI 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SOFA联合ALB 预测28 d死亡率的AUC 为0.864(95%CI:0.80~0.9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3%和72.7%。结论:SOFA 联 合显性DIC 评分对cIAI 继发ARDS 具有一定预测价值;SOFA联合ALB 测定对预测cIAI 患者死亡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检查与血清学评分模型(APRI、FIB-4)对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6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接受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确诊,术前完善FibroScan检查,同时检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根据公式计算出APRI评分及FIB-4指数,以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为金标准,根据ROC曲线评价FibroScan、APRI、FIB-4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能力.结果 FibroScan、APRI、FIB-4与肝纤维化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broScan、APRI、FIB-4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1、0.703、0.629(P均<0.01),诊断早期肝硬化(S≥4)的AUC分别为0.842、0.786、0.746(P均<0.01);FIB-4不能诊断显著肝纤维化,FibroScan、APRI对显著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诊断能力较好.结论 FIB-4指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著肝纤维化效能较差,FibroScan、APRI评分对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与早期肝硬化的识别效能较好,但仍无法完全代替肝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血吸虫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血吸虫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05例,回顾性分析影响血吸虫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出血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为(22.34±3.09)s,超声下门静脉主干内径(1.38±0.41)cm,重度食管静脉曲张31例,曲张静脉瘤样病变率达71.43%(45例),与非出血组患者结果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凝血酶时间延长、门静脉主干内径扩张、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加重、曲张静脉瘤样病变均为血吸虫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